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蓝玉:从开国元勋到剥皮惨死的悲剧人生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10-27 08:04:00 来源:戏说三国

崇祯十七年,张献忠打下了成都城,踏进了蜀王府,蜀王带着几个妃嫔跳井而死。张献忠把蜀王府搜刮一空,随后在成都城门楼上发现了个奇异之物。城楼上有一所孤零零的小庙,中央端坐一栋人像,顶盔掼甲。离奇的是,这尊人像的材质既非泥塑又非木雕,须发眉目鼻口宛然如真,更像是一具肉身。

蓝玉:从开国元勋到剥皮惨死的悲剧人生

张献忠好奇,找来王府宦官询问才知,这尊塑像是明朝著名的开国元勋蓝玉,塑像内部以金玉填充,外面罩着的,是蓝玉的人皮。蓝玉是朱元璋亲自下令杀的,“(洪武)二十六年二月,锦衣卫指挥蒋瓛告玉谋反,下吏鞫讯。”史称“蓝玉案”。朱元璋毫不留情,前前后后杀了一万五千多人。

相传朱元璋将蓝玉下狱后,按律应被凌迟处死且株连九族,朱元璋念在与蓝玉有儿女亲家的关系免于凌迟,改成剥皮,蓝玉算是落了全尸。要说明朝的刽子手刀功也是了得,竟将蓝玉的皮从头剥到脚,而且是完完整整的一张人皮,剥下来的整张人皮,被朱元璋下令拿到全国各地做巡回展示,震慑百官。

蓝玉:从开国元勋到剥皮惨死的悲剧人生

蓝玉“长身赤面,饶勇略,有大将才”,他是开国名将常遇春的妻弟,论辈分太子朱标还要随太子妃(常遇春女儿)喊他一声舅舅。常遇春早期曾经向朱元璋推荐过蓝玉,可是朱元璋并没有放在心上,因为老朱手下的猛将太多了:徐达、常遇春、汤和、朱文正、李文忠、邓愈、沫英等等,在他们的光环下,蓝玉毫不起眼。

直到洪武二十一年,蓝玉才算等到了出头之日。“时顺帝孙脱古思帖木儿嗣立,扰塞上。二十一年三月,命玉帅师十五万征之”,即“蓝玉征北”。蓝玉率兵深入漠北捕鱼儿海,北元皇室遭遇大败,除了元主和太子等数十人逃走,其他的皇子、公主和重臣全被明军俘虏,缴获宝玺、符敕、金银印信等物品,马、驼、牛、羊十五万余头,并焚毁其甲仗蓄积无数。

蓝玉:从开国元勋到剥皮惨死的悲剧人生

捷报奏传至京,朱元璋大喜,赐诏奖励慰劳,将蓝玉比作卫青、李靖,决定晋升蓝玉为梁国公。但是,仅仅五年之后,他就被剥了皮,大起大落让人唏嘘感叹,到底是什么让蓝玉从天堂跌入地狱?

原因有很多,比如侮辱北元王妃,致其自尽;班师回朝的路上,趁夜攻破大明喜峰关门,强行入关等等,朱元璋甚至特意下诏,把蓝玉的“梁国公”改封为“凉国公”,心凉的凉,而且还将他的过错镌刻于铁券之上,以示告诫!但蓝玉并没有放在心上,已久嚣张跋扈。

蓝玉:从开国元勋到剥皮惨死的悲剧人生

由于此时开国名将们已经死的死,老的老,蓝玉已经是大明的顶梁柱,朱元璋对他仍然重用。蓝玉平定四川建昌的叛乱后,朱元璋很高兴,封他为太子太傅。这个职务在明朝已经不小了,但蓝玉居然不满意,他眼见冯胜、傅友德身兼太子太师,不甘心身居二人之下,于是口出怨言道:“难道我没有做太师的资格吗?”

这明显是在“要官当”。朱元璋什么性格?要官就要命,朱元璋能饶过他?洪武二十五年四月,皇太子朱标不幸早逝,成了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朱元璋对蓝玉起了杀心。因为,蓝玉是太子朱标的忠狗。

蓝玉:从开国元勋到剥皮惨死的悲剧人生

朱标的太子妃是常遇春的女儿,因此要喊蓝玉一声舅舅,有了这一层关系,蓝玉对太子朱标极其维护。蓝玉甚至断言燕王朱棣有不臣之心,因而曾谏言朱标除掉朱棣,结果朱标宅心仁厚,没有答应。此事被锦衣卫探知,汇报了朱元璋。朱元璋本来是要传位给朱标的,蓝玉如此维护朱标虽然有些过分,但也证明了他的忠心,朱元璋甚至还有些欣慰。

但是朱标一死,情况就不一样了。朱元璋不仅全力为朱标铺平道路,还精心为他组建了一套文武班子,他们跟朱标都有这样那样的关系,比如蓝玉这样的,这些人精明强干,对朱标忠心耿耿,是朱标以后统治大明的依仗。但是朱标一死,这些人就成了“鸡肋”一般。因为他们跟朱标的儿子,后来的建文帝朱允炆可没有利益关系!

蓝玉:从开国元勋到剥皮惨死的悲剧人生

朱允炆性格软弱,一没能力,二没心腹,三没外戚。他的母亲是吕氏,跟大佬蓝玉没半点关系,这样的朱允炆上了台,有几个人服他?尤其是蓝玉,功高震主,目中无人,私下蓄养庄奴和义子,横行霸道。蓝玉曾强占东昌民田,被御史查问,蓝玉大怒,竟将御史赶走。朱元璋在世他都敢如此嚣张,老朱死后欺负个朱允炆还不是轻松随意?

此时的朱元璋已届六十五岁高龄,而朱允坟却只有十五岁,朱元璋自然要担心自己百年之后,这个年轻的继承人会控制不往局面;一旦那些开国元勋不买小皇帝的账,后果将不堪设想。以防止其在自己身后尾大不掉,所以,蓝玉必须死在朱元璋手里。

蓝玉:从开国元勋到剥皮惨死的悲剧人生

《国朝典故·翦胜野闻》中就为我们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朱标眼见父亲诛戮太过,于是跑去请求父亲手下留情;朱元璋将一根上面满是刺儿的荆条丢到地上,然后让儿子去捡,结果朱标半天才捡起来拿给父亲。朱元璋于是将荆条上的刺儿全部削去,然后意味深长地对儿子说道:“这样你再去捡,不就容易得多了吗?”

这就是朱元璋的“荆条除刺”理论,虽然未必是真实的,但这的确是朱元璋的真实心态。矫枉必须过正,这是朱元璋一贯的思维特点和行事风格,他不能不替儿孙们做长久打算,也算是替国家社稷做长远打算,哪怕最后会背负上嗜杀的恶名。防患于未然,杀人立威!

蓝玉:从开国元勋到剥皮惨死的悲剧人生

洪武二十六年二月初一,锦衣卫指挥蒋瓛告发蓝玉,意图在皇帝籍田时谋反。蓝玉获罪,二月初十蓝玉被杀,剥皮实草,传示各地。到达成都后,因蜀王是蓝玉的女婿,就上表请示,把蓝玉的皮留在了成都,填充以金玉之物,建了所小庙世代供奉起来。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27 09: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明朝开国元勋蓝玉的死因与教训
历史上有很多开国元勋,本来为国家做了很大的贡献,但是国家建立以后,却被统治者直接清除了,譬如我们知道的韩信,白起等人都是这样的结局,因为建立一个国家的皇帝最怕的就是功高的人,他们
2023-11-14 15:03:00
蓝玉是如何居功自傲,最后把自己作死的
...这些顽固势力便成为蓝玉的目标。1370年,蓝玉跟随开国元勋傅友德率军征伐蜀地,历经数战终于剿灭当地割据势力。次年,又提军北上跟随徐达将军攻伐北元。每次战役蓝玉都作为先锋,在野
2023-05-05 15:48:00
明朝六大杰出将领,个个忠君爱国,名扬天下
...第一功臣,一生谨慎却难逃宿命。徐达,这位明朝的开国元勋,绝对是个“狠角色”。他出身农家,算是个地地道道的“草根逆袭”代表人物。元末乱世,他跟着朱元璋打天下,靠着一身过硬的本事
2024-12-23 11:23:00
常遇春与蓝玉:恩情与忠诚
...英勇善战,足智多谋,曾辅佐朱元璋开创了大明王朝。而蓝玉,则是明朝名将,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勇敢的战斗精神,成为了明朝历史上一颗璀璨的将星。常遇春与蓝玉的恩情,始于一场偶然的相
2024-07-07 22:04:00
明太祖朱元璋为何被称为第一屠夫
...皇位,到洪武三十一年去世,在位三十年间,明朝的开国元勋、文臣武将几乎被他屠杀殆尽。朱元璋杀功臣,主要是借助惟庸、蓝玉两起所谓的“谋反”大案,进行大肆株连。惟庸于洪武六年为相,
2023-07-15 18:47:00
朱元璋的屠刀下,悍将蓝玉为何不反抗?是真的没有那个能力?
...,即使是最忠诚的臣子也无法逃脱政治权力斗争的残酷。蓝玉,作为明朝开国名将之一,他的一生见证了权谋与忠诚的较量,最终成为了权力斗争的牺牲品。蓝玉并非一开始就在明朝武将中脱颖而出
2024-10-19 14:32:00
朱元璋和明朝初年的三大惨案
...外另设府僚,其中就包括李善长、徐达、常遇春等等功臣元勋,意在朱元璋外出征战期间,由太子监国、方便各将军丞相辅佐。 洪武后期,蓝玉和朱标关系甚好,本来是朱元璋留下辅佐朱标的,
2024-02-05 21:46:00
...手上能够说成身负很多的军功,是那时候十分知名的开国元勋,因此朱元璋对他十分的钟爱,以至于能够用宠溺来描述,更是由于这般,蓝玉该人逐渐的十分的自豪,性情也发生变化许多,以至于刚
2024-06-26 15:29:00
朱元璋不杀李善长、蓝玉、胡惟庸等功臣,明朝会改朝换代吗?
...,对于朱允炆会大力的维护,毕竟一朝天子一朝臣。开国元勋也好,世袭勋爵也罢,只有得到皇帝的宠信,才能存在下去。朱允炆登基后,如果这三人还健在,首先李善长已经是垂垂老矣,造反不具
2023-05-16 11:11: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