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林黛玉最真实结局,她自己比谁都清楚,借《五美吟》讲出所有细节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9-28 16:08:00 来源:戏说三国

红楼梦演义266:潇湘馆设祭祀焚香祝祷,林黛玉悲远适悲吟五美

且说贾敬死后,贾珍和贾蓉父子率先赶回来,不久贾琏便护送贾母、贾赦、邢王二夫人也回来了。众人聚齐自然大哭一场。人死不能复生,只得操持葬礼以为逝者活人。

这边因二尤姐妹常住宁国府,便引出很多事端,暂且不提。

林黛玉最真实结局,她自己比谁都清楚,借《五美吟》讲出所有细节

(本文是基于《红楼梦》而创作的演义故事,内容多是原创,若介意请审慎观看)

话说这些日子林黛玉身上好了很多,薛姨妈便抽空回去看看,也要到宁府那边去陪坐陪坐?这日探春早上过来看她,要约着去探望凤姐。林黛玉不知怎么的便没去。

探春见她神情萧索意态懒懒的,便知她心下又不痛快,往常这种事常有也不在意。坐了一会儿便自去了。

这里黛玉见她去了,独坐床头听着窗外那蝉鸣之声,又想起才刚记起的那“芙蓉花签”的事来。

当日群芳夜宴掣花签,黛玉得了“芙蓉花签”很是满意,。芙蓉被称水中仙,最是清雅出尘,林黛玉除了竹子,便喜欢那“莲”,要不也不会说只喜欢李义山的“留得残荷听雨声”了。

只是黛玉回来后,闲暇时再把玩品味这芙蓉花签,便触动了一些个心事。

她对贾宝玉的心事无人可说,却过不去自己的心关,不免心思敏感,怕有一些声言和谶语。

原本“莫怨东风当自嗟”出自欧阳修《和王介甫明妃曲二首之二》,是说昭君出塞故事。

王昭君因被小人毛延寿所害,后被选中赐婚远嫁匈奴。虽是悲剧一场,也成全了她“落雁美人”的声名。林黛玉初始只想到“落雁”之名与芙蓉之美,却忽略了昭君出塞之事。

林黛玉最真实结局,她自己比谁都清楚,借《五美吟》讲出所有细节

直到昨晚无事翻那元人杂曲,突见有那高则诚所作《商调·金络索挂梧桐·咏别》,套了醉翁的“红颜胜人多薄命,莫怨东风当自嗟”,改为“红颜自古多薄命,莫怨东风当自嗟。”

林黛玉便觉心下一沉,咯噔一声不自在起来。

要说之前的昭君出塞故事,还只是一个念头,如今加上这一首《咏别》就完全不同了。

高则诚开篇便引用了张敞为妻画眉的典故铺垫,铺陈出有情人不成眷属,终将诀别分离的意思。

林黛玉想起这些意思,再结合昭君出塞故事,自己如今在贾府寄人篱下,外头又有那金玉之说,便生出不好的想法来。是以这一早上心里不自在,连探春来叫她去看凤姐也并不同行。

探春去后,她心中思绪翻涌,不禁由那明妃又想起几位与之境遇相似的女子来,因有所感应便一一记了下来。写完后吹干墨迹再看时,不禁又洒下泪来,将那纸墨又打湿。

遂叫雪雁进来,吩咐她出去传一些应时的瓜果回来,又叫紫鹃将屋内摆着的小琴桌上的陈设搬下来,将桌子挪在外间当地,将那龙文鼒放在桌上,等瓜果来时听用。

过不一会儿,婆子携了瓜果回来,只说雪雁前后便回。黛玉也不理会。看着她们摆陈齐备后,将那香点燃于鼎中,吩咐众人出去,再拿起那页纸,只听她逐一念道:

林黛玉最真实结局,她自己比谁都清楚,借《五美吟》讲出所有细节

西施

一代倾城逐浪花,吴宫空自忆儿家。

效颦莫笑东村女,头白溪边尚浣纱。

虞姬

肠断乌骓夜啸风,虞兮幽恨对重瞳。

黥彭甘受他年醢,饮剑何如楚帐中。

明妃

绝艳惊人出汉宫,红颜命薄古今同。

君王纵使轻颜色,予夺权何畀画工?

绿珠

瓦砾明珠一例抛,何曾石尉重娇娆。

都缘顽福前生造,更有同槲考帕取

红拂

长揖雄谈态自殊,美人巨眼识穷途。

尸居余气杨公幕,岂得羁縻女丈夫。

诵完后又心中默念数语,才将那页纸压于桌上的砚台之下。再唤紫鹃和雪雁进来将桌椅再归位。也是这时,贾宝玉不叫而至跨门进来了。

文中暗表,林黛玉所作五首诗后被贾宝玉命名为《五美吟》。

她所祭奠的也正是这五位身世遭遇坎坷的美人。这五人冥冥中又与黛玉的人生经历契合,

西施、虞姬、王昭君、绿珠、红拂这五人,曾是历朝“四美人”中人物,虽偶有调换,但时有传诵。

这五人身上具有两个相似之处。

林黛玉最真实结局,她自己比谁都清楚,借《五美吟》讲出所有细节

第一,都从一国去到了另一国,处在了两方势力争斗中间而薄了性命;

第二,都是为人妃妾,不得自主!

这五人都可谓是林黛玉之象征。

西施,那黛玉便有“西施”之说。她的表字“颦颦”也来自于“西施捧心”之态。曾有人说她是“心似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西施本是越国浣纱女,因吴越争霸越国惨败,越王勾践听从范蠡的美人计,将西施与郑旦送去吴宫,给吴王夫差为妃子。

日后越王勾践卧薪藏胆,打败吴王夫差后,西施结局有数种,但流传最广的还是西施客死吴宫,没能返回家乡。

虞姬,是楚霸王项羽的姬妾,因楚汉争霸,项羽兵败被围垓下。虞姬为了项羽自刎而死,筹了霸王之恩义。这便有了后文姽婳将军林四娘的意思了。

明妃便是王昭君,本是汉哀帝宫人,因得罪画师毛延寿而不得宠幸。彼时汉朝势弱,常对匈奴和亲,便将王昭君选出,送去匈奴为呼韩邪单于阏氏,史称明妃。

当日薛宝琴曾作《青冢怀古》说的是王昭君客死异乡结局影射林黛玉,便有那“汉家制度诚堪叹,樗栎应惭万古羞。”

汉家无将,谜底便是那“酱”。而所示结合芙蓉花签,便知道林黛玉日后也与王昭君、西施一样是被皇帝赐婚嫁去异国为王妃的。

“西施入吴”和“昭君出塞”,影射的是林黛玉被迫远去异国为王妃的结局。

林黛玉最真实结局,她自己比谁都清楚,借《五美吟》讲出所有细节

绿珠,本是南越国女子,后被巨富的石崇买回做了姬妾。石崇被人所忌,遂借讨要露珠为名发兵逼迫。石崇因政治纷争被杀,而绿珠则于石崇死前坠楼而死。

“虞姬自刎”和“绿珠坠楼”都表达的是以死酬知己的大义,影射的是那林黛玉日后远嫁异国为王妃,是为酬报贾宝玉情义作出牺牲,彰显远嫁而死的胆略和情义。后面《姽婳词》还有进一步说法。

红拂,本是隋朝权臣杨素的姬妾,因青眼李靖是个大英雄,不惜私奔追随李靖降了唐朝。

“红拂夜奔”代表的是林黛玉心中的不甘和不屈不挠,她不想做西施和王昭君嫁人作王妃。也不想像虞姬和露珠那样委屈而死。尽管结局已经注定她将与几人一样从一国去到另一国,但她仍旧奢望自己能够像红拂一样,慧眼识英雄,贾宝玉能够带她走出困局,获得人生自由。

纵观林黛玉所作之《五美吟》的五位女子,都是时代夹缝被政治裹挟的女子。她们无一例外都有为人妃妾的命运。应了潇湘妃子和芙蓉花签之谶。

林黛玉因感而作的这五首诗,更进一步借五人影射自身结局,终究是被迫嫁出贾家,远嫁异国而死的命运。

这就是“时也运也命也”了。

正是:潇湘馆设祭祀焚香祝祷,林黛玉悲远适悲吟五美。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以上故事或有虚构,根据《红楼梦》80回前故事线索整理、改编和推论。

文|君笺雅侃红楼

插图|清代画家孙温《绘全本红楼梦》

#一座城就是一部文化史#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9-28 17: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林黛玉最终结局,与《红楼梦》原文不同,死后贾宝玉为她守墓余生
林黛玉的结局并不在家家,而是离开贾府被迫远嫁海外异国为王妃,并死在了西海沿子……有人说这不是胡说么?林黛玉还泪而来,怎么可能远嫁给别人?那样又怎么“质本洁来还洁去”?说实话这是两
2024-09-28 16:04:00
贾宝玉为什么将芳官改叫耶律雄奴,又改金星玻璃?他的心思你不懂
...耶律雄奴,再改为金星玻璃。而这件事恰恰不小心对应了林黛玉的芙蓉花签。(第六十三回)宝玉听了,喜出意外,忙笑道:“这却很好。我亦常见官员人等多有跟从外国献俘之种,图其不畏风霜,
2024-09-11 14:33:00
林黛玉的真正结局,死在贾家就是侮辱,她是被外嫁异国客死他乡
...回后续书,“苦绛珠魂归离恨天”最人印象深刻,都痛心林黛玉死得可怜。不过,续书如此一写,就断了前面八十回,曹雪芹给林黛玉精心设计的结局线索。而且还让林黛玉背负了永远也洗不脱的“
2024-10-01 15:19:00
贾母挂在房檐下的那些鸟,越细想越怪异,林黛玉一来就发现问题
...处伏笔,尤其重要章节的细节处就更是如此。比如第三回林黛玉进贾府,她眼中所见,几乎每一处都为未来埋下重要伏笔。读书人常关注黛玉见了贾母后的一系列情节故事,殊不知她一进贾府就有一
2024-09-19 19:32:00
林黛玉怎么才能嫁给贾宝玉?熟读原文统计12条数据,才惊觉没可
...。贾宝玉就像唐僧一样,前世为僧,今生再为僧,注定与林黛玉有缘无分。二,甄士隐一家三口甄士隐在丢了女儿后家破人亡,出家而去。他“隐”的就是贾宝玉日后失去林黛玉后出家为僧的后事。
2024-09-15 14:47:00
曹雪芹写了七条线索,证实林黛玉外嫁异国为王妃,就是不嫁贾宝玉
熟悉君笺雅侃红楼的朋友会知道,关于林黛玉的结局,观点与《红楼梦》续书完全不同。君笺雅侃红楼认为林黛玉并没有也不会死在贾家,而是与贾探春一起,二女同嫁海外异国为王妃。清明前后出嫁,
2024-10-03 17:25:00
林黛玉为何喜欢“留得残荷听雨声”?看过李商隐的经历,才知原因
林黛玉说她不喜欢李义山,唯有一句“留得残荷听雨声”不错。她说这句话时,正赶上与贾宝玉等人泛舟湖上,说起残荷恼人之事。(第四十回)宝玉道:“这些破荷叶可恨,怎么还不叫人来拔去。”宝
2024-10-06 16:42:00
玉带林中挂是指林黛玉上吊?了解“枯木”深意,才知她死前的遭遇
...晴雯和副册的香菱。正式开讲正册十二人。开篇自然就是林黛玉的判词图画。一来就是争议最大的一幅。我是君笺雅侃红楼,为您讲述《红楼梦》里的那些事儿。(第五回)宝玉看了仍不解。便又掷
2024-09-25 19:36:00
林黛玉不是病死,而是为救贾宝玉牺牲?真相就在《姽婳词》故事里
...藕败”和“桂花”伏笔的秋末死去。这几人无疑都是在为林黛玉的死于中秋作伏笔。脂砚斋批语《牡丹亭》伏林黛玉之死,也印证了林黛玉与杜丽娘一样死于中秋夜。我是君笺雅侃红楼,为您讲述《
2024-12-07 09:59: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冲冠一怒为红颜:得知初恋女友被人强奸,男子愤怒之下杀死强奸犯
冲冠一怒为红颜:指的是吴三桂和陈圆圆的事情,当年李自成起兵,从吴三桂手上抢走陈圆圆,于是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引清兵入关
2025-04-02 14:20:00
传世名剑“七星龙渊”:持有者皆王孙贵胄,唐朝后便下落不明
引言宝剑,是中国古代尚武文化的代表性器物。无数的文人墨客都曾写下了关于宝剑的名篇,譬如郭震的《宝剑篇》:“昆吾铁冶飞炎烟
2025-04-02 14:27:00
北宋有八十万禁军,为啥却被几万金兵灭掉?原因让人尴尬
在小说《水浒传》中,梁山好汉林冲曾任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因此许多人认为北宋禁军人数众多。那么问题来了,既然北宋军力如此雄厚
2025-04-02 14:37:00
菏泽,这座镌刻着千年牡丹魂的芳华之城,自唐宋以来便是文人墨客心驰神往的牡丹王国。当春风唤醒百亩花田,姚黄魏紫次第绽放,菏泽便成了流动的国色天香诗卷
2025-04-02 17:15:00
鲁网4月2日讯清明节前夕,74岁的莫洪文在家人的期盼目光中,整理着装,自重庆市梁平区出发,准备去“看望”四伯。目的地是1400多公里外的泰安市宁阳烈士陵园
2025-04-02 19:17:00
在地理概念中,“八百里”多为虚指,强调疆域之广袤。明宪宗朱见深的一纸敕书,将巍峨的武当大山凝结成四方界石——东抵冠子山奇峰
2025-04-02 20:18:00
曹操有七个女儿,全都年轻貌美,为何曹操让她们全嫁给一个男人?
对曹操,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在东汉末年那个乱世之中,曹操异军突起,成为了曹魏北方霸主的奠基人。对于曹操的评价,历史很难进行界定
2025-04-02 21:01:00
四面楚歌中的重要人物(四面楚歌的历史人物都有谁)
四面楚歌中的重要人物四面楚歌的意思,大家都知道,指的是腹背受敌,被别人困在中间,到了叫天不灵,叫地不应的囧境。可很少有人知晓四面楚歌的历史人物讲的是谁
2025-04-02 21:04:00
清明追思先哲 赓续关学文脉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千百年来,张载先生的“横渠四句”以及他的关学思想深刻影响着中国社会与文化
2025-04-02 13:44:00
遇见《韵之队诗集》:一场跨越时空的诗意对话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的生活被各种碎片化的内容充斥着,心灵似乎也变得愈发浮躁。然而,总有一些美好的事物能够穿越喧嚣
2025-04-02 15:28:00
豫人为善丨大别山下56年的守望
大河网讯 带着准备好的鲜花,扛着扫帚,沿着97级台阶走到墓园……“老朋友们,今天我又来看你们了。”在信阳市光山县文殊乡花山村花山寨烈士陵园内
2025-04-02 15:30:00
本文转自:人民网-安徽频道吴祚麓芜湖,是一座古老的商埠城市,地处长江下游,南依皖南山系、北临江淮平原,居承东启西、连南贯北的交通枢纽位置
2025-04-02 15:36:00
历史上的今天 | 丹麦童话作家安徒生诞辰
汉斯·克里斯汀·安徒生(Hans Christian Andersen,1805年4月2日~1875年8月4日),又译汉斯·克里斯蒂安·安德森等
2025-04-02 11:32:00
季布一诺:楚汉风云中的诚信丰碑
他是项羽麾下骁勇善战的猛将,令刘邦闻风丧胆;他也是汉高祖悬赏千金也要生擒的“死敌”。可当生死攸关之际,竟有人甘冒灭族之险
2025-04-02 09:3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