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左宗棠:最后的鹰派,影响大清命运的人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12-11 14:53:00 来源:戏说三国

左宗棠离世之时,福建遭受着台风的袭击,暴雨倾盆而下,仿佛天地为他的离去哭泣。在1885年7月27日(农历八月十六)深夜,左宗棠在福州辞世,他口授的遗折表达了督师南下未能彰显国威的遗憾,留下了深刻的歉疚与遗憾。

左宗棠:最后的鹰派,影响大清命运的人

这一天,福州遭受了台风的袭击,天空乌云密布,暴雨如注,仿佛昭示着大清江山风雨飘摇的局面。在福州北门黄华馆钦差行辕内,左宗棠走完了他的人生旅程。他留下了一片混沌的江山,从江南到西北,再从西北到东南,他的辛勤劳动构建了遍布万里的功业,也让诸多对手和敌人可以松口气了。

左宗棠:最后的鹰派,影响大清命运的人

至少,李鸿章可以放心了。失去左宗棠领导的湘军楚系,他的北洋系可以坐拥一方。但事实上,他却忽略了一个重要的因素:没有了左宗棠和曾国藩明面上的相互角力,他的北洋系根本无法壮大。缺少这两位战略家的角力与协作,使得他的北洋系成为了清流和满洲权贵的靶子。果不其然,十年后,在外敌的威胁和内部掣肘之下,北洋系在甲午战争中遭遇失败。

左宗棠:最后的鹰派,影响大清命运的人

对英国、法国和俄罗斯而言,左宗棠的离世意味着压力的消失,这是大清王朝最后的鹰派。他的去世意味着再也没有人敢强硬地与这些列强交涉,再也没有人能让他们忌惮。尤其是法国人,在侵占台湾时,面对左宗棠摆出的决战架势,法国人倍感紧张,因为这位让俄罗斯和英国都忌惮的大清鹰派,令他们感到难以应对。

左宗棠:最后的鹰派,影响大清命运的人

然而,左宗棠生前遗憾未能施展的最后一计,实际上并非是针对法国人,而是瞄准了英国。他准备展开一场经济战,以限制英国的经济掠夺,并为大清王朝开辟新的财源,以支持前线与法国军队的作战。在他被任命为钦差大臣督办福建军务后的短短两个月,左宗棠开始着手巡视海防,督促各军渡台,加强兵力,并且着手准备如何开拓饷银,以给渡台各军提供足够的后勤保障。

左宗棠:最后的鹰派,影响大清命运的人

发现福建广泛种植甘蔗和制作糖的情况后,左宗棠看到了一种潜在的经济机会。尽管甘蔗种植和糖的制作已成为居民的生计来源,但大部分利润却被英国商人所占据。于是,左宗棠认为,尽管对抗法国战争至关重要,但发展东南经济,改善民生也同样重要。他特别提出利用机器制糖的策略,以创造新的财源。

左宗棠认为,外洋贸易中,每年购买红糖和白糖总数达数十万石,虽然民众日益富裕,但农民的日子却依然艰辛。他认为,主要原因在于中国贫困农民在糖制作上技术不精,生产效率低下,无法与外国竞争,但这种单纯朴实的做法虽然无益,但也无害。现在外国商人通过机器工厂,将红糖加工成白糖后,一部分卖回他们的国家,另一部分在香港等地销售,以此获取巨额利润。

左宗棠深入调查了英国人制糖的方法,并认为只要合理规划,一年就能获得四五十万两的收益。但他也非常谨慎,建议先小规模试验,去美国考察,这一举措显然英国人不会同意。左宗棠对国际形势有着清晰的认识,他建议派遣糖业人员去美国考察,购买小型机器厂,并雇用外国技术工人进行试制,等取得成效后再逐步扩大规模。左宗棠强调反对官府垄断,主张民间分利,认为民间所得应当归还给民间,官府只收取超额利润。他认为这样做不仅可以刺激经济,还能给清王朝带来利益。不幸的是,左宗棠去世后,这一计划未能实现。

在他临终之际,福州上空乌云密布,暴风雨即将来临,尽管他已神志不清,但他仍然不断地自言自语,有时大喊“娃子们,出队!”,有时振臂高呼“我要打仗!”最终留下了令人深思的遗言:“此次越南和战,实中国强弱一大关键,臣督师南下,迄未大张挞伐,张我国威,遗恨平生,不能瞑目。”于1885年7月27日子时,福州被台风暴雨所笼罩,天地为之变色,一位王朝的最后脊梁倒下了,大清的风雨已不再多留。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2-11 17: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清朝在风雨飘摇的时代依然经营新疆,收复国土,出现了左宗棠、曾纪泽、杨增新等民族英雄。一,边疆危机的发生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清朝发生了辛酉政,变,慈禧太后和恭亲王奕共同执政,洋
2024-04-29 22:36:00
左宗棠为了补贴军饷,为何专找高利贷
...种压力,很多人都会受不了的,但是在晚清时期著名大臣左宗棠则是偏偏选择高利贷,这是为何?其实左宗棠这样做自然有他的道理,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这位大臣又有怎样的经济头脑?在晚清时期,
2024-05-21 21:02:00
左宗棠筹集军费,左大人为何放话哪家银行利息高用谁
左宗棠将军,是晚清时期“中兴四大名臣”。他一生致力于通过实干,拯救摇摇欲坠的满清。可以这么说:左将军是中国近现代,贡献最大的几位人才之一。慈禧太后将收复新疆的重任,放置于左宗棠的
2024-03-24 17:18:00
1875年5月,清政府任命左宗棠为钦差大臣,领兵收复被阿古柏匪帮占据的新疆地区。很快,近7万精锐部队被紧急调往肃州(今甘肃酒泉)前线。起兵之初,俄国人企图以粮食进行控制眼见左宗棠
2023-11-09 10:20:00
左宗棠收复新疆的战后为何不留生俘,降了也杀
自古以来,都有“杀降不祥”的说法。但是左宗棠收复新疆后,却下了一道令人震惊的命令:无论战俘降或不降,统统格杀勿论。这个决定放在任何时候都是无情的,可是反对这个决定的人却寥寥无几。
2023-06-28 21:33:00
左宗棠向外国借钱打仗,为何专挑高利息的借
同治五年(即公元1866年)秋,左宗棠升任陕甘总督,负责镇压西北民族起义和新疆内乱。但不管是前者还是后者,其前提都必须要有足够的军饷作为保障,这是最基本的常识问题,西北军饷的供应
2023-01-12 13:23:00
...总督任上告病返乡。路过湖南长沙时,点名要见落第举人左宗棠。左宗棠向来敬重林则徐,听闻林则徐要见自己,心情十分激动。当天晚上,两人在湘江上的一艘小船上见面。这是一次历史性的会见
2024-07-23 17:12:00
欣赏一组清末绝版旧照
...以射箭为主,身后还有“射以观德”的字眼。【陕甘总督左宗棠】据史记载,1881年,时任山西总督的左宗棠奉旨回京,却被太监索要关节费,而关节费早已是不成文的规定,但左宗棠并不愿给
2024-06-08 13:25:00
清末民初,3位保住新疆藏区外蒙的英雄,为何只有左宗棠名垂青史
...力挽狂澜。但其中比较典型的代表,有这么三个,分别是左宗棠、赵尔丰以及徐树铮。年近七旬的左宗棠,抬棺收复新疆。 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
2023-09-19 14:07: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