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哪个民族拒绝使用汉字,发明了复杂的“天书”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8-17 15:45: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大家都知道中国汉字历史悠久且博大精深,中国汉字也称中国字方块字,它是世界上唯一一种被广泛使用的语言文字,看过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人都知道其中有一个中国汉字表演环节,把中国汉字的文化和印刷文化表现得十分精彩,让世界各国的朋友为之惊叹。汉字是由象形字演变而来,关于汉字的由来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相传汉字是由上古黄帝时期的一位叫仓颉的史官创造的,他根据日月鸟兽等自然景象发明了汉字!后来经过几千年的发展演变,才有了今天我们使用的汉字。

西夏铜钱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中国汉字就是其中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出于汉字其影响广泛而深远,在中国历史上曾有许多民族模仿汉字,然后创造出属于自己民族文字,比如被许多人熟知的契丹文,女真文,西夏文等。今天要讲的一种古老文字就是西夏文,虽然它也是从中国汉字里面仿造发明出来的,但却因为天书般复杂难认而被人吐槽!下面这张图就是西夏文和汉字的对比,汉字中的我是中国人西夏文怎么写,我想许多人一看到都会像我一样疑问是不是写错了,是不是乱写的,其实没错,他们就是差点成为了未解之谜的西夏文。

汉字和西夏文对比

西夏文篆刻

想了解西夏文我们可以先简单的了解下西夏的历史,西夏可以说是一个被遗忘的神秘王朝,由于历史上没有多少资料记载,使许多人都感到陌生,记得在中学的历史课本上我们曾看到辽西夏与北宋对立的著述,不过简单的内容的确很少引人注意。西夏是十一世纪到十三世纪由党项人在中国西北建立的大夏国,时间长达189年。一开始西夏在李继迁、李德明、李元昊祖孙三代的发展下最终建立了与宋、辽对立的大夏国。由于地处西北,宋朝称西夏。

北宋时局

在一百八十多年的政权中,西夏国一共历经十帝,最后由于蒙古国的强大崛起而消亡!不过在这并不漫长的历史中,却产生了一种文字,那就是前面提到的西夏文,而且那时候使用相当广泛,后来由于西夏国消亡,西夏文突然的销声匿迹了,西夏文几乎成为了死文字,就算后人看到了也不知道是何方文字,直到清朝时期,一位当时的史地学者张澍在和一位友人游览寺庙时,在寺庙的碑亭里发现了西夏文,这个偶然的发现才使消失的西夏文被后人熟知!

西夏文

西夏文作为模仿汉字的西夏国字,同时也是西夏文化的重要标志,有着难认难记难写的特点,西夏文大部分是会意合成字,由西夏大臣野利仁荣花了三年的时间创造,总共五千多字,结构跟中国汉字相似,用点横竖撇捺等组字,看完图片我们应该有发现,西夏文字中撇笔较多,没有竖钩,而且每个字基本上都是合成的,这样做的原因也是为了区别于汉字,这其中是有一定的历史原因的,西夏在建国后就与北宋处于对峙状态,可以说战争一直没停过,尽管那时候军事上都势均力敌,但相对于北宋强大浓厚的文化,西夏国有些不自信,西夏国主要是游牧民族,常年都是逐水草而居,如今建立了西夏国,就有了创造属于自己的文字的决心!为了区别于汉字,这位大臣也是绞尽脑汁了,为了不让在西夏文中看到汉字的痕迹,甚至连汉字中最简单的一二三四也被复杂化了,最后西夏国王李元昊还非常开心,觉得终于有属于自己国家的文字了,就这样,如同天书般的西夏文得以发明和在西夏国推广,虽然后来西夏国被灭,但据资料研究发现,到了明朝有一些地方还在使用西夏文!

西夏文写淡泊明志

学者研究出来的西夏文

我想大家都领略了西夏文的风采了,不得不承认西夏文真的是不好认,不好记,不好学,不好写,不得不吐槽一句,这不是天书吗哈哈

不过从历史的角度说,每一种文化的存在都是有其独特的理由的,因为其独特所以它才这样被人记住和研究!西夏文作为中国甚至世界文明的一部分,没有什么贵贱之分!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8-17 21:45:0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西夏文国人看它如天书,俄罗斯人为何如数家珍
...景。西夏开国皇帝李元昊,命大臣野利仁荣创制出独有的西夏文。目前全世界能通晓西夏文的专家,不过十余人。且西夏文和汉文属于同宗同源,为何这种文字辨识度极低,以及中国人看西夏文时如
2023-07-22 11:23:00
西夏文字和汉字之间有什么联系
...响。所以,比较两种文字的异同,有助于我们更好的了解西夏文字。它们的不同点在于:西夏字的笔画繁杂,其结构简单的字比汉字少得多,同时西夏字中超过二十画的字也较少,因此书写起来显得
2023-05-15 15:09:00
消亡的古代神秘文字,数百年无人可解
...的文书典籍,但这些典籍是用一种特殊的文字写成的——西夏文。党项人本来是没有文字的,现在的西夏文是李元昊正式称帝前的公元1036年,命大臣野利仁荣所创的,若要创立一种新的文字,
2023-05-09 10:16:00
一连串短命的发明,一个世纪的汉字突围史
...为 “技术语言”。他的例子是中国艺术家徐冰的创作《天书》。徐冰曾造出 4000 多个 “假字”,并以宋体刻印出来, “要求这些字最大限度地像汉字而又不是汉字”。 《天书》展
2023-09-18 10:49:00
西夏王朝:历史的波折与民族的辉煌
...钱”,美轮美奂的敦煌莫高窟,更创造了“字形方整”的西夏文字。然而创造了如此辉煌的西夏王朝却没能在史书中留下多少记载,成为一个完全被遗忘,朦胧而神秘的王朝。说它朦胧神秘是因为,
2023-11-08 04:08:00
...律令》,尊孔子为文宣帝,使西夏尊崇儒学达到了顶峰。西夏文字的创制完全借鉴模仿了汉字,汉文和西夏文是西夏的通用文字;西夏纪年采用中国古代传统的年号纪年;国主在位时上尊号,去世后
2024-03-25 05:50:00
历史这几个人得了同一种病,这种病被古人视为吉人天相
...一人之力便能完成的,即便是在有汉字为基础的情况下,西夏文、契丹文、女真文的创造也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而仓颉也许就是对汉字的诞生做出突出贡献的代表人物,史书记载他“龙颜四目,生
2022-12-18 13:05:00
中国女性专用文字,在汉字史上的地位举重若轻
...这方面的说法千奇百怪,人们最愿意相信的还是“瑶姬改天书”。瑶姬是王母娘娘的小女儿,有天她下凡游历人间,迷恋上了江圩普美村的秀丽风光,虽然与村里的姑娘们语言不通,但她们心灵手巧
2023-05-18 18:53:00
...”,大理国则创造了僰文,这些文字和契丹文、女真文、西夏文都是学习汉字的构造模式来创造本民族的文字。虽然大理国不断独立发展,民族意识也逐渐产生,但是中原汉家王朝对此漠不关心。对
2024-04-29 20:47: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铭记“九一八”| 黔山忠魂
9月18日,当肃穆的防空警报在贵阳南明河畔响起,警示世人勿忘国耻。我们也铭记,地母洞那象征的文化守护之光。这座深藏于鹿冲关森林公园的溶洞
2025-09-19 05:17:00
1937年,抗战烽火燃遍祖国大地,杭州文澜阁《四库全书》在战火中命悬一线。面对三部藏书被毁和藏书地沦陷的绝境,贵州以血性与智慧扛起守护中华文脉的重任
2025-09-19 05:49:00
9月18日,黑龙江省档案馆首次公布“侵华日军强征及奴役中国劳工”专题档案62件,深刻揭露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期间“劳动统制”政策的罪恶本质
2025-09-19 07:52:00
纪录片|铁证:阁楼收藏家的抗战记忆
记录“九一八事变”的日军手牒,让人胆寒的日军防毒面具,印着“北支事变”字样的画报,南京被攻陷后的城市照片……在收藏爱好者周沧海的阁楼里
2025-09-18 14:43:00
巷遇②|遵义这条宝藏老街穿越百年
开头的话:每一座城市,都有它闻名的地标;但真正的生活,却藏在弯弯的巷弄里。这里没有宏大的叙事,只有触手可及的温暖与烟火
2025-09-18 16:17:00
书桌抽屉里,一直放着爷爷留下的一块旧怀表。表壳斑驳,指针早已停摆,背面刻着模糊的“1945.9.2”,那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日子
2025-09-18 16:47:00
大皖新闻讯 9月17日上午,《包拯:儒家文化的风范》新书发布会在安徽大学磬苑校区举行。多位专家学者及媒体代表参会,围绕该书的学术与文化价值展开研讨
2025-09-18 18:29:00
何以中国 黄河安澜丨郑州最早“一环”,承载3600年城市史
大河网讯 郑州市区“一环”内,3600年前曾经崛起了一座商代都城。郑州商代都城是商王朝最早,也是规模最大的都城,它奠定了后世中国古代都城的基本规制
2025-09-18 19:36:00
值九一八事变爆发94周年之际,“反人类暴行——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展”,9月18日在山西博物院青铜分馆开展,展出包含遗址
2025-09-18 21:50:00
9月17日,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对外公布绛县横水西周墓地M1006发掘资料,该墓年代为西周中期偏晚阶段,从随葬器物判断,墓主应是一代倗国国君
2025-09-18 22:22:00
“九一八事变后,外公童长荣担任东满特委书记,带领军民开辟了10余块抗日游击根据地,组建了4支反日游击队,还积极筹建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二军
2025-09-18 23:23:00
“‘英雄’曾是家人口中的回忆。今天,在吉林省近现代史展看到这么多史料和展品,我又重新感受了‘英雄’二字的重量:那是对国家生死与共的牵挂
2025-09-18 23:23:00
《义勇军进行曲》:从东北抗日烽火中诞生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走进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一座“国歌墙”巍然屹立它长8米
2025-09-18 23:56:00
9月18日,防空警报划过城市天际,电影《731》在全国影院同步上映。影院之内,几乎座无虚席。许多观众掩面而泣,神情凝重
2025-09-19 04:1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