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别拿高血压不当回事,80%以上中风由它造成,别怀疑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4-11-18 09:42:00 来源:康之道

高血压,作为一种常见的基础性疾病,总是让人措不及防,有的高血压患者平时没有任何的症状,但是一旦引发中风,对人体所造成的伤害无法想象。

高血压为什么会引起中风?

高血压对人体血管的伤害是非常大的,容易造成血管的动脉粥样硬化,导致血管的管腔缩小,血液的流通变慢,容易引发中风。

别拿高血压不当回事,80%以上中风由它造成,别怀疑

还有一种情况是,血压过高,血液的流通速度过快,容易对血管壁造成冲击,导致血管壁破损,引发中风;或是使血管内壁的斑块脱落,造成血管堵塞,引发中风。

不管是哪一种情况,对患者来说,所造成的后果都是无法预估的,一旦造成身体偏瘫,未来的生活也将受到影响。

高血压患者在什么情况下,才更容易引起中风?

1、生气的时候

别拿高血压不当回事,80%以上中风由它造成,别怀疑

一旦患者生气,情绪的波动较大,很容易就会造成血压的突然升高,引发中风。

2、天气逐渐寒冷

随着天气的逐渐变冷,加上室内外温差较大,容易引发血管收缩,血压流通不畅,造成脑部缺血、缺氧,引发中风

3、便秘

可不要小瞧了便秘对血压的影响,一旦用力,会引发血压升高,中风也是突然发生的。

别拿高血压不当回事,80%以上中风由它造成,别怀疑

总之,高血压对血管的损伤是非常严重的,一定要重视起血压,对于高血压患者,要养成按时服用降压药的习惯,把血压控制在一个平稳的状态。

在日常的生活中,也要合理健康的饮食,加上适当的运动,把血压控制好,减少对身体的损伤。

一旦高血压引起中风,一定要尽早地就医,来减少对身体的伤害,减少并发症的产生;应对偏瘫问题,同样要尽早开始神经修复和康复训练,来改善神经信号的传导,恢复正常的神经功能。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1-18 11:45:0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高血压性心脏病怎么回事?会出现哪些症状?对身体有哪些危害?
高血压性心脏病是由长期高血压引起的一组心脏疾病。高血压(或称为“高血压症”)是指在动脉中血液对血管壁施加的力量超过正常水平,这种增加的压力强迫心脏更努力地工作以维持血液循环。以下
2024-03-22 11:27:00
脸麻嘴麻是怎么回事
...麻嘴麻可能是中风前兆,也可能是中毒的原因,热身患有高血压或者糖尿病,属于常见那血管疾病,会造成脸麻嘴麻。1、中风前兆:中风可能是精神刺激或者受凉受寒引起的,多发患有高血压或者
2023-05-08 21:44:00
19岁高血压,26岁中风,没有遗传,是谁夺走了他的健康?
这里和大家分享一位高血压病例,他的经历,多少人会有?这位患者很年轻,今年才26岁,一月前出现头痛、走路不稳,到医院检查,被确诊为脑梗塞急性期,经过治疗后好转,目前在逐渐康复中。患
2024-05-21 15:19:00
22岁突然被确诊!提醒:第一批90后已成高发人群
...个共同点:男性,抽烟,锻炼少,经常熬夜,有糖尿病、高血压等基础疾病不自知或者知道了也没有去干预。中风不是老年人的专利,任何年龄段都有可能发生。近年来,被中风盯上的年轻人越来越
2023-11-01 16:32:00
高血压与中风的关系
本文转自:海南特区报一、高血压概述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它影响着全球数亿人的健康。高血压通常不会引起明显症状,因此许多人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患有高血压。高血压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
2024-02-28 00:01:00
血压过低也能引起脑中风!医生提醒:这5种情况出现中风或更危险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高血压一直被视为健康的隐形杀手,尤其是在中老年人群中,它被紧密地关联着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比如脑中风。然而,有一个鲜为人知的真相,那就是血压过低,同样潜伏着不
2024-03-10 14:19:00
眼睛也会中风?警惕“眼前突然一黑”
...睛的问题,背后却反映出全身血管健康。它的发生多数与高血压、高血脂症、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血液黏度增高和血流动力学异常等因素关系密切。其中,高血压、高血脂和高血糖,是较常见的
2023-10-19 07:49:00
...做好以下预防措施。脑中风容易出现在哪些人身上?1、高血压患者高血压是目前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也是导致脑中风的危险因素之一,血压得不到稳定,血管容易硬化破裂引发脑中风。2、生活
2023-02-12 18:41:00
专家表示:九成中风可以避免
...。”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医学中心主任何旭英表示,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房颤、吸烟、大量饮酒、脑卒中家族史等都是脑卒中的主要危险因素。在控制好血压方面,她建议35岁以上应
2023-10-29 15:43: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