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4月23日世界读书日,山西科学讲坛携手著名科幻作家星河踏入太原迎泽区海边街小学,以《几个世纪的呼唤》为题开展AI人工智能主题讲座,巧妙融合科幻文学与前沿科技,为师生们呈上一场知识与想象激烈碰撞的文化盛宴。
讲座现场,星河老师立于讲台之上,身后大屏幕不断切换着与AI相关的画面。他以“人类对智能的千年追寻”为脉络,徐徐展开讲述。从19世纪玛丽·雪莱在《弗兰肯斯坦》中对人造生命的哲学叩问,至20世纪图灵提出“机器能否思考”的终极命题。星河借助《罗素姆的万能机器人》等经典之作,通过文学与科学史实的交织,生动呈现出人类跨越数个世纪,对人工智能从浪漫幻想逐步迈向科学探索的演进轨迹,让学生深切领悟到人工智能不仅是技术层面的突破,更是人类文明的集体憧憬与呼唤。
在剖析现代AI发展时,星河老师引入《银河帝国》《我,机器人》以及《未来世界》(1976年)等经典科幻作品及影片案例,深入浅出地揭示人工智能在日常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同时,还带领学生见证了机器人从简单的机械运动,发展到能跑马拉松、踢足球,甚至挑战人类的智能边界。
互动环节中,星河老师提出来阿西莫夫的“机器人三定律”,孩子们纷纷抢答,星河老师指出,科技的发展必须伴随伦理的思考——如何让人工智能既强大又安全,既聪明又善良。现场气氛热烈非凡,同学们凝神倾听、积极互动。
最后,老师提出的问题发人深省:“如果AI可以代替人脑,我们还需要学习吗?”答案是肯定的!因为真正的学习不仅是记忆,更是理解、创造和情感交流。AI或许能替代重复劳动,但人类的想象力、道德判断和探索精神,永远无法被取代。
此次活动将世界读书日的浓郁文化氛围与科学普及有机融合,既成功点燃学生对人工智能的探索热情,又有效引导学生借助经典科幻作品拓宽创新视野。未来,学校将持续通过多元形式推进科学教育,助力学生在“读万卷书”与“探科技路”的征程中全面发展、茁壮成长。
来源:迎泽区海边街小学
供稿:武燕
编辑:师曼
审核:智慧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4-26 11: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