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土地整治赋能富良棚乡村振兴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3-11-03 02:24: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玉溪日报

坡地变梯田人工变机械

土地整治赋能富良棚乡村振兴 本报讯(记者 白诚颖)近日,记者站在峨山县富良棚乡婀娜村和迭舍莫村的山坡上放眼望去,层层叠叠的梯田里,收割机在采收金黄的稻谷,风吹谷浪的景致令人赏心悦目。

“我们村今年实施土地整治项目后,旱地变成了水田,山坡变成了梯田,以前种地要走半个小时的路,现在可以把车开到田边。”婀娜村党总支书记王加合说。

婀娜村和迭舍莫村是玉溪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乡村振兴联系点。干部进村入户调研后发现,两个村的耕地大多是山地,坡度不小,浇水靠天,田间道路不通,去地里干活靠双脚走,村民们十分希望加强农业基础设施投入,改善生产条件。考虑到这两个村的耕地在自然资源部下发的耕地后备资源图斑范围内,且位于尼去本水库灌溉范围内,具有引水灌溉条件,今年2月,玉溪市土地整治中心依照有关政策,筹措2700余万元资金,对这两个村的部分耕地实施土地整治项目。

据玉溪市土地整治中心工作人员袁瑞浩介绍,土地整治项目区建设规模61公顷,包括新增耕地、提质改造原有耕地等内容。截至今年10月底,项目累计完成土地平整约625亩,修建生产通道约5133米,改建田间道路约4924米,浇筑农沟、农渠约8450米,安装水管约14000米,新建了100立方米至200立方米蓄水池13座,修复2000立方米坝塘1座。目前,项目已完成竣工验收,种植的530亩水稻正在逐步采收。

迭舍莫村党总支书记王加寿介绍,以前路不通,种地靠脚走,农作物靠人挑,现在骑着摩托车就能到田边,开着拖拉机可运送农资;以前耕地是旱地,靠天吃饭,现在水利设施完备,能引水灌溉种稻谷。

“以前种玉米,一亩地的产值只有700元至800元,种地不赚钱,地也租不出去。”王加合介绍,实施土地整治后,有企业来租地了,村里几百亩水田以每年每亩2100元的价格租了出去,村民们就地打工每天还有120元的工钱。

富良棚乡人武部部长龙福生说,项目实施后,道路系统、灌溉系统完备了,耕地质量和生产效率大幅提高,从前用镰刀割稻谷,现在收割机直接开到田里,农业生产条件得到根本性改善。

市自然资源规划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实施土地整治项目后,盘活了土地资源,提高了土地利用率,项目区已建设成为基础设施完备、生态环境优越和具有一定田园景观的高标准农业示范区。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1-03 09: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峨山用好庭院“方寸地”助农增收
...精准到户帮扶政策,投资72.91万元,组织实施小街街道、富良棚乡和塔甸镇3个庭院经济示范村建设项目,通过鼓励引导脱贫户和监测对象在符合用地政策前提下,利用现有院落空间发展庭院
2024-01-08 01:03:00
富良棚乡构建人才“强磁场”赋能乡村振兴
本文转自:玉溪日报健全机制 创新思路富良棚乡构建人才“强磁场”赋能乡村振兴 本报讯(通讯员 邱月明)近年来,富良棚乡将抓好人才工作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力抓手,高度重视
2023-06-26 01:12:00
用好土地政策 服务乡村振兴
...报河池市强化自然资源要素保障用好土地政策 服务乡村振兴本报记者 卿要林 通讯员 李知龙本报记者 卿要林 通讯员 李知龙土地是乡村最大的资源资产,也是乡村振兴最重要的支撑要素
2024-01-16 07:24:00
...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全域提升城乡能级、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致力共同富裕的重要手段。去年,安吉县还建立了三级“田长制”,构建了全域覆盖、责任到人的耕地保护体系。今年4月,安吉县“
2023-06-21 07:05:00
乐业县:资源赋能乡村 振兴破题前行
...频道近年来,乐业县充分利用首批自然资源政策助力乡村振兴先行推进县政策,积极创新举措,通过空间重构、耕地重治、方向重塑等,从根本上破解了无效化的空间布局,短缺化的土地供应、无序
2025-04-11 21:45:00
规划引领资源保障 绘就和美乡村新画卷
...基地在从化区西和万花风情小镇,诞生了广州市首宗乡村振兴“点状供地”项目;在白云区钟落潭镇,使用乡村振兴项目用地指标,即将建设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交易中心;增城区、花都区正有
2024-05-31 04:15:00
自贡自流井区百胜村:开展耕地复垦 助力乡村振兴
...还为村民们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收入来源,助力乡村振兴。过去,由于种种原因,百胜村的土地荒废严重,许多耕地被闲置。这不仅浪费了宝贵的土地资源,还影响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为了改变
2023-12-20 11:35:00
肥东县古城镇:盘活土地资源 助力乡村振兴
...源,全力优化发展环境,改善村民生活环境,为推进乡村振兴提供有力支撑。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坚持以“小田变大田”集成改革为抓手,着力做好“土地文章”。自2021年以来,完成“小田
2024-04-23 01:16:00
...出效益,激发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内生动力,全面推动乡村振兴。(曹觉蓓 韦华权 覃均)
2023-02-17 12:13: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孩子腿疼原是得了骨肉瘤,上海儿童医学中心临沂医院专家紧急救治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通讯员 刘靖华“妈妈,我腿又疼了……”近日,8岁的辰辰(化名)又一次因腿痛哭闹不止,这已是近一个月来不知道多少次了
2025-08-07 16:12:00
旭化成启动ART-123(Recomodulin)针对CIPN感觉异常症状的Ⅲ期研究
旭化成制药株式会社(以下简称“旭化成制药”)近日宣布,在ART-123(通用名:基因重组血栓调节蛋白α,日本商品名:“Recomodulin静脉滴注用12800”
2025-08-07 12:42:00
东城中医医院特聘专家韩峰:双腿“不一样长”?揪出青少年长短腿背后的“隐形推手”
韩峰,东城中医医院特聘专家,针灸推拿学硕士,脊骨神经医学认证医师。从事针灸整脊工作10余年。通过陈朝晖教授脊骨神经医学教育脊柱及四肢关节技术认证
2025-08-07 10:43:00
立秋,激活身心的“安静之力”
今日立秋,暑气未消,蝉鸣依旧,唯有庭院阶前飘落的几片梧桐叶,悄然透露出时节的更迭——正如宋人朱熹笔下所写:“未觉池塘春草梦
2025-08-07 06:24:00
福建首个微生态诊疗中心落户厦大附属中山医院
微生态诊疗中心将肠菌制成胶囊,方便患者使用。厦门网讯(文/图 厦门日报记者 楚燕 通讯员 石青青)厦门大学海峡医学中心微生态诊疗中心日前成立
2025-08-06 09:10:00
家中药品如何“避暑” 药学专家为您支招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薛尧 实习生 李慧)暑期高温,家中的药品也被“热坏了”,药片变色、胶囊“抱团”、糖浆变质等问题频发
2025-08-06 09:10:00
北京中研中医院田俊清:田氏分期渐进疗法,分期辨证施治治腰突
出诊时间:周一、周二、周三、周四、周五全天;周六上午半天。田俊清,中医主治医师。师从程氏针灸第四代传承人程凯教授、妇科专家王莉莉
2025-08-06 11:28:00
北京中研中医院陈明:“五法一位”,立体综合治疗疼痛顽疾
陈明:副主任医师。出诊时间:周一、周二、周四、周六、周日。2005年毕业于河南中医学院。曾先后进修于北京针刀总院、广州军区总院
2025-08-06 11:28:00
大理老人称赞云南结石病医院:痛苦4年,瑞梦手术几分钟就解决了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及多国流行病学统计,50岁以上男性中,约50%存在前列腺组织学增生(即通过病理检查发现增生)
2025-08-06 11:37:00
婴儿的小肠“雪花”密布!腹泻两周就医,确诊小肠淋巴管扩张症
鲁网8月6日讯小婴儿肠胃娇嫩,稍吃不好或受凉就容易拉肚子。不过,近期青岛市妇女儿童医院接诊的一例腹泻婴儿瑄瑄(化名)却并不普通
2025-08-06 11:38:00
结直肠癌发病率逐年攀升 重视身体发出的“求救信号”
□通讯员姜海英吴畅金陵晚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王婕妤结直肠癌是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在我国,结直肠癌在癌症中发病率占第二位
2025-08-06 14:19:00
警惕“幼态审美”背后的医美陷阱
唐传艳22岁的张婷(化名)到医疗美容机构咨询,咨询师对着她年轻的脸庞,竟给出了“皮肤松需要抗衰”“鼻翼宽要切除”的诊断
2025-08-06 14:30:00
别让医疗科普沦为“流量生意”
时本虚构病例、夸大效果,假科普、真带货……互联网健康科普乱象将迎来更大力度整治。近日,中央网信办、国家卫生健康委等四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规范“自媒体”医疗科普行为的通知》
2025-08-06 14:30:00
厦门美莱:假体隆鼻多久能\
每个爱美人士心中都藏着对“气质妈生鼻”的向往,却常常被“隆鼻恢复期长”“效果不自然”等问题劝退。其实,随着医美技术的迭代
2025-08-06 14:40:00
厦门美莱:厦门脂肪隆胸能保持几年?
在追求身体美学的道路上,脂肪隆胸以其"自体移植、自然手感"的独特优势,成为越来越多女性的心头好。但不少求美者心中都有一个共同的疑问
2025-08-06 14:4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