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
宋豪新
今年,为促进成都市各级医疗机构高质量发展,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医疗服务需求,“城市医学名片·特色专科榜”大型评选宣传活动应运而生。其中,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以下简称市五医院)风湿免疫科、肿瘤科、血管外科、老年医学科、泌尿外科五个特色专科脱颖而出,荣登特色专科榜,成为成都市“城市医学名片”。在这五张城市医学名片的背后,其医疗服务尽显温度本色。
“应收尽收”,错峰分流解患者所需
如何体现医疗服务的温度,一种最朴实的实践就是“换位思考”,站在患者的角度,竭尽所能地去解决他们的需求。
即使是在疫情放开后,阳性患者大幅增长期间,这样的“急患者所急,解患者所需”初心也贯穿始终。
成都市五医院经历了一场严峻的考验。在疫情发展的最高峰时,发热门诊日均收治千余患者,加上入冬后的老年病人越来越多,一度让市五医院各个科室,尤其是老年医学科的科室“爆机”。为保障发热门诊的正常运行,医院迅速扩充了发热诊区,将发热门诊外的空地、原绿码核酸采样区改扩建为发热诊区,发热诊室增加了2—3倍,全院也抽调医务人员支援发热门诊诊治。
与此同时,各科室也在想尽办法保证患者的治疗。“医生,我家里妈妈感染了,但是我没有症状,我爸现在核酸和抗原也是阴性的。听说科室这两天人多得很,他还能住院吗?我能进病房陪护吗?”这位患者的主治医生宽慰道:“为了避免其他老年患者被感染,我们可以先把老人送到密接病房区先观察两天,你就可以去陪护了。”
老年医学科主任周莉华介绍,“最近,每天科室都面临着这些疑问,手机、座机都不断有患者咨询希望能住院治疗,我们也很想最大限度地让患者都能来治病。”
于是第一时间,老年医学科召集全体人员,详细讨论,制订预案,把如何保障科室现有患者安全,确保阳性病人增加情况下,通过错峰分流、分区住院、及时消杀,把救治危重症,降低病死率作为工作重中之重。同时,面对出现的医务人员感染增加,严重减员,如何合理安排工作保证科室工作顺利运行,周主任做了详细规划。每一位住院患者都会收到来自责任护士点对点的关心和温馨提醒,以及医护对其紧张焦虑情绪的疏导,当大家到达治疗区之后,科室已经有序做好分类分流准备。
“看到这些医生们,我才觉得新冠没什么可怕!”一位在门口等候的家属感慨地说。
“温度服务”下的众生相
“温度”已经镌刻进成都市五医院人的基因。常常安慰,总是帮助。这样的初心,形成了市五医院人“温度服务”的众生相。
当患者感到难堪时,她们不会逃避。肿瘤科曾经收治过一例患者,身上挂着尿袋。由于长期缺乏家人的关爱及照护,送到医院时,他已经全身溃烂并散发着恶臭,同病房的患者都难以忍受地要求更换病房。
但护士长却认真地为患者清理全身的污秽以及压疮、皮肤破溃,还帮老人剪了指甲和头发。老人最后感动地流着眼泪说,“感谢护士长,他已经很多年没有这样洗过澡了。”
当偶遇意外时,她们也选择站出来。风湿免疫科护士陈颖曾在温江目睹一场车祸,伤者躺在地上,戴了一个遮住口鼻的帽子,“担心他可能会因为呕吐窒息,我把他的帽子摘掉,把他的头偏向一边。刚开始,他的口腔有分泌物,我用纸巾清理了,后来,情况更加严重,出现了喷射状呕吐,我一直在为他清理,纸巾用完就向路人要了一些。”
陈颖在伤者车上发现了降压药,为确保安全,她一直等到救护车赶到现场,并随救护车到了医院,配合急诊科的同事一起联系家属、带病人检查。
当患者有需要时,他们更会时刻待命。
“今天安排了5台手术,完成后我还要准备义诊……下午还要会诊。”这是泌尿外科主任张力的一天。
“7点半开始门诊,12点结束,已失声。两天9台择期手术。”这样的经历对于血管外科副主任医师姚佐懿来说,已成为一种常态。
虽然身在不同的岗位,但“五院人”做的都是同一件事,即用真诚服务好每一个患者!正如市五医院相关负责人曾在采访中所言,“为患者着想,不应是一句空话,需要实在的措施落地。”为方便患者,医院还将门诊时间提前到7:30 开诊,并且推行“无假日医院”更是便民举措的延伸,对于医护人员的休整,则通过灵活的调休、错峰休假等给予保障。
一位网友说过,“有这样的好医院,是我们的福祉”。近期疫情仍在持续,在市五医院他们是医生、护士,也可能是医技、后勤人员,都在岗位上化作冬日暖阳,温暖着每一位患者的心。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1-16 20:45:1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