• 我的订阅
  • 人文

宋朝时期政府对房地产市场的干预措施:牙人、亲邻法和限购令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11-22 06:36:00 来源:戏说三国

对于现代人而言,房子几乎成为了人们最关心的一个话题,虽然当今房价过度虚高,但由于我国“成家立业”等传统思想原因,哪怕再怎么不合理,年轻人和家长们总要想尽办法买一套房子。

实际上,房产买卖对于中国而言早已不是什么新鲜的产物,在宋朝的时候,房地产交易便成为了拉动国家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之一了,据统计,仅地产税收一项便已相当于国家年收入的5%,这在众多收入项目中已经是一个相当可观的数字了。

当时城市中坊与市的界限被打破,城镇居民的住所再也不受墙垣的限制,而且宋代统治者一反前代做法,对国内土地采取不抑兼并的政策,大批田宅因此得以流入市场。

宋朝时期政府对房地产市场的干预措施:牙人、亲邻法和限购令

此外,商品经济的空前繁荣和人口户籍的宽松管理,势必会促成人口的大规模流动,房地产市场自然也因此飞速发展。那么,宋朝时的房产买卖究竟是什么样子呢?而宋朝政府对这一新兴事物又做出了哪些相应的规定呢?

一、房地产市场情形概述

同现代社会一样,宋代时的繁华的大都市会更加吸引人们前来居住,当时很多人一辈子的梦想就是赚够钱后在大城市里买一套房子,从而使得自己的子孙能够享受更好的社会生活资源。

据统计,北宋后期,汴京市区的人口密度约为12000-13000人/平方公里(单位下同);到了南宋,临安府的人口密度变成了20000以上,而我们现在北京的人口密度也不过14000人/平方公里,宋代大城市的人员拥挤程度可见一斑。

宋朝时期政府对房地产市场的干预措施:牙人、亲邻法和限购令

如此庞大的人流自然带来了巨量的住宿缺口,房价也自然水涨船高。据专家估算,北宋前期如果要在京城里买一套普通民宅,需要支付大概一千贯以上的铜钱。

什么概念呢?北宋与辽国签订的《澶渊之盟》,其中有一条便是宋向辽每年赔款30万贯,也就是说这种国家级别交易额也就能在京城买300套民房;当时每石(约合现在60公斤)米的价格为700文钱,换算可知当时一套民间住宅的价格至少在500万元以上。

普通房屋的价格已经如此夸张,而富贵人家才能住的豪宅价格大致在民房的10倍以上,难怪古人会感叹“重城之中,双阙之下,尺地寸土,与金同价,非熏戚世家,居无隙地”。

大城市内极高的房价,让包括很多高级别官员在内的人们都望而却步,而租房成为了力图在大都会中闯出一番天地的人们更为实用的选择,北宋名相韩琦就曾对皇帝有过这样一句话“自来政府臣僚,在京僦官私舍宇居者,比比皆是。”

宋朝时期政府对房地产市场的干预措施:牙人、亲邻法和限购令

当然,即使是更具性价比的租房,也不是一般人就能租得起的,司马光曾经就说过:“十口之家,月掠15贯房钱。”也就是10个人的月租在七八万元左右,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数字只多不少。

因此,对于在大城市里有房子的大户人家来说,租房卖房几乎是他们最关心的事业之一,可以说只要房子在手里,这些人一辈子都可以衣食无忧。此情此景,不知道各位读者们是不是有十分熟悉的感觉。

二、政府干预房地产市场的各项措施

当然,宋代封建王朝虽然不如今日政府那般高瞻远瞩,但至少他们还是知道过高的房价会带了各种各样的社会问题,因此宋代政府出台了各种各样的行政措施来抑制房价上涨。

宋朝时期政府对房地产市场的干预措施:牙人、亲邻法和限购令

1.设置“牙人”

所谓牙人,我们可以简单理解为中介。宋朝以前,牙人是一种民间职业,并不具备法律效力。然而到了宋朝,政府为了规范市场,决定将牙人官方化,只有得到官方证件许可的牙人才能从事法律活动。

牙人在商品交易尤其是不动产交易方面被赋予了很大的权力,《宋刑统》中明文规定,凡是买卖双方进行屋产交易,必须由牙人同意并签署文件方能实行,若未经牙人私自买卖,则可以根据数额大小对涉事双方执行相应的杖刑。

政府设置牙人,实际上就是通过牙人来对市场进行监督,从而保证房地产不会出现偷税漏税以及强买强卖现象,进而增加国家税收,维护社会稳定。

宋朝时期政府对房地产市场的干预措施:牙人、亲邻法和限购令

2.出台“亲邻法”

古代社会不同于现在,与亲朋邻里之间的关系对于当时的人们来说是十分重要的。为了维护社会稳定,宋代政府针对房产出台了“亲邻法”这一十分特别的法令。

北宋开宝初年,宋太祖赵匡胤颁旨制定如下法律:想卖掉自家房产者,必须先询问自己的亲戚以及左邻右舍,直到亲戚四邻都签字画押,表示不买并同意出售后,房产才能公开出售。

如果未经同意,邻里发现有新人入住,则邻里有权向官府告状,并强制原价赎回。

“亲邻法”的出台对于当时稳定社会关系,促进社区和谐有较大的帮助作用,然而以我们现代人的观点来看,个人财产的出知却要受制于他人,终究是不合时宜的。

宋朝时期政府对房地产市场的干预措施:牙人、亲邻法和限购令

3.出台限购令

今日限制个人购买房屋数量的政令,实际上早在宋代就有记载了,由于当时能在大城市里购买房子的基本都是厚禄高官,所以限购令的针对对象主要便是高级公务员们。

真宗年间,朝廷明文规定:“禁内外臣市官田宅。”到了仁宗年间,宋政府进一步规定:“诏现任近臣除所居外,无得于京师置屋。”二者均要求京师内已有房产的官员不得购买第二套房子,从而将房产留给更多的人购买。

4.政府亲自参与房产买卖

与其他朝代不同,宋朝政府具有非常高的商业性,眼见房地产有利可图,宋代政府也积极投身其中。

宋政府在各州县建造公屋,并专门设立了“店宅务”,负责出售和经营公地。北宋年间,京城汴梁大致有两万余间公屋,各州县根据等级也分配了一千到一万不等

宋朝时期政府对房地产市场的干预措施:牙人、亲邻法和限购令

虽说宋政府重视商业,但行政职能终究是要高于商业利益,公屋类似于今天的经济适用房,其价格自然要比商品房要低廉一些,政府通过公屋来平衡房价,保护中低收入者利益。此外,公屋收入除了部分划入财政,大部分被设为了公积金,用于维持当地的公共事业。

相信读者们看了上述内容后,一定对其中的内容多少有些似曾相识的感觉,事实也的确如此,现代很多人在烦恼的问题,实际上在古代也存在。纵观整个中国古代历史,没有哪个朝代能够像宋朝社会这样无比关注商品经济的发展。

而宋代房地产市场活动规律,以及统治者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方式,都对我们今天的社会生活起到借鉴作用。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1-22 12:45:5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2023年房地产市场走势预判:信心比什么都重要
...可卖了。”“市场不缺房子,缺的是好房子。最近两年,房地产市场的改善需求比较强烈,这是大平层热销的动力。”“疫情过去了,政策也回暖,房地产市场2023年上半年应该还是调整期,但
2023-01-15 12:28:00
杭州优化调整房地产市场调控措施 将本市住房限购范围调整为上城区、拱墅区、西湖区、滨江区 【杭州优化调整房地产市场调控措施 将本市住房限购范围调整为上城区、拱墅区、西湖区、滨江区】
2023-10-16 09:18:00
· 多个城市取消或放松住房限购政策 楼市反响如何
...的“认房不认贷”、二套房首付比例下调等楼市新政,对房地产市场会产生什么影响?本报记者进行了采访。多个二线城市全域放开限购在限购政策下,居民买房除了要看自己的财力水平,还要看是
2023-11-16 08:21:00
河南荥阳:暂停执行住房限购政策,首套住房提振市场信心
...州荥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发布《关于印发进一步促进全市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若干措施的通知(试行)》(简称《通知》),《通知》从支持合理住房需求、改善住房市场供给、加大信贷融资税
2023-01-05 23:43:00
房地产放开限购 家居业走出低迷?
...的好消息——多个城市放开房地产限购政策,沉寂已久的房地产市场迎来销售热潮。放开限购政策不仅为房地产行业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也将极大地激发下游家居市场的消费需求。而对家居企业来
2024-05-17 11:43:00
尺素金声|政策“组合拳”有力有效,房地产市场释放回暖信号
...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的关键时期。 从供需结构看,我国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已经发生重大变化,“有没有”的问题基本得到解决,结构性不足问题仍然存在。在一些大城市,大量刚性和改善性需
2024-05-31 19:36:00
9月以来11城全面取消限购:核心二线城市加入,一线城市会不会跟进调整
...二线城市。业内人士认为,限购这一行政性约束正快速从房地产市场中撤出,未来核心城市楼市政策仍有优化空间。9月以来已有11城全面取消限购9月19日,武汉市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等六
2023-09-20 07:35:00
...治局会议指出,要切实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适应我国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的新形势,适时调整优化房地产政策,因城施策用好政策工具箱,更好满足居民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促
2023-09-12 10:13:00
广东珠海全面取消限购、限售
...图明确六大举措,全面取消商品住房限购。珠海发布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若干措施。5月24日,广东省珠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等多单位联合发布《关于促进我市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
2024-05-24 21:49: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央媒看太原9月19日,新华社《中国网事》栏目报道了位于太原市杏花岭区的二战侵华日军“太原工程队”旧址,这里曾是日军的战俘集中营
2025-09-20 07:24:00
9月18日,“致敬英雄·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主题活动在清徐县烈士陵园举行。清徐县党员干部、公安民警、少先队员、抗战英烈子女代表等各界人士百余人
2025-09-20 07:24:00
中国最能吵架的邻居城市,抢人,抢钱,抢高铁
作者:野庐河南南阳、湖北襄阳,中原腹地一对命运交错的双生花。俩城市同在南襄盆地,相距不过两百公里,高铁半小时便可互通。地缘联系造就了经济
2025-09-20 04:19:00
□金陵晚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朱彦最早的“南京面孔”长什么样?南京先祖的衣食住行有何特点?最早的南京城里有什么?……南京市博物馆(朝天宫)“江之永矣——江南地域早期文明特展”正在举行
2025-09-19 14:49:00
160件文物静静陈列在盘龙城遗址博物院,从新石器时代一直跨越到明清,跨越数千年时光在此相聚。一场名为“江流万古——长江流域古代文明瑰宝展”的盛事
2025-09-19 15:57:00
第38届全国古籍出版社社长年会在贵阳召开
9月17日至18日,由中国出版协会古籍出版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古工委”)主办,贵州出版集团、贵州人民出版社承办的第38届全国古籍出版社社长年会在贵阳召开
2025-09-19 17:21:00
杜兴成新作配乐诗《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 周进朗诵
配乐诗《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作者:杜兴成朗诵:周进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中轴线上,儿孙相伴家人行。大栅栏,一条古色古香的街巷
2025-09-19 20:59:00
名不虚传、个个千年!河南这些小镇入列→
大河网讯 (记者 刘瑞朝)武则天沐浴过的温泉镇,齐桓公光临过的召陵镇,以造纸业出名的纸店镇,唐代高僧玄奘故里缑氏镇……每一个地名
2025-09-19 21:15: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古代人的“航空”梦就在吉林的这面铜镜里
人类对蓝天的向往,从古到今。但谁能想到,千年前的“航空梦”竟被镌刻在一面藏在吉林的铜镜上,那就是延边博物院的金双仙飞天纹铜镜
2025-09-19 21:59:00
史料里的家国情怀 | 陈蕴瑜:战地遗书饱含深沉之爱
在安顺市平坝区天龙镇,一座石木结构的屯堡民居静静伫立,这里是抗日英雄陈蕴瑜将军的故居。踏入院中,与正房相对的照壁前,是将军的遗像
2025-09-19 23:04:00
铭记“九一八”| 黔山忠魂
9月18日,当肃穆的防空警报在贵阳南明河畔响起,警示世人勿忘国耻。我们也铭记,地母洞那象征的文化守护之光。这座深藏于鹿冲关森林公园的溶洞
2025-09-19 05:17:00
1937年,抗战烽火燃遍祖国大地,杭州文澜阁《四库全书》在战火中命悬一线。面对三部藏书被毁和藏书地沦陷的绝境,贵州以血性与智慧扛起守护中华文脉的重任
2025-09-19 05:49:00
9月18日,黑龙江省档案馆首次公布“侵华日军强征及奴役中国劳工”专题档案62件,深刻揭露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期间“劳动统制”政策的罪恶本质
2025-09-19 07:52:00
纪录片|铁证:阁楼收藏家的抗战记忆
记录“九一八事变”的日军手牒,让人胆寒的日军防毒面具,印着“北支事变”字样的画报,南京被攻陷后的城市照片……在收藏爱好者周沧海的阁楼里
2025-09-18 14:4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