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报讯 (记者 邓钺洁)正值春茶采摘时节,4月17日,在湄潭县兴隆镇茶产业基地,不少茶农肩挎茶篓、指尖翻转,正忙碌采茶。
记者发现,郁郁葱葱的茶园里竟然整整齐齐地长满了三叶草。
为何不除草?面对记者的疑惑,兴隆镇落花屯茶叶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石军笑着说:“这个不能除,是我们特意种的。”
原来,这是一种高效环保的茶园“除草”方式——以草治草。
近年来,“多饮茶、饮好茶”成为健康生活的潮流,干净优质的贵州茶市场份额不断提升。
“湄潭乃至整个贵州对除草剂的管控相当严格,目前适合山地使用的割草机并不多,我们之前都是用人工方式清除茶园杂草,一亩茶园费用在六百元以上。”石军告诉记者。
去年开始,在贵州大学专家、省茶叶专班的指导和不断探索下,湄潭部分茶园开始尝试种植对茶树生长有益的三叶草,抑制其他杂草生长空间,达到除草目的。
“这种以草治草的方式,按照每亩1公斤至1.5公斤的用种量,种子成本大约每亩60元,加上人工播种,每亩总花费120元左右。而且我们选的这款三叶草是多年生作物,去年播下去后,今明两年都不用管护,效果还很好。”石军说,“以前合作社每年的除草开支高达几十万元。现在通过以草治草,不仅大大降低了成本,而且对茶园没伤害,我们将大范围推广。”
小小三叶草只是湄潭坚持做强“干净茶”的一个缩影,2023年,湄潭茶叶直接出口额达4498.39万美元,位列全省县域第一。一片茶叶何以成为富裕一方百姓的“金叶”?“干净”二字就是关键答案之一。
作为典型的农业大县,湄潭把茶产业作为生态产业、富民产业、强县产业来抓,按照“安全、有效、生态、可控”的要求,持续全面推进茶园质量安全管控,不断擦亮“干净湄潭茶”金字招牌。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18 08:45:2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