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情感

黄葛树丨刘云霞:母亲的叮咛附耳细说

类别:情感 发布时间:2025-03-09 06:44:00 来源:重庆晨报

黄葛树丨刘云霞:母亲的叮咛附耳细说

母亲的叮咛附耳细说

文/刘云霞

姐夫廖哥开颅手术后,在重症监护室住了半个多月,转入外科普通病房,再到康复理疗科,从炎夏到初冬,住院三个多月,病情终于稳定。

得到五姐允许,我们去医院看望廖哥。

1

第一次看望,是我独自一人去的。晚饭后,在区中心医院康复理疗科11楼的住院病房里,我看到了廖哥。

他躺在病床上,半寐半醒。原本高大的身躯,瘦成了一根身着蓝白条纹病号服的“扁柱子”,丰满的左前额深深凹陷进去。五姐拍拍他的肩膀:“看看谁来看你了?”语气类似长者对小孩子说话。

廖哥睁开眼,瞪眼看看我,眼睛里没有了往日熟悉、笃定的神采。我笑盈盈地站定,等候他的反应。事实上,此时他认不出来我是谁也是正常的。从“鬼门关”里抢回一条命的脑溢血病人,不能对他抱太大的期望。他嘴唇嗫嚅着,嘴巴里像是含着一团棉花,字词从唇齿间艰难地挤出来,每个音节都模糊不清,难以分辨他想要表达什么。五姐弯下身子,把耳朵贴在他的唇边,冲我点点头:“说对了的,认得到。”

“真的认出我了?是五姐安慰我的吧?”我很怀疑。他吐着我听不懂的语言,眉宇间也没有表现出特别欣喜的神情。

在重医附二院住院期间,五姐不让我们去探视。也是,先前在重症监护室,想见人也见不到。后来转到普通病房,五姐专职陪护够累的,我们去看也帮不上什么忙,反倒给五姐添累。她除了照顾病人,还要分神来招呼来探视的亲友,索性都不去还好。打电话问候过几次,五姐说廖哥神志恍恍惚惚,时而清醒时而糊涂,说话走路都像教小孩子一样。转院前,知道廖哥会用勺子自己吃饭了,知道教他发音吐字时,他有时配合,有时就是犟着不张嘴。

2

第二次看望,是几天前,我和丈夫一起去的。那天正是小雪节气,岁末知寒,等天地飞花。廖哥正在理疗室做下肢屈伸训练。陪伴他的有五姐和儿子廖春,以及一个其貌不扬的老妇人。老人腰弓如虾,个子矮过在场所有人一大截,那是廖哥88岁的老母亲。老人养育了三个儿子,廖哥是老大。老人不声不响地站立一旁。在廖家整个家族中,她是唯一在世的长辈。理疗室很热闹,好几个病人躺在铝钢制作的器械上,在家属指导下,反复做着腿部伸直和屈膝动作。

侄子廖春正在帮助父亲做肢体康复训练。他坐在廖哥身边,嘴巴指挥着“伸直”“放下”“收回”的指令。廖哥躺在康复理疗器械上,侄子一只手捂住他的嘴巴,一只手敲打着他的腿。他的腿部像是被无形的枷锁束缚住,每一个动作都像是在对抗巨大的阻力,每一次屈伸都像是一场艰难的战斗,抬起与放下时都颤颤巍巍,行动极为迟缓。他气喘吁吁,每完成一个动作都想多停留一会儿,廖春就用手拍打他的腿催促着,那神情俨然一个严格的师父。毕竟做过大手术,况且伤及大脑中枢,廖哥做得很辛苦。十来分钟,他屈伸右腿也不过七八次。他满头大汗,却又欲罢不能,不然怎么办呢?

曾经,他也是乡邻眼中的体面男人,是一个令人刮目相看的好儿子、好丈夫、好父亲。此时,肢体在不听使唤的笨拙和曾经健康时的灵动之间划下了一道鸿沟。儿子是严厉了些,廖哥生病以来,他极尽孝道,就是想尽办法将父亲救回来,从没说过放弃的话。他希望父亲尽快好起来,至少能从床上爬起来,能生活自理,不像这几个月一样一家人都耗着气力照护他。

“像教小娃儿一样。”五姐对我们回应着,“不这样又怎么办呢?你不逼他,他就懒得动,不动就不动,真要把好人也活活逼疯。你听到没有?喊你要听话。”侄子捂着他嘴巴的手放了下来:“重症监护室插管导致他习惯张着嘴巴,现在有很大进步了,可以自己把嘴巴抿得紧紧的。”我不知道廖哥是否在听大家谈话,他的脸上没有任何表情,眼睛里依然不见神采。

是的,廖哥被救回来了。被救回来的生命与以前不一样了。我们听不懂他的言语,也看不出他对生的留恋或厌倦。或许,活着就是任务吧。要不,是他骨子里的骄傲教唆着他在妻儿面前保留不干不听这唯一能逞强的伎俩。他在努力保持男人的自尊和虚荣。一个家庭的顶梁柱,辛劳一生,却让妻儿看见自己是如此脆弱。问世间有哪个骄傲的丈夫、父亲、儿子,愿意裸露自己无可救药的软弱?

3

半个小时后,我们扶着廖哥从理疗室回到病房。几个人围着病床说了一些宽慰的话准备离开。廖哥的母亲,一个年近九旬的农村老人,吃力又缓慢地爬上病床,双腿一前一后半跪着,一双皮肤皲裂的手撑在床上。她没有说话,眼睛就那么定定地看着儿子。然后她俯下头,头部尽力靠近廖哥的头部,嘴巴凑在廖哥耳边轻声喃喃:“你要听话,要配合医生,谢谢媳妇这么辛苦照顾你。你都是六十几岁的人了,你要听话……”说完,她扬起一只手摸了摸廖哥的脸颊,又摸了摸他左前额手术部位凹陷的地方,又把他稀疏的头发往后捋了捋。她的脸都挨到廖哥的脸了,她的白发拂到了廖哥的耳垂。

她目不转睛地盯着廖哥,话语极尽柔和,神情满是怜爱。因为激动,她说出的话前后多次停顿,反复强调“要听话”。知子莫若母,即便廖哥已经六十几岁了,她也像哄小孩子一样安抚着他,她太了解儿子的情绪了。

这突然的举动让廖哥神色讶异。他抬起头瞪着眼,张大嘴巴,又合上嘴巴。他想侧头,可是母亲的脸紧贴他的下巴,他就那样保持着滑稽的表情,一直到母亲说完话,然后动作僵硬地爬下床。

我们都不作声,病房里静得出奇。所有人的表情平静如水,所有人的内心浪涛翻覆。窗外,西风浩荡,有些清寒。室内,母爱如春,知心的叮咛,在附耳细述。

老人蹒跚着下了床。她走到门口,又回头看着儿子,她的眼神在祈求,她的眼眶盈着泪。然后,她扭过头,撩起衣襟擦拭着眼睛。我们都埋下了头。

五姐对廖哥说:“他们要回家去了。你能不能像小孩子一样,挥挥手说声‘拜拜’?”

廖哥顺从地抬起了手,咧开了嘴。他抬起一只手轻轻摇了摇,咧着嘴不好意思地笑起来,露出了洁白整齐的牙齿。这是一个平常的动作,可是,它却注定让人难忘。原来,我们所议论的、母亲所交代的、儿子严格要求的,他什么都知道。那一刻,笑着挥手那一刻,他没有愧疚、没有讶异,脸上洋溢着爱的光彩。那一刻,他属于自己,也属于家人,他是有爱的,他是被爱的。

我们都噗嗤笑起来,然后婆娑着泪眼低头祈祷。因为爱,因为母亲的呢喃,母亲的抚摸,活着就是热爱。是的,那粲然的笑容里,藏着对生的热爱。

(作者系重庆市作协会员)

版面欣赏

黄葛树丨刘云霞:母亲的叮咛附耳细说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黄葛树丨刘云霞:母亲的叮咛附耳细说

编辑:朱阳夏责编:李奇,陈泰湧 审核:阮鹏程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3-09 08: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读书丨袁野:彩云之霞 爱在凡尘——读刘云霞散文集《风中的祖母》有感
彩云之霞爱在凡尘——读刘云霞散文集《风中的祖母》有感文/袁野“好多年来,扎根心底的都是那一幅油画式的画面:小山顶上伫立着一根桃木拐杖。拐杖上搭着两只青筋突起、手骨隐约可见的手。手
2024-01-23 07:00:00
黄葛树丨唐林:麻糖的味道
麻糖的味道文/唐林麻糖的味道至今让我难以忘怀,因为它记录着我童年的美好时光,更连接着母亲对我的深厚情感。“麻糖甜,麻糖甜,吃过麻糖盼过年。”每当忆起这首童谣,思绪便伴着儿时放飞的
2025-03-25 06:48:00
黄葛树丨张儒学:年味里的老亲戚
年味里的老亲戚文/张儒学年越来越近了,年味也更加浓起来,父母总是念叨着那些老亲戚。每到年关,家中的父母便开始忙碌起来,筹备着等新年的到来。而他们最期待的,就是过年时去走走那些老亲
2024-12-29 06:54:00
“岳池杯”中国曲艺之乡曲艺展演活动落幕 重庆曲艺绽放新彩
...过古稀的母亲而起,围绕母亲为外迁移民的儿子送上一颗黄葛树苗而展开,这颗黄葛树苗包含着一位母亲对儿子的殷殷嘱托和三峡人民的精神,见证了一段三峡人离乡背井、舍家为国的非凡岁月。青
2023-11-24 22:00:00
黄葛树丨吴天胜:何以为婚
程梅和徐杰的结婚证何以为婚文/吴天胜一纸控告,她却如释重负,到底为何?阳春三月,惠风和煦,阳光明媚。街边的花儿开得正艳,两只蜜蜂一前一后追逐、嬉戏,不经意地停在一朵盛开的月季花上
2024-10-25 07:00:00
黄葛树丨董运生:憨儿养老
憨儿养老文/董运生“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父母的年龄一天天增大,而我们陪在他们身边的时间却越来越少。农村父母深知土里刨食的艰辛,更是盼着孩子们能够走出农村,
2024-10-28 07:00:00
黄葛树丨刘燕子:在春风里续写爱的诗行
在春风里续写爱的诗行文/刘燕子小时候,关于春天的怀想,最清晰的就是清明菜粑了。几场春雨,被寒风吹紧的泥土变得松软。每一片田土,每一条沟壑,每一道山岭,都在酝酿一场生命的盛宴。劳作
2025-04-03 07:01:00
黄葛树丨冉利:有人敲门
有人敲门文/冉利这天,先生不在家,母亲也见老姐妹去了,我对热闹无感,一人静待在家,看看电视看看书,也在手机的虚拟世界里打发时间。话是这么说,独自久待难免会有些许落寞,突然间有个念
2025-05-08 06:53:00
黄葛树丨汪万英:给母亲洗澡
给母亲洗澡文/汪万英母亲,能给您洗澡,我是多么幸福。每次给您洗澡,我的内心就变得无比柔软。我的母亲很爱干净。即使那时在农村,无论是收麦子、插稻秧的“双抢”季节,还是收稻谷的炎炎夏
2024-07-12 06:55:00
更多关于情感的资讯:
【健康】心理学上的“冒充者综合征”怎样解读和调整
鲁网9月15日讯(记者 齐征 通讯员 翟淑华)“冒充者综合征”(Impostor Syndrome)是一种心理现象,又名“冒名顶替综合征”
2025-09-15 14:36:00
12岁女孩遭生父继母虐待致死案9月16日二审开庭 生母:已三天未合眼,希望严惩生父
大皖新闻讯 9月16日,12岁女孩琪琪(化名)被生父刘某、继母许某花虐待致死一案,将由福建省高级人民法院组织二审开庭。9月15日晚
2025-09-15 22:55:00
演员郑国霖:演完《少年英雄方世玉》给父母买房付了首付
大皖新闻讯 9月15日,演员郑国霖做客大皖新闻直播间,和观众们分享他的经历和生活。郑国霖介绍,他出生在一个双职工家庭,父母养育他不容易
2025-09-15 21:44:00
百岁老人过大寿五世同堂全家乐
(图为百岁老人路根肉和家人合照)老人过100岁生日,一大家子都来贺寿。9月11日,社区按照“村改居”之前的老传统,搭起戏台
2025-09-14 19:20:00
【视评】支持罗永浩的直言,不妨碍欣赏西贝的态度
罗永浩与西贝的争执,说到底,最后的赢家一定不是当事双方,而是消费者。争论得越激烈、披露得越深刻,就能让消费者吃得越明白
2025-09-13 20:35:00
今日天光|今天是2025年9月12日,要过周末啦
今日天光|今天是2025年9月12日,要过周末啦,虽然今天可能下雨,但一想到这是周末前的小序曲,心情瞬间就好啦!
2025-09-12 10:33:00
珍爱网倡导健康婚恋观:幸福来自理解与陪伴
在社交网络盛行的时代,朋友圈成了恋爱展示的窗口。一束鲜花、一次浪漫约会或精心安排的礼物,往往让人产生攀比心理。很多年轻人在看到他人的幸福时
2025-09-12 12:38:00
长岭法院:当日调解平纷争 司法护未见赤诚
近日,长岭县人民法院太平山人民法庭成功调解一起因未成年人打架引起的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纠纷案件,化解了当事人矛盾,保护了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2025-09-12 16:11:00
寻人启事!泉城济南寻找低碳大「银」家!
责任编辑:卢芸竹
2025-09-12 16:57:00
泰安好邻居:一方丢钱一方丢奶,巧了!钱让丢奶的捡了→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张亢 李增浩“钱丢了半个月,我都不抱希望了,多亏了黄阿姨!”9月12日下午,泰安市粥店街道泰和家苑小区内
2025-09-12 17:18:00
珍爱网白皮书揭示:催婚压力男性更甚于女性,28-35岁人群承压重
从“岁月催人老”的感叹,到亲戚聚会上不绝于耳的打趣,再到父母殷切却略显焦虑的叮嘱,“催婚”正在演化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
2025-09-12 17:43:00
术前检查正常,种植牙手术却失败了!菏泽恒贝口腔:存在失败率
鲁网9月11日讯“在近一年的治疗过程中,每次复查医生都告诉我们‘种植体长得很好,一切正常’,检查结果也显示没有问题。可万万没想到
2025-09-11 15:17:00
小叶医探 | 一上学就心慌胸闷?专家:警惕“学习适应障碍”
大皖新闻讯 新学期伊始,12岁的强强(化名)总是觉得身体不适——早上起来不想吃饭、在学校频频干呕......家长忧心地带着他来到安徽省第二人民医院检查
2025-09-11 16:03:00
12岁女孩被继母生父虐死案即将二审开庭,生母最新发声:生父一审判五年半太轻了
大皖新闻讯 福建莆田12岁女孩被继母和生父虐待致死案将于9月16日二审开庭。9月11日,大皖新闻记者联系上女孩生母白女士
2025-09-11 18:21:00
女子伪造身份证盗取8旬老母存款案迎来新进展 法院判决其赔偿15万元
大皖新闻讯 9月11日,大皖新闻记者采访获悉,此前备受关注的四川女子姜某英伪造身份证盗取8旬老母存款一案迎来了新进展,法院判决该女子向母亲赔偿15万元
2025-09-11 20: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