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山水之间 向美而变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4-05-07 10:59: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陕西日报

山水之间  向美而变

山水之间  向美而变

整治后的蓝田县九间房镇峪口村荒山披绿,风景如画(资料照片)。

本报记者 李欣泽

山水林田湖草沙是一个生命共同体,引领着向美、向新的生态之变。

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简称“山水工程”)由财政部、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于2016年共同发起,变以往生态保护修复缺乏整体性、系统性,为倡导实施生态系统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

“陕西秦岭北麓主体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与修复项目(简称“秦岭山水项目”)是我省唯一被纳入全国‘十四五’第二批山水工程的项目,共35个子项目,生态修复总面积3.5万公顷。”西安市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人员周院伟介绍,该项目覆盖了秦岭北麓核心区西安辖区,涉及西安市灞桥区、临潼区、长安区、鄠邑区、蓝田县、周至县四区两县的部分行政区域,实施期为2022年7月至2025年7月。

连日来,记者走访多个项目,看秦岭山水项目如何护绿、增绿、活绿,让绿水青山底色更亮;如何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让金山银山成色更足。

山水林田相融,筑牢安全屏障

洋峪河发源于秦岭山脉月牙山北坡,流经蓝田县焦岱镇,滋养两岸田地、养育当地百姓。

4月25日,记者站在蓝田县焦岱镇东光村的石桥上,远远望去,清澈的洋峪河两岸绿油油的农田和一排排农舍,在秦岭的映衬下,呈现出宁静祥和的乡村风光。

对东光村村民来说,以前想过安稳安全的日子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汛期暴雨多,洋峪河河水会漫出河堤,有时候会冲毁农田,造成灾害。”村民周建鹏说。

2023年8月15日,洋峪生态屏障功能优化和生态服务功能提升工程示范项目在焦岱镇开工建设,当地居民的顾虑得以消除。

“开工前区域内的生态问题很多:水源涵养能力弱,水土流失严重;农田土壤质量整体退化、局部土地土壤养分不足;植被单一;数次发生洪灾,河道冲刷严重,岸堤边坡破坏明显。”洋峪生态屏障功能优化和生态服务功能提升工程示范项目负责人白羽东说。

生态修复刻不容缓。洋峪生态屏障功能优化和生态服务功能提升工程示范项目从山、水、林、田多个方面进行修复和提升。

“在水土流失治理和林地提质改造工程施工中,由于林地深处没有道路,运输苗木比较困难,我们就用大型无人机和滑索进行苗木运输,同时配备专人落实无人机的升降地点,在保证安全前提下加快施工进度。”白羽东说,“除了对现有林地进行补植,我们还采用乔木、灌木种植和草籽混播的方式,修复重建完整坡面植被,做到以林护土。”

河道岸堤修复工程通过在两岸铺设浆砌片石,在河道内修复、新建跌水等方式,有效阻挡泥沙下河,提升河道生态群落丰富性,保护河道沿线居民房屋及道路的安全。

“项目将于今年5月完工,计划完成生态修复面积509.81公顷,河道堤岸修复长度9.13公里,将有效提高土地利用率,优化生产、生活、生态空间格局。”白羽东说。

良田如画,骊山更秀

鸟瞰骊山,山势逶迤,秦岭保护区红线绕山一周。打开临潼区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项目布局图,代表土地综合整治、林地提质改造、水土流失治理等工程的红、绿、黄等色块布满骊山秦岭保护区北部。该项目生态保护修复总面积5078.23公顷。

4月16日,在骊山浅丘区土地综合整治项目代王片区项目现场,西安市临潼区城市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山水项目负责人刘进虎介绍:“该区域实施了表土剥离、梯田修整、土壤翻耕及改良等工程,治理面积21.08公顷。目前,7.64公顷的梯田修整工程已完成。”记者看到,30多块梯田层层叠叠,每一阶的田坎处都用石料铺设,稳固又美观。

“这块地以前地势高低不平,耕种和收割都靠肩挑背扛,因此,有劳动力的家庭会选择种植庄稼,没有劳动力的家庭只能将土地撂荒,这块地逐渐成了‘插花地’。”临潼区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项目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人员王兵说,“我们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田埂修筑、土壤改良和土地翻耕等,不仅扩大了可耕种面积,还提高了土壤的保水保肥能力。田块被整合连通,便于机械耕作,村民的耕种积极性随之提高,农作物产量也有了显著提升。”

骊山浅丘区土地综合整治项目还涉及穆寨街道、仁宗街道、小金街道和斜口街道,建设总面积2766.1公顷。该项目的实施不仅促使土地利用更加合理化,还将降低土壤侵蚀强度、改善农田小气候,实现农业生产的良性循环。

临潼区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项目设计师刘康佳介绍:“目前,秦岭北麓林地提质改造、南山支流综合治理等10个子工程正在实施,将进一步修复骊山生态环境,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优良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借绿生金,绿富双赢

蓝田县九间房镇峪口村的荞麦花海已成为“网红打卡地”。2023年“五一”假期至今,该地共接待游客115万人次,实现综合收入3450万元,带动5个村实现集体收益180余万元、民宿和农家乐实现营业收入1100万元。

“蓝田县实施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项目以来,荞麦种植面积从原来的264亩增加到758亩。今年,这片花海会比以前更加漂亮!”4月17日,蓝田山水项目建设管理处综合办公室主任辛媛说。站在山顶上,记者看到,山坡上长满了荞麦苗,层层叠叠向下铺开。

从杂草丛生的土坡到景美富民的肥沃土地,是九间房镇荞麦生养区土地综合整治工程的“功劳”。

雲涧凡尘民宿负责人李荣见证了这里的变化。“民宿周边的土地被利用起来了,树林茂密了,河道修整了,路也修好了,景色更加优美了。”李荣笑着说。

正如李荣所说,九间房镇荞麦生养区土地综合整治工程是对区域内整体生态环境的修复和提升。

“以前,该区域土地利用率低、水土流失严重、林地被侵蚀、河道冲刷严重。2023年开始,土地综合整治、坡改梯、林地提质改造、水保林、清淤疏浚等工程的实施有效解决了这些问题。”该项目负责人、中化学生态环境有限公司施工经理侯长龙说。

“蓝田县实施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项目,使多鳞铲颌鱼、金丝猴、大熊猫等野生动物栖息地得到有效保护。”辛媛说。

项目实施还让受损的森林、河流、湿地等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和调节功能逐渐恢复,优化了不同生态系统的空间占比,重要生态系统保育保护率达90%,生物多样性保护率达90%,水土保持率达90%,对改善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促进蓝田县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07 12: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穿越山水之间  解密秦岭的“生态之变”
...红利”的受益者。生态屏障不断优化自今年8月14日开始,蓝田县焦岱镇大洋峪村、鲍旗寨村的村民经常到家门口的洋峪河边转转、看看,即便是近来气温骤降,这样的习惯也仍未改变。洋峪河发
2023-12-25 03:26:00
修复变“造富” 一颗荞麦里的生态账
...种植的荞麦(航拍图)。受访单位供图峪口村位于西安市蓝田县九间房镇,因坐落于秦岭倒沟峪的入口而得名,这里的荞麦种植历史已有200多年。近两年,陕西启动了“秦岭山水项目”,通过实
2024-09-19 12:18:00
涉秦岭两起固体废物污染环境行政公益诉讼案审结
...某公司将西气东输管道工程施工中产生的大量洞渣堆放于蓝田县某村老学校段河道周围的土地上,侵占农用地并堵塞秦岭峪口流水,危及河道行洪安全,破坏秦岭生态环境,蓝田县两个行政机关怠于
2024-03-18 18:56:00
乡村行·看振兴丨陕西蓝田:为乡村产业添“美”增“智”激发振兴活力
...初冬暖阳,秦岭脚下,荞麦岭上的游客渐渐散去,陕西省蓝田县九间房镇峪口村党支部书记吝朋涛总算可以短暂休息一阵。“从开春忙到现在,有时前来旅游的车辆要排好几公里。”吝朋涛说,游客
2023-12-01 15:35:00
把矛盾纠纷解于萌芽止于诉前
本文转自:陕西日报蓝田县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乡村诉源治理模式把矛盾纠纷解于萌芽止于诉前蓝田县法院工作人员(右二)为基层群众调解纠纷。 本报记者 蒲茜文/图地处秦岭北麓的蓝田县,在
2023-09-20 04:45:00
小小荞麦花开成了“致富花”
本文转自:西安日报蓝田县九间房镇峪口村荞麦岭上——小小荞麦花开成了“致富花”在蓝田县九间房镇峪口村的荞麦岭上,游客在荞麦花海中拍照留念。(受访者供图)■记者 顾荣 “从2021年
2023-10-29 02:46:00
...商网讯 为有效应对强降雨天气,自8月19日12:00开始,对蓝田县秦岭山区所有峪口峪道实行封闭管理(只出不进),除公务、救护、抢险等必要人员外,其他无关人员请勿进入山区。蓝田
2023-08-20 08:33:00
荞麦花开村民笑 荒岭蝶变致富田
...地的能量有多大?12月12日,记者一行从西安出发,来到蓝田县九间房镇峪口村。一不小心种出一片风景今年“五一”“十一”的赏花季,漫山的荞麦花迎风绽放,一层层、一片片,粉白色点缀
2023-12-25 01:27:00
长安区、鄠邑区、蓝田县三地秦岭山区所有峪口封闭管理
...至11日强降雨天气,9月8日18时起,西安长安区、鄠邑区、蓝田县对其辖区内秦岭山区所有峪口峪道实行封闭管理,除公务、救护、抢险等必要人员外,其他无关人员请勿进入山区。长安区封
2023-09-09 07:53: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中国网11月13日讯 据天津市纪委监委消息,日前,经中共天津市委批准,天津市纪委监委对东丽区政协原党组书记、主席刘金钟严重违纪违法问题进行了立案审查调查
2025-11-13 17:12:00
老物件里藏文脉 研学书中传薪火——《青少年研学——探秘农村老物件》出版发行
鲁网11月13日讯(记者 王玉龙)日前,由潍坊著名文化学者张崇高主编的《青少年研学——探秘农村老物件》正式出版发行。2025年11月13日上午
2025-11-13 17:12:00
阳信县中医医院:履职评议调研 赋能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
鲁网11月13日讯11月12日下午,阳信县人大科教文卫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县人大常委会科教文卫工委主任王甲亮一行8人,到阳信县中医医院开展卫生健康领域履职评议调研
2025-11-13 17:13:00
德州市宁津县津城街道多举措开展玉米防霉变宣传
鲁网11月13日讯(记者 费书慧 通讯员 张家瑞)连日来,德州市宁津县津城街道积极开展玉米防霉变科普宣传,通过张贴海报
2025-11-13 17:13:00
聚焦青年医师成长!荣成市人民医院 “医知社” 正式成立,多维度赋能人才发展
鲁网11月13日讯引言:青年医师是医院发展的未来与希望,是推动医疗事业进步的生力军。为进一步加强青年医师队伍建设,纯净思想阵地
2025-11-13 17:13:00
第五届水文化国际研讨会在浙江绍兴召开
2025年11月13日,第五届水文化国际研讨会在浙江省绍兴市召开。(主办方供图)海外网11月13日电 2025年11月13日
2025-11-13 17:16:00
张家口创新打造“一域一品”文明实践项目
培育文明实践品牌 激发文明实践活力 张家口创新打造“一域一品”文明实践项目10月29日,张家口市经开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开展健康服务进社区活动
2025-11-13 17:16:00
上饶市广信区初中第五联盟校盟主校专题座谈会在煌固中学举行
11月6日上午,上饶市广信区初中第五联盟校盟主校专题座谈会在煌固中学二楼小会议室如期举行。区教研中心专家李建国、盟主校煌固中学书记章腾飞
2025-11-13 17:17:00
上饶银行横峰支行赴虹桥西路菜市场开展反诈宣传活动
11月11日上午,上饶银行横峰支行组织员工赴虹桥西路菜市场,开展“反诈宣传进菜场,安全知识入人心”主题活动,将反诈防护网织密在群众生活一线
2025-11-13 17:17:00
上饶市信州区沙溪中学:教案作业 “细查严评” 强常规 教辅攻坚助 “双减” 提质增效
为深化教辅攻坚工作,夯实教学常规管理,推动“双减”政策落地见效,近日,上饶市信州区沙溪中学开展以“聚焦教辅攻坚,优化教学常规”为主题的教案作业专项检查
2025-11-13 17:17:00
贞白中学举行国旗班交接仪式
11月10日,冬日的课间时光因一场庄严的仪式而显得意义非凡,上饶广丰区贞白中学国旗班交接仪式在全体师生的注目下顺利进行
2025-11-13 17:17:00
中国人寿江西省分公司(以下简称“江西国寿”)在“十四五”规划期间坚决贯彻落实国家金融大政方针,主动将自身发展融入江西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宏伟征程
2025-11-13 17:17:00
江西交投交工集团:管网改造疏通“城市血脉” 点滴变化暖了百姓心窝
“再也不用垫着砖头出门了!”家住南昌市新建区立新路社区的王阿姨指着门前崭新的沥青路面感慨。随着江西交投交工集团承建的新建区污水处理厂网一体化项目全面完工
2025-11-13 17:17:00
鄱阳县2025年名师送教活动鄱北片区专场在油墩街镇成功举办
11月11日,由鄱阳县教体局精心策划组织的全县名师送教活动鄱北片区专场,在油墩街镇举行。来自全县20所乡镇中心学校及县直学校的140余名教师齐聚油墩街镇
2025-11-13 17:17:00
上饶市信州区沙溪镇胜利居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城乡居民“两险”征缴宣传工作
为切实保障辖区村民医疗与养老权益,扎实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以下简称“两险”)征缴工作,连日来
2025-11-13 17: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