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中国古代防盗做的最好的古墓是哪个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8-17 16:05: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1983年6月,广州市北郊一座称为象岗的小山上,几十名民工伴着推土机的轰鸣正在凿石刨土。正干得起劲时,民工们突然发现那风化得有些琐细的花岗岩石块不见了,代之而来的是一块又一块规整摆放的砂岩石板,包工头发现事情不太对劲,立马联系了政府人员。

广州市文管会考古队得到消息后立马赶到现场。经勘查,这是两千多年前汉代的一座石室墓葬。为了进一步弄清情况,当天黑夜十点钟,考古队从裂隙进入墓穴探个终究。凭借手电的亮光,他们穿过一条过道,跨入厅堂的一个耳室,但眼前的景象却把考古队员们惊呆了,只见硕大的铜壶、铜缸、铜提桶、铜钫和很多的玉饰零乱陈列于一层辨不清质地的琐细器物之上。

考古挖掘完成后,确定了这是岭南迄今发现的规划最大、保存无缺、随葬品最丰厚的一座汉代彩绘岩画石室墓,随葬品经统计竟高达1000余件。经证实,这个墓的主人就是第二代南越王赵眜,但令人不解的是这个墓历经2100多年还无缺无损,不得不说是一个历代帝王陵墓中的奇观。那么不禁要问了,这个墓到底是如何防盗墓贼的呢?

当人们看到墓室复原图后,就有点明白了。原来这个墓设计的非常精致,墓的整体形状类似于甲状型,空间不大。墓道是长方形的,填满了黄土和大石块,大概是在封墓今后再填进入的,防止有后来者接近墓门。不仅如此,整个墓室的上方都有石板覆盖,可以说是墓室的天花板。而这就是防盗墓的关键,因为天花板的存在,即使盗墓贼发现了这里,以当时的技术和手段他们也无从下手。所以这个帝陵才得以保存至今。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8-17 17: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贵族死后特意在墓碑留下一段话装穷,说了啥,如今再看要笑哭
...于它的形制很特别,因为这是一座劈山所建的墓穴,整座古墓几乎将山的一侧掏空,规模宏大,气势雄伟。1981年2月份,当该地群众在采石时首次发现这座古墓后,同年,南京博物院会同徐州
2024-08-12 17:39:00
哪个古墓盗洞无数,盗墓者骨骸遍地,文物却一件没丢
...墓在湖北省襄阳市,考古专家曾经发现了一座非常特殊的古墓。可在那座特殊的古墓中,有关学者竟然发现了八十具死状各异的尸体。这些尸骨衣着各异,源于不同时代,显然不是陪葬的,而是冲着
2023-07-21 13:38:00
积沙墓为何被称为“中国第一凶墓”
...族,都会将生平最爱之物陪葬,比如各种金银珠宝等。因古墓陪葬品众多,所以便出现了盗墓贼,通过盗墓来获取钱财,实现财富自由。不过,在湖北襄阳发现的一处古墓,竟发现有80个盗墓贼曾
2023-05-05 09:36:00
1985年山西村民建砖厂 , 地面突然坍塌露出古墓 , 无数珍宝被一抢而空
...掩埋的方式处理。没想到姜原村的村民们在无意间挖出的古墓,竟然牵扯出唐代的帝皇家往事,千年地宫的秘密被揭开后,想必人们对武则天这位中国历史上唯一的正统女皇帝更加崇拜了!对此,您
2024-11-22 22:48:00
赵眜采用了什么方法逃过了盗墓贼的搜寻
...息,很快派出考古人员赶到现场。经勘查,这是一座石室古墓。考古人员感到关系重大,迅速向文管会作了汇报。20分钟后,广州市文管会副主任、著名考古学家麦英豪来到了象岗山。他掏出装有
2023-07-13 21:21:00
千年古墓被大蛇守护,考古专家冒险进入,揭秘古墓真实状况
古墓发掘一直是一项紧张刺激且需要谨慎小心的工作,这些古墓历经千年的风雨侵蚀,隐藏着很多不为人知的秘密,考古队员如果没有过硬的专业知识和应急能力,一旦遇到突发状况,很难全身而退!由
2023-02-12 15:30:00
一座16岁女墓被盗,盗墓贼躺在宝物堆里上千年,专家倒吸凉气
...为中国历史上著名古都长安所在地的陕西,地下埋有海量古墓和遗址,因而时常被人们在无意中给发掘。因此,李某当时倒是很淡定,他本能地认为这一定是一块古墓墓室盖板,地里头肯定埋藏有古
2025-02-18 23:43:00
河南南阳发现楚国墓葬,出土文物300余件,专家:墓主人是位女性
...当巡查到仓房镇徐家岭时,从一位渔民口中意外得知一座古墓近期被盗。被盗古墓位于淅川县西南47公里的仓房镇郭家窑小组东南,当时人称此处为“凤凰头”,南距下寺、和尚岭大约4公里。经
2025-04-05 10:46:00
庐江惊现三座东汉古墓!系农田改造时发现,出土铜镜光可照人
大皖新闻讯 古墓墓室顶部严丝合缝,墓砖一头宽一头窄,且带有弧度,体现了古人技艺的高超。连日来,在庐江县移湖街道八里社区陈老屋村民组的一处高坡上,考古人员对三座东汉时期的古墓葬进行
2025-10-15 00:26: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临沂金盾小学开展王羲之故居研学实践活动
鲁网11月12日讯“是日也,天朗⽓清,惠⻛和畅”,恰如《兰亭集序》中描绘的雅致意境,11⽉9⽇上午,临沂⾦盾⼩学⼆年级17班的同学们怀着对书法⽂化的向往
2025-11-12 11:43:00
作者:王孜“是的,上天叫我看见,叫我听见,叫我置身其中,又叫我超然物外。上天是为了这个目的,才让我看起来像个傻子的。”当我在阿来的《尘埃落定》中读到这句话时
2025-11-12 14:08:00
文学作品《权谋通汇》及其简介
《权谋通汇》是赵丹阳创作的文学作品,于2025年11月12日进行版权登记,登记号:黔作登字-2025-L-01881514
2025-11-12 15:08:00
大河网讯 “你好,贵姓?”姓,是标示一个人家族血缘关系的标志。你了解过跟随自己一生的姓氏吗?你知道你的姓氏从何而来吗?11月11日
2025-11-12 19:39:00
是什么,让一群六百年前自江南迁徙而来的人们,他们的乡音、服饰与信仰,能如此完整地封存至今?答案,或许就藏在一项名为“抬汪公”的盛大仪式里
2025-11-13 00:03:00
在贵州安顺的屯堡村落里,你可能会偶遇一场与众不同的戏。没有华丽的戏台,锣鼓就在田间地头敲响;演员是身边的乡亲,脸上覆着色彩浓烈
2025-11-13 00:03:00
央媒看太原11月9日,中新社以《跨越海峡寻根 台湾张氏宗亲山西晋祠祭拜先祖》为题,报道了近20位台湾张氏宗亲代表在晋祠博物馆台骀庙祭拜先祖的情况
2025-11-12 07:54:00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西安月登阁村唐墓考古发现三把铜尺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这个问题可以用出土实物来回答了。根据《考古与文物》2025年第10期发表的发掘简报,西安月登阁村3座唐代墓葬中出土了保存状况较好
2025-11-11 12:06:00
孙敬明出席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
鲁网11月10日讯11月9日,临沂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在蒙山之阳举行。临沂市政协副主席、文化和旅游局局长高思圣
2025-11-10 16:57:00
舞剧《颜真卿》本月在石家庄首演
河北新闻网讯(毛宇)11月15日至21日,国家艺术基金2024年度大型舞台剧和作品创作资助项目——舞剧《颜真卿》石家庄站首演
2025-11-10 18:39:00
家风文化中应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精神内守”
参天之树,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家风”二字,家是家庭,风是风气,家风简单说来就是一个家庭或家族世代相传的生活风尚
2025-11-10 09:07:00
唐高祖李渊旧宅考古发现僧尼日用品
近日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在西安市碑林区陕西建工第八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内发掘了一处隋唐遗址,出土遗物中不仅有花边板瓦
2025-11-09 20:51:00
校馆弦歌| 长春师范大学“日本侵华战争记忆陈列馆”:三十年铸证承国殇
这里是一座用史料镌刻真相的陈列馆,这里是用坚守传承精神的特殊殿堂,这就是长春师范大学“日本侵华战争记忆陈列馆”。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
2025-11-09 22:31:00
这把壶 你猜猜是什么材质的?
11月6日,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在铜川市印台区纸坊遗址发掘了3个龙山早期灰坑、1个商代晚期灰坑及3座春秋晚期秦
2025-11-08 08:44:00
11月8日,山西人民出版社郭建华系列文学作品出版研讨会在太原举办。这套文旅(历史)题材文学作品,包括长篇小说和影视文学脚本
2025-11-08 18:0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