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中新社贵阳12月11日电 (周燕玲)“中国心学的国际传播是一个双向交流和双向奔赴的过程,一定要做到跨文化共情,要让别人听得进去、能听得懂,还要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副校长郑承军11日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说。
“儒学大家谈——中国心学的国际传播”学术研讨会11日在贵阳举行,专家学者汇聚一堂,探讨如何更好地提升中国心学的国际传播效能。
中国心学肇始于先秦,大成于王阳明“龙场悟道”,是中国哲学的核心内容之一。国际儒学联合会副秘书长蓝素红说,王阳明作为明代杰出的思想家、心学的集大成者,其心学思想上承孔孟,远播四海,以“知行合一”强调理论和实践的辩证统一,以“致良知”教导人们“立志、勤学、改过、责善”,以“万物一体”思想揭示宇宙间事物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为现代社会不同国家平等交往与文明互鉴提供了重要启示,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和世界意义。
在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北大高等人文研究院执行院长王中江看来,近代以来,东西方文化交流让传播空间扩大,中国心学在国际传播方面,要将高深且专业化的学术研究转化成容易理解和接受的方式,让大众去学习了解和掌握运用,并把学术的研究和学术的传播结合到一起。
中国传媒大学区域国别传播研究院执行院长周亭认为,可以利用人工智能提高中国心学国际传播的“能见度”和存在感,人工智能技术和工具运用到儒学内容生产环节中,不仅能提高产出效率和翻译效率,还能让内容产出多样化,从文本拓展至图片、视频、音频等,实现传播触达精准化。(完)【编辑:付子豪】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2-12 05: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