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报讯 杜强、信息日报全媒体记者沈冠楠报道:近日,一则“游客在沙漠游玩时头发突然竖起变‘海胆头’”的新闻引发热议,不少网友表示,这是雷击信号,要赶紧撤离。对此,江西省气候中心高级工程师林常青介绍称,遇到类似情况,要尽快离开高处,但“跑”不是上策。
“海胆头”现象是如何出现的?
“江西省科技馆有个很受小朋友欢迎的节目,叫‘怒发冲冠’,当人体触摸静电球时,头发会一根根竖起。”林常青告诉记者,这里面的原理是:人体导电,而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当人体触摸静电球时,电荷通过人体传到头发上,头发因带有相互排斥的同种电荷而竖起。
沙漠里的“海胆头”也是类似原因。林常青解释说,当雷雨来临之前,或雷还未打下来的时候,电流在空气中产生电磁场,这时,如有人站在较高处,跟云接触相对较地面更近,再加上沙漠环境干燥、人体也干燥,导电较差,就容易引发“海胆头”现象。
江西正处在强对流天气多发期遇到类似情况咋办?
记者了解到,每年3月至9月是江西强对流天气多发期,其中6月至8月雷电最为频繁。当我们外出旅游、户外作业遭遇类似情况,该如何应对?
“遇到这种天气,要尽量及时离开高处,到低处躲避。”林常青表示,如果没有防雷设施或其他建筑物,就躲到汽车、山洞里,实在没有地方藏身,就尽量找一个低洼地方,双脚并拢蹲下,手抱住头,将头埋入双膝中,“总之,想办法降低人体高度。”
此外,他强调,“跑”并非“上策”。“千万不要慌乱跑,在旷野里跑是最容易被雷击中的,而且还会产生跨步电压。”
林常青提出,强对流天气来临时,应尽量避免户外作业、运动,在室内则要关紧门窗,远离金属物件,尽量不要洗澡,以免建筑物接闪对人体造成伤害。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8-19 08: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