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近期的车圈很热闹,只因诞生了一句名言 ——再不努力,以后只能买 BBA 了。
这句话之所以会出现,部分原因在于一张被疯传的截图,显示国产豪华电车扎堆出现,售价已经上探至 50-110 万元区间,高于 BBA 的 34C 和 56E。
许多网友对国产车售价之高感到万分不解和意外,甚至有人感慨:以前没钱买国产车,以后没钱买国产车。
这张图能引起巨大的反响,因为所展现出的价格,颠覆了不少人对于国产车的认知。
别看国产车近几年的势头相当强劲,但在一些人眼中,靠的是运气和价格。
运气指的是赶上了新能源的春风,吃到了政策的红利,强行对燃油车的弯道超车。
价格指的是通过一些低价车,不停打价格战,靠性价比卷赢日韩欧美车企。
以及,由于长期以来处于落后的位置,相当一部分人对国产车的印象很刻板,认为顶破天就能卖个十几万,敢卖三十万以上是不自量力。
别说媲美 BBA,比肩雷凯林等都是痴人说梦,和豪华完全不搭边。
而现在,摆在他们面前的,却是一个又一个高价国产车,难免会觉得不可思议。
实际上,在过去两三年间,国产车企一直对高端市场虎视眈眈,尤其是去年,涌现出多款豪华车型:
50 万的问界 M9、60 万的理想 MEGA、70 万的坦克 700、80 万的蔚来 ET9、110 万的仰望 U8......
并且车企也丝毫不掩饰冲高的野心,对标的车型不再局限于 BBA,而是提升到保时捷、迈巴赫乃至劳斯莱斯的级别。
还出现了许多豪言名梗:500万以内最好的 SUV、1000 万以内最好的 SUV、50 万以内没对手......
更重要的是,车企们还真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以本月上半月为例,问界和理想领跑新势力品牌销量,并跻身豪华品牌销量的前列。
这边是国产电车冲高势头大好,那边是传统豪强陷入冰火两重天的境地。
所谓火,是 BBA 的市场需求依然火热,三家 2023 年在华销量分别是 76.5 万、82.5 万、72.9 万。
作为对比,新势力中卖得最好的理想,年销量为 37.6 万,尚且有较大差距。
所谓冰,是具体来看,他们一部分的销量是靠降价换来的,一些车型的价格到了跳水程度。
以青岛地区为例,奔驰 C 普遍优惠 8 万、宝马 3 系最低配 25万能落地,奥迪 A4L最高降价曾达到 12 万......
遥想当年,奔驰 C 还要加价,3 系和 A4L 都能坚挺在 30 万大关。
事到如今,却要以价换量,不断降低平均成交价,奥迪的均价已低于理想。
值得一提的是,品牌力比 BBA 更胜一筹的保时捷,去年直接迎来了滑铁卢,在中国市场总交付量为 79283 辆,同比下滑 15%,是全球唯一下滑的市场。
坊间一致认为,导致保时捷“翻车“的最大原因,就是国产电车转向进攻高端领域,并成功吞食了其市场份额。
综合目前的情况,国产电车冲击高端市场所取得的效果有目共睹。
一方面,自身的销量是最好的证明,销量越高就代表着大众对于品牌的认可度越高。
另一方面,即便国产电车没能撬动 BBA 的销量,但让他们放低了身段,甘愿降价。
或许,那句“再不努力,以后只能买 BBA 了”不只是调侃国产价格太高,也是在说明一个现实,BBA 变便宜了,购买门槛不再像以前那样高不可攀。
当然了,因为国产豪华车卖得较贵,在网络上表示有意见的人比比皆是,觉得国产车没有卖高价的资本,是在割韭菜。
对此,有业内人士以及诸多网友均表示,国产车企有必要推出豪华车,且有底气卖到数十万、百万的级别。
首先,在燃油车时代,中国汽车工业水平落后,被合资、进口车企死死压制,得不到认可,只能混迹低端市场。
但是在新能源时代,随着能源的转变,消费者的观念也迎来巨变,更加关注电动化、智能化,而这恰恰是国产车所擅长的,可以趁机重塑豪华车市场格局。
其次,豪华与否、能够卖高价,取决于技术和成本,只要技术领先、成本够高,就配得上豪华,也理应卖得贵。
以仰望 U8 为例,其动力远超劳斯莱斯、法拉利,足以和主战坦克相提并论,同时还拥有合资豪华车所不具备的黑科技。
就像王传福所说的那样:高端汽车品牌的诞生,往往伴随着顶级核心技术的成熟。
最后,网络是发达的、市场是透明的、测评是丰富的,一辆车拥有多大的能量,一交付就见真章。
只要价格和水平相匹配,卖得贵就没毛病。
总之,国产车冲高是大势所趋,但需要明确的是,豪华车遍地开花不等于亲民车型绝迹。
放眼当下的汽车市场,十几、二十万仍然是主战场,厂商们卷得飞起,配置堆得一个比一个狠,大家有充分的选择空间。
以及,甭管是燃油还是电动时代,其实对于绝大多数的普通家庭而言,豪华车并不在考虑的范围内。
正如网友说的那样,之所以期待国产车冲高,是希望能杀杀合资车的傲气,打碎他们品牌溢价的光环,让汽车回归到靠技术说话。
并且盼望国产车冲高成功后,能逐步降低成本,把先进的技术下放到便宜的车型中,让更多的人能享受到科技的魅力。
再退一步来说,国产车逼得 BBA 等传统豪华车接连降价,让 BBA 们不再高高在上,何乐而不为呢?
来源:IT之家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1-23 00:45:0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