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先说结论,《封神榜》中伯邑考有可能是被姬昌亲手杀掉给吃了,我们和古代人有可能都被儒家给骗了上千年。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根据一些记载,我们上古时期很多地方都有一种叫做“杀首子”的文化传统,说白了就是生下来的第一个儿子那是不能要的,得先杀了,甭管是祭祖还是祭神,反正这孩子得死。这种现象遍布各地,在《墨子·节葬下》一文当中就记载了这么一段话:“昔者越之东有核沐之国者,其长子生则解而食之,谓之宜弟。”意思就是越地东部的核沐国,生下来的老大,就得给杀吃了,当地人说,这是对老二好。

无独有偶,在《墨子·鲁问》当中也说到了相同的风俗:“楚之南有啖人之国者桥,其国之长子生则解而食之,谓之宜弟,美则以遗其君,君喜则赏其父。”意思是说在楚地南边有个啖人国。老大生下来也会被吃掉,说是对弟弟好,如果感觉味道不错,就要把这肉献给国君,国君一开心再把这个肉给赏回去。

大量史料证明,一直到了春秋时代,这种风俗在齐国还有遗存,姬昌的周国西岐,即西北地区一直到了汉朝,《汉书》当中对西北地区的羌人还有这样的记载,叫做“羌胡尚杀首子,以荡肠正事”。也就是说杀首子这个传统在当时还广泛存在。

我们再看伯邑考与姫昌,只需要分析两个问题:首先,为什么要杀掉自己的儿子?血浓于水,古代人难道不知道吗?怎么就忍心杀掉自己的儿子呢?其实那个时代人们并不会这么想问题。在儒家周礼出现之前,谁也没有规定女孩子没结婚之前不许怀孕,也没有人规定女孩子出嫁之前不能谈过恋爱,那时候没有什么礼教的约束,没人管这些东西,那问题就来了,娶一个大姑娘,怎么才能保证她怀孕的第一胎是新郎约儿子呢?事实上,古人是没法保证的,总不能等到这个孩子长到一二十岁,看他像不像新郎吧?那得付出多少精力啊?为了保证血统的纯正性,不出现错误,生下第一个儿子杀掉,这种方式是最简单最保险的。

第二个问题就是伯邑考是不是姬昌的亲儿子呢?我们看伯邑考和姬发,姬发这老个二能跟着姬昌姓姬,伯邑考为啥就没有姓姬呢?可能有人会说,伯邑考的名字没有留下来。其实这个也不太可能,因为就在同时代,姬发的长子姬诵,他就姓姬,而且他的名字也留传下来,那为什么伯邑考的名字没有留下来呢?因此伯邑考没有姓姬,一定有特殊的原因。要么是伯邑考刚一出生就被姬昌按照传统给弄死吃掉了,就没有给他取名字,伯邑考只是一个代号,要么姬昌他不确定伯邑考是不是自己的血脉,不能让他跟着姓姬。或者即便他是姬昌的血脉,根据周国的文化传统,姬昌也得把他给杀了,因为这是规矩,越是贵族越要遵循规矩。

在更早的一些记载当中,被纣王做成肉饼的并不是伯邑考,而是一个叫作梅伯的人。只不过到了后来,儒家们遵循周礼,他们觉得周文王是上古贤王,他怎么能干出这么丧良心的事儿呢?有意无意的就把这个故事生生的给扭曲了,变成我们今天看到的纣王杀伯邑考,然后让姬昌吃的故事了。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1-01 14: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