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娱乐

长寿时代,如何如何活出不被年龄定义的人生?

类别:娱乐 发布时间:2025-03-17 11:06:00 来源:北青网

衰老

人生不可逃避的生命课题

在老去的路上

你是否已做好了准备?

当岁月更迭、韶华不再

我们又该如何度过自己的

人生后半程?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夕阳红》栏目特别策划推出融媒体访谈节目《人生,不被年龄定义!》,以一场跨越代际的思想碰撞,打破传统养老认知,为大众重新诠释生命的无限可能。主持人张腾岳、李潘、刘心悦对话复旦大学老龄研究院院长彭希哲、副院长胡湛,中国社会福利与养老服务协会会长吴玉韶,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主任高成运,《长寿时代》作者、企业家陈东升以及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教授彭华茂,围绕老龄时代的热点议题,探讨在人口高质量发展背景下中国养老面临的机遇、挑战和创新举措。

长寿时代,如何如何活出不被年龄定义的人生?

【前沿洞察:聚焦热点养老议题】

节目突破传统老年话题的局限,着眼于现代老龄社会的时代特色,聚焦老龄心理、银发经济、终身教育、人工智能、养老储备等热点养老议题。在这场“超燃”对话中,六位老龄专家的前沿新锐观点,将带领大众重新思考老龄化时代下的未来之路,无论身处生命周期的哪个阶段,都可以在这里获得晚年人生规划的启迪。

积累知识“超能力”

学习,是未来最好的养老

长寿时代,如何如何活出不被年龄定义的人生?

“活到老,学到老”并非一句空话,在中国社会福利与养老服务协会会长吴玉韶看来,老龄化浪潮奔涌而来的当下,“学习,是未来最好的养老”。这一理念,也重塑了大众对老年生活的认知。

在传统观念里,老年仿佛意味着功能衰退、无所作为。节目中,吴玉韶提出,真正的衰退,并非生理机能的下降,而是被社会舆论建构出的“老态”和被知识的禁锢塑造出来的“衰退”,但它并非不可改变,打破“老态”和“衰退”的正是持续地学习,也正因此,老年教育正在从娱乐型向赋能型转变,未来的老年教育,将赋予老年人思想之能,让老年人挣脱陈旧观念的束缚。

当下,各种政策支持和社会力量的聚集,正在致力于完善老年教育体系。老年教育不仅是“个人养老”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推动人口高质量发展和构建中国式养老模式的重要路径。促进老年阅读、倡导终身学习,能让老人积极参与社会,在奉献中收获幸福与满足,赋予老年生活全新的意义。

银发浪潮下的经济新模式

长寿时代,如何如何活出不被年龄定义的人生?

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和生活条件的改善,人类寿命正在不断延长。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的《2023年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我国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8.6岁。“长寿时代”已经来临。面对全球老龄化挑战,中国正以独特的东方智慧重塑养老范本。企业家、《长寿时代》作者陈东升就是在这场挑战中率先迈出第一步的先锋代表。节目中,他回顾了自己这段难忘的“创业”之路。

十几年前,陈东升带队出国考察,一次与百岁老人的握手,从此开启了长达18年的商业创新。“改变中国老年人对生命的态度,改变中国老年人的生活方式”,怀揣着这样的理想,他在全国创立了“长寿社区”模式,将人寿保险与养老服务深度融合,构建“医养康宁”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通过 24 个社区实践,让许多老年人再次创造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老龄化不是文明的黄昏,而是新文明形态的破晓。百岁人生呼啸而来,每个生命阶段都应流光溢彩,这既是商业向善的实践,更是文明升级的必然选择。

解锁心灵密码,随心老去

坦然“遇见百岁的你“

长寿时代,如何如何活出不被年龄定义的人生?

风靡全网的手机AI游戏“变老特效”,您体验了吗?看着镜头前逐渐衰老的自己,是好奇、惊讶、难过,还是恐惧?微妙的情绪起伏,暗示了什么?人为什么会害怕老去?我们又应该用怎样的心态去面对“百岁的自己”?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彭华茂教授在这样一个小小的现象级网络事件中,洞察到的不仅是人们对衰老来临的复杂心态,更是背后深层次的心理需求和社会意义。节目中,彭华茂表示:“老年期,在生命全程当中的价值,其实是被严重低估的”,在这样的认知误区中,围绕老年人的各类家庭问题和社会问题也逐渐显现。

——子女与父母代沟加深,为何总孝顺不到点上?

——老年人为何容易成为骗子眼中的“提款机”?

——人们对老年人的刻板印象从何而来?

——老年人还有哪些复杂的需求没有被看到?

彭华茂在节目中以专业视角解开心理的枷锁,用鲜活的案例揭示了社会对老年期认知心理的严重不足,并从心理学角度探讨了“成功老化”的多元化可能。在她心中,很多老人“不一定要优雅地老去,可以邋里邋遢地老去,松松垮垮地老去,各式各样,由你的心愿去完成”。

跨越鸿沟 拥抱科技

数字向善,关于养老的中国思考

长寿时代,如何如何活出不被年龄定义的人生?

随着我国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传统养老模式已难以满足多样化的老年需求,而人工智能、大模型和机器人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养老产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新的可能。节目中,复旦大学老龄研究院副院长胡湛教授以“数字向善,关于养老的中国思考”为主题,结合中国式养老的独特需求,探讨了如何充分发挥人工智能在养老体系中的作用,为老年人提供更高效、精准的服务。

如今,科技的飞速发展正在重塑养老服务的形态,存在机遇,也有挑战。胡湛从隐私保护、技术伦理、数字鸿沟等方面提出了数字化时代下社会各界需要共同应对的实际问题,并强调人文关怀在技术应用中不可替代的作用,“构建更加温暖、个性化的养老生态”需要科技的加持,同时不能抛弃人性化的底色。

在“数字向善”的理念引领下,对于未来,胡湛也做出了展望:人工智能还将在智慧健康管理、智能适老化改造、数字社会参与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通过科技与人文的深度融合,中国式养老也将在智能化、精准化、普惠化的方向上不断迈进。

备老从未老开始

给养老打个“提前量”

长寿时代,如何如何活出不被年龄定义的人生?

随着人均预期寿命不断延长,传统的上学、工作、退休三阶段人生已转变为多阶段人生。退休后的阶段人生加长,使得全生命周期的养老准备至关重要。中国老年科学研究中心高成运主任在节目中分享了关于“未老备老”的观点,即从年轻时就开始未雨绸缪,规划老年生活。

在倡导备老的同时,人们更需要的是具有备老的能力。如何在年轻时为老年生活打下良好的健康和财富基础?节目中高成运为大众提供了细致具体的“备老”行动指南,他提出的“建立家庭备老账户”——积累“健康管理能力、资源配置能力、家庭建设能力和社会参与能力”值得每个人参考和借鉴。

高成运同时提出:“备老不仅是个人问题,更是全社会需要共同面对的课题。”特别是随着长寿时代的到来,人们需要加强人口老龄化国情教育,正确认识并接纳老年社会,提前安排好自己可能要面对的长寿生活阶段,共创一个更加包容、智慧、平等、有韧性的老龄社会!

长寿时代

活出不被年龄定义的人生

长寿时代,如何如何活出不被年龄定义的人生?

人生的意义,不在于年龄的大小,而在于我们赋予它的价值。复旦大学老龄研究院院长彭希哲紧扣节目主题“活出不被年龄定义的人生”,从提升人口高质量发展的背景切入,剖析了中国人口老龄化的现状、成因及挑战,从老年定义的历史演变到中国与发达国家的老龄化差异,再到高质量人口发展的内涵,层层递进,深入解读了中国当下老龄发展的特征与应对策略。

高质量人口发展,是实现从长寿大国到长寿强国的跨越的基础,彭希哲在节目中指出,中国在应对老龄化问题上具有独特的文化传统和制度优势,应充分发挥这些优势,构建符合国情的积极应对方案。

面对数字化和智能化时代的浪潮,彭希哲进一步提出,应充分利用新技术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养老服务的质量与可及性,并通过发展银发经济,实现老年人福祉的提升与国民经济的稳定增长。最后,他从国家、社会和个体三个层面出发,系统分析了如何积极应对老龄化挑战,倡导全社会共同努力,推动实现“人生不被年龄定义”的美好愿景。

【深度访谈:前沿解读获业内外认可】

《人生,不别年龄定义!》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社会与法频道《夕阳红》栏目推出的养老话题深度访谈节目。来自复旦大学老龄研究院、中国社会福利与养老服务协会、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的专家学者,从养老行业发展现状和老龄学科的基础研究角度,为节目提供了丰富、详实的理论和案例支撑。国内顶尖老龄学者的加盟,为节目注入了深厚的专业底蕴和权威性,使节目在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上得到了拓展延伸,成为同类型题材的经典之作。嘉宾的专业解读为节目增添了学术价值,也为相关从业者以及广大观众提供了极具参考价值的建议,进一步提升了节目在业内外的影响力和认可度。同时,节目还邀请了企业家结合自身在银发经济领域的实践经验,分享了企业在满足老年人需求、创新商业模式、推动产业发展等方面的做法和思考。老龄研究学者和企业家的分享,提供了从理论到实践的完整视角,使节目内容更具前瞻性。

节目推出后,业内学者和专家评价“在人口老龄化趋势愈发显著的当下,养老问题成为社会焦点。这档节目,犹如一场及时雨,从多个维度为大众呈现了养老与备老的深刻内涵。”同时表示“节目意义非凡,不仅是近年来老龄学重要研究课题的系统梳理,也是对当下老龄问题的深度剖析与解答。更重要的是,它为民众带来了一堂生动而深刻的‘老龄启蒙课’ ,为全社会共同应对老龄化挑战提供了清晰的思路和行动指南。

【引发思考:用亲和表达重塑大众养老认知】

节目每期话题设计与老百姓息息相关,不仅从国家和社会层面剖析了养老顶层设计的内涵,也为个人与家庭提供切实可行的养老建议,通过专业性的访谈和接地气的大众话题,让专业解读更具亲和力和实用性。

“养老,不是暮年的无奈等待,而是一场从年轻时就应主动规划的人生旅程。”

看完节目后,对于从年轻开始“备老”观念的提出,引发了大众对个人养老规划的重新思考和关注。观众反馈“衰老,人生不可逃避的生命课题。看完《夕阳红》栏目的《人生,不被年龄定义!》,有了新的感悟。面对老龄化挑战,我们要先行一步,提前思考、规划自己的老年生活。抓住人生未来主动权!”、“节目传递了积极的养老理念,促进了代际间对养老问题的沟通与重视”、“从科学和理念层面,为我们指明方向。以行动响应,从现在开始,科学备老、积极养老,拥抱人生每一个阶段的美好。”

【融合宣推:多平台联动,构建传播矩阵】

节目采用先网后台的传播方式,于2025年3月2日率先推出4个半小时的网络直播,随后打通主流媒体、行业账号、嘉宾社群三方宣传通路,高频、集中对节目进行联动宣发,全网总点击量532.21万,总曝光量1.27亿。

随后,6集专题节目在总台社会与法频道《夕阳红》栏目连续播出,首播平均收视率0.01,单期首播最高收视率0.016,同比增长220%。

数据和收视的良好表现,体现了该项目融媒体传播思路的创新性和有效性,通过多平台联动、多形式融合,实现了内容的广泛传播和深度触达。网络直播的实时互动增强了网友的参与感,短视频以专家“金句”形式呈现,在全网平台和社群快速传播“破圈”,大屏节目的播出保证了节目内容的完整性和深度,通过传统媒体的影响力赋予了节目公信力和权威性。三者相互赋能,共同构建了一个多维度的传播矩阵,极大地提升了节目的覆盖面,成功地将养老这一社会热点话题从专业领域推向了大众视野。

在长寿时代来临的当下,《人生,不被年龄定义!》的推出,不仅为老年人提供了实用的养老指南,同时也唤醒了年轻人备老意识,让大众重新审视养老这一社会课题的同时,也传递了一种积极向上的生命力量,激励着每一个人在长寿时代的浪潮之中,都可以活出不被年龄定义的人生!责任编辑:任芯仪(EN063)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3-17 14: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迎接长寿时代 深化康养布局
本文转自:青年报迎接长寿时代 深化康养布局同方全球人寿打造一站式康养综合解决方案根据《中国人口展望(2022)》报告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达到78.2岁;到2
2023-12-29 09:04:00
“长寿时代”,群众对高质量养老生活的需求日益迫切,养老金融产品作为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补充,其作用愈发凸显。在此背景下,各类兼具稳定性与灵活性的年金保险产品受到市场广泛关注。近日,
2025-07-25 16:18:00
中信银行“时光有信·老友季”:探寻都市养老新可能
...财富管理部总经理易慧女士则从金融角度出发,强调了在长寿时代下,新的人生长度需要新的规划理念。她指出,长寿意味着我们退休后需要用钱的时间越来越长,这就要求我们尽早做好财务规划。
2025-06-13 13:40:00
泰康惠赢人生(智选版)上市 提供长寿时代财富、健康双重保障
...付养老金,直至105周岁。保证“终身”稳定的现金流,越长寿,领取越多。注:“终身”指保险期间至105周岁;59周岁以上投保无生存金,因为第6年已经开始领养老金;65周岁及以上
2024-04-25 10:09:00
创新资产配置方法论 中信银行上线“有温度的资产负债表”
...到80岁以上。到2050年,我国80岁以上老人数量将翻两番。长寿时代下,通过合理配置家庭资产以拥有体面、健康、富足的养老生活成为越来越多人的共识。然而,不同的人生阶段,家庭资
2023-12-15 17:41:00
泰康人寿幸福有约客户2024私享服务体系发布
...服务网络,为客户提供高品质健康医疗产品与服务,成为长寿时代人们幸福生活的一部分。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原院长孙祁祥在2010年出国考察回程途中,挥笔写下《让我们快乐优雅地老去
2024-05-07 09:36:00
...科技的创新不仅带来了双碳时代和人工智能时代,也带来长寿时代。法律结构、财富管理结构和服务结构也都应该适应长寿时代。“长寿时代一定要创造长寿经济,这样社会就没有负担。人类寿命如
2023-09-11 10:56:00
解构长寿时代下的养老密码,中荷人寿推出新款养老年金保险
...、获得感,扩大保险覆盖面。在此背景下,为了更好助力长寿时代下的财富规划和品质养老需求,近日,中荷人寿保险有限公司重磅推出新品——“中荷福满家养老年金保险”(以下简称“福满家”
2024-01-17 15:55:00
长寿时代的保险+——百年人寿心无忧客户增值服务体系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中国社会加速进入长寿时代, 根据《2023年度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公报》及《中国统计年鉴2024》,中国平均预期寿命已达78岁,老年人口占比高达
2025-08-11 17:23:00
更多关于娱乐的资讯:
2025年11月8日晚上,大V说吧随口秀演出活动在江苏省常州市凤凰谷剧院首次演出,上海电视台节目主持人、国家一级演员孙启新担当主持人
2025-11-11 13:49:00
孟瑶亮相2025中美电影节 彰显华语影人风采
近日,2025年中美电影节(China–US Film Festival)于洛杉矶隆重举行,群星汇聚,获全球媒体瞩目。著名演员
2025-11-11 13:49:00
遥望科技全约合作国民IP马景涛,打造IP新形象、拓展商业新价值
11月10日,马景涛X遥望科技签约仪式在遥望X27主题公园圆满落幕,这场融合了情怀与文艺的仪式,正式为双方的全约合作按下 “启动键”
2025-11-11 13:49: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林雯)金鸡电影收藏艺术展将于今日至15日在中影梦工坊影城(会展北天虹店)举办,邀请市民与影迷共赴一场兼具文化深度与互动趣味的光影之旅
2025-11-11 08:38:00
“糊涂的爹,伪装的儿,算计的儿媳,草台的领导,意味深长的亲家。”由沈京喜、傅若清担任出品人,韩三平监制,李太言编剧、导演
2025-11-11 11:48:00
《书画里的中国》第三季:周书杨笔墨染古意,日坛盛景入画来
近期,青年画家周书杨携毫墨走进北京日坛,在《书画里的中国》第三季直播间开启沉浸式写生。让日坛的古意与山水的气韵在宣纸上碰撞交融
2025-11-11 11:48:00
板桥“回家” ——话剧《枝叶关情·郑板桥》即将登陆潍坊
鲁网11月10日讯“七载春风一任好官百姓民心长,六分半书两袖清风千秋竹枝高。”280年前,郑板桥知潍县,赈灾济民、治理有方
2025-11-11 08:30: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邬秀君)158部展映影片,46场主创见面会,一系列论坛、沙龙、项目路演、推介仪式……“金鸡”盛典
2025-11-11 08:38:00
侧田时隔三年再发新歌获天王天后支持 签约新经纪公司重新出发
香港乐坛公认的实力唱将与音乐才子侧田,今年适逢出道二十周年,日前就推出了时隔三年的全新创作歌曲《OldBoy》,不仅引起一众乐迷开启单曲循环模式
2025-11-11 08:47:00
新东方CEO周成刚最新力作 30个成长故事诠释国际教育真谛
世界从未如此广阔,当你决定“看见它”的一刻。11月9日,《从此,世界在我面前:写给中国家庭的国际教育启示录》新书见面会在京举行
2025-11-11 08:47:00
在“青春剧本”里,每一个奋斗的身影都是主角,每一段故事都值得永恒珍藏。请随我们一同聆听,当代大学生在热血与传承中的时代强音
2025-11-11 09:18:00
索南扎西:用艺术与善行书写时代答卷——2023年度工作总结
有这样一位歌唱家,以国家一级演员的身份、藏族歌者的赤诚,用歌声与善行点亮了无数人的生命。他不仅是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宣传大使
2025-11-11 10:47:00
全彩绽放·欢乐颂|贵州体彩秋季狂欢全攻略
一审:罗晟鸣二审:何秋怡三审:杨 勇
2025-11-11 09:55:00
歌手马亦博首发单曲《我只是假装不痛》 艺术之路从《我型我秀》起步
马亦博,一位从内蒙古赤峰市走来的歌者,用他的首支单曲《我只是假装不痛》直面每个人心底深藏的情感伤痕。近日,中国内地男歌手马亦博推出个人首支音乐作品《我只是假装不痛》
2025-11-11 10:47:00
双城齐狂欢,用音乐唤醒元气初心!2025第六届汤达人元气音乐节完美收官
这个秋天,一场跨越南北的元气浪潮席卷了沈阳与长沙。2025年10月18日与11月8日,由统一汤达人携手腾讯音乐娱乐集团旗下腾讯音乐榜联合打造的第六届汤达人元气音乐节
2025-11-11 09: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