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肩负使命首次入疆最短时间克服水土不服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3-01-07 10:03: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德州日报

肩负使命首次入疆最短时间克服水土不服

——记德州市妇幼保健院援疆医生徐光勇

肩负使命首次入疆最短时间克服水土不服

在社区义诊在社区义诊

肩负使命首次入疆最短时间克服水土不服

夫妻二人商讨个性化康复治疗方案

肩负使命首次入疆最短时间克服水土不服

进行小儿推拿治疗

本报记者芦瑞瑞芦瑞瑞

个人简介 徐光勇,1986年2月生于齐河,2010年11进入德州市中医院工作,后考入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总医院(现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2017年年8月进入德州市妇幼保健院工作,任儿童康复科主治医师。2020年3月起参加医疗援疆,8月火线入党。2021年9月中期轮换延期,任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二师头屯河农场医院副院长。援疆期间主要负责医康养结合诊疗工作,协助院长进行日常管理。先后被评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二师卫生援疆先进个人、山东援兵团先进个人。

皑皑天山,巍巍昆仑;茫茫戈壁,漫漫大漠。万里援疆路,一生兵团情。

作为山东省第十批援疆暨第三批对口支援兵团干部人才计划中的一员,2020年3月25日,徐光勇踏上新疆的热土,带去了中医针灸、康复理疗和小儿推拿技术。2021年8月,他不忍刚有起色的中医诊疗技术后继无人,选择继续留在新疆。作为中医护理专业康复师的妻子张霞,带着婆婆和两个年幼的孩子,共赴新疆,夫妻伉俪,并肩作战,奉献着光和热。

徐光勇是德州市妇幼保健院儿童康复科主治医师,现任头屯河农场医院副院长、主治医师,他和张霞还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援疆人。

2005年高中毕业后,徐光勇的一位亲戚突发脑溢血,做完手术后,通过针灸治疗完全康复。受此事影响,他选择了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针灸专业。

虽然主修中医,但西医的内容他也学得十分认真,并广泛涉猎各种医学书籍,2010年毕业后以面试第一的成绩考入德州市中医院针灸推拿科。后考入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总医院,但经过慎重考虑,2017年,他重回德州,进入市妇幼保健院工作。

“德州市卫生援兵团计划是从2015年开始的,我认为这是一项非常光荣的政治任务,可以把自己的医术和山东的文化带过去,非常有意义。但当时工作时间短,未能如愿。”徐光勇说。2019年12月,因各方面条件出众,徐光勇符合援疆医生条件,援疆时间1年半,他义无反顾填了申请表。可“先斩后奏”的他却不知如何跟妻子交代:当时小儿子出生仅10天,大儿子刚上二年级,这一去家里的重担就都落在了妻子肩上。“援疆是一件好事,我支持你去,家里的事不用担心。”妻子没有半分抱怨,让他十分感动。

2020年3月25日,徐光勇首次进疆,对新疆的初印象——“冰美人”,自然风光奇绝秀丽,但略显“高冷”。头屯河农场医院所在地海拔700多米,气候十分干燥,刚到新疆,他经常流鼻血;饮食偏辣,这让自小对辣椒过敏,一吃就拉肚子的他非常不适应,只能每次吃饭前准备两大碗热水,把菜涮干净再吃;和山东有两个多小时的时差,每天早晨6点起床天总是漆黑……经过半个多月的调整,徐光勇逐渐适应了新环境。

除了生活上的不适,工作上也面临很多困难:头屯河农场有近3万人,医院只有一家,农场医院的硬件配备比较齐全,但医疗人才匮乏;很多当地方言听不懂,和病人存在沟通障碍。最棘手的是,以前医院里没有专业的中医针灸医生,当地老百姓并不相信通过扎针灸、推拿就能治好病。

王天芳今年52岁,是头屯河农场一连职工,常年劳作导致肩颈、腰腿不适。她听说农场医院来了山东的中医,就到医院找到徐光勇,可当徐光勇拿出针灸准备治疗时,王天芳突然从床上爬起来,说什么也不治了,径直走出了诊室。

推广中医理疗、小儿推拿技术成了百姓争相挂号就诊“红人”

2019年头屯河农场医院开设了中西医结合康复科,但没有配备中医针灸专业医生,徐光勇和德州市中医院医生李大民的到来,填补了这项空白。

为了尽快把工作开展起来,根据实际需要,徐光勇申请购置了一批更实用的设备,康复病房也逐步变得规范化。

2020年4月,70岁老人寇秀英的到来打破了科室的沉寂。前不久她刚刚做了肩关节手术,术后需要再到三甲医院做康复治疗。但从头屯河农场到最近的三甲医院来回一趟需要2个多小时车程,她便一直拖延没去治疗。但术后肩膀活动受限,时常感觉疼痛,听说农场医院来了几位医生可以做康复,就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找到徐光勇。

徐光勇同其他援疆医生共同会诊,为寇秀英定制了个性化的康复方案,以针灸推拿为主,配合局部微波理疗、蜡疗、针对性关节活动康复训练,内服中药等综合疗法,通过半个月的治疗,她的关节疼痛感逐渐减轻,也灵活了许多。

寇秀英有个4岁的孙女马润珂,平时不爱吃饭,经常出现腹胀腹泻等消化不良问题,稍微受凉就容易感冒。寇秀英问能不能治,徐光勇笑着说:“实在太巧了,我的专长就是小儿推拿。”马润珂的母亲每天把她送过来,徐光勇给寇秀英做完治疗,再接着给孩子做推拿,寇秀英出院后不到1个月,马润珂的食欲明显变好,生病的次数也减少了。

“农场医院新来的援疆医生徐光勇有独门绝活儿,而且非常随和有耐心。”祖孙俩康复后,成了医院的“代言人”。头屯河农场的老百姓大多相熟,一传十十传百,很多人都慕名前去治疗。当年4月底,医院的35张病床全部住满,一大半是做中医针灸、康复理疗的病人。

后来,王天芳鼓起勇气又一次来到农场医院,连续几天的针灸、蜡疗、中频理疗让困扰她多年的肩颈、腰腿疼痛得到了缓解。“上次看到要扎针,有点害怕,就匆匆地回去了,没想到治疗效果这么好。”提起第一次来医院的囧态,王天芳羞涩地笑了。

很多病人康复后,只要家里有人生病不舒服,就去找徐光勇。能治的病他竭尽全力,治不了的会推荐合适的医生。他还创建了微信群,只要患者咨询,都第一时间回复。渐渐地,徐光勇的办公室、家门口,经常放着病人送来的自家地里种的新鲜瓜果和农副产品。病人的信任与淳朴的笑容,让徐光勇心生温暖。

通过徐光勇和同事们的努力,中医康复室从最初的1间诊室6张治疗床位发展到如今的3间诊室18张床位。3年来,徐光勇累计接诊患者4000余人次。2022年中医针灸及康复门诊累计诊疗2300余人次,诊疗费与治疗费之和占全院总门诊的51%。

夫妻并肩作战分外浪漫医康养结合项目结硕果

2021年8月,眼看徐光勇的援疆期限将满,头屯河农场医院院长跟他深谈了一次,言语间充满肯定与挽留,希望他能挂职副院长,继续援疆。

回想援疆的一年半,除了春节,他只回过一次家,还是因为母亲摔伤住院。家里人怕耽误他工作隐瞒没说,多亏了他的大儿子“通风报信”,他才得到消息。到家后不久,他见到刚学会翻身的小儿子抬起头,愣愣地瞪着他,眼神完全像在看一个陌生人。他打趣地说,之前都是通过视频见面,可能我不太上镜,孩子都没认出我。

因为满怀对家人的愧疚,这一次他没有“先斩后奏”,而是第一时间征求了妻子的意见:“医院中医紧缺,中西医结合康复科刚有起色,现在回去可能面临青黄不接的局面……”妻子似乎早就看穿了他的心思,说:“我认为援疆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既然你想多留些时间,我就带着孩子过去找你,咱们并肩作战!”

妻子张霞是德州市中医院护理部主管护师、康复师。2021年9月,她带着两个年幼的孩子还有婆婆举家来到新疆。徐光勇与张霞二人成为第三批中期轮换援疆医生。夫妻并肩作战,医院的医康养及中医康复工作迈上新台阶。

作为第十二师第一家医养结合示范基地,头屯河农场医院医康养结合项目由头屯河农场医院和康悦养老院两部分组成。根据养老院入住老人的康复需求,徐光勇协调组织多次会诊。在充分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制定合适的康复方案,指导医院康复专业西部计划志愿者为养老院病人提供一对一床头指导。他还设计方案,完善了医院网络布局及医养结合信息化系统。2022年,头屯河农场医院代表兵团获“全国老龄系统先进集体”称号。

张霞结合农场医院人员现状,制定了护理人员中医适宜技术及康复理疗培训计划,完善了相关操作规程。将“简、便、廉、验”的中医适宜技术作为重点培训内容,手把手教护工康复护理技巧,目前医院已能开展10余种中医适宜技术。

批次传承接续努力个体微光汇成星辰大海

“徐医生是我师傅,工作上是老师,生活中是好大哥。”热依买木·买买提自2022年3月入职头屯河农场医院后就一直跟着徐光勇学习。由于医院年轻医生少,卫生援疆“造血功能”不能及时显现,传、帮、带工作进展缓慢,热依买木的加入让徐光勇看到了希望。

在“一对一”带教工作中,徐光勇用心向热依买木传授每一项技术,将自己所学所知倾囊相授。不仅手把手教她穴位扎针,还指导她如何处理医患关系。不到半年时间,热依买木就从刚开始的找不准穴位、不敢扎针成长到现在可以独自接诊治疗。

一批又一批援疆人的接续奋斗让徐光勇备受鼓舞。徐光勇坦言,就中医专科而言,前一批援疆项目开设了中西医结合康复科,他们才能开展中医康复理疗,把科室做大做好;前一批援疆项目建起医院和养老院之间的“鲁兵桥”,实现两院连接,医养结合“零距离”,他们才能为医康养结合搭建线上平台,打通信息梗阻……

援疆期间,徐光勇曾参观了胡杨林。他说,胡杨是新疆一种生命力极其顽强的原始树种,有惊人的抗干旱、御风沙、耐盐碱能力,顽强地生存于荒漠戈壁之中,被誉为“沙漠勇士”。“胡杨也象征了援疆精神,每个援疆人都是一束个体微光,这些微光汇成满天星辰,照亮新疆的蓬勃发展。”徐光勇笃信。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1-07 11: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在工作岗位践行初心使命(图)
...报代表委员履职故事市人大代表许鹏在工作岗位践行初心使命(图)带领团队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打造南开区中医康复中心,疫情之下奋战防控最前沿当先锋、做表率……过去的一年,市人大代表、
2023-01-15 05:17:00
帮扶有期情义无期!东莞医疗帮扶专家黄广文告别铜仁“第二个家”
...,才能真正使当地群众受益。刚到铜仁,黄广文一边克服水土不服带来的问题,一边发挥自身所学,为市民健康排忧解难。 碧江区居民陈先生,身体不适,三天没有食欲,在家人的陪同下,来到
2023-10-09 15:05:00
宁津县中医院康复科一天收两面锦旗
...饱含着患者最真挚的情感!病人事,无小事,时光更迭,使命依然。
2024-07-10 09:05:00
中医药 深度介入  助力患者康复
...作,济宁市中医院全体医护人员勇挑重担,牢记医者初心使命,坚定贯彻落实“保健康、防重症”的疫情防控要求,全力以赴守护患者生命安全。“不放弃每一个患者,不放弃每一个生命。”昨日,
2023-01-09 09:52:00
泰安市中医医院:发挥中医药优势 助力中医诊疗康复指导房村基地建设
...医院将以“为病人谋康复、为康复谋振兴”的康复初心与使命,竭尽全力做好康复工作,为人民群众健康事业的发展作出更大贡献!责任编辑:张斌
2023-10-25 17:59:00
泰安市中心医院急诊医学中心全面开启中西医协同诊疗模式
...刘女士(化名)在泰安旅游时与同行三人因登山劳累出现水土不服,伴随恶心、呕吐、腹泻症状。急诊门诊副护士长孔国清第一时间联系副主任医师周光明会诊,周光明辨证论治后分别给予实施针灸
2025-09-01 18:14:00
仁心越山海
...术毫无保留地传授给科室的医护人员,是他援疆的职责与使命。援疆工作开展以来,他每天到科室参与交班、查房,针对典型病例,现场演示康复评估和治疗手法。并且固定每周二到门诊综合治疗室
2023-07-10 01:28:00
杨通江:精心做医 执著做事 真诚做人
...就到患者家中给患者诊治。行医不是一种交易,更是一种使命;医生有温度,医学才温暖。2022年有位姓杨的患者因“脑出血、气管切开状态、肺部感染、左侧血胸、四肢功能障碍、意识障碍”
2024-06-13 04:58:00
【“未来之星”系列报道】泰安市中心医院“著名学者”高强:践行医者匠心,用爱照亮患者康复之路
...动能。一袭白衣,将满腔热情倾注于医学事业;“医”生使命,用心用情铸就患者康复之路。高强与同事正在探讨(记者 艾文慧 摄)作为医学博士,他技术精湛,勇于开拓进取,每年为上千余名
2023-12-17 10:50: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湖北咸宁警方通报一男子持械抢劫金店:被抢金饰全部追回,嫌犯抓获
来源:华商网 编辑:王莉文
2025-11-01 08:30:00
长白时评评论员 久泰平近些年,所谓的“能量石”“保健石”非常受欢迎。有些商家宣称“能量石”可以治病、保平安……小小一颗石头
2025-11-01 08:31:00
“多地女子因网上交友、遭情感诳诱后误入化妆品代理迷局”一事经华商报报道后,已引起多方关注。截至10月31日,四川、广东
2025-11-01 09:02:00
南报网讯(记者曹丽珍)10月31日,抖音生活服务发布《2025“苏超”数据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数据显示,5月10日至10月20日
2025-11-01 09:43:00
2025南京文学书集开幕
南报网讯(记者王峰)10月31日,2025南京文学书集开幕式暨“书香润校园”全民阅读活动公益捐赠仪式在金陵STYLE浪漫中心举行
2025-11-01 09:45:00
新一届冰心散文奖揭晓 唐山籍作者榜上有名
河北新闻网讯(殷念慈)10月30日,“第十一届冰心散文奖”揭晓,唐山籍作者王树久的散文作品《拥抱栗树》榜上有名,该作品原载于《唐山文学》2024年第4期
2025-11-01 09:49:00
“老校长”对邻里琐事上了心 成为社区“金牌”调解员
大皖新闻讯 古稀年岁的叶文祥把自己的退休生活变了个模样。从小学校长岗位上退休的他,不爱游山玩水,却偏偏对邻里琐事上了心
2025-11-01 10:03:00
与蓝天有关的故事①——《新西伯利亚高等军事航空学校的年轻学员》佳作赏析
“人民必胜——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苏联卫国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中俄美术作品展”正在长春美术馆展出。展览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与苏联卫国战争为主线
2025-11-01 10:05:00
【“四个100”文化导师下乡计划】非遗技艺进校园,文港毛笔传文脉——张公镇社科普及周让毛笔“圈粉”青少年
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青少年中的普及与传承,10月30日上午,张公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联合镇团委,特邀江西省“四个100”文化导师
2025-11-01 10:06:00
11月1日,十堰市市场监管局公布一批网络交易执法领域典型案例。“双十一”网络集中促销活动临近,为规范网络交易秩序,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2025-11-01 11:06:00
石家庄学院在全国大学生数字媒体科技作品及创意竞赛中获佳绩
河北新闻网讯(文晶晶、马文涛)近日,第十三届全国大学生数字媒体科技作品及创意竞赛全国现场总决赛在哈尔滨工业大学落下帷幕
2025-11-01 11:17:00
客从何来——陕西与客家的历史渊源 文化交流会在西安成功举办
为深入探寻客家文化根脉,促进地域文化交流互鉴,服务文化强国战略,2025年10月31日下午,“客从何来——陕西与客家的历史渊源”文化交流会在西安举行
2025-11-01 14:21:00
中国网11月1日讯 据国家安全部微信公众号消息,在境外学习、工作或者旅居期间,你是否曾遇到过不明身份人员的刻意接近?是否曾被情感拉拢或威逼利诱所困扰
2025-11-01 14:50:00
一座“冷门”城市,因为中国年轻人的分享走红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沈杰群)日前,纪录片《寻找杜塞尔多夫》举办中国、德国首映会。这部纪录片以独特的视角捕捉了一个有趣的文化现象
2025-11-01 15:45:00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蒋雨彤)10月31日,2025阳明心学大会在浙江绍兴开幕。本届阳明心学大会以“阳明心学与文化力量”为主题
2025-11-01 15:4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