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商丘日报
近日,我从一个资料袋里翻出了纪念“老坚决”潘从正的几份宝贵资料。倏地,便勾起了我对30多年前往事的回忆。
那是1990年植树节,报社领导派我到宁陵县石桥乡万庄村采访“老坚决”纪念活动。其间,我接到了三位陌生人给的资料。
一份是“老坚决”潘从正的孙子潘园林,于当年3月12日写在一页稿纸上的悼念爷爷百天(1989年12月3日,享年87岁的潘从正无疾而终)的200多字的短文。他向爷爷报告,这天,子子孙孙、亲朋好友和各级领导都来了,一起栽上了百棵纪念树。并代表全家向爷爷宣誓:“您临终前的话,我们不会忘记;您的精神,我们要发扬光大,植树造林,为后人造福。”
一份是不知姓名的先生于1990年3月1日,敬录的新华社记者顾月忠写的绝句二首——《悼念“老坚决”潘从正》。其写在《瞭望》杂志社信笺上的内容是:“治沙数载心血倾,育树百万锁黄龙。功在当今映月明,泽及后世垂汗青。”“故道今春胜昨春,青纱环绕一英魂。万碧黄沙今何去,百代留怀播绿人。”
一份是《经济日报》驻河南记者站时任站长牛守贤先生,于1985年3月10日写在《经济日报》便笺上的短诗《赠潘从正》。其内容是:“潘老子子并孙孙,都爱植树都造林。人健粮丰颂绿化,造林世家传精神。”
先前,我对省林业劳模潘从正知之甚少,只是从新华社时任社长穆青于1979年发表的《一篇没有写完的报道》了解了他不怕挫折、坚决植树的事迹,还有他那句“今后再也不能折腾了”的朴实而又富哲理的名言,心中自然便滋生了对“老坚决”的敬重和爱戴。爱屋及乌。当年我虽然没有在新闻报道中引用那三份资料,却因涉及“老坚决”而将其珍藏在一个资料袋里。
真正让我走进劳模“老坚决”所构建的精神世界里的,是2021年9月,市老干部局组织的那次“追寻先辈足迹 传承红色基因”巡礼活动。在宁陵县万庄林场,我瞻仰了穆青撰写的潘从正墓碑文,440多字,真情荡漾,彰显了对潘从正默默奉献一生和为国为民缀网劳蛛精神的高度评价与无比赞扬,表达了对其无限敬仰之意。我又参观了潘从正夫妇当年住过的地窨子和“老坚决”先进事迹展室,心灵受到了震撼与洗礼,深深感到潘从正心怀家国、百折不挠、敢为人先、无私奉献的“老坚决”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传承、发扬。
于是,我不揣冒昧,几经构思和修改,便写成了表达心愿的《“老坚决”礼赞》——
万碧风口风沙凶,沙压禾苗千钧重。
食不香来寝不安,拼命誓要锁黄龙。
挖成地窨扎下营,断粮险些丧性命。
多人几番毁树苗,毁了再栽犟劲冲。
云开雾散抖精神,再也不怕乱折腾。
智创立体防沙法,沙荒换装绿意浓。
捐树献款富百姓,连年丰收千家庆。
穆青四访“老坚决”,神州大地扬美名。
缀网劳蛛丰碑在,时代呼唤潘从正。
崭新学院已崛起,(注)劳模精神万年青。
注:宁陵县已建成“老坚决”干部教育学院。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1-26 08: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