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憨儿养老
文/董运生
“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父母的年龄一天天增大,而我们陪在他们身边的时间却越来越少。农村父母深知土里刨食的艰辛,更是盼着孩子们能够走出农村,在或远或近的城里有一片不同于父母的天地。父母不遗余力地努力着、盼望着,也可能在心里矛盾着,只是从来都不说。
前些日子,老乡川哥约吃饭,酒过三巡,我们谈到了人到中年后的各种生存境遇,尤其是没有在父母跟前的愧疚。在老家,有一个“憨儿养老”的说法。人总要老去,无论子女多少,最后留在身边的,很可能是那个不怎么有能力却忠厚老实的孩子。川哥和我一样,都是家中的独子,为了谋生远走他乡。说到“憨儿养老”时,他眼里隐约闪烁着泪花。川哥的父亲身体也不是很好,去年才因病住过一个多月院,出院后老爷子不愿到城里拖累儿子,只是多留川哥在家照料了几天。
“憨儿养老”的说法,我多多少少是认同的,每次回乡都会有特别深切的感受。曾经300多人的小村庄,平时常住人口不到100,且以老人、妇女为主力。老人们无病无痛还好,如果身体有点不适,就不太方便了。父亲去年脑梗了,发病时我没在家,父母也没有医学常识,再加上他们本来就不喜欢麻烦人,无奈之下才想着等到天亮了找邻居送父亲去就医。父亲住院后,还不让亲戚邻居们告诉我,说是病都病了,没必要耽误我上班。当父亲的朋友告诉我消息时,父亲已住了十几天院。可想而知,那十几天里,母亲承受了多大的压力,当我在医院见到她时,她那本就瘦弱的身体又单薄了许多,并且头上有了许多的白发。单位上准了我两周的假,父亲转入康复医院后,我的事假已基本上结束。父母没有让我再续假,只是说暑假没啥事了可以早点儿回去。父母对子女的关心是慷慨无私的,而我们对父母的回报却太少太少。
父亲住院时,我想起了一段往事。我读高中时,曾有村民劝过父亲让我停止学业,因为当时经济条件实在太差,一个劳动力每天挣三四十块钱都有一定的难度,我成绩尚可,读高中乃至大学需要一笔不小的支出。当时我们整个行政村也陆陆续续有了十来个大学生,这些读了大学的人基本选择了在异乡成家立业,他们很少回家,更谈不上照顾父母,有些乡亲对此颇有意见,甚至还说出了大学生们没有为家庭和家乡作出任何贡献的话。他们常拿我同宗的一个叔叔和爷爷作比较,同时也算是劝父亲。二娃叔出身很苦,父母都是聋哑人,他小时候得过病,留下了后遗症,说话不是很利索。二娃叔有一个弟弟,常年在外打工,他们父母走失后,二娃叔承担起了照顾奶奶的责任,前前后后有十几年。二娃叔的奶奶过世时,不少后事都是他料理的。玉隆爷和二娃叔年龄差不多,是村里两千多人中的第一个大学生,毕业后分配到了油田工作,离家不是很远。他和弟弟虽然一同盖起了村里的第一栋楼房,但却很少回家,我印象中他工作后基本没有回老家过过年,为母亲养老送终的事情大多都留给了他弟弟承担。面对乡亲们的劝说,父亲没有说什么,毅然咬紧了牙,靠走南闯北打零工,供我和妹妹读完了大学。
我毕业后,工作之地离家千里,妹妹婆家离家虽不到百里,但在另一个城市生活,也很少回家。父母不愿带累我们,留在了老家,种几亩薄田生活。除了经常给父母打个电话,问问身体和家里的情况,我们也许并不能为父母再多做其他的事。夜深人静的时候,父母也许没有想过“憨儿养老”的事情,但我却时常想起,为自己没有留在父母身边好好陪伴他们而心生愧意。
父母一天天地老去,孩子一天天地长大,有一天,孩子也有可能会离开我们在很远的地方工作生活。但无论如何,我们也会像父母那样,放孩子去开创自己的生活和事业。父母从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是“憨儿”,千百年来,都是如此的朴素温暖。
(作者单位:重庆三峡学院文学院)
版面欣赏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编辑:朱阳夏责编:陈泰湧 审核:冯飞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0-28 11: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