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中央厨房-碰碰词儿工作室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20年来,西部计划共选拔派遣超过50万名高校毕业生到西部地区,以响亮的青春之歌,谱写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的奋进篇章。
在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实施30周年暨第三十八个国际志愿者日到来之际,人民日报要闻七版、碰碰词儿工作室联合人民网移动中心推出特别策划,讲述西部计划志愿者的奋斗故事,记录他们在西部沃土茁壮成长的无悔青春。“阿叔,玉米得注意防治蚜虫,喷药时要喷到玉米心叶。”一到农忙时节,广西隆林各族自治县农业农村局经济作物站的电话铃就响个不停,技术员韦敏平耐心地回答提问。
2020年7月,在学校老师的鼓励下,即将从华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专业毕业的韦敏平,报名参加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项目,被派往隆林各族自治县介廷乡政府,开展服务“三农”专项的志愿服务工作。“在校时,‘时代楷模’黄文秀的事迹和精神一直激励着我。我也出生在广西,毕业后如果能和她一样建设家乡,会是件很光荣的事情。”韦敏平说。“一开始听不懂当地方言,业务也不熟悉,工作起来吃力得很。”韦敏平说,她利用休息时间抓紧学习当地方言,熟悉工作流程,下乡了解村屯、群众的具体情况。
渐渐地,无论是推广农产品,还是回答村民提出的病虫害防治问题,韦敏平都能熟练应对。刚到当地不久,韦敏平和其他志愿者前往介廷乡老寨村看望当地留守儿童。当时正在上小学二年级的苗苗,因为父母常年在外务工,忙着喂鸡、洗菜、晒玉米,干起农活十分熟练。“成熟得让人心疼!”韦敏平说。自那以后,她和县里20多名志愿者组成团队,为留守儿童提供学习和生活上的帮助。2021年,韦敏平及团队成员共开展课业辅导、心理疏导、陪伴谈心等活动60余次,协调各方捐款捐物近3万元。
2021年9月,服务期满,韦敏平决定留在隆林。通过考试,她进入当地农业农村局经济作物站工作。“这里虽然没有大城市的繁华,但有淳朴真诚的父老乡亲,工作上也能发挥专长,我觉得这样的生活很充实,很有成就感。”韦敏平笑着说。
入职新岗位两年来,韦敏平深入村屯,解答农户种植难题;走进田间,帮助村民引进作物新品种;俯身地头,探索科学轮作机制……从西部计划志愿者到农业技术员,韦敏平一直服务在“三农”工作一线。
大山的女儿心系大山。“选择来到这里,我从未后悔,希望以后能为当地的发展多作贡献!”韦敏平说。
(人民日报记者 郑壹)
刊于《人民日报》2023.11.28 第7版
本期统筹:卢涛、娄霄霄、刘畅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1-28 20: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