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群众利益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近年来,昌邑市不断将志愿服务常态化、便民化,用情用力回应群众所需所盼,为群众提供“家门口”的志愿服务,绘就了一幅“聚民心、暖人心”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美丽画卷。“过来了王师傅。你好。俺家的水管正好坏了,你有空过去看看?好,我拿着工具接着过去看看。”刚刚给隔壁邻居维修完下水道,王维利又在自家楼下接到了尹女士交给他的“新任务”。在昌邑市新村社区,王维利被大家亲切的称呼为“好人老王”,他是街坊四邻人人点赞的“热情老熟人”,也是邻居眼中公认的“贴心老大哥”。多年来,他以一颗热忱的助人之心,助公益,睦邻里,赢得了社区居民的交口称赞。新村社区居民尹花巧说,“都说远亲不如近邻,老王真是个好人,多亏他在这个地方,无论是下水道坏了,还是换个灯泡,一个电话、一个微信,马上就到场,就帮着解决了。”
今年昌邑市新村社区为首批10名社区志愿者颁发了聘书,在志愿者的影响下,不仅形成了邻里互助的良好风气,更是在社区持续推进志愿服务常态化、项目化筑起了一道志愿服务的独特风景。“既然生活在这个小区,所有的家人都是一家人,小区家人们有什么需要搞维修的,需要我帮忙的,我会尽力,特别是社区给我发了志愿者聘书以后,我更有干劲了。”昌邑市新村社区志愿者王维利说。从一个人到一群人,从热心肠的一件小事到形成志愿服务品牌,如今在昌邑,志愿服务已经成为一种新风尚。作为昌邑市创建最早的一批志愿团队,昌邑市义工联合会成立15年以来,志愿者队伍从最初的不足百人发展到现在3万余人,构建起了覆盖城乡全域的“四位一体”志愿服务工作体系,并成长为“山东省最佳志愿服务组织”,形成了团结友爱、扶危济困、礼让宽容、文明和谐的社会风尚。昌邑市义工联合会副主席马旭光告诉记者,他们已经打造了“益家小菜园”“爱心小屋”“甜蜜计划”“微爱计划”等十几个独具特色的志愿服务品牌,累计开展各项公益慈善活动3万余次,参与志愿者50余万人次。
作为志愿服务工作的有力支撑,昌邑市还充分发挥700余处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全覆盖的资源优势,构建以市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总队为主体,镇街区志愿分队为基础,130处社区志愿服务站为纽带,890个遍布城乡的志愿服务点为支撑的“经纬交错”“四位一体”组织体系,先后开展一系列顺民意、解民忧、惠民生的志愿服务活动,截至目前已累计服务群众11万人次。昌邑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夏佳表示,今年来,昌邑创新工作方式,按照“群众在哪里,文明实践就延伸到哪里;群众需要什么,文明实践就提供什么”的思路,通过“线上+线下”征集群众“微心愿”,实现服务项目与群众需求精准对接,让志愿服务专业化、精准度显著提升。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2-07 18:45:09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