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山西晚报
山西晚报讯(记者孙轶琼通讯员杨鹰)4月26日,2024太原非遗进校园常态化教学薪火工程启动仪式在太原师范学院附属中学(富力校区)举行。
启动仪式上,太原师范学院附属中学校长曹建国致辞,太原市文化馆馆长薛丽英宣布薪火工程正式启动。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太原市文化馆分别向学校捐赠了《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识教育·传统美术》读本及太原非遗抢救性记录影像资料。这些资料对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力和实践力、形成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长效机制将起到积极作用。启动仪式后,国家级非遗“莲花落”代表性传承人王名乐、省级非遗“老太原叫卖”代表性传承人李玉勇开展非遗走进太原师范学院附属中学(富力校区)的第一堂课教学。
2017年,太原市文化馆(太原市文化旅游事业发展中心)启动了“非遗进校园常态化教学薪火工程”,与太原市多所中小学校合作并开展了非遗常态化教学工作,培养小小非遗传承人。活动组织莲花落、剪纸、软陶、民歌、古琴、晋剧、高跷、皮影戏、傅山拳法、形意拳等20余项目共计40余传承人,走进新建路小学、东岗小学、小东门小学、山西省实验小学、育英中学、万柏林实验中学、进山中学等20余所中小学开展常态化课堂教学活动1500余课时,受惠师生4万余人次。同时,联合太原市晋剧艺术研究院、太原市文化艺术学校开展戏曲进校园展演活动40余场。结合中小学生兴趣特点,编排晋剧绝活专场展演,观看受惠师生1万余人次。迄今为止,在太原市各大中小学内,已相继打造了晋剧特色学校(新建路总校)、莲花落特色学校(山西省实验小学)、太原锣鼓特色学校(万柏林区实验中学)等一批特色学校,提炼出非遗进校园常态化教学经验,并向全市各县区推广。此外,还积极摸索“非遗+研学”模式,在刘家堡非遗小镇选取适合学生游学体验的非遗项目,如古琴制作、太原锣鼓、漆器制作、剪纸等,结合学生特点优化研学体验,形成非遗校外课外兴趣教学,让学生近距离接触非遗,了解非遗,激发学生的爱好,培养了一批批学生非遗小传人。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29 08:45:1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