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沪贵联动 | 阳明 · 问道十二境之水西论象:写下千古名篇《象祠记》,提出“天下无不可化之人”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11-30 15:17:00 来源:当代先锋网

沪贵联动 | 阳明 · 问道十二境之水西论象:写下千古名篇《象祠记》,提出“天下无不可化之人”

编者按

沪贵联动系列报道刊发以来,围绕“黄小西,吃晚饭”,向读者介绍了贵州众多自然珍宝与文化瑰宝。作为阳明心学的诞生地,贵州近年来大力实施“阳明文化转化运用”工程。根据王阳明在黔的生活、悟道以及讲学的行动轨迹,贵州2020年发布了“阳明·问道十二境”文化符号及经典游学路线,囊括贵阳、毕节、黔东南、黔南等地的多处自然、人文胜迹,分别为:龙场悟道、兴隆书壁、平越思隐、古道心旅、陆广晓发、水西论象、龙冈开讲、贵阳传道、南庵答和、南祠咏怀、东山遗韵、镇远留书“十二境”。为了让读者进一步了解“阳明·问道十二境”,日前,贵州省委宣传部与中国国家地理联合出品了《阳明·问道十二境》原创图书。沪贵联动系列报道将循着王阳明在贵州的行迹,带您逐一了解“阳明·问道十二境”。

在贵州省黔西县素朴镇灵博山的怀抱中,坐落着一座久经风雨的象祠,也是中国目前仅存的一座象祠。

象祠,是为纪念虞舜的同父异母弟象而修建的祠堂。相传,象在其母怂恿下,曾多次谋害舜,皆未得逞。其后,象被舜所感化。舜即位后,封象为有鼻国国君(其领地在今湖南道县北)。唐代以后,象祠多毁,贵州却留存有他的祠庙。

沪贵联动 | 阳明 · 问道十二境之水西论象:写下千古名篇《象祠记》,提出“天下无不可化之人”

象祠所在的黔西灵博山 。吴学文摄(中国国家地理供图)

王阳明贬谪修文期间,与贵州宣慰使安贵荣交往深厚,曾有书信往来。明正德三年(1508),水西以彝族为首的各民族请安贵荣出资翻修象祠。祠成,安贵荣遂请王阳明为之作记,王阳明欣然应允。

次年早春,王阳明在安贵荣的陪同下,渡过六广河到水西境内灵博山,一睹历经岁月洗礼后焕然一新的象祠。沿途中,他们被当地苗族、彝族等少数民族的热情所包围。少数民族同胞们以茶酒相迎,款待他们留宿共餐。水西各族人民的深情厚谊,如同春日暖阳,让王阳明沐浴在脉脉温情中。

沪贵联动 | 阳明 · 问道十二境之水西论象:写下千古名篇《象祠记》,提出“天下无不可化之人”

六广河。中国国家地理供图

到达灵博山后,看到饱经风霜的象祠已经被黔西人民劳作翻新,王阳明顿觉感慨万千,以唐人毁象而黔西奉祀象的史实,赞扬了水西各族人民的淳朴、忠厚及豁达的胸怀。

“予曰:‘毁之乎,其新之也?’曰:‘新之。’‘新之也,何居乎?’曰:‘斯祠之肇也,盖莫知其原。然吾诸蛮夷之居是者,自吾父、吾祖溯曾高而上,皆尊奉而禋祀焉,举而不敢废也’……”

沪贵联动 | 阳明 · 问道十二境之水西论象:写下千古名篇《象祠记》,提出“天下无不可化之人”

象祠景区内刻有《象祠记》的石碑。吴学文 摄(中国国家地理供图)

同时,王阳明还提出“象之不仁,盖其始焉耳,又乌知其终之不见化于舜也?”的新颖见解。王阳明认为封建的伦理纲常和道德观念都是与生俱来的,即使是象这样的人,其良知也与圣人同,只是暂时被私欲蒙蔽了良知,一旦受到道德感化,良知即显现出来。

于是,王阳明提出“吾于是盖以信人性之善,天下无不可化之人”。自此,王阳明的“良知说”如同晨曦初露,于朝阳下晶莹闪烁。

沪贵联动 | 阳明 · 问道十二境之水西论象:写下千古名篇《象祠记》,提出“天下无不可化之人”

黔西灵博山象祠。中国国家地理供图

《象祠记》在写作之后近两百年,被选入《古文观止》。如今,也成为素朴镇中小学的课程内容,那些关于教化链接人性“始”与“终”的论想,在学生们的琅琅书声中传递着,温润心灵,润物无声。

冬日,沿着王阳明的足迹重访象祠,或许可在重温这篇名作中,汲取多一份的勇气。

文/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黄若佩

视频/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吴蔚

编辑/陈江南

二审/姚曼

三审/黄蔚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1-30 20: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一现存的象祠。象祠之所以声名大振,是因为一代巨儒王阳明脍炙人口的名篇《象祠记》。王阳明是明代著名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心学集大成者。那么,王阳明为什么会写下《象祠记》?王阳
2024-07-12 06:03:00
16岁少年见一对大雁殉情而死,写下无人超越的千古名篇
...白,是深情的思念,是永恒的陪伴。笔者认为,能与相爱之人一起白头偕老,相伴终生,便是这人世间再美好不过的事了。1、少年赶考,路遇大雁殉情这一天,一位意气风发的16岁少年正骑着马
2023-02-07 21:29:00
飞云崖古碑石刻探寻
...云崖,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名篇佳句。明朝心学大师王阳明被贬入黔,洋洋洒洒写下《月潭寺公馆记》,盛赞飞云崖“天下之山,萃于云贵,连亘万里,际天无极”。明代的王训、郭子章,清代的
2023-12-26 20:28:00
2023“山外有山·黔西大集”文旅推介活动走进东部名城常州
...周口店、南有观音洞”之称。同时,黔西也是明代大儒王阳明在这里写下千古名篇《象祠记》的圣地,“天下无不可化之人”的心学思想在这里得以升华。近年来,黔西市依托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悠久
2023-11-12 13:57:00
为何说屈 原是李太白、苏东坡谪仙人的先辈偶像
...“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渔父答道:“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渔父自然是虚构的人物,而这也是屈,原内心的挣扎,不难看出屈,原内心其实早就清
2024-06-29 17:23:00
诗人路上遭强盗抢劫,即兴写了一首诗,却成千古名篇
安史之乱后,李唐王朝逐渐衰落了下来,全国的民生秩序受到了极大的影响。朝廷各种苛捐杂税越来越多,很多百姓只凭种地是很难生存的,不得不捞偏门走上了犯罪的道路。曾经盛唐时期那“路不拾遗
2024-09-07 10:22:00
杜牧等意中人14年,没想到她已嫁人生子
...小妾换别人的马骑的荒唐事情;在思想史上赫赫有名的王阳明其实是一个明朝的逃犯。杜牧也是一个“多面人”,他不仅仅是一个正直的士大夫,还是一位情场失意人。杜牧苦等意中人14年,没想
2023-01-03 19:05:00
...”而顿然开化,蕴育、凝聚、释放“灵气”而出彩出神。阳明心学与贵州美酒,看似并不搭界的两件“物华天宝”,双双出在贵州,是贵州地灵人杰、出神入化的必然。出神入化,要旨在“化”,化
2024-01-12 06:27:00
唐朝诗人在正史中没有记载,写的六首诗全是千古名篇
...是迷样奇崛。描写的画面与李白《将进酒》开篇的“黄河之水天上来”,相反相成。整首诗歌虽然都在描写边塞军旅生活的艰苦,但是同时却又刻画了一位思念亲人的战士的形象。诗歌意象极其丰富
2023-02-08 21:13: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多彩贵州文化新风采|朱启钤:没到过贵州却只认自己是贵州人的营造巨匠
“朱启钤的一生从未踏入贵州,但因籍贯贵州紫江(今开阳县),他只认自己是贵州人。”7月31日,79岁高龄的朱延琦带着他和曾祖父朱启钤的愿望踏上一段寻根之旅
2025-08-04 21:08:00
玉皇山脚下的中国丝绸博物馆,一直是杭城观展热门地。最近几年,每年暑假的“丝绸之路周”主题大展,都吸引了许多观众。眼下,2025“丝绸之路周”主题大展——“碧色万里
2025-08-04 14:28:00
上栗县金山镇开展“缅怀先烈 致敬英雄”活动
江西手机报萍乡讯 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8周年之际,为彰显参战老兵的新时代风采,弘扬退役军人“退役不褪色、退伍不退志”的家国情怀
2025-08-04 15:31:00
长影出品电影《731》发布“血证”版海报
历史不容遗忘,真相终将刺破黑暗。在抗战胜利80周年之际,长影集团出品电影《731》正式官宣定档9月18日全国上映,并于今日(4日)发布“血证”版海报
2025-08-04 16:35:00
千年文脉滋黔北:遵义书院的起源、发展及当代创新
多彩贵州网讯 历史文化名城遵义,地处黔北要地,自古便是中原文化与西南边陲文化交融的重要节点。其书院的发展轨迹,不仅是一部地方教育史的缩影
2025-08-04 18:14:00
鲁网8月4日讯跟着楹联游济宁,记者来到邹城孟府。孟府是国内规模宏大、保存较为完整、较为典型的官衙与内宅合一的古建筑群和封建地主庄园之一
2025-08-04 18:19:00
山河铭记丨粉墙黛瓦间,触摸烽火岁月的温度 大皖新闻走进新四军江北指挥部纪念馆
大皖新闻讯 庐江县汤池镇的翠林深处,一片粉墙黛瓦的建筑群静静矗立,这里便是承载着华中敌后抗战记忆的新四军江北指挥部纪念馆
2025-08-03 12:56:00
释永信被查,才知道她有多让人敬佩
释永信终于“暴雷”了。7月27日晚,少林寺官微发布消息称,少林寺住持释永信涉嫌刑事犯罪,挪用侵占项目资金寺院资产;严重违反佛教戒律
2025-08-03 05:40:00
杭州日报讯 近百年来,古文字学家多致力于研究古文字的识读及其历史价值,而书法家更倾向于如何将其转化为新的艺术创作范式。当然
2025-08-03 07:15:00
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这一承载着历史记忆与和平期盼的时刻,始终牵动着无数人的心。书法家樵夫怀着对历史的敬畏
2025-08-03 07:15:00
写在叶子《中国书画收藏史》新书出版之际杭州日报讯 在中华文明的星河中,书画艺术是最璀璨的星座之一。当我们驻足凝视王羲之的飘逸
2025-08-03 07:15:00
“循脉——中国画教育‘课徒稿’文献展”在浙江美术馆开幕
8月1日,“循脉——中国画教育‘课徒稿’文献展”在浙江美术馆开幕。作为国家艺术基金资助的传播交流推广项目,本次展览以中国画教育中的“课徒稿”为核心
2025-08-02 10:17:00
岁月流转,阳岐村的历史印记几经沧桑。一代代人的接力守护,古村迎来了它的光彩重生。
2025-08-02 12:17:00
我为家乡代言丨从万姓同根到红色基因,解码周口文化名片
大河网讯 什么可以成为一座城市的名片?7月31日—8月1日,“我为家乡代言”系列活动之“夏香满园”网络直播推介活动走进周口
2025-08-02 13:3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