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游客头发为何竖起变“海胆”?专家:暴露在雷暴云强电场中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3-08-16 17:40:00 来源:新京报

新京报讯 近日,一则视频引起公众广泛关注:有游客在新疆吐鲁番游玩时头发突然全部竖起,像“海胆”一样。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该如何应对?对此,新京报记者采访了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所副研究员袁善锋。

“在野外遇到这种头发丝竖起来的情况,说明已经暴露在雷暴云强电场中了。”袁善锋说,强对流天气时,云里面的冰晶、霰粒等不同的冰相粒子直接碰撞后弹开,携带上不同电荷,携带的电荷极性还跟水汽含量、温度等有关。此后,不同冰相粒子重新分布,云内会形成上正下负的双层电荷结构,地面电场也随之增强,能达到上万伏每米。暴露在这样的强电场中,人的头发会携带感应电荷,头发丝上携带的电荷极性相同,所以会彼此分开。“和中学物理中的验电器是一样的原理。”

他说,头发立得越厉害,说明所在位置的电场强度越大,遇到这种情况需要十分小心。雷电防范,首先是防止被直击,雷电通常容易集中在更高的目标物,所以应避免使自己成为空旷地区的制高点,要降低姿态。也不要站在树下、屋檐下,因为雷电击中离人很近的目标物,人也容易会被电弧溅射到。另外,要防范雷电击中地面后在大地的传导电流,不要跨大步走,也不要躺下,因为这样会有电流经过,形成电压降,也容易受到伤害。“也不建议跑,跑时的人也是处于高位,另外也容易产生跨步电压。”

袁善锋说,如果附近有汽车,进入汽车是最安全的,因其是金属外壳,能够屏蔽强电场。在野外可以根据雷电的声光差来判断当前正在发生的雷电距离多远,在看到闪光之后数秒,计算看到闪光和听到雷声的时间延迟,声音传播速度要远远小于光速,十秒钟的声光差相当于三公里。如果雷电发生距离小于十公里,尽量不要外出活动。

相关阅读:

头发全部竖起变“海胆”?此地游客迅速撤离!专家:不能跑……

近日,在新疆吐鲁番

游客游玩时头发突然全部竖起

他们开车狂奔两三公里才正常

游客头发为何竖起变“海胆”?专家:暴露在雷暴云强电场中

▲游客在沙漠中头发突然竖起。视频截图。

不少网友提醒:

快撤!这是雷击信号!

对此

江苏省防雷中心主任冯民学介绍

大家遇到类似的情况

赶紧跑并!非!上!策!

游客头发为何竖起变“海胆”?专家:暴露在雷暴云强电场中

那么如果在户外遇到雷击怎么办?

没有室内或其他保护设施

可以进去的情况下

最后可能保护你

免受雷电伤害的方法是:

1、立即远离任何至高点,比如山顶、山脊或者房顶

2、远离空旷地带,避免自己成为制高点

3、不要平躺在地上

4、不要在一个孤立的树下躲避

5、远离水源或导体

6、不要在浅洞或浅沟壑躲避

“如果头发仅仅是干燥,静电有点多,那还有时间离开,如果头发已经竖起来了,就不能跑了。而且跑会形成跨步电压,反而更麻烦。

正确的做法,是将高度和身体与地面的接触面积都减到最小,如果来不及离开山巅,赶紧就地蹲下,双脚尽量并拢,双手避免触地,抱头藏膝间。

对此有网友提出

要抱头蹲多久?

游客头发为何竖起变“海胆”?专家:暴露在雷暴云强电场中

游客头发为何竖起变“海胆”?专家:暴露在雷暴云强电场中

对此专家提醒

这已经是无奈下的自救

千万不要等到快要

被闪电击中时才做出反应

所以建议大家出行之前

提前查一下当地的天气情况

及时关注天气预报

避免在雷雨天气里出行

遇到闪电时,可以利用闪电和雷声的传播速度差粗略判断闪电的距离。我们知道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光速为300000km/s,如果看到闪电后20秒内没有听到雷声,说明闪电离我们较远,反之,说明闪电离我们较近,需要尽快找到建筑物躲避。在最后一声雷过去30分钟后,闪电的危险才能基本解除。

新闻坊综合星视频、上游新闻、 中科院物理所

来源:新闻坊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8-17 14: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广州塔1小时内遭闪电6连击,是否有安全隐患?
...的下行地闪,它自己也可以产生闪电,从广州塔顶部朝向雷暴云向上发展的闪电,称之为上行闪电。平均而言,广州塔每年遭受的雷击次数可达数十次以上,远比一般建筑可能遭受的雷击次数要多得
2024-04-23 16:52:00
广州“小蛮腰”1小时被闪电劈6次:超高建筑为何老“渡劫”?
...广州塔还建设了雷电预警系统设备,用于监测广州塔附近雷暴云产生的大气电场,以及云间闪电和云对地闪电的发生情况,结合大气电场预警指标对广州塔塔顶户外游玩空间进行预警。当监测到雷电
2024-04-22 18:59:00
球状闪电解密:滚地雷背后的神秘力量你绝对想不到
...了人们对宇宙中未知力量的好奇和探索。球状闪电是指在雷暴云中产生的一种特殊的闪电形态,其形状呈球状,而不是传统的电弧状。它通常持续时间更长,并且呈现出明亮的白色或黄色光芒。球状
2024-01-17 10:39:00
郄秀书:“操控”雷电的女科学家
...身影。在国际舞台上,郄秀书带领团队在雷电过程机理、雷暴云物理规律和人工引雷应用研究方面取得系统性创新成果。她在国际大气电学领域有重要学术地位,连任两届国际大气电学委员会主席。
2023-11-09 06:44:00
终于有人发明出了新型避雷针
...种技术是在雷暴天气,提前预测并且选择固定的地点,向雷暴云发射拖拽金属导线的小型火箭,使得导线可以接触到雷暴云中的电场,将雷电通过导线传送到地面固定位置。这项技术最早起源于美国
2023-03-06 14:51:00
广州塔1小时接闪电6次!闪电能量这么大,为什么广州塔毫发无伤?
...位置有户外游玩空间,这套预警系统用于监测广州塔附近雷暴云产生的大气电场,以及云间闪电和云对地闪电的发生情况。结合大气电场预警指标,系统会对广州塔塔顶户外游玩空间进行预警。
2024-04-23 16:02:00
海边或水边突遇雷击如何施救
...雷暴雨天气,或看出行的方向是否有积雨云。积雨云又称雷暴云,当有浓密的乌云开始迅速堆积、变大变黑时,就有可能发生雷电。此时不要前往该区域进行户外活动,特别是不要去河边、海边进行
2024-08-24 14:41:00
吐鲁番游客为何头发“炸了”?气象专家的解答来了!
...灾害风险意识,避免存在侥幸心理。新疆由于地处内陆,雷暴天气少,雷电现象少,雷电灾害事故少,容易使人产生麻痹和侥幸心理。但近年来由于全球气候变暖,极端天气、极端气候事件频繁出现
2023-08-18 15:04:00
“海胆头”游客如何自救
...报道:近日,一则“游客在沙漠游玩时头发突然竖起变‘海胆头’”的新闻引发热议,不少网友表示,这是雷击信号,要赶紧撤离。对此,江西省气候中心高级工程师林常青介绍称,遇到类似情况,
2023-08-19 04:59: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6分钟三单,一天跑满12小时,直到平台强制不再派单,这是外卖“小哥”王连景的工作日常,也是全国千万名“小哥”奔波忙碌的缩影
2025-10-14 16:57:00
霍山公安24小时破获“拉车门”盗窃案,追回全部经济损失
大皖新闻讯 从10月12日到13日,六安霍山警方在24小时内成功侦破一起盗窃车内财物案件,抓获拉车门盗窃嫌疑人2人,为受害群众追回全部经济损失
2025-10-14 17:04:00
800万元的水泥和白灰去哪儿了?警方彻查真相!
鲁网10月14日讯(记者 陈珊珊 通讯员 孙孟德 李胜男)近日,山东省淄博市公安局淄川分局侦破了一起系列合同诈骗案。犯罪嫌疑人巩某通过两起合同诈骗
2025-10-14 16:16:00
拾金不昧!为莒县刘官庄镇中心小学刘兰杰同学点赞
近日,莒县刘官庄镇中心小学三年级八班刘兰杰同学,在放学校车到站的路上,捡到一部手机和带有多数现金的钱包,这位同学第一时间想到失主可能焦急寻找的心情
2025-10-14 16:08:00
为营造良好人民币流通环境,维护人民币信誉与流通秩序,中国银行燕郊三河迎宾北路支行近日组织开展反假货币宣传月活动,通过形式多样的宣传举措
2025-10-14 16:16:00
山东省淄博市第十中学举行国庆中秋手抄报优秀作品展
鲁网10月14日讯(记者 陈珊珊 通讯员 李莹莹)丹青绘盛景,妙笔颂团圆!山东省淄博市第十中学在双节期间组织“家国同庆 月满中华”主题手抄报创作活动
2025-10-14 16:10:00
山东省地矿局第八地质大队受邀参加中国地质学会年会
9月19日至22日,中国地质学会年会在云南昆明召开,山东省地矿局第八地质大队矿产勘查处代表应邀参会并作报告,展示了在矿产勘查与古生物研究领域的最新科研成果
2025-10-14 16:08:00
【组图】江苏建成“1+3”气象移动应急观测系统
移动应急观测车。中国网李智 摄中国网10月14日讯(记者李智)“高质量发展中国行·新时代的气象万千”网评引导活动正在江苏举行
2025-10-14 12:34:00
风湿免疫科“国家队”专家李玉慧:“京”心守护,为患者撑起免疫盾牌
鲁网10月14日讯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青岛医院北大知名专家门诊,总能看到从各地慕名而来的患者。他们中有不少人曾辗转多地求医
2025-10-14 12:33:00
惊险!农行员工“关键一扶”
鲁网10月14日讯近日,在农行沂水龙家圈支行上演了一场既紧张又温暖的救援。一名正在超级柜台办理业务的张女士突然身体一软
2025-10-14 12:32: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陈莼)记者从市疾控中心了解到,为方便12-14岁适龄女生接种HPV疫苗,海沧区特开设集中接种专场
2025-10-14 08:34:00
龙口雨中“葡萄保卫战”:从直播间蔓延到街头巷尾的温暖接力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于洋今秋,烟台龙口的葡萄园笼罩在连绵不断的阴雨里,成熟的葡萄果实难以采摘和售卖。日前,一位青年博主率先架起直播镜头
2025-10-14 08:36:00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孙淑玉 通讯员 潘峰打耳洞有哪些风险,又该怎么规避?本期齐鲁晚报·齐鲁壹点“医在身边”栏目邀请烟台山医院耳鼻喉科专家为市民详细科普
2025-10-14 08:36:00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孙淑玉 通讯员 胡又懿 刘姿麟“太感谢于主任了!我本来都不抱什么希望了,没想到现在恢复得这么好!”近日
2025-10-14 08:3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