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网络中国节·春节】东湖融评:春节文化历久弥新,年味中国绽放光彩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4-02-09 21:23:00 来源:荆楚网 (湖北日报网)

【网络中国节·春节】东湖融评:春节文化历久弥新,年味中国绽放光彩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今天是大年三十,家家户户张灯结彩、除旧布新,大街小巷炊烟袅袅、喜气洋洋,神州大地尽显一派热闹非凡、蓬勃盎然的春意,人们也在热气腾腾的烟火气、扑面而来的年味里,感受着春节文化的独特魅力。

春节,是最能拨动全体中华儿女心弦的日子,也是中华文化最生动也最鲜活的载体之一。中华民族历来重视春节,五千年的岁月长河里,从周代族人的祭天祭祖、庆祝丰收到汉唐年代的祭祀与欢庆并重,再到明清时期的迎年贺岁……传承至今、接续发展的春节文化,凝聚着人们对岁满添新、迎春纳福的美好希冀。放眼当下,无论是贴春联、写福字、拜灯山、逛庙会等传统方式,还是央视春晚短信祝福、网络贺年、抢刷红包,抑或是如今城市周边自驾游和乡村游、体育健身迎新春、文博场馆过大年等各式过年潮流,各式各样的文化活动不仅展现着春节传统文化的底蕴,而且加大新国潮文化精粹的供给,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让春节这杯时间佳酿散发出历久弥新的芬芳。

【网络中国节·春节】东湖融评:春节文化历久弥新,年味中国绽放光彩

家是心灵的归宿、情感的港湾,团圆是最浓的年味。如果说年俗活动是春节的文化内核,那么年夜饭里的“仪式感”则让春节文化更加丰富立体,也烘托出温情脉脉的节日氛围感,给人增添一种无形的力量和期望。时值除夕之夜,家人亲朋相聚,围坐一处热热闹闹铺开席面,腊鱼腊肉、年糕、饺子、汤圆、屠苏酒等美味佳肴热气腾腾,配上三两“小酒”,唠唠一年中的奔忙奋斗、家长里短,年的滋味从舌尖暖到心头。换言之,一碗人间烟火,欢声笑语里憧憬的是生活越过越红火的美好未来,万家灯火中映照的是家宁国安的祥和图景,这样的年味文化让春节更加有滋有味,让年味一年更胜一年。

【网络中国节·春节】东湖融评:春节文化历久弥新,年味中国绽放光彩

时代向前,中国向上;年味出新,文化灿烂。春节文化不仅是中国的,更是亚洲的、世界的。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当年味习俗融进现代时序、仪式浸入生活肌理,中华文化的和合之美也绽放于世界。我们欣喜地看到:在芬兰,2024年“欢乐春节”文艺演出呈现精湛的舞龙表演、传统与现代相融合的舞蹈节目,浓浓的年味儿助力展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的世界“朋友圈”;在澳大利亚,美食展、龙舟赛等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走”出国门,在讲好中国故事的过程中,传递出中国的文化自信与开放姿态;在美国,“唐诗的回响”音乐会上演,展现音乐与诗歌的完美交融……作为中华文化的一道独特风景和鲜明标识,春节文化不仅为各国人民观察和感知中国打开了一扇窗口,也搭建起心灵交流的桥梁,让更多人领悟中华文化所蕴含的价值观与智慧,凝聚“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信心和力量。

【网络中国节·春节】东湖融评:春节文化历久弥新,年味中国绽放光彩

红红火火的文化味,热气腾腾的中国年。春节是时令的分界,也是希望的起点。放眼全国,此刻花灯璀璨、辉映盛世,欢声笑语、萦绕阡陌,让我们聚焦春节这个重要传统节日,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丰富春节文化内涵、浓郁年味中国新风尚,在祈岁纳福中感悟家国同心的力量,在万象更新中积蓄奋力向前的信心,共祝祖国繁荣昌盛、国泰民安。

【网络中国节·春节】东湖融评:春节文化历久弥新,年味中国绽放光彩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宁云平(湖北咸宁)

图片、视频:王丽(湖北襄阳)

责编:廖逢倩【责任编辑:伍佳佳】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2-10 05:45:1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浙江在传承与创新上做出了积极尝试。预计到2025年,中国文创行业市场规模将突破7万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超15%。“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在杭州的非遗文创店中,设计
2025-01-26 00:32:00
【网络中国节·春节】东湖评论:在浓浓年味中乐享春节文化
...,将春节(农历新年)确定为联合国假日。从喜气洋洋的中国传统民俗节日,到其乐融融的联合国假日,传承赓续数千年历史底蕴的文明瑰宝,焕发更加夺目的时代光彩。作为中华文化的一道独特风
2024-02-10 01:00:00
【深情的牵挂】让传统文化焕发时代光彩
...民生活的水、电、气等难题得到了彻底解决。千年古城,历久弥新。新的一年,山西将持续推进传统文化资源数据库建设,实现文化遗产的永久保存与广泛传播;新建、改造一批博物馆,集中展示晋
2025-02-01 09:23:00
...乡俗风物、乡土故事,从非遗视角为观众呈现跨越千年、历久弥新的新时代乡土中国。文明是脉,乡土是根。中国作为传统的农耕文明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体与农耕文明、农业根脉结合得最为
2024-11-16 23:16:00
...文化就像刻在骨子里的记忆,在一代又一代人的接力赛中历久弥新。保护传统文化就是保护中华民族的集体记忆,就是保护好连接过去与现在的桥梁。近年来,《我在故宫修文物》《如果国宝会说话
2024-02-27 15:49:00
【网络中国节·春节】东湖评论:相信群众对文艺作品的审美眼光
...秀的作品的生命力,在时间的沉淀中终将焕发光彩,成为历久弥新的经典。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需要文艺,文艺也需要人民。好的文艺作品是在与人民群众同频共振中产生的。我们期待更加完善
2024-02-21 08:56:00
...,人民就是江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百年来历久弥新的初心宗旨,也是新时代中国青年拼搏奋进、青春闪光的人生航向。前进道路上,广大青年要胸怀忧国忧民之心、爱国爱民之情,聚
2024-05-03 22:55:00
...中新社沈阳1月18日电 题:原汁原味“最东北”百年大集历久弥新作者 李晛在东北大集里转一圈,身上一定沾满了年味儿。春节前夕,在中国许多地方都有赶大集、备年货的传统。东北大集作
2023-01-18 16:23:00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赋予城市新时代精神内涵,让城市焕发历久弥新的魅力。以优秀传统文化打造文旅产业,提高城市品牌竞争力。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文化和旅游
2023-07-14 11:57: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