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朱元璋杀贪官却越杀越多,雍正用了两招就解决了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9-13 01:30:00 来源:戏说三国

自古以来,权力就难免滋生腐败。面对贪风肆虐之势,君主与官员应该如何反腐治国,是古来治世者都要深思的大题。历史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经验,其中朱元璋与雍正两位明君的反腐故事,最值得我们学习与思考。本文将通过比较两位君主处理腐败的不同方式,分析其得失与启示,以鉴古知今,为当今反腐提供借鉴。

一、洪武之世,重典惩贪

1368年,朱元璋在应天府登基为帝,建立大明,是为明太祖。作为一个出身贫寒的草根,朱元璋深恶痛绝贪官污吏,尤其是那些祸乱民生的豺狼当官。他决心要铲除腐败之气,给百姓一个清明的朝代。

登基之初,朱元璋就开始修订法典,其中以惩治贪官条款最多。他详细规定了贪污数额与刑罚的对应关系,处罚残酷无情。如贪污500元,挨70板子;贪污3万,流放3000里。监守自盗2万者,斩!种种刑罚看得人心惊肉跳。

朱元璋杀贪官却越杀越多,雍正用了两招就解决了

朱元璋立法如此严苛,是因为他出生贫寒,年轻时曾靠乞讨度日。父母去世后,他连个破棺材都买不起,只能屈尊去乞地暂时埋葬父母。地主刘德还当面吐唾沫,羞辱他是在做白日梦。这种艰难经历让朱元璋对豺狼官吏格外愤恨。在他看来,正是因为官员贪食何止,百姓才会沦落到自己这样的悲惨生活。铲除贪污,是他心中必须完成的使命。

不仅如此,朱元璋还设立了锦衣卫等特务机构,授权他们秘密监视官吏,一旦发现贪污便严惩不贷。他还奖励百姓举报贪官,保护举报人的安全。为确保法规贯彻执行,朱元璋还经常亲自宣读《醒贪简要录》,督促官员廉政自持。

朱元璋杀贪官却越杀越多,雍正用了两招就解决了

在简要录中,他严词督促官员要廉洁自持,不要贪图钱财宁可自贫,要牢记清官正威地位高远,不要为了些许不义之财失去大局。朱元璋的反腐决心可见一斑。

在严刑峻法和举报奖励的双重压力下,贪官们不敢再公然收受贿赂。据说洪武年间,各级官员很少能满任就被免职查办,甚至出现“徙流还官”,也就是说被查办的官员戴着手铐去衙门上班的情形。有个姓陈的知县就是这个下场,他贪污了区区300文钱,就被判戴械办公一年。每天他提心吊胆地审案,生怕哪天就被锦衣卫抓去斩立决。这样的严刑峻法,让许多官员不堪忍受,也让百姓对朝廷法纪肃然起敬。

朱元璋杀贪官却越杀越多,雍正用了两招就解决了

二、贪风复起腐败难禁

然而残酷的刑罚果真能杜绝贪风吗?约50年后,在明英宗时期,腐败之气就卷土重来。这个时候,朱元璋已经不在人世,他的继承人并没有他那样强烈的反腐决心。英宗登基时年仅9岁,实权都掌握在宦官王振手中。王振依仗皇帝宠信,公然收受巨额贿赂以及卖官。

再过百年,到了明世宗时期,“吏治玩弛”已经十分严重。贪污成了官场的潜规则,吏员的廉洁品质一泻千里。

朱元璋杀贪官却越杀越多,雍正用了两招就解决了

许多官员已经麻木不仁,丝毫不把法纪和民众利益放在心上,全力谋私利。光是贪污敛财还不够,他们还要炒作案件,以私刑酷刑逼供,败坏朝纲。原来重刑无法铲除人性深处的贪婪滋长的土壤。1644年,明朝就在贪渎中走向灭亡。

其实,朱元璋身为皇帝,自然明白肃贪反腐的重要性。但可能由于其生活经历过于丰富,难以设身处地为官员着想。他没有意识到,想让官员廉洁从政,必须给他们提供体面的收入。一个月26两白银的俸禄,远不如清朝的35两。同为人之常情,朱元璋却没能站在官员角度思考问题。想要官员不贪,就不能太过抠门。

朱元璋杀贪官却越杀越多,雍正用了两招就解决了

三、雍正改革制度杜贪

1722年,爱新觉罗弘历登基,是为雍正帝。此时清朝官场腐败现象已经十分严重,雍正决心改革。他没有用刑求威慑,而是对症下药,制定了“火耗归公”和“养廉银”两项措施。

“火耗”原本是官员中饱私囊的渠道。在运输过程中,征粮官可以以“人吃马嚼”等火耗为名,多收百姓粮食填自己腰包。雍正简单粗暴地把火耗作为国家损耗,制定统一标准,不再让征粮官任意收取。

另一方面,雍正设立“养廉银”,大幅提高官员收入。养廉银约为俸禄的7到8倍,让官员安心廉洁治事。在养廉银制度下,贪污不仅得不偿失,也失去必要性。

朱元璋杀贪官却越杀越多,雍正用了两招就解决了

雍正这样做,是因为他深知反腐必须标本兼治。单纯依靠道德教化,官员廉洁难以落实;过分依赖刑罚威慑,又容易失去平衡,产生负面影响。因此他用改革制度的方法,既增加了官员合法收入,也遏制了贪污机会,这样双管齐下,自然成效卓著。

在推行新制度的同时,雍正也着手清查豺狼官吏。他设置密听机构,广开言路,鼓励百姓举报贪官。一旦查出官员侵吞公款,雍正必严惩不贷。与此同时,他也注意宣传教育,让官员知廉耻,树立正气。

果真,在雍正反腐后,官场风气大为改善。国库银两暴涨,清朝出现短暂的廉政时期。与朱元璋不同,雍正既符合人性,也讲究效率,做到了真正的“杜绝贪污”。

朱元璋杀贪官却越杀越多,雍正用了两招就解决了

四、历史启示:综合施策方见效

当然,雍正去世后,到了乾隆时期,清朝贪污问题也有所反弹。但相较明朝衰败之势,清朝治世期间的腐败问题还是得到了相对有效的控制。这多亏了雍正改革官场制度、对症下药的成效。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今天我们回望历史,能获得哪些反腐的启示呢?

第一,反腐反贪不能仅仅依靠刑罚威慑。杀一儆百固然有立竿见影的效果,但重典无法清除人性的贪婪之源。如同医治疾病,光靠外用药无法根治,还需调理体质。

朱元璋杀贪官却越杀越多,雍正用了两招就解决了

第二,要让官员廉洁,必须从体制机制入手。合理的收入分配,才能让官员安心办事,廉洁自持。单纯依靠个人品德和道德规范是不够的,还需要配套的制度设计。

第三,反腐必须标本兼治。既要惩治贪官,也要预防腐败生根发芽;既要依法惩恶,也要劝善引导。只有综合运用法律、制度、监督等多种手段,才能抑制腐败蔓延,让社会风气日趋向善。

朱元璋杀贪官却越杀越多,雍正用了两招就解决了

第四,反腐需上下齐心,各施其能。不仅皇帝要有决心,官员也要自重;不仅要建章立制,百姓也要监督。只有全社会共同努力,才能形成反腐合力,让成果更加牢固。

历史是一面镜子,我们要善于汲取历史智慧。朱元璋与雍正处理腐败的不同命运,警示我们反腐反贪不能走极端,要标本兼治、综合施策。只有这样,才能让反腐成果真正立得住、扎根发芽,造福子孙后代。

朱元璋杀贪官却越杀越多,雍正用了两招就解决了

结语:

朱元璋与雍正两位明君处理腐败问题的不同结果,再次证明反腐不是靠一味严刑峻法就能解决的。必须标本兼治,综合运用法律、制度、监督等手段,才能让反腐取得扎根的效果。当今社会,反腐依然任重道远。我们必须汲取历史智慧,采取系统有效的举措,聚合全社会力量,坚定不移地惩恶扬善,以让社会腐败现象不断回落,民生福祉不断提高,这是我们这一代人应尽的历史使命。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9-13 09: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雍正用了哪两招反贪药到病除
朱元璋杀贪官十万,贪官却越杀越多,雍正用了哪两招,药到病除?贪污500元,挨70板子!贪污3万元,流放3000里!贪赃4万元枉法者,斩!贪赃6万元不枉法者,流放3000里!监守自
2023-05-24 17:47:00
...题。父亲树立了榜样,但作为儿子的乾隆却没有。明太祖朱元璋幼时生活贫穷出身布衣,对于官吏剥削底层百姓深有体会。对贪官污吏朱元璋态度坚决,只要有贪,再少也照杀不误。驸马欧阳伦走私
2024-06-23 14:15:00
朱元璋治贪杀了5万贪官,雍正仅用3招大臣们就不敢再贪
...很多皇帝都会在民间安排眼线来了解情况。出身于布衣的朱元璋,他深知官场的黑暗与险恶,所以自从他上位以后就一直致力于整治官员贪腐的风气,只要发现贪污的官员就绝不放过,还为此制定了
2022-12-22 16:22
雍正只用三招就让贪官不敢再贪,国库收入增加
...社会风气,严惩腐败。可以说,雍正用极端的暴力做到了朱元璋做不到的事情。今天,小编就带大家了解一下雍正的几项措施。有人说,雍正是历史上最勤奋的皇帝。其实,为了雍正,他也是被逼无
2023-05-06 13:18:00
雍正铁腕治贪,为何还会出现巨贪和珅?
...中,最为人津津乐道的是,网络上有很多文章,比如:“朱元璋杀15万无法治贪,雍正只用三招,却吓破天下贪官的胆!”两相对比之下,朱元璋愚蠢形象跃然纸上,衬托出了雍正的英明睿智。然
2023-04-17 17:57:00
贪官忽悠皇帝捧着他的夜壶睡了三天,最后被灭了九族
...然而提到反腐,立刻能够出现在我脑海里面的就是明太祖朱元璋,那个时候贪官污吏人人自危,老百姓虽然地位低下,但是活的却相当有尊严。因为,明太祖朱元璋明正典刑、官员胆敢无故欺压百姓
2023-05-24 10:10:00
雍正做了什么事情让一朝无官不清!
...有办法躲过去,这个办法震慑了许多人。雍正的招数相比朱元璋要高明了很多,相比朱元璋狠辣的诛杀,雍正的招数更是诛心之举,雍正打击贪官的办法分三步:1、首先罢官,然后再索赔,这样就
2023-05-19 16:30:00
中国历史上哪个皇帝在位时贪官最少?你要说明朝,明朝朱元璋杀贪官可谓是心狠手辣,毕竟自己当初也是因为贪官差点饿死。所谓物极必反,在这么极端的情况下,贪官还是层出不穷。有句话说的好“
2023-08-10 21:04:00
雍正的治贪策略:对贪官追责到底,以吏治振兴国家
...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一直是一个难以去除的顽疾,哪怕像朱元璋那样采取剥皮实草的酷刑,也难以避免官员的贪污,但是雍正皇帝的治贪做法,却让人拍手叫好。雍正继位时,清朝的国库已经捉襟见
2023-09-29 16:09: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