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清末民初,3位保住新疆藏区外蒙的英雄,为何只有左宗棠名垂青史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9-19 14:07:00 来源:历史鉴赏者

19世纪末,20世纪初,这是我们在历史上比较衰败的一个时期。用清末大臣的话来说,当时的中国所面临的,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第一,清朝落后的工业科学技术,被西方列强完全碾压。

第二,清朝孱弱的军事力量,同样被西方列强包括日本,摁在地上摩擦。

第三,清廷为了维持自身的统治,不断出卖领土和主权,让列强们得寸进尺。

第四,即便是清廷下岗了,各路军阀依旧为了争当代理人打得不可开交。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还能够保住这么大的地盘,那可真是奇了怪了。究竟是哪些高人,在中国最危难的时候,挺身而出,为华夏子孙保住疆土的呢?

其实有很多,毕竟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只有我们这个民族群策群力,才能力挽狂澜。但其中比较典型的代表,有这么三个,分别是左宗棠、赵尔丰以及徐树铮。

清末民初,3位保住新疆藏区外蒙的英雄,为何只有左宗棠名垂青史

年近七旬的左宗棠,抬棺收复新疆。

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

这首诗讲述的就是左宗棠收复新疆时的故事。

1860年以后,经历过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清朝,开始发奋进行洋务运动,打算师夷长技以制夷。

但是在学成之前,沙俄就在1864年,通过《勘分西北界约记》,强行将我们的外西北44万平方公里的土地给割走了。

1865年,看清朝好欺负,一个叫阿古柏的中亚浩罕汗国的军阀,带着一帮人跑到新疆来创业,建立了哲德沙尔汗国,也就是后来的洪福汗国。

洋务运动当时刚起步,清朝刚处理完太平天国、捻军、西北叛乱等事务,兜里根本没什么钱。就这么一笔经费,该怎么用,大家开始争辩起来。

以李鸿章为首的海防派认为,新疆地广人稀,纳税又不多,派兵镇守太浪费钱。还不如舍弃算了,保存实力,发展好海军,抵挡海上来的敌人,从而守住中原纳税要地不香吗?

以左宗棠为首的塞防派认为,新疆是中原的门户,丢了新疆,就等于是丢了西北。那么京城就近在眼前了。而且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美丽的领土,谁丢谁就是千古罪人。

很明显,双方的立足点都没什么问题,而且理由也面面俱到。慈禧最终只能拍板,两个都支持。其实主要资金都给了李鸿章搞北洋水师了,左宗棠西征的军费,绝大多数都是他自己想办法筹来的。

清末民初,3位保住新疆藏区外蒙的英雄,为何只有左宗棠名垂青史

1875年64岁的左宗棠,抬着自己的棺材进入了新疆,他已经做好了殉国的打算。而且跋涉千里之外,一路上条件艰苦,对于年纪这么大的人来说,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左宗棠采取了先北后南,缓进急战的策略,先拿下了北疆,后夺取了南疆,迫使阿古柏自尽,1878年1月,左宗棠收复了除伊犁以外的新疆地区。

伊犁是咋回事呢?原来1871年的时候,沙俄就强占了伊犁。而且沙俄迟迟不肯归还,双方谈判到1881年,沙俄才骂骂咧咧地吐出了部分伊犁地区给我们,还顺手割走了7万多平方公里。

当时左宗棠就要和沙俄拼了,动用军事力量夺回伊犁全境。奈何清廷不愿和沙俄正面交锋,这事儿也只能靠谈判作罢了。

不管怎么说,左宗棠收复新疆,保住了祖国160多万平方公里的国土,这份功劳,华夏子孙永世都不会忘记。

清末民初,3位保住新疆藏区外蒙的英雄,为何只有左宗棠名垂青史

赵尔丰收复藏区,但却身首异处。

赵尔丰是赵尔巽的亲弟弟。赵尔巽是《清史稿》的总纂官,也是清朝的封疆大吏。绝对是清末的一位牛人。

1903年,在得知沙俄与藏区高层取得联系,并且输送物资装备入藏后,英国武力进入藏区,很快击败了地方人马。

清廷那时候派遣赵尔丰在四川、西康地区搞改土归流,就是撤销土司,改用朝廷派遣的流官。这事儿严重损害了土司们的利益。

因此使得不少藏区高层倒向了英国这一边,他们打算摆脱清朝的统治,跟着英国混。毕竟英国当时的军事实力的确很强大。

英国自然也很高兴,他们与清朝多方谈判,无非就是希望通过条约的形式,让藏区与清朝的从属关系,变成宗藩关系。下一步自然就是脱离宗藩关系。当然了,最终由于清廷的坚持,这事儿没办成。

但是藏区的土司们,已经很讨厌清廷派来的大臣了,甚至还于1905年宰掉了驻藏大臣凤全。

赵尔丰来了,他以驻藏大臣的身份,带着几万精兵,于1908年入藏。进藏以后,赵尔丰打垮了几个比较厉害的土司,直接进入拉萨。

他在藏区实行改土归流之策,大大削弱了当地土司的力量。此外,赵尔丰在平定波密后,进军藏南,设立了察隅县,为我国法理上拥有藏南地区做出了极大贡献。

那时候清朝都快覆灭了,赵尔丰能在这种极端的情况下,保住我国大西南12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实属不易。奈何1911年9月,赵尔丰卷入了四川保路运动,最终因此而丧命。

清末民初,3位保住新疆藏区外蒙的英雄,为何只有左宗棠名垂青史

徐树铮收复外蒙,虽然短暂,但意义重大。

外蒙指的是蒙古国加唐努乌梁海地区,有超过18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面积。早在1728年,中俄签订《恰克图条约》以后,就已经划定了这一地区的国界,整个外蒙从法理上来说,都是中国的地盘。

奈何清廷在19世纪末走向衰败,俄国人便开始染指这片地区。他们向唐努乌梁海偷偷转移了不少俄国人,同时这些俄国人在当地大肆购买土地,逐渐成了这里的上层人物。

与此同时,沙俄又在外蒙、内蒙分别扶持自己的代理人,计划让这些代理人带着土地脱离清朝的管辖,成为沙俄的一部分。到时候随便搞个全民公决,清朝根本拦不住。

在1911年,清朝即将崩盘之际,沙俄果断策动外蒙地区脱离中国的管辖,自己跑出去单飞,实际上就是成为沙俄的殖民地。

但是从法理上来说,这事儿压根不成立,中国始终不承认外蒙出去单干这件事。1915年,《中俄蒙协约》出台,外蒙从出去单干,变成了自治。其实就是给北洋集团一个面子,实质上还是没有回来,外蒙依旧在沙俄的势力范围之内。

清末民初,3位保住新疆藏区外蒙的英雄,为何只有左宗棠名垂青史

1917年,沙俄覆灭,这下外蒙失去了大靠山。结果他们先后遭遇了日本扶持的沙俄余部,以及苏俄的暗中渗透。总之少不了北方邻居的影响。

1919年10月,皖系大将徐树铮觉得收复外蒙是个好机会,因此果断出兵,以雷厉风行的手段拿下了外蒙,简单粗暴且直接。

不过到了1920年6月,因为直皖大战,徐树铮不得不回去帮助老段,结果失去了继续执掌外蒙的好机会。外蒙没了北洋集团的强势人物,这再次让苏俄钻了空子。

1922年,在苏俄的支持下,外蒙再次单飞。此后更是和我们越走越远,彻底成了苏联的殖民地了。

虽然外蒙暂时离开了祖国的怀抱,但是徐树铮收复外蒙这件事,我们应当铭记于心。将来若有一位不世名将,说不定还能再次笑傲燕然山。

清末民初,3位保住新疆藏区外蒙的英雄,为何只有左宗棠名垂青史

三人之中,为何只有左宗棠名垂青史?

左宗棠的好名声那就不用说了,近代能与之比肩的,压根就没几个,甚至可以说没有。当真是五百年才出一个的帅才。

可是赵尔丰和徐树铮的名气似乎并不响,甚至听闻到的都是一些负面内容,这是怎么回事呢?都是为国守土的英雄,待遇咋不同了呢?

赵尔丰卷入四川保路运动以后,按照清廷的要求,曾经残害了不少民众。等到清朝要终结了,那赵尔丰自然成了直接责任人,他被砍脑壳,似乎也理所应当。

徐树铮的情况则更加直接,他是掺和进了北洋集团内部的纷争,他代表皖系,和直系、奉系之间长期斗法,最终徐树铮被冯玉祥所杀。

虽说这两个人身上,都有或多或少的缺陷,但我认为他们的功绩不应该被掩埋在历史的长河之中。为国守土之人,理应被后世铭记。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9-19 17: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库罗帕特金:长期鼓吹黄祸论,打算将东北变成第二个布哈拉?
...发了,库罗帕特金这才没工夫继续管新疆的事情。而且在左宗棠的带领下,1878年清朝就收复了新疆,库罗帕特金的计划自然也跟着泡汤了。但是库罗帕特金对新疆以及中国的兴趣,一点儿都没
2023-09-20 14:51:00
致敬民族英雄左宗棠
本文转自:乌鲁木齐晚报高十米的左宗棠汉白玉像巍然矗立在水磨沟风景区一炮成功广场。□苏奎俊1812年11月10日,左宗棠出生于湖南湘阴县。他是收复新疆的民族英雄,也是洋务运动的先驱
2023-10-31 02:07:00
左宗棠为国为民,不畏艰险收复新疆的英雄
...。有一年太平军包围长沙,被逼无奈的湖南巡抚,多次请左宗棠出任湘军将领。左宗棠临危受命,从守城将领中张亮手中接过指挥权,分配人员调动,加强原本防御并重新布置阵线。将太平军挡在外
2024-01-04 19:13:00
如果左宗棠无法收回新疆,中国失去新疆的危害有多大?
...年,沙俄趁机占领伊犁地区。而为了收复新疆,晚清大臣左宗棠,以高龄老人率队出征,不收复新疆誓不罢休。1876年,左宗棠命刘锦棠率军分批出嘉峪关,开始打击阿古柏势力,不断收回新疆
2023-02-08 15:55:00
...国的历史进步。本文就列举晚清时期的10大民族英雄。1,左宗棠:五百年来第一人左宗棠,被梁启超称为“五百年来第一人”。当时全国内乱,八旗和绿营都已经衰落,只有依赖地方团练来对付
2024-04-29 22:30:00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易和平“在100多年前,左宗棠为保卫疆土,抬棺出征,视死如归,作为左宗棠家乡的一名学生,我也励志做一个像左宗棠一样有担当、有智慧,对国家、社会和人民有用的
2023-09-02 07:38:00
左宗棠纳章怡为妾,慈禧赐宫女奖励英雄
1881年,71岁的左宗棠奉命娶17岁的章怡为妾。洞房花烛夜,章怡轻解罗裳:“大人,我来伺候你吧。”左宗棠却说:“我不要你做妾。”章怡生得花容月貌,乖巧可人,能和这样的姑娘成亲是
2023-02-08 13:47:00
左宗棠和李公见识与思想迥异让二人历史定位不同
...前),主要是在军用、民用的学习,在这期间,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是三大主帅。然而,左宗棠作为“洋务运动的主帅之一”,在对于他在洋务企业(军用、民用)的功绩介绍上非常薄弱。那么
2024-05-14 16:08:00
左宗棠收复新疆功不可没
左宗棠是个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个人认为清史稿上面对他的记述偏短了,史官当然有责任了。左宗棠的功绩,在清朝历史上是功不可没的,在整个中国史上,为了维护国家的统一,也是做了巨大的贡献
2022-12-28 14:52: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这一展览是老教授们艺术才华与精神风貌的集中展示,更是他们以艺陶情、笔耕不辍的银龄风采的生动写照。9月16日,“银龄的风采——河北师范大学老教授书画展”在河北博物院揭幕
2025-09-17 09:44:00
《德润武陵待君来》:音乐与人文的绝美相逢
一曲凝萃常德6500年文明风骨,是音乐与人文的绝美相逢。城头山遗址的稻浪,翻涌着中国最早稻作文明的脉动;善卷“以德化民”的遗风在德山千年萦绕
2025-09-17 09:49:00
“游目骋怀——张宝珠山水画精品展”即将开展
前言人生在世,总要有一番梦想,纵然如梦幻泡影,言行也当用心。因为,只有以幻修真,无中生有,我们才可以成就梦中之想,并使之完善
2025-09-17 11:39:00
□金陵晚报/紫金山新闻记者朱彦俗话说,春困秋乏。立秋后,很多人总感觉没精神,能坐着绝对不站着,能躺着就不坐着。然而“躺平”对环境要求太高
2025-09-17 14:51:00
平原君赵胜,战国时期赵惠文王之弟,曾两度任赵相,战国四公子之一。他礼贤下士,门客三千,于国家危难时散家财守邯郸,智谋救国显担当
2025-09-17 17:24:00
大运河总督署博物馆对联实地采撷
鲁网9月17日讯近日,记者跟随着“跟着楹联游济宁”活动走进大运河总督署博物馆,据了解,大运河总督署博物馆,又称河道总督署展示馆
2025-09-17 17:51:00
9月17日,在邢台博物馆看到的这款商代“耳为父癸”铜爵,是3000年前的专属滤酒器。古人饮用自酿粮食酒时,酒液中常含杂质,在斟酒时进行过滤,入口酒液瞬间更丝滑。(摄制:常曌宇、张
2025-09-17 22:41:00
吉林省近现代史展聘任英烈后人为顾问 传承红色基因讲好吉林故事
9月17日,吉林省近现代史展顾问聘任仪式正式举行。此次仪式的举办,是深入落实吉林省委部署要求的具体举措,旨在进一步增强吉林省近现代史展的专业性与权威性
2025-09-17 22:42:00
邢台博物馆,一件2000年前的三轮盘附觞铜温炉,惊艳众人!(摄制:常曌宇、张文进、赵家琪)
2025-09-17 22:48:00
抗战回忆之二:情系“绍隆”——难忘的1939—1942 “慈幼院的难童生活”
编者按: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97岁的华中师范大学教授、著名农村问题专家张厚安专门撰写文章
2025-09-16 11:04:00
抗战回忆之一:一个“难童”的回忆 ——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永远的伤痛
编者按: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97岁的华中师范大学教授、著名农村问题专家张厚安专门撰写文章
2025-09-16 11:04:00
□金陵晚报/紫金山新闻记者王峰“打卡南京其实是阅读《世说新语》的一种读法,反过来也可以说,阅读《世说新语》是打卡南京的一种打法……”9月14日
2025-09-16 15:57:00
孟府对联实地采撷
鲁网9月16日讯近日,记者跟随“跟着楹联游济宁”采访活动走进孟府了解到,孟府作为孟子嫡系后裔的宅邸,其春联习俗既传承了中国传统年俗文化
2025-09-16 16:08:00
孔府对联实地采撷
鲁网9月16日讯近日,记者跟随“跟着楹联游济宁”采访活动走进孔府了解到,孔府作为孔子嫡长孙的府邸,其楹联不仅是建筑装饰的重要组成部分
2025-09-16 16:11:00
五马祠街对联实地采撷
鲁网9月16日讯近日,记者跟随“跟着楹联游济宁”采访活动走进五马祠街了解到,五马祠街因明代孔尚经的家祠“五马祠”而得名
2025-09-16 16: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