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耕读传家 勤俭兴家 忍让安家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4-01 01:59: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闽北日报

章仔钧家训:

耕读传家 勤俭兴家 忍让安家

耕读传家  勤俭兴家  忍让安家

位于浦城县章氏宗祠内的《家训》照壁

耕读传家  勤俭兴家  忍让安家

学习传承太傅仔钧公家训研讨会

耕读传家  勤俭兴家  忍让安家

练夫人雕塑 (张万春 摄)

耕读传家  勤俭兴家  忍让安家

《章氏会谱》内页 (来源:章氏研究会)

章仔钧家训是中国十大家训之一,2015年9月29日,在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中国传统中的家规”栏目,推介了章仔钧家训。章仔钧家训是古代家庭教育思想的一部`经典家训。

章仔钧家训是浦城人章仔钧(868-941)订立的,至今已流传1100余年。五代十国状元章仔钧之孙章文谷撰有《浦城章氏家乘序》,开始修撰宗谱,在宗谱中就刊载《仔钧公家训》。北宋嘉祐(1056-1063)间,仔钧六世孙编修《章氏庆系图》,其后,累修不辍,都把章仔钧家训放在显著位置。1919年出版的章贻贤编撰的《章氏会谱》中载,“家训为太傅公垂诫,凡属子姓。皆当恪守。”

2004年12月,浦城章仔钧练夫人研究会成立,以后研究会将宣传践行《仔钧公家训》作为重中之重,经过全方位的宣传、诵读,使全族家喻户晓。

章仔钧,字仲举,号彰良。娶浦城仙阳练村练寯为妻。章仔钧出仕之前,居乡里有德行,沉默大度,好学不倦。其时,诸藩竞相望请他为官,但他都以“性情放旷”,不可拘以轩冕而拒绝,实际上耻与为伍。唐末天祐年间,年40岁的章仔钧到福州拜见闽王王审知,并献上战、攻、守三策,颇受赏识。王审知乃向中央朝廷举荐,授予章仔钧为检校太傅、高州刺史、西北面行营招讨制置使之职,拨给兵卒五千驻守浦城西岩山,为驻扎西岩30年间,屡挫江南之兵,使七闽得以保障。章仔钧是儒将,治军宽仁厚待,不擅杀戮。常诫其子孙说:“吾不幸生当乱世,是以为将,然知将不可为。子孙慎勿习武,当以儒业起家。”仔钧对其弟仔钊说:“诸子当以‘仁’字为名,示其有志于仁也”。仔钧十五子,均以“仁”字为名,德才均佳,审知皆特当录用。74个孙,大都以“文”字为名,亦显达,朝笏盈床。宋庆历五年(1045)二月,宋仁宗追封仔钧为琅琊王。“天下无二章,祖根在浦城”,海内外章氏裔孙都确认浦城是祖地,章仔钧是先祖,都能世守仔钧公家训。《章仔钧家训》是海内外章氏共同保家安身的宝典,诵读践行1100余年。

章仔钧子孙后代现在分布于180多个县(市、区),聚居点有3000多个,200多万人。江西的章宗行(1216-1288),在1276年奉使到韩国,被高丽忠烈王封为奉翊大夫。其后,章氏一族在韩国繁衍,至今已到27代,有6000多名在韩国各地生活,多次到浦城祭拜。

章仔钧创造的家训,是有名的家庭教育著作。章仔钧的子孙皆缙笏朝端,宦游四出,迁居异地,棋置星分,但都带着仔钧公家训到居住地,虽仔钧公创造的家训已有1100余年,但其裔孙世守家训。当前,章氏裔孙已组织仔钧公家训研讨会,表彰传承家训的人物,制作家训的宣传品,形成学习仔钧公家训的常态化。

《章氏家训》的文化内涵——修齐治平。《章氏家训》的立意并不是子孙考取功名,而是要求子孙做好本职事务,农夫耕好田、商人讲诚信、为官必须勤政清廉,不出位不专公共之利,才能入享宗祠。

章氏家训的首要功能是对家庭实行有序治理,重视其规范的功能。在古代儒家传统中,修身是齐家的基础,齐家又是治国平天下的前提。在古人看来,家是国的基础,国是家的延伸,家国同构、家国一体,治理家庭的道理与治理国家的道理是相通的。家训家规的另一重点是“修身”,即家训家规不仅提供行为规范、重视约束,更强调道德修身,德性养成,把家庭作为道德训练和培养的基本场所,认为有了在家庭中培养起来的道德意识作为基础,就可以推之于社会实践的其他范围。章氏家训都是家教的具体方式,是一种文化,是在家庭实际生活中形成并传承的一种风尚。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章氏家训的出发点是维护家庭的有序和谐与繁衍发展,而其实际的教育功能,包括了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成为中华道德文化传承在最基本的社会层面的保证。古人的家教特别重视道德养成和价值观引导,尤其突出传统美德的教育,这些都是值得重视的经验,应当继承发扬。

家训的文化内涵不仅在历史上为家族文化提供了丰厚滋养,也必将在当代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中,不断发扬光大,促进我们民族大家庭的伟大复兴。

2023年10月,“章仔钧家训”被列入第十批南平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

(张依婷 祖碧霞 整理/供图)

相关链接>>>

章仔钧家训原文:

传家两字,曰读与耕;兴家两字,曰俭与勤;

安家两字,曰让与忍;防家两字,曰盗与奸;

败家两字,曰嫖与赌;亡家两字,曰暴与凶。

休存猜忌之心,休听离间之言,休作生愤之事,休专公共之利。

吃紧在尽本求实,切要在潜消未形。

子孙不患少,而患不才;

产业不患贫,而患喜张门户;

筋力不患衰,而患无志;

交友不患寡,而患从邪。

不肖子孙,眼底无几句诗书,胸无一段道理。神昏如醉,体懈如瘫;意纵如狂,行卑如丐。败祖宗之成业,辱父母之家声;乡党为之羞,妻妾为之泣。岂可入吾祠而祀吾茔乎,岂可立于世而名人类乎哉!

戒石具左,朝夕诵思,切记切戒。

(本组图片均为资料图片)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01 05: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以廉为本传家风
本文转自:海南日报澄迈大美村、南轩村——以廉为本传家风王赞襄彩像和简介。大美村的“内史”牌坊。 南轩村王讷故居前的照壁。大美村的“内史王公里”碑。 文\海南日报记者 高懿图\
2023-02-27 07:25:00
家有“三声”
...,就是勤俭治家、和顺齐家、谨慎保家、读书起家、忠孝传家。家庭是儿女人格形成的第一课堂,父母是儿女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言行举止以及品格修养,对儿女影响深远。与其给子孙留财产,不
2024-04-01 15:11:00
...俭精神。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古语有言:道德传家,十代以上,耕读传家次之,诗书传家又次之,富贵传家,不过三代。徽州人注重以勤养廉、以俭养德。徽州楹联记载“传家无别法,非
2025-04-02 15:36:00
...在清明时节以诵读家训、讲述祖辈故事的方式,将“忠厚传家”“勤俭持身”等家风要义代代相传。这种传承,既是对先辈品格的致敬,更是对文化根脉的守护。正如朱熹后裔在清明祭祖时强调“诗
2025-04-05 21:56:00
...动的徐氏家训解读,分享了徐氏家训中“耕读为本、诗礼传家”的故事。从先辈寒窗苦读考取功名,到勤俭持家、睦邻友善的家风传承,生动诠释了优良家风家教对家族和个人的深远影响。“敦孝悌
2025-05-07 21:07:00
宁津县“农行杯”“好风传家·廉润宁津”
...联主办,中国农业银行宁津支行协办的“农行杯”“好风传家·廉润宁津”廉洁家风家训故事有奖征集活动举行颁奖仪式。为弘扬廉洁家风、倡树清风正气,现对获得一、二、三等奖的作品进行分批
2024-10-12 17:27:00
开栏语|在“回看”中确认,在确认中践行新时代家风
...家规” ★1.成都市金堂县贺氏家族家规家规内容:耕读传家2.内江市威远县崔氏家族家规家规内容:礼孝守法、团结互助、斯文重才、文化传承3.西南财经大学赵国良家庭家规家规内容:
2023-05-04 13:07:00
浅析宋朝家训道德教育对于民生的影响
...互帮互助和睦相处。再次,在宋朝家训中也强调着“耕读传家”、“勤劳致富”、“勤俭持家”、“忠孝礼仪”等几个方面。“耕读传家”指的是通过努力读书学习来使整个家族的社会地位得以提高
2023-04-28 11:28:00
《礼记·大学》中提出“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齐家”作为修身与治国之间的重要环节,首在修身立德,要在培育家风,重在廉洁从政,对涵养新时代家风家教具有重要意
2025-02-25 12:53: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六朝博物馆常设展上新,张昭墓金印首展
六朝博物馆常设展上新,张昭墓金印首展两砖两印“有故事”,“三国迷”大饱眼福张昭墓出土印章。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董家训 摄南报网讯(记者朱彦)去年年底发掘出的东吴“首席文臣”张昭的金印
2025-09-29 07:07:00
重识孔子丨自称无人理解的孔子,到底有多少“粉丝”?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孙远明9月27日晚,2025中国国际孔子文化节开幕式暨第二十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孔子教育奖”颁奖典礼在曲阜尼山举行
2025-09-28 10:56:00
【舌尖上的魏集】“食”光有你 “魏”享中秋
“食”光有你 “魏”享中秋中秋夜,一家人吃团圆饭才是人间至味,这个中秋,跟着这份食单,让每一口美味都盛满吉祥,每一次举杯都映着圆满
2025-09-28 15:01:00
李育善:《童年与故乡》序
百善兄长我十多岁,祖居棣花街 道。我的祖母也是棣花贾塬人,加之我的叔伯姑父李成群又是百善兄的叔父。说起来 ,我和百善兄还有一层亲戚关系
2025-09-28 17:14:00
文明中国看河南丨打卡河南宝藏书院!《岳阳楼记》的诞生地藏不住了
大河网讯 (记者 朱丽文)你,或许没听说过花洲书院,但你一定听过《岳阳楼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岳阳楼记》就是从花洲书院走出的著名诗词之一
2025-09-27 11:26:00
桥瞰黔景·古桥遗韵|祝圣桥:“缅人骑象过桥来”的历史见证
㵲阳河潺潺流水之上,镇远古城祝圣桥连接山水、沟通往来,犹如一道飞虹,横跨数百年的沧桑。这座始建于明万历年间的青石大桥,不仅是古城连接两岸的交通要道
2025-09-27 16:02:00
桥瞰黔景·古桥遗韵|北盘江铁索桥:贵州第一座铁索桥
“北盘江波涛汹涌,两岸峭壁对峙,铁索桥36根铁链横跨江面,这座明代开始的‘滇黔锁钥’见证了西南400年来的历史变迁。”晴隆县文物管理所原所长陈亚林站在北盘江畔感慨
2025-09-27 16:02:00
这是一片英雄的土地李文豪鲁网9月27日讯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举办抗战题材长篇小说《白光》新书发布和座谈会
2025-09-27 17:53:00
古人做的紫禁城圆明园纸质建筑模型,能有多精致?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蒋肖斌)9月26日,“始作以成——从烫样说起”展,在北京恭王府博物馆乐道堂展厅开幕
2025-09-27 18:19: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古人秋游玩啥?都在吉林这件扇面里
国庆将至,又到了秋游好时节。古人对秋日出游的喜爱,丝毫不逊于现代人。从流传千古的诗文到传世的书画,处处都留下了他们秋日赏景的身影
2025-09-27 23:06:00
【抗战亲历者口述史】【人物小传】钟国楚,1912年生,1938年2月任新四军第二支队第三团政治处主任,第三团东进至江南后在江宁
2025-09-26 08:14:00
18世纪,吴桥杂技走遍中国;19世纪,吴桥杂技走向世界。100多年前,作为“现代杂技之父”,吴桥人孙福有带着他的中华国术大马戏团欧洲巡演
2025-09-26 09:16:00
微视频|二师铁门关市12万亩香梨丰收
2025-09-26 15:20:00
乙巳年公祭孔子大典丨编钟乐舞《金声玉振》,奏响千年礼乐新声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褚思雨 丁安顺“仁礼天下・和合大同”,9月28日,乙巳年公祭孔子大典将在曲阜孔庙举行。目前,大典迎宾开城
2025-09-26 16:12:00
文脉相通,医心共鸣!名医故里再次联动,共话传承
鲁网9月26日讯9月24日,2025山东(长清)“扁鹊故里”中医药文化旅游体验周正式开幕。华佗故里安徽亳州、张仲景故里河南南阳
2025-09-26 17: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