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朱元璋杀了贪官十多万,贪官却越杀越多,雍正只用了两招就解决了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8-16 09:44:00 来源:戏说三国

朱元璋为整治贪腐,处决贪吏十余万,然贪腐之势非但未减,反愈演愈烈,难以阻其蔓延。相较之下,雍正帝仅凭两策,便将此难题轻易化解。

究竟何种良策,可使雍正帝能这般有效地整治腐败?朱元璋的强硬举措缘何未见成效,而雍正帝的方略又有哪些卓越之处?

朱元璋杀了贪官十多万,贪官却越杀越多,雍正只用了两招就解决了

一、朱元璋:身为出身贫苦的农家之人,心怀反贪之坚定意志

自幼,朱元璋切实历经了元朝末年的动荡及磨难。彼时,中原地域遍是灾祸肆虐的景象。

贪婪恰似溃疡般肆意扩散,侵蚀着一处处家园,致使无辜平民深陷苦难困境。朱元璋一家同样未能幸免,家破人亡的惨痛遭遇使他对腐败官吏的仇视积重难返。

朱元璋杀了贪官十多万,贪官却越杀越多,雍正只用了两招就解决了

身处绝境之际,朱元璋无奈沦为乞丐,饱经艰辛地生活。直至其后,他投身于红巾军的起义行列,方获转机。

凭借卓越的军事才干与政治睿智,朱元璋于1368年创立大明王朝,并登上帝位。身为开国君主,其肃清贪腐的决意不言而喻。

朱元璋杀了贪官十多万,贪官却越杀越多,雍正只用了两招就解决了

【二、新朝肃贪铁腕:杀伐决断,惩戒无情】

入驻紫禁城后,朱元璋旋即开展反腐行动。他本人以戒奢从俭为范,践行勤俭节约,率先垂范。

宫墙之上绘有节俭之图,以时刻警示宫中众人。作为一国之母的马皇后更是以身作则,其衣衫常经补缀,直至穿至发白方予舍弃。

朱元璋杀了贪官十多万,贪官却越杀越多,雍正只用了两招就解决了

然而,仅自身作则尚显不足。为威慑朝内及地方官员,朱元璋召集众官举行一场廉政大会,当面对其警示,严禁贪腐行径。

会后,他亲自为我国历史上首部反腐读物《醒贪简要录》撰写序言,期望借此书使官员明白体恤民众之情的重要性。

朱元璋杀了贪官十多万,贪官却越杀越多,雍正只用了两招就解决了

然而,即便这般,贪污案件依旧难以禁绝。故而,朱元璋着手施行一系列严苛的惩处举措:

狠手段之一:依等级定薪酬,清廉官吏获优先考量

官员按时赴京述职,朱元璋依其政绩来确定用餐席位。政绩卓异者可入座就餐,政绩平平者仅能站立进食,而劣迹显著者则无进食资格,需待他人用餐完毕方可离去。此般前所未有的耻辱,可使贪官无地自容。

朱元璋杀了贪官十多万,贪官却越杀越多,雍正只用了两招就解决了

百姓若察觉官员贪腐,可径直将其擒获押至京师。若有官员胆敢加以阻拦,朱元璋当即施予满门抄斩之极刑。激励民众踊跃告发,着实是对贪官的再度重击。

朱元璋杀了贪官十多万,贪官却越杀越多,雍正只用了两招就解决了

严措之三:从严惩处,重刑判决,处以死刑并施予酷罚

朱元璋对贪官深恶痛绝,其定罪之严苛令人咋舌。凡贪污数额在六十两银子以内者,处以杖责一百之刑;超过六十两银子者,则即刻问斩。

不仅这般,朱元璋竟特地构建了“”等极为残酷的刑罚,使贪官于死前受尽苦楚,死后亦无法保全尸首。此种惩戒之严酷,足以实现对贪官的震慑之效。

朱元璋杀了贪官十多万,贪官却越杀越多,雍正只用了两招就解决了

【三、然而,贪官仍是杀不尽】

尽管朱元璋频繁采取血腥的肃贪举措,致使当时民众惶恐不安,然而贪官依旧屡禁不绝,其根源究竟何在?

其一,明朝官员俸禄颇为低微。依当时之标准,纵然是一品高官,其年俸仅约合当下之32万元。至于位低至七品的县令,年俸更是仅达不足3000元之水准。

朱元璋杀了贪官十多万,贪官却越杀越多,雍正只用了两招就解决了

需知,古时官员需供养家眷、仆从及门徒,且有纳妾之习,仅凭此些俸禄,何以满足需求?故而,因生活所迫,贪污之事便顺理成章地出现了。

原因之二在于,民众对贪官的监督实则有名无实。朱元璋虽曾倡导百姓对贪腐官员进行监督,但此举措实乃与整个官僚体系相抗衡。

在百姓将一名贪官扭送之际,沿途其他官员怎会予以协助?欲实施监督亦无从实现。

朱元璋杀了贪官十多万,贪官却越杀越多,雍正只用了两招就解决了

诚然,树大则枝叶必散,朱元璋深知贪腐之害,故而手段狠厉。奈何即便以死刑酷刑相震慑,贪污现象在这片土地上依旧屡禁不止。

朱元璋逝世后,继位的皇帝们逐渐放松了对贪腐的惩处。至明朝中后时期,官吏治理状况极度恶化,促使该王朝加速走向衰败。

朱元璋杀了贪官十多万,贪官却越杀越多,雍正只用了两招就解决了

【四、雍正:痛定思痛,从根本上治标】

清朝雍正帝从朱元璋治贪失败之事中获取经验,致力于从本质上化解贪腐之根源。

面对朝纲的破败不堪,雍正对康熙晚年的昏聩以及贪官肆虐的缘由进行反思,决意以较为温和且更为体系化的手段整治贪腐。

朱元璋杀了贪官十多万,贪官却越杀越多,雍正只用了两招就解决了

然而,雍正深知,仅堵塞贪污之途径尚不充分,需从根本上化解贪腐之缘由。经剖析,其察觉到清朝官员之俸禄着实过低,难以支撑正常生活之费用支出。

此乃一种“先声”之体现。不贪之人能够凭借努力劳作获取优渥酬劳,而那些行贪污之举者,不论其职位何等之高,皆会遭到严厉惩处。

朱元璋杀了贪官十多万,贪官却越杀越多,雍正只用了两招就解决了

此种既注重刑罚又重视物质奖励与惩处的机制,致使多数官员觉得勤恳为民众办事,相较贪图一时的财物,是更为明智的选择。

此外,雍正对贪官施行了严厉惩处的政策。若发现贪污行为,须追缴所有赃款,纵使赃款已被耗尽,亲属亦需连带承担赔偿责任。若无法赔偿,子孙则需充军服役;若仍无法偿还,女眷则要充作“役人”以偿债。

朱元璋杀了贪官十多万,贪官却越杀越多,雍正只用了两招就解决了

此乃对贪官的沉重打击。盖因不贪可获丰厚回报,而贪则将面临家破人亡之严惩,试问有哪个官员胆敢贪污?雍正的此项改革举措旋即奏效。

雍正即位时,国库仅存白银800万两;至雍正七年,国库已有6000万两之巨。尤为关键的是,整个官僚体系的作风出现了根本性转变,官员们普遍积极进取、勤恳为民。

朱元璋杀了贪官十多万,贪官却越杀越多,雍正只用了两招就解决了

【五、乾隆篡改,雍正功亏一篑】

甚为遗憾,然美好光景未能长久持续。雍正逝世后,乾隆登基即位。为稳固皇位,乾隆旋即废止雍正诸多颇具益处的改革举措,再度致使贪腐之风盛行。

乾隆最为人诟病的,是对全国的贪官予以宽纵,甚至对大贪官和珅的诸多劣迹加以粉饰。乾隆自身亦热衷追求虚荣,过度消耗致使国库空虚,实乃典型的败家之辈。

正是此般罪恶的权力滥用,葬送了雍正多年的努力成果,径直促使清朝晚期走向腐朽,亦给日后的灭亡埋下隐患。

朱元璋杀了贪官十多万,贪官却越杀越多,雍正只用了两招就解决了

【结语】

朱元璋和雍正这两位帝王,在肃贪举措方面有着显著差异。

铁腕与温和,兴许仅为治表之措;而切实从根源处化解贪腐的办法,需有制度作支撑。

然而,不管是朱元璋,还是雍正,皆彰显出一代帝王对国家和民众的坚定追求。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8-16 11: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朱元璋杀贪官却越杀越多,雍正用了两招就解决了
...都要深思的大题。历史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经验,其中朱元璋与雍正两位明君的反腐故事,最值得我们学习与思考。本文将通过比较两位君主处理腐败的不同方式,分析其得失与启示,以鉴古知今
2023-09-13 01:30:00
朱元璋杀贪官十万,贪官却越杀越多,雍正用了哪两招,药到病除?贪污500元,挨70板子!贪污3万元,流放3000里!贪赃4万元枉法者,斩!贪赃6万元不枉法者,流放3000里!监守自
2023-05-24 17:47:00
...题。父亲树立了榜样,但作为儿子的乾隆却没有。明太祖朱元璋幼时生活贫穷出身布衣,对于官吏剥削底层百姓深有体会。对贪官污吏朱元璋态度坚决,只要有贪,再少也照杀不误。驸马欧阳伦走私
2024-06-23 14:15:00
...很多皇帝都会在民间安排眼线来了解情况。出身于布衣的朱元璋,他深知官场的黑暗与险恶,所以自从他上位以后就一直致力于整治官员贪腐的风气,只要发现贪污的官员就绝不放过,还为此制定了
2022-12-22 16:22
...社会风气,严惩腐败。可以说,雍正用极端的暴力做到了朱元璋做不到的事情。今天,小编就带大家了解一下雍正的几项措施。有人说,雍正是历史上最勤奋的皇帝。其实,为了雍正,他也是被逼无
2023-05-06 13:18:00
...中,最为人津津乐道的是,网络上有很多文章,比如:“朱元璋杀15万无法治贪,雍正只用三招,却吓破天下贪官的胆!”两相对比之下,朱元璋愚蠢形象跃然纸上,衬托出了雍正的英明睿智。然
2023-04-17 17:57:00
...然而提到反腐,立刻能够出现在我脑海里面的就是明太祖朱元璋,那个时候贪官污吏人人自危,老百姓虽然地位低下,但是活的却相当有尊严。因为,明太祖朱元璋明正典刑、官员胆敢无故欺压百姓
2023-05-24 10:10:00
...有办法躲过去,这个办法震慑了许多人。雍正的招数相比朱元璋要高明了很多,相比朱元璋狠辣的诛杀,雍正的招数更是诛心之举,雍正打击贪官的办法分三步:1、首先罢官,然后再索赔,这样就
2023-05-19 16:30:00
中国历史上哪个皇帝在位时贪官最少?你要说明朝,明朝朱元璋杀贪官可谓是心狠手辣,毕竟自己当初也是因为贪官差点饿死。所谓物极必反,在这么极端的情况下,贪官还是层出不穷。有句话说的好“
2023-08-10 21:04: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季布一诺:楚汉风云中的诚信丰碑
他是项羽麾下骁勇善战的猛将,令刘邦闻风丧胆;他也是汉高祖悬赏千金也要生擒的“死敌”。可当生死攸关之际,竟有人甘冒灭族之险
2025-04-02 09:34:00
“孔融让梨”世人皆知,可有多少人知道他哥后来为他而死呢?
大家都知道,我们中国自古以来就是文明礼仪之邦,历史上出过很多有高尚美德的名人,也有很多关于美德的故事。比如说“曾参教子”
2025-04-02 00:05:00
万贵妃比明宪宗大17岁却为何极度受宠?她最终的结局如何?
铁打的万贵妃,流水的皇后”,说的就是明朝皇帝朱见深对万贵妃的专宠。自古老夫少妻的组合很常见,但老妻少夫却相对“另类”。这不
2025-04-02 00:09:00
迁西县塔子山村:八十余载坚持守护无名烈士墓
图为村民为烈士扫墓。王喜增摄3月27日清晨,燕山深处的迁西县上营镇塔子山村,薄雾轻笼。清明节即将到来,塔子山村党支部书记张宗宾和几名村民带着铁锨和笤帚
2025-04-02 06:46:00
大皖新闻讯 为纪念赵朴初先生逝世25周年,传承和弘扬赵朴初先生爱国主义与无私奉献精神,安庆市赵朴初故居陈列馆近日同时举办三组主题展
2025-04-01 22:06:00
清明节吉林省各博物馆用35个展览带观众“邂逅历史”
清明节小长假已经进入倒计时,吉林省内各博物馆将推出35个展览,邀您共赴春日之约。此外,有多家博物馆延时闭馆,让观众可以在博物馆中尽情度假
2025-04-01 23:03:00
西班牙曾计划用两万人征服明朝,为什么最后没有实施?
1574年1月11日,殖民者雷克尔给西班牙国王写了一封信,他在信中告诉国王,只要他愿意,可以率领60名士兵攻占中国明朝
2025-04-01 17:26:00
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为何如此出名?专家:放大十倍后就明白了
无论哪个时代,无论是艺术家、文学家、科学家甚至普通读书人,对达芬奇的传世名画《最后的晚餐》都有所了解。毫无疑问,《最后的晚餐》已经是永恒的精神符号
2025-04-01 17:58:00
白登之围与一片石大战,相同困境,刘邦与李自成的选择,孰对孰错
中国历史上有两场战争很相似,但时间上却跨越了两千年,那就是汉初的白登之围和明末清初的一片石之战。这两场战争在发生的背景上很相似
2025-04-01 18:50:00
又至清明,追思情深。在襄阳市保康县城关镇堰塘村的一座红军墓前,邓家四代人接力守墓94年。墓中长眠的是一位至今无人知晓“叶司号员”
2025-04-01 20:14:00
10个可以和人吹嘘的历史冷知识,一般人真不知道
一:百家姓为何以“赵钱孙李”开始?百家姓流传至今,四姓一句朗朗上口,为何从赵钱孙李开始呢?据相关历史记载,百家姓最初的编纂者是宋朝时期南方吴越国的一位老儒生
2025-04-01 16:44:00
世界文化遗产武当山:“四至”西界首次被准确定位
武当山"蟠蜛八百余里"的区域概念,肇于宋元史志,至明代被确立为法定山界。随着东、南、北三块界碑陆续被发现,其边界走向与古籍记载基本吻合
2025-04-01 16:50:00
2019年,女子坐月子吃12个南瓜被婆婆大骂,公公让她用脚踩钉子
2014年10月19日,长沙市望城区的何庆林接到了村里妇女主任的一个电话,妇女主任对何庆林说:“你的妻子方宝琴在原阳市的一家医院中生了一个孩子
2025-04-01 16:54:00
1993年,一名采购员私自拿走27万公款,劫机潜逃台湾省,下场如何
1995年的春节,中国各地都是张灯结彩迎接新春的到来,而在海峡两岸的台岛监狱中,一位神情复杂的中年男子拿着电话迟迟不肯拨号
2025-04-01 17: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