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南平松溪:百里松荫碧长溪 “蔗”甜茶香乡村美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3-10-28 14:18:00 来源:人民资讯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

蔡瑛 施德书 周燕兰

千年古县、生态松溪的“绿”是“百里松荫碧长溪”的山水诗意画卷,是生生不息、勃勃生机的百年蔗林,是“人在草木间、林茶草共生”的生态茶园,是推进和美乡村建设的最强底色……描绘绿色风景线,筑就百姓幸福城。

在湛卢山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两山”理论早已融入日常烟火,根植群众心里,成为生动实践。

南平松溪:百里松荫碧长溪  “蔗”甜茶香乡村美

祖墩乡龙源有机生态茶园。周燕兰 摄

和美乡村入画来

沿着山路盘旋向上,道路两侧茶园绵延起伏,层层叠叠,万亩茶园的壮观唯有登顶才能一览其风貌。在山顶,茶平乡吴山头村是第一批省级传统古村落,依山而建,处处皆景、步步如画。

村内百年红豆杉、香樟、马尾松古树群风雨无阻的伫立在老地方,蜿蜒古道上的青石是时光岁月的沉淀,延续明清两代风格、保存较为完整的古民居三三两两的错落在村中。时光仿佛在这里慢了又慢,留住乡情乡愁,吸引着八方游客来寻找。

美丽乡村入诗入画更入心。据了解,吴山头村目前已建成湛卢山美术写生基地、湛卢山摄影基地、湛卢诗歌村,这也是全省首个诗歌村,被授予福建省特色文艺示范基地。“村里这些年变化非常大,环境也变得很整洁,住着很舒服。经常有年轻人来,我们心态都跟着年轻了。”说起现在的生活,村民们都乐呵呵的。

让土特产成为“乡愁流量”、“现在乡村振兴发展都不错,政府也重视,通过短视频展示乡村美景、美食,通过网络带货,把家乡的百年蔗、茶叶、手剥笋等农产品销到全国各地,对直播带货我们有信心。”优美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土特产资源正吸引着一群像刘晨曦这样的年轻人返乡创业,他们在湛卢古道上勇往直前。

“原生态山水的保留、传统村落街巷的保护、古树老屋的守护,依山就势、因地制宜,留住乡风乡韵乡愁,农文旅融合发展,蹚出产业兴、村民富、乡村美的新路。”乡村振兴永远在路上,吴山头村党支部书记杨庆标对乡村建设的未来充满期待。

近年来,吴山头村立足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思想理念,不断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先后修复三条机耕道,完善村庄路网。在“自然美”上下足功夫,逐步把吴山头村打造成独具特色的红色湛卢茶旅文化旅游村,扎实推进宜居宜业宜游和美乡村建设。

乡村振兴“蔗”里兴

走进郑墩镇万前村,连片稻田金灿灿,百年蔗园绿意盎然,白色民居整齐有序……秋色醉人,村民们甜蜜的生活更醉人。

在百年蔗示范基地,挺拔的翠绿随处可见,风吹蔗林,激起连绵绿浪。万前村百年蔗是当地独一无二的名片,种植于清朝雍正四年(公元1727),其宿根寿命至今已近三百年,当地人称其为“百年蔗”,其基因密码至今未被破译。2016年入选中国农业文化遗产普查名录,2021年,松溪竹蔗栽培系统入选第六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名录。

依托乡土,找准特色,在青山绿水间,百年蔗产业稳步发展。郑墩镇宣委叶明介绍,2012年,万前村党支部牵头成立万通百年蔗专业合作社。2013年,建设2000多平方米的“百年蔗”制糖厂,迈出百年蔗产业化发展的第一步。2015年,全村208户村民全民入股参与种植百年蔗。入股村民获得销售分红,同以往个人种植相比,每亩可为村民增收3000元。

挖掘资源禀赋,做好“土特产”文章。2022年8月,松溪县启动“松溪乡村振兴战略与县域经济发展讲习班”,在宣讲党的创新理论的同时,精心策划“三农”、乡村振兴等讲习内容,以“小话题”讲好“大理论”、以“小故事”讲活“大道理”、以“小视角”讲透“大主题”,赋能乡村振兴。结合百年蔗产业发展情况,讲习班高位嫁接中国甘蔗研究所团队、高校专家学者等进入讲习队伍,通过借力院士工作站、“松溪甘蔗科技小院”,推进产学研有机结合,将独有的绿色稀缺资源转化为致富一方的特色产业。

同时,讲习班还组建县、镇、村团队,在全县范围内宣讲百年蔗产业发展,引导群众种植百年蔗。截至目前,全县推广种植百年蔗2000余亩,其中郑墩镇推广种植800亩,为全县发展百年蔗产业奠定坚实的基础。

与此同时,松溪县围绕延伸百年蔗产业链、价值链,不断提高百年蔗附加值。百年蔗产业发展多元化,从单一产品红糖到研发出茶点、蔗酒等多元产品。坐落在林屯工业园区的雍蔗食品公司,于2022年4月成立,专门从事百年蔗果酒产品研发、生产。公司占地10000多平方米,目前已完成一期建设4000多平方米,预计今年整个厂区可建成并投入使用。

“我们去年收购了600万斤百年蔗,后期经过发酵蒸馏做成朗姆酒。今年预计收购800万斤,也就是4000吨,按1100元一吨的收购价,蔗农亩产就有4000多元收入。” 交谈间,福建雍蔗食品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兆慧跟我们算了一笔经济账。

细雨绵绵,百年蔗在秋雨中长势喜人,这份“甜蜜”的产业将再迎丰景,为乡村振兴注入了不竭动力。

生态茶园有颜更有“值”

你若想看看“头戴帽、腰缠带、脚穿鞋” 教科书式的茶园,龙源有机生态茶庄园不可错过!

用脚步去探寻这片先后得到了欧盟、美国农业部的国际有机认证的茶园。漫步在千亩生态茶园中,感受天然氧吧带来的身心放松,体验人在草木间、林茶草共生的美妙。空气中氤氲着清幽的茶香花香,令人心旷神怡。放眼望去,茶园叠翠,丹桂似火,秋意正浓。

如何实现林茶草共生的理想呢?祖墩乡副乡长宋鸿宇的介绍给了我们答案。“茶山套种厚朴、红叶李、桃树等落叶树种,吸引鸟类、蝴蝶、蜜蜂栖息,利用生物多样性防治病虫害,打造茶林相间、茶草共生的复合式立体生态茶园。”

据了解,龙源有机生态茶庄园坚持有机种植二十余年,已形成丰富、稳定、良好的茶园生态系统,作为松溪乃至南平市发展有机茶种植的标杆企业,在循环生态农业探索中也一直处于引领者的角色。

科特派赋能,生态茶园有“颜值”更有“价值”。利用福建省农科院生态所的茶园套种灵芝发明专利技术,龙源在茶园套种绿肥、灵芝,利用绿肥肥田、抑制杂草生长,茶树、绿肥为灵芝提供仿野生栽培环境,茶枝、茶加工废弃物作为灵芝培养料栽培灵芝,灵芝栽培后留田可作为有机肥,基本实现了茶园低投入的低碳农业模式。同时,生产的茶叶和灵芝品质得到极大提升。据福建省农科院农经所刘新永介绍,生态抑草技术可将人工除草次数由原来的每年三至四次降至一至两次,每亩可节本增效200-300元。套种灵芝,每亩可增收5000-10000元,经济效益明显。

此外,松溪县龙源茶业有限公司与驻地村实施“村集体+企业+村民”共建模式,整合周边茶叶资源,采取多种方式深化三者的合作。现已带动就业300余人,贫困户23户,每户每年增收2700元以上;计生户15户,每户每年增收4000元;村集体每年增收8万元以上。

人在草木间,林茶草共生。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龙源紧紧围绕绿色高质量发展,积极探索生态茶园发展模式,让一座座青山变成金山,铺就着一条前景广阔的乡村振兴之路。

“到南平去,助乡村振兴”。时下,闽北大地正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松溪县深入贯彻落实福建省委、南平市委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工作要求,以“千万工程”引领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加快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正走出一条具有松溪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28 17: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本文转自:法治网近日,福建省南平市松溪县人民法院渭田法庭联合郑墩镇司法所深入杉溪村“吃茶话事点”,以“茶”为媒,体“茶”民情,在茶香中开展人民调解员暨“法律带头人”“法律明白人”
2023-09-15 17:09:00
松溪:走好生态路     做活茶文章
...林奥 通讯员 黄梦炜 王骥)采茶制茶季,处处飘茶香。在松溪祖墩乡龙源生态有机茶园内,茶农们穿行在茶树间熟练地采摘嫩芽。“我们深化茶旅融合,打造茶林草共生的生态有机茶山,把生态
2024-05-09 04:15:00
办好县域高中  筑就美好未来
...生活在2023年高考中,南平市共有10人被清华、北大录取,松溪占了其中三席。高考成绩斐然,连创佳绩:2021年,松溪一中学子齐予炫保送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2022年,松溪一
2023-08-31 16:34:00
“武夷茶·华夏行”济南品鉴交流活动 暨松溪九龙大白茶品牌推介活动盛大启幕
...夷茶·华夏行\"第三场重磅活动——济南品鉴交流活动暨松溪九龙大白茶品牌推介活动,在济南国际会展中心隆重开幕。活动通过品牌推介、产销对接、文化展示等形式,汇聚茶行业权威专家、重
2025-06-21 23:16:00
福建省南平市松溪县市场监管局开展汛期特种设备安全检查工作
...然灾害而引发的特种设备安全事故,近日,福建省南平市松溪县市场监管局结合汛期特点,对辖区内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厂房地基、防洪设施、防雷电设施、应急救援设施设备等方面,开展特种设备安
2024-06-19 11:40:00
让“百年蔗”成为“致富蔗”
本文转自:人民政协报福建松溪县政协委员共绘乡村振兴“幸福实景图”让“百年蔗”成为“致富蔗”记者 王惠兵《&nbsp人民政协报 》 (&
2024-01-18 02:26:00
林建赴松溪调研
...自:闽北日报本报讯(记者 徐陆锋)19日,市长林建深入松溪县调研乡村振兴工作,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千万工程”经验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聚焦“六美”目标和“四共”
2024-04-20 02:16:00
执“绿色金融”之笔   绘多彩乡村画卷
...进一步打响“千年建州 理学名城”的城市品牌。漫步在松溪梅口埠景区,鹅卵石铺就的林间小道边随处可见古宗祠、古房子,繁华褪去尽显文化沉淀。在得知这个距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的梅口码头
2024-05-17 03:02:00
兴业银行驻村书记张蕃亮:走好文化振兴路 千年古村崭新颜
...艇在雨中穿梭,转移被困民众……今年6月,福建省南平松溪县遭遇极端强降雨,而位于县城北边的项溪村,在沿溪水坝的保护下,村民得以免受暴雨侵害。项溪村因溪得名,源于白马山脉的凤溪穿
2024-08-05 12:17: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天冷羊肉热销 进补有讲究
天气转凉,羊肉逐渐成为市民餐桌上必备的滋补佳品。羊肉虽补,却也有忌口人群。10月12日下午,滨体社区举办的健康讲座上医生提醒
2025-10-13 22:20:00
小叶医探 | 中国科大附一院北区新增两大病区
大皖新闻讯 10月13日,“小叶医探”从中国科大附一院(安徽省立医院)了解到,该院北区骨科运动医学与手足脊柱外科综合病区
2025-10-13 16:48:00
孩子不长肉、身高落后?兰山妇幼儿保科郭庆娜团专解儿童成长难题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姜曼 通讯员 钮厚东我家孩子为什么老是不长肉?我家孩子地身高与同龄人比怎么越差越远?别人家的孩子怎么学啥都会
2025-10-13 16:21:00
家有“小胖墩”别大意,可能是内分泌在“捣乱”
家长们常常觉得孩子“胖胖的”是健康有福气的象征!但是,如果孩子体重在短期内快速增长、远超同龄人,尤其是伴随生长速度减慢或其他异常
2025-10-13 14:00:00
日照市中医医院赵丽丽:针灸技法之“声东击西”
在日照市中医医院中医经典科,一面绣着“妙手神针除病痛,仁心仁术暖人心”的锦旗背后,藏着一段令人动容的医患故事。近日,饱受颈肩痛
2025-10-13 13:26:00
假期结束,您的咽喉“健康账单”该清一清了!
近日,山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山东省耳鼻喉医院)咽喉科门诊患者明显增多。不少市民在节后陆续出现咽喉不适,如声音嘶哑、咽痛、异物感
2025-10-13 10:34:00
双语海报丨从河南农场到世界餐桌
大河网讯 在中国的版图上,有一片神奇的土地——河南。黄河之畔,文明肇始;沃野千里,粮香盈天。从青山绿水间的信阳毛尖,到金色田野里的灵宝苹果……越来越多的河南农产品正乘着开放的东风
2025-10-12 21:13:00
节后减脂正当时 室内健身受热捧
“假期聚餐多,体重涨了4斤,节后必须赶紧减脂!”10月11日,市民周女士在下班后,背着运动包走进家附近的健身房,开启了节后第一堂燃脂课
2025-10-12 17:59:00
文化中国行·非遗“青春派”②|谷小光:走活棋子烧饼这盘棋
日前,谷小光正在制作棋子烧饼。 河北日报记者 杨明静摄分好剂子、包入肉馅、慢慢收口……整套动作行云流水,一气呵成。8月22日
2025-10-12 07:51:00
节后月饼去哪了?营养师和美食达人们给出建议
●商家:过期月饼严格销毁,未用完馅料制成茶点●消费者:搭配茶饮或花式改造成奶昔、甜点,创意再吃夏商民兴超市文屏店内,散装月饼所剩无几
2025-10-11 08:18:00
“糖水仓库”来了! 闽侯县龙祥岛的甘蔗进入丰收期
眼下,正值甘蔗丰收的季节,在闽侯县龙祥岛的田间地头,成片的甘蔗进入丰收期。
2025-10-11 09:08:00
如果选择美白产品?五款热门美容仪器实测推荐
夏天晒黑、熬夜暗沉、痘印难消,很多人试过不少美白护肤品却没有明显效果,难免会问什么产品美白效果好。其实比起单纯涂抹,能深入肌底作用的美容仪
2025-10-11 11:41:00
专注高品质医疗体验,杭州圣玺综合门诊部有限公司打造妇产特色新标杆
作为一家综合性门诊部,杭州圣玺综合门诊部有限公司明确将妇产领域作为其核心发展方向,集预防、保健、诊疗、康复于一体,旨在打造一个让女性安心
2025-10-11 11:44:00
健康体重 理想血压 平度市第三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开展“全国高血压日”公益活动
鲁网10月11日讯2025年10月8日是第28个“全国高血压日”,活动主题是“健康体重,理想血压”。为提高全民关注血压的意识
2025-10-11 11:45:00
秋风起咳不停?详解秋季咳嗽3大诱因及应对方法
秋意渐浓,早晚变凉,不少人发现自己的喉咙开始“闹情绪”了。办公室里咳嗽声此起彼伏,有时还觉得嗓子里有痰但是咳不出来,白天影响工作状态
2025-10-11 12:2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