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刘邦的烦恼:统一还是分裂?汉帝国如何才能保证千秋万代?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9-08 10:49:00 来源:浩然文史
刘邦的烦恼:统一还是分裂?汉帝国如何才能保证千秋万代?

千古一帝秦始皇

在中国历史长河中,秦始皇无疑是最为耀眼的一颗恒星,作为千古一帝,秦始皇的诸多措施一直延续了2000余年,例如秦始皇确立的“皇帝”称号,中央集权制度、措施等等,同样秦始皇对地方制度也进行革新,力排众议,没有听从大臣王绾、博士淳于越效仿周朝分封子弟的意见,而是采纳了李斯的意见采取郡县制,天下废分封,立郡县。

以往的评价中都认为郡县制极大地加强了皇权,巩固了大一统,但是让人惊讶的是,刘邦竟然“倒行逆施”搞起了分封制,大开历史倒车,很多人对此大加批评,将景帝时期的七国之乱的责任扣到刘邦的头上。由此笔者不禁开始思考,为什么“进步”的秦朝二世而亡,“反动”的西汉竟国祚200年,难道分封制真的比郡县制落后?刘邦真的不懂如何统治国家吗?

事实上无论是分封制还是郡县制,都是中央对地方管理的手段,其根本目的都是为了加强皇权,维护国家统一。历史的发展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刘邦是在充分考虑汉初社会形势,吸收秦朝灭亡的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顺应历史潮流,对分封制进行改进后,实行郡国并行制,有效巩固了西汉初期的统治,为武帝的丰功伟业奠定基础。

那刘邦为什么一定要实行郡国并行制呢?

刘邦的烦恼:统一还是分裂?汉帝国如何才能保证千秋万代?

第一,分封是西汉初期客观政治现实的要求。

汉高祖刘邦本是一亭长,出身卑微,手下功臣也多是三教九流之徒,但后来却都为西汉王朝立下了汗马功劳,一跃成为西汉的开国元勋。刘邦登基称帝后,也大多重用诸将以稳定政局,这些人多武夫脾性,桀骜不驯、不服约束,例如汉高帝刘邦即位之初,诸将就常常“饮酒争功,醉或妄呼,拔剑击柱,高帝患之”。在这种情况下,不要说不分封诸侯,哪怕是晚分一点,都有群臣政变的可能性。

刘邦的烦恼:统一还是分裂?汉帝国如何才能保证千秋万代?
刘邦和他的功臣们

汉六年正月,刘邦分封功臣二十余人,其余的大臣因为统计功劳,安排职位的问题还在排队等候安置。刘邦在洛阳行宫远远看到许多将领坐在沙地上面目严肃地讨论问题。刘邦不解问他们在讨论什么,张良回答:“陛下不知道吗?他们在商量谋反的事情。”刘邦大惊:“天下刚刚安定,怎么又想要打仗呢?”张良哈哈大笑回答道:“皇帝您起于布衣,靠兄弟们支持创业成功夺取天下,现在您贵为天子,分封的萧何、曹参都是心腹所爱,有仇有恨的都杀了,现在统计军功封官进爵,但是天下疆土有限,不能把所有的功臣都妥善安置,这些人怕你既不能妥善安置他们,又怀疑他们,对他们不满意杀掉他们,所以聚集在一起准备造反。”刘邦听了很担忧:“那可怎么办啊?”陈平心生一计,问:“皇上所讨厌的人是谁?”刘邦说:“雍齿,这货和我是故人,但是多次让我难堪,我早就想杀掉他了,但是他立功很多,我不太忍心。”

刘邦的烦恼:统一还是分裂?汉帝国如何才能保证千秋万代?

雍齿

陈平马上说:“那皇帝就先分封雍齿,群臣看到雍齿这货都能加官进爵,就会充满信心。”刘邦采纳了陈平的建议,马上封雍齿为什方侯,群臣见此心里安定下来,他都能加官进爵,我们就更没有问题啦。

由此可见,西汉初期功臣对于分封有很大诉求,如果不能妥善安置军功贵族,不要说江山万代,刘邦自己都有可能死于非命。所以大封群臣不是刘邦想与不想的问题,而是客观现实的需要。

第二,忠诚可靠,拱卫王室。

谁是依靠的对象?谁是我们的敌人?这个千古难题,西汉初完成分封后虽然暂时安定了队伍,但是当外患消失内忧就会浮现的铁律是不可改变的。

诸侯王功勋卓著,在封国内拥有独立的司法、财政、政务甚至军队,实际上属于半独立割据状态。而且有些人还想着二次创业,向皇位发起挑战。面对这种情况,刘邦历经数年,用调虎离山、分割拉踩、化整为零等多种手段总算是把那些有能力、有想法的封国都收拾一遍,先后杀掉梁王彭越、淮南王英布、燕王卢绾甚至楚王韩信等异姓诸侯。但是功臣众多,分封列候大大小小近千人,总不能全部清理干净吧?那大汉王朝恐怕也要崩溃了。

刘邦的烦恼:统一还是分裂?汉帝国如何才能保证千秋万代?
韩信

既然外人靠不住,那就只能靠自己人,并且刘邦认为秦朝快速败亡的主要原因就是秦始皇刻薄寡恩,没有将自己的宗亲分封到天下各地。内有权臣,外无勤王之师,天下有变,无以为援,最终落得二世而亡。汉高祖充分吸收秦亡教训,大封同姓以镇天下。汉六年,刘邦封刘肥为齐王、刘交为楚王、刘贾为荆王,开始将刘氏子弟分封于各地拱卫王室,防范诸侯。其实刘邦也不是不知道分封的弊端,单单凭借血缘是无法得到忠诚,然而两害相权取其轻,百年大计实在是有心无力,先确保最近五十年就行了。

例如吴地情况复杂,需要宗亲为王前去镇守,但是刘邦的儿子都还年幼没法堪当大任,只好封自己的侄子刘濞为吴王前去就藩。在册封之后就有相士跟刘邦说刘濞相貌有二心,很有可能会造反。刘邦很是后悔,但是已经册封为王,并且实在是没有可以信任的人镇守吴地,所以在刘濞出发前,刘邦拍抚刘濞的后背说:“有人说汉朝建立五十年后东南会有人造反,会是你吗?天下是刘氏的天下,你作为刘氏的亲王可不要做对不起皇室的事。”吓得刘濞拼命磕头说:“不敢。”然而若干年后,就是这位吴王掀起了七国之乱,差点把刘邦的子孙从皇位上掀下来。

刘邦的烦恼:统一还是分裂?汉帝国如何才能保证千秋万代?
刘濞

第三,辽阔的疆域与落后的治理技术的矛盾。

西汉继承了秦朝绝大部分领土,国家疆域超出了国家治理技术,郡国并行制能极大地弥补治理技术的不足。

西汉大一统疆域辽阔,人口众多,燕地、楚地、齐地距离长安千里,路途遥远且交通不便,中央政府可谓是鞭长莫及。如果全部采用郡县制,万千事务系于一人,皇帝劳累是小,政务拖延是大。例如水旱灾害赈济不及时,很容易激起民变,威胁大汉的江山社稷。因此在燕国、齐国、楚国等关东诸地设立封国,分散权力,可以在距离首都遥远的地方形成决策中心,及时处理地方行政事务,巩固汉朝的统治。

在西汉初期郡国并行制确实起到了积极作用,为汉朝的巩固发展做出很大贡献。具体来说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首先,巩固了刘氏统治。

封国尤其是刘姓诸侯在西汉初期起到重要作用,甚至可以说挽救了汉帝国。刘邦死后吕后专权,将原来与其争宠的戚夫人做成“人彘”,还大肆干涉朝政封外戚吕氏为王,杀死赵王刘友和梁王刘恢,意图毒死先帝的儿子刘肥,随意废立皇帝,直至临朝称制威胁刘氏江山。面对如此情景,西汉开国功臣和刘氏诸侯王无不忧心忡忡,直到吕后逝世齐王刘襄发难于外,陈平用计让吕氏兄弟交出虎符,里应外合,刘氏诸王群起而杀诸吕,这样才夺回了刘氏的江山。

刘邦的烦恼:统一还是分裂?汉帝国如何才能保证千秋万代?
齐王刘襄

如果不是刘邦采取分封,将子弟分封各地为王,皇族聚居长安,那无疑就会被吕氏一网打尽,汉朝很有可能重复秦朝的悲剧二世而亡。由此可见郡国并行制在西汉初期为维护政权稳定做出了重要作用。

其次,促进了经济发展。

秦末大乱楚汉相争,“高祖起丰沛,收卒三千人,以之径往而卷蜀汉,定三秦,与项羽战荥阳,争成皋之口,大战七十,小战四十,使天下之民肝脑涂地,父子暴骨中野,不可胜数,哭泣之声未绝,伤痍者未起”。诸侯国的设立对于百姓休养生息,恢复社会生产起到重要作用,因为相比于有任期的官员,终身任职的诸侯对封国的长期发展更感兴趣,能够根据本地区的地利、物产长远规划。另一方面,诸侯位高权重,管辖的地区往往涉及多个郡县,统筹和协调更多资源,远比每个郡县单打独斗要有效得多。吴王刘濞经过三十年的苦心经营,收揽四方亡命之徒开凿矿山,打造钱币使吴国成为东方的经济强国。远在山东的齐国更是商贸繁荣,主父偃就对武帝说:“齐临淄十万户,市租千金,人众殷富,巨于长安,此非天子亲弟爱子不得主此。”临淄成为可以和长安比肩的大都市,官府收的税收就有千金,商业繁荣不可想象。当时诸侯王国的总面积占西汉全部疆域的大半,因此对整个西汉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随着休养生息的国策持续七十年,各地的经济都有了很大的恢复和发展,到汉武帝时期已经是物资充沛,粮食腐烂在仓库来不及收拾了。这无疑是郡国并行制在经济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诚然,理想中的同心同德拱卫王室的分封制是不存在的,历经高祖、吕后、文帝三朝,诸侯国的实力不断膨胀,而与中央的关系却越发疏远,势力强大的诸侯在景帝的猜忌下走上了反叛之路,爆发了七国之乱。景帝平定叛乱着手削藩,最终在武帝的多重打击下彻底废除了诸侯国的威胁,实现了秦始皇梦寐以求的天下一统。

刘邦的烦恼:统一还是分裂?汉帝国如何才能保证千秋万代?

文史君说

对于历史我们一直有一种进步观,那就是后人远比前人“聪明”,郡县制比分封制更有利于国家统一,科举制比世袭制更公平,货币税比实物税效率更高,但是这种比较往往忽略了历史进程的客观因素,我们在评论历史发展时应该着重于当时的社会、政治、经济因素,从当时的客观情况情况出发,而不是做一个事后诸葛亮,用七十年后的事情谴责制度的创立者。

参考文献

胡文浩:《汉高帝时期列候分封研究》,河南大学硕士论文,2020年6月;

贾军仕:《汉初郡国并行制的历史必然性探讨》,《汕头大学学报》2018年第5期;

冷鹏飞:《西汉前期的郡国并行制与社会经济的发展》,《求索》1988年第5期;

(作者:浩然文史·我好饿好饿)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9-08 12: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汉承秦制,为何秦帝国被后世骂“暴政”,照搬秦制的汉帝却好名声
...继秦统,这是后世的共识。然而让人奇怪的是,短命的秦帝国一直被后世骂“暴政”,几乎完全照搬秦制的汉帝国,却有很好的名声。 此外,即便是大汉建立之初,政权还不怎么稳定的时候,也
2022-12-17 18:10:00
穿越千年:揭秘中国历史上的十位伟大皇帝
...华夏民族的统一,秦始皇让中国成为了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帝国,虽然秦朝延续时间不长,但是他的封建帝制却延续了两千多年,从这开始,一个强盛的民族屹立在世界的东方,两千多年里,秦朝璀璨
2024-04-06 11:26:00
秦始皇真的有那么暴虐吗?注定孤独的千古一帝
...域,也成为嬴政心中最大的困扰。统一六国,建立大一统帝国确实是不世伟业,但是作为古往今来从没有过的一个帝国,如何能够有效地进行管理,这千秋伟业怎么能够长久的保持,成为嬴政要面对
2025-02-02 13:54:00
秦始皇为何让扶苏出使北疆?
...二次南征百越之战,这一次成功了,百越地区首次纳入秦帝国的版图之内,可以说整个中国南方,已经消除了后顾之忧,秦始皇的治下的国土一直到达南边的大海,在秦始皇有限的地理认知中,南方
2023-08-25 21:26:00
如果没有秦始皇统一六国,刘邦还能不能建立大汉帝国?
以刘邦的草根出身,倘若列国没有统一,根本不可能建立起大一统的王朝。01:秦始皇统一天下,是六七代君臣奋斗的结果。秦始皇统一天下,是自秦献公以来多代君臣奋斗的结果。秦献公:扭转秦国
2024-08-08 15:38:00
为什么是刘邦统一天下而不是六国后裔呢
...压制这些矛盾,秦国才成为秦国,从诸侯到四海之王。但帝国扩张过快,矛盾不断累积。当一个强者掌权时,他就能压制巨大的矛盾。一旦铁腕人物离开战场,这些矛盾就会立即爆发,一起迅速摧毁
2023-05-13 17:20:00
中国历代统治者几千年来做的事,加起来也没他一人多
...使命,即便恶名满天下又如何?毕竟统治一个如此庞大的帝国,是秦始皇渴望已久的星辰大海,是亘古未有的千秋伟业,没啥好犹豫的,摸着石头过河吧!于是,嬴政发布“王朝一号文件”,细数各
2024-07-14 16:45:00
明明用的都是同一套制度,为什么秦朝灭亡了,汉朝却强盛了
...问题,还是刘邦的“柔术”更胜一筹。秦朝:一场“速成帝国”的悲剧秦始皇,这位历史上第一个“皇帝”,可谓雄才大略。他统一六国,结束战国乱世,建立了空前强大的中央集权国家。说实话,
2024-12-30 09:43:00
汉武帝凭什么如此青睐田千秋
...一样,连孙悟空好歹还说明他是石头缝里蹦出来的,一个帝国的丞相,居然身世不明。既然史书不交代,我们只能推断。家世:田千秋齐国人,田氏,由此可见,他很可能是战国齐国王室后裔;姓名
2024-04-26 22:30: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国家京剧院一团《四大名著经典剧目展演》将在石家庄上演
河北新闻网讯(毛宇)10月19日,国家京剧院一团《梨园芳华·国粹流韵——四大名著经典剧目展演》将在河北省艺术中心上演。作为2025年京津冀戏曲展演季
2025-10-18 10:46:00
不止胜负!10月18日,“河北五超”第十轮定州vs辛集,赛前非遗“碰一碰”,定州孩儿枕VS辛集皮贴画。
2025-10-18 21:21:00
千年汉碑“活”了!一场隶书展,如何让中原大地与两汉大唐倾谈?
大河网讯(记者 莫韶华)千年汉碑气象新,中原翰墨正风流。10月18日,全国第五届隶书作品展览在郑州美术馆(新馆)启幕,这场代表当代中国隶书艺术最高水准的盛会
2025-10-18 19:47:00
长镜头|从西辽河到桑干河——追寻红山文明的历史轨迹
红山文化,是西辽河史前文明的代表,被称为中华文化的“直根系”。考古研究表明,红山文化从西辽河起源、大凌河鼎盛,到桑干河扩张
2025-10-17 09:18:00
故宫院藏捐献文物展今日开展
▲本次展览展出100位捐献者所捐展品逾百件 今日起,“仁风景从——故宫博物院藏捐献文物展”在故宫景仁宫开展。展览展出100位捐献者所捐展品逾百件
2025-10-17 10:25:00
一座道法自然的山
十堰广电讯(十堰日报记者 吕伟 武当山融媒记者 冯开春 徐刚)“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公元前485年前后
2025-10-17 16:53:00
保宁寺独特的关公像
走进窦大夫祠,那古朴的气息便扑面而来,仿佛瞬间将人拉回了遥远的过往。而祠内的保宁寺,更是一处承载着岁月故事与艺术神韵的所在
2025-10-17 21:50:00
【大风影像】唐诗道-蓝关古道
蓝关古道是中国最早国道,是最为险峻的古道之一,兴起于商周,发展于秦汉。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将其作为通往荆楚之地的军事、商旅通道
2025-10-16 08:15:00
我与黄河文化地标|“山东李白”,诗酒铸就浪漫传奇
文|张向阳 长安三万里,最忆是山东!要说大唐的诗与远方,诗仙李白无疑是巅峰上的顶流,他用浪漫与豪放“灌醉”整个盛唐。李白61年人生的大部分时间是在黄河流域度过的
2025-10-16 22:06:00
第五届海峡两岸客家姓氏族谱展示交流会在三明宁化开幕
活动现场东南网10月15日讯(通讯员 张煌鹏 陈玉婕 文/图)10月10日,第五届海峡两岸客家姓氏族谱展示交流会在宁化县世界客属文化交流中心开幕
2025-10-15 10:21:00
洛阳有个萌系潮玩丨闪耀吧!中华宝藏
大河网讯(记者 赵檬 王怡潇)当现代网红文化邂逅千年文物,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正在汉魏洛阳故城遗址博物馆悄然上演。近日,一件造型奇特的西晋陶熨斗意外走红网络
2025-10-15 11:32:00
吴石和聂曦去台湾前,曾在福州这条巷子里“潜伏”
随着谍战剧《沉默的荣耀》热度持续攀升,越来越多市民和游客在福州追随英烈的足迹,打卡吴石将军曾经生活工作过的地方。三坊七巷宫巷22号绛雪山房是吴石将军生前在大陆的最后居所
2025-10-15 13:21:00
“典籍里的烟台”烟台馆藏特色地方文献巡展走进莱阳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秦雪丽10月15日,从烟台图书馆获悉,即日起至10月19日,“典籍里的烟台”烟台馆藏特色地方文献巡展莱阳站开展
2025-10-15 14:14:00
构筑“文化泰安”的立体图景 让千年文脉焕发新生|海岱文化谱新篇
鲁网10月15日讯(首席记者 李秀娟 摄影记者 张超 孟昊天)山莫大于泰山,史亦莫古于泰山。泰安,以泰山闻名遐迩,其文化则是以泰山为核心
2025-10-15 14:56:00
温州永嘉:千年诗画焕新彩,谢灵运后裔何以诗意栖居?
提到中国的山水诗,便绕不开一个名字——谢灵运。公元422年,谢灵运被调任至永嘉担任太守,他遍历诸县,写下了许多传颂千古的山水诗篇
2025-10-15 15:5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