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鲁网12月9日讯(记者 王玉龙)老龄社会下,如何让老年人老有所养、生活幸福?
潍坊市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加快推进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信息化为支撑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不断提升养老服务水平,更好地满足老年人就餐服务需求。潍坊市委将助老食堂建设纳入2023年市委常委会重点工作,市政府将新建500处助老食堂确定为民生实事之一,顶格推动。
为加快工作推进,潍坊市民政部门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原则,扎实落实镇(街道)主体责任,广泛引导市场主体积极参与助老食堂(老年助餐服务点)建设和运营,目前,全市年内新建成助老食堂(老年助餐服务点)606处,累计建成761处,初步建成了覆盖城乡、布局合理、共建共享的老年助餐服务网络,通过集中就餐、集中配餐等方式,较好地解决了孤寡、高龄、独居、空巢、失能、经济困难老年人“一餐热饭”难题,同时也为其他老年人和社区居民提供了便捷就餐服务。
全市助老食堂是怎么建设的?
在政策引领方面,充分发挥政府在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中的主导作用,统筹各方资源,形成市县联动、层层带动的工作格局。市民政局联合市财政局、市市场监管局印发了《潍坊市助老食堂建设指导意见》,为助老食堂建设提供了基本遵循。
在资金保障方面,通过“个人出一点、企业让一点、政府补一点、集体添一点、社会捐一点”的“五个一点”方式,建立多元筹资渠道。市级原则上对年内新建的每处平均给予3万元一次性建设补助,各县(市、区)根据区域实际制定建设和运营补助政策。鼓励集体经济相对较好的社区(村),从社区经济组织(村集体)集体经济收入中拿出一部分,用于助老食堂建设。鼓励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积极捐赠资金和物资,专项用于助老食堂建设。鼓励有条件的县(市、区)根据老年人年龄、经济状况等给予一定的餐费补助,由个人自付一小部分,就能享受到助餐服务。
助老食堂有哪些模式?
潍坊市根据社区规模、老年人口结构、数量、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现状等,坚持量力而行、尽力而为的原则,因地制宜推进助老食堂建设,不搞“一刀切”。
有的是单独建设助老食堂。主要依托现有的服务设施设置助老食堂,有条件的社区(村)可自建自营,也可无偿或低偿提供场地,引入专业社会力量建设和运营。
有的是设立社区老年助餐服务点。因条件受限不能设置厨房的,设立社区老年助餐服务点,由附近助老食堂负责配餐。
有的是设立餐饮企业老年助餐服务点。鼓励资质健全运营规范的社会餐饮服务企业,划定老年助餐区,通过适老化改造,增设与老年人需求相适应的菜品,以让利的方式就近为老年人提供助餐服务。
好事如何办好办长久?
优化就餐体验。在助老食堂安装智能就餐设备,支持人脸识别、IC刷卡等身份识别等,通过识别老年人就餐卡或人脸,确认老年人身份信息,给予相应就餐优惠,并进行智能结算。
实行差异服务。有条件的县市区针对不同年龄段老人分别给予不同折扣优惠,如,60岁以上9折、70岁以上8折、80岁以上7折,同时还依托志愿者等免费为低保、特困、孤困儿童、残疾人等困难群体提供送餐服务。
多重客流融合。为解决持续运营问题,在为老年人提供好保障的基础上,积极开展社会化服务,为周边居民、学生及附近写字楼的工作人员提供就餐服务,既降低了运营成本,又增加了营业收入。
加强联合监管。联动市场监管等部门,打造“明厨亮灶”阳光厨房,将数字化监管赋能食品安全风险管控,实现全程可追溯,切实保障老年人舌尖上的安全。
加强规范管理。制定了《潍坊市助老食堂(老年助餐服务点)服务管理规范》,压实经营主体责任,通过实施标准化、规范化管理,全面提升管理服务质量。
加强绩效评价。由所在县(市、区)定期对项目建设、运营、服务等方面进行评估验收,对达到建设标准要求的给予相应补助,达不到标准要求的,取消补助资格,限期进行整改。
为加快推进助老服务体系建设,促进服务的便利可及和可持续性,下步,民政部门还将重点推动加强服务网络建设,积极构建覆盖城乡、布局合理、共建共享的老年助餐服务网络;积极探索“志愿+”“慈善+”“子女+”等“多元+”方式,最大限度融合要素资源;强化提质增效,督促指导各县(市、区)根据各地实际,有序推进老年助餐服务扩面提质,不断提升智能化服务水平,产生规模和品牌效应,形成自我良性循环。
责任编辑:王玉龙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2-09 20: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