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北京日报
关末
“莫言对余华放狠话”“张艺谋老师逝世”……最近网上不少爆款新闻,初看标题十分吸睛,可仔细一瞧不是胡扯就是故意缺字。有网友自嘲,“这年头谁还没被标题党骗过!”
放眼各大社交媒体、门户网站,新闻标题似乎是越来越难懂了。强蹭热度,非要把名人明星往标题里堆,还要点缀些绯闻八卦;故弄玄虚,刻意模糊关键信息,“突然官宣”“重大发布”后便戛然而止;断章取义,本来原文没那个意思,也得强行曲解一番制造冲突……怎么刺激怎么改、怎么惊悚怎么来,仿佛不用点套路就不会起题了。
老话说,文好题一半。标题浓缩内容精华、点明全文主旨,在吸引读者方面作用不可替代,但也总有从业者在此间动歪心思。比如上世纪三十年代,就有一篇题为“丰子恺画画不要脸”的稿子,令丰子恺本人都大吃一惊。但细看此文,原来本意不是骂人,而是夸赞丰子恺漫画人物笔墨传神,不需要细画五官就能表意。这反差倒是有了,可实在谈不上雅致。
到了如今,新闻的发布源多了、转发站多了,信息严重过剩,在标题上“整活儿”也成了某种刚需。特别是在火热的网络传播市场,某些自媒体内容产出能力有限,又高度依赖流量变现的商业模式。于是,“点开全靠标题、转发才靠内容”逐渐成了行业规律。
也许有人会说,文字游戏而已,无非就是耽误点时间、浪费点感情,何必较真?然而这真是小事吗?首先这些有噱头、没营养的东西侵犯了读者正常获取信息的权益,更严重的是这种风气导致内容生产者的心越来越浮,一些从业者已不满足于在字面语法上卖关子。他们深谙社会情绪、传播之道,热衷用个把字词挑动情绪、贩卖焦虑。可偏偏在这个浅阅读时代,真就有人只读标题、不过脑子,看到只言片语就开始“另类解读”,甚至在评论区展开骂战。
对各种有违公序良俗的标题,网友读者声讨过,相关部门也惩戒过。但从现实来看,消息发布主体五花八门,擦边违规的方式又太多,真要杜绝其实并不容易。能否从平台入手,在信息抓取、推送流程上堵住出口,或许值得继续探索。
当然,普通网民在经历过多次被刺、中招后,也不妨长长记性、读读内容,别再稀里糊涂做了垃圾信息的二传手。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9-26 08: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