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情感

后半生最好的修行,就是静而不争

类别:情感 发布时间:2023-07-31 10:52:00 来源:感受你的温柔

人生如一场修行,我们在不断地经历各种磨难和考验,也在不断地学习和成长。

但是,当我们走过了人生的前半程,面对着后半生的未知,我们是否还需要继续争斗和奋斗呢?

或许,我们可以换一种心态,用静而不争的方式来度过后半生,享受一种平和、安详、智慧的生活。

后半生最好的修行,就是静而不争

01、静心:上善若水

《道德经》中讲:“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水是一种柔软、温和、包容的元素,它能够滋润万物,而不求回报,也不与任何人争夺。

水能够适应各种环境,无论是高山还是低谷,无论是清澈还是浑浊,它都能够安然存在。

水也能够化解各种冲突,无论是火还是冰,它都能够化为己用。

水之所以能够做到这些,是因为它有一颗静心。

静心就是不被外界的纷扰所干扰,不被内心的欲望所驱使,不被自我中心的观念所束缚。

静心就是保持一种清明、平和、宽广的心态,对待自己和他人。

后半生的我们,如果能够像水一样有一颗静心,那么我们就能够超越自我,达到一种上善的境界。

后半生最好的修行,就是静而不争

02、不争:祸福无门

《太上感应篇》中讲:“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

这句话告诉我们,人生的祸福并非由外界的因素决定,而是由我们自己的心念和行为所造成。

如果我们心存善念,行为正直,那么我们就会招来幸福和吉祥;如果我们心存恶念,行为邪恶,那么我们就会招来灾难和厄运。

善恶之报,并非来自于天意或者他人的惩罚或者奖赏,而是来自于我们自己的内在法则,就像影子跟随着身体一样。

后半生的我们,如果能够明白这个道理,那么我们就不会再去与人争斗和争权夺利了。

因为我们知道,争斗只会带来烦恼和伤害,而不会带来真正的幸福和安宁。

不争就是放下自私和贪婪的心理,放下胜负和得失的计较,放下对他人和世界的抱怨和指责。

不争就是顺应自然和社会的规律,尊重他人和自己的选择,感恩他人和自己的付出。

后半生最好的修行,就是静而不争

03、修行:为而不争

《道德经》中说:“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这句话意思是说,圣人的行为,是顺应自然和道的规律,而不是为了争取什么利益或者名誉。

圣人的心态,是无为而无不为,而不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或者虚荣。

圣人的境界,是无我而无所得,而不是为了证明自己的能力或者地位。

后半生的我们,如果能够向圣人学习,那么我们就能够为而不争。

为而不争,就是一种超然和超脱,一种自在和自信,一种从容和淡定。

为而不争的人生,就是一种高贵和尊严,一种优雅和风度,一种智慧和境界。

后半生,为而不争是最好的修行。

后半生最好的修行,就是静而不争

04、寄语

后半生最好的修行,就是静而不争。

静而不争,就是一种智慧和境界,一种态度和选择,一种修养和艺术。

静心、不争、静行的人生,就是一种美好和幸福,一种安宁和祥和,一种充实和丰富。

让我们在后半生的路上,用静而不争的方式来修行吧!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7-31 11:45:0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北京大学特聘教授冯志亮先生解读《道德经》:“道”贯穿天地万物
...北京大学特聘教授,启玄国学社创办人冯志亮先生解读《道德经》:“道”贯穿于天地万物之间,盛衰存亡,生死病老无不依道而行冯志亮,字启玄,笔名禾子尼,号渤海居士,北京大学特聘教授,
2023-06-08 16:45:00
战胜自己,才是一个人最好的成长方式
...是以不病。圣人不病,以其病病,是以不病。此语出自《道德经》,意思是:知道自己有所不知,是高明的。不知道却自以为知道,就是毛病。圣人之所以没有毛病,是因为圣人知道自己是无知的。
2023-06-15 09:51:00
东方三大圣人:孔子、慧能、老子的影响力与智慧
...,他也因此有老子天下第一之称,老子的主要思想体现在道德经之中。这本书跟易经以及论语被认为是对中国人影响最深远的巨著,说来还是当今全球文字出版发行量最大的著作之一,除了圣经之外
2023-10-26 21:54:00
一个人的极致修养:3个“不”!
一个人的极致修养:3个“不”!《道德经》中说: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可以说,人活一辈子,虽然没有生命的轮回,但有因果的循环。当一个人,要使自己的心灵达到虚的极致,同
2023-02-22 19:59:00
难能可贵的“知不知”
...本文转自:周口日报难能可贵的“知不知”吴继峰◎在《道德经》第七十一章,老子明确指出:“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圣人不病,以其病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在《道德经》第三十
2023-12-01 01:08:00
想要了解自己,最好经常问问别人,听听别人的意见
...,是以不病。圣人不病,以其病病,是以不病。———《道德经第七十一章》知道自己无知的人是真正的聪明人,不知道自己无知,还什么都要装作知道的人就是“病”。人只有承认这种病,才能不
2023-03-15 13:32:00
成为圣人有多难?千年来只有5个半圣人
...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位列世界文化名人,其传世作品《道德经》是全球文字出版发行量最大的著作之一。孔子当年问礼后曾道: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第
2022-12-22 12:39
真正厉害的人,没有工夫和你争来辩去,他们都在笃实地行动
《道德经》里讲: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诸葛亮舌战群儒,一生经常与人辩论可谓雄辩之才,但是他却说:大辩不辩。辩论的最高境界,就是不辩!对待有些人,可能唯有沉默,一
2023-06-14 11:21:00
本文转自:周口晚报智慧的彼岸——老子《道德经》解读◇张君民(接上期)第四十七章【原文】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
2024-02-22 00:21:00
更多关于情感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