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从清朝武官官服的补子中,如何区分等级?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3-05 23:04:00 来源:戏说三国

补丁,作为劳动人民智慧的产物,一直以来象征着贫苦,拮据的生活。

但是在清朝,这样一种“补丁”不仅做工精美,还因为封建王朝后期严苛的“衣冠之治”挂钩了阶级地位。

这种“补丁”被称为“补子”,而缀有补子的服饰,被称为“补服”在明清时期,是官员区别官阶的道具,可以说是自古以来制度的一个特殊体现。

而冠服制度自商周时期建立起来,向来是统治阶级维护统治的重要手段。

《礼记·王藻》中就曾说过:“衣正色裳间色,非列采不入公门。”这是最早的有文献记载的冠服制度。而补服,作为一种一个分支,起到同样的作用。

从清朝武官官服的补子中,如何区分等级?

一、补服的发展

1.雏形

根据后人推测,补服可能与唐代武则天推行的以袍纹定品级有所关联。

《旧唐书·舆服志》中记载:“延载元年五月,则天内出绯、紫单罗铭襟、背衫,赐文武三品以上:左右监门卫将军等饰以对狮子,左右卫饰以对麒麟,左右武威卫饰以对虎,左右豹韬卫饰以对豹,左右鹰扬卫饰以对鹰,左右玉钤卫饰以对鹘,左右金吾卫饰以对豸,诸王饰以盘石及鹿,宰相饰以凤池,尚书饰以对雁。”

加上原有的品色规制,通过服饰来巩固等级制度,加固皇帝统治。

2.起源

真正意义上的补服,普遍认为起源于明朝。

学过历史的人都知道,明清时期是君主专制中央集权达到巅峰的时期。这样一个皇帝一人执掌国家的朝代,对礼仪服制的要求是非常高的。

明太祖朱元璋继承了唐代的品色规制,又吸收了绣袍的意义,并加以具象化,以不同的动物来象征官阶地位,加固统治。

《大学衍义补遗》中记载:“我朝定制,品官各有花样。公、侯、驸马、伯服绣麒麟白泽,不在文武之数;文一品至九品,皆有应服花样,文官用飞鸟,象其文采也,武官用走兽,象其猛鸷也。”

这里提到了文官的补子是禽鸟,来象征文官的文采飞扬,武官用猛兽,象征武官的勇猛彪悍。至此,补服形正式在历史舞台中登场。

从清朝武官官服的补子中,如何区分等级?

3.延续

到了清代,统治者基于满族传统服饰,改良了补服。

比如废除品色规制,统一采用石青色;从“整补”改为“双补”;缩小了补子的尺寸,并在边缘加以花边装饰等。延续了文禽武兽的图案,这也是成语“衣冠禽兽”的由来。

总之,大体趋势是:使补服形制更加全面严格。误穿错误的服制是要杀头的。每年因为这件事死亡的人,得有十几万。

文武官补服细分类:

文官等级与图案:一品仙鹤,二品锦鸡,三品孔雀,四品鸳鸯,五品白鹇,六品鹭鸶,七品鸂鶒,八品鹌鹑,九品蓝雀。

等级与图案:一品麒麟,二品狮子,三品豹,四品虎,五品熊罴,六品彪,七、八品犀牛,九品海马。

二、“豹”与“虎”的地位问题

虎是最大的猫科动物,成年东北虎体重可达二百八十千克,而成年豹(这里指花豹)的体重最多也就是一百千克。

而虎又是数一数二的猎手,曾经也有在保护区,虎捕食豹的案例。在现代人眼中,豹的实力各方面来说,都远逊于虎,为何在清朝的官服体制中,豹的地位反而比虎要高呢?笔者认为主要原因如下:

1.豹相较于虎,更加符合统治阶级的心理。

虎是我国的野外的固有物种,满清女真族入关之前主要在东北地区活动,这里也是东北虎在我国的主要分布地,

作为游牧民族,女真人极有可能与东北虎打过交道,甚至吃过亏,所以对虎的印象就要差一些。而宫廷豢养豹起源于西汉,是番邦进贡给皇室观赏狩猎用的。

(要说豹完全在野外没有分布,也不全面。传说我国曾经有过,《山海经·南山经》中有提到:“南山兽多猛豹。”时隔千年,此豹与现实中的豹是否指同一物种尚且不表,若野外真有豹,也早已绝迹。尤其在清朝,没人见过。)

从清朝武官官服的补子中,如何区分等级?

在统治阶层眼中,豹的形象是自己的“家宠”,这种形象也十分符合清朝统治者对大臣的定义:“家奴”。

而虎与普通人相接触的机会更多,所以更容易发生伤人事件,尤其是在贵州一带,每年因为虎而损失的人命财产不计其数,这也让统治者十分头疼。

平虎患,费财费力不说,几年之后种族数量恢复,又要再来一次;不平,民心惶惶,对统治阶层的质疑,会动摇国之根基。

而豹作为贡品,多数在宫廷中,只在观赏狩猎时出场,与普通人接触机会并不多,更别提伤人事件。

试想,一个天天惹麻烦,一个统治者指哪儿打哪儿,如果你是统治者,你会提拔谁?

同时,豹更加低调内敛,符合中国封建王朝一直提倡的“中庸之道”。

《说文》中对虎的解释是:“虎,山兽之君”。《说苑·正谏》中:“今秦,四塞之国也,有虎狼之心,恐其有木梗之患。”

这里的成语“虎狼之心”,后来人们常用此成语来比喻凶残的野心。

这些都使虎的形象更加锋芒毕露,拥有了诸多统治者不喜欢的性格因素。

特别是清王朝,从一系列加强君主专制的政策改革可以看出,清朝统治阶层对自己的权利极为看重,他们不需要有野心有抱负的人,他们需要的是一个听话的“奴才”。

2.虎豹在大众心中的形象。

首先,豹的道德品质要高于虎。

你可曾听说过“豹成文”?人们常用这个词来形容一个人隐居洁身自好,“豹韬”也常借指兵法上的韬略。而虎的形象多是勇猛凶悍的莽夫,威武有余,韬略不足。

且像“为虎作伥”“虎视眈眈”多是贬义,凶悍勇猛作为士兵可以,当然还需要拥有韬略的豹来管理。

其次,宗教信仰,对虎形象的的塑造。

清朝更多信仰佛教,而在佛教传统体系中,大成者都坐在虎皮上修行,因为虎皮象征着恐怖与暴虐,豹子身上的斑点则象征着阴性的智慧。传说中的佛母腰间就系了一条豹皮裙。

不知道大家是否记得,《西游记》中,孙悟空见老虎伤人,便打死老虎,剥皮给自己做了条虎皮裙的故事?

原书中的孙悟空,是一个杀人如麻嗜血成性的妖怪。打死老虎象征着孙悟空残暴过老虎,腰间系得就是一条虎皮裙,也是象征着孙悟空性格中暴虐的一面。

再次,虎可以驯服的传言,降低了虎的地位。

民国文学家徐珂写了一本书,叫《清稗类钞》,专门搜集整理了清代掌故,里面提到了一个故事,叫“养虎耕田”。里面详细记载了贵州人如何驯服虎,让虎吃素食,敲掉尖牙,拔去利爪,教他们与牲畜相处,并利用虎来耕种田地。

当然,是否确有此事,还未可知。但这样的传言,也无形中又将“万兽之王”的地位下拉。

最后,豹比虎更强大可能为古人共识。

从心理学的层面来讲,人们会对未知事物怀有恐惧。国人与虎千百年来交手,早已熟知他们的本性,而人们对豹并不了解,所以未知,也就给这只异域猛兽添上一抹神秘色彩。

从清朝武官官服的补子中,如何区分等级?

况且随着深入了解,人们逐渐发现,豹能爬树,会游泳,行动敏捷,爆发力强,这些本领虎并不具有,(事实上,虎也能爬树,能游泳。只是在食物不匮乏,没有天敌的条件下,虎大部分时间不需要上树下水。)

在《西游记》中,还有这样一段描写:“行者认得,也就落下翅来,变作一只饿虎,剪尾跑蹄,要来赶獐作食。魔王慌了手脚,又变作一只金钱花斑的大豹,咬伤饿虎。”

或许与五行相克理论有关,我们总是更加愿意相信所有的东西有一定会受到另外一样东西的克制,这叫“一物降一物”。

虎伤人,人无法反抗,寄托于更加强大的猛兽来制约,本土内没有比虎更强大的动物怎么办?听说宫里养了豹,凶猛非凡,能帮人猎杀动物,那就让豹来对付虎。

于是豹就成为了能降服虎的存在。

民间思想与统治者的思想一拍即合。于是豹,就成为虎的“上级”,也就不奇怪了。

从清朝武官官服的补子中,如何区分等级?

总结:

许多看似不可能的事件,都具有背后严密的逻辑,只要细加推敲,总能体会其中的道理。补服作为封建王朝统治者维护统治地位的工具,如今社会早已不复存在。

但那其中对官员的期盼也是我们今天想要表达的期愿。

我们希望我们从事文职的公务员们文采飞扬,治国韬略,希望我们的军队警察像猛兽一般撕毁罪恶黑暗。我们安定的生活,全是因为他们的守护。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3-07 01:45:18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中国古代服饰文化是如何演变的
...汉时期,大一统王朝建立,中央集权成为了各个封建王朝统治者最为核心的观念之一。成熟的官僚制度逐步确立,官员之间的等级区分也逐步明确。最明显的区分之一便是汉代的印绶制度。印绶是一
2023-07-07 22:26:00
中国官服制度:等级与权力的象征
...启后的纽带,充分体现了阶级性、民族性、融合性。明初统治者在治国理政方面十分注重吸收前代统治者的经验教训。他们深刻认识到服装最能体现“优劣”,达到“区分贵贱,显示平等权威”的目
2024-04-23 07:12:00
明朝官服:华美衣裳下的等级制度
...有级,服位有等,一天下见其服而知其贵贱”,我国古代的官服不仅仅是作为一种特殊的服饰,同时也带有极强的等级观念。凝聚着明代乃至整个中国的哲学思想和礼法,可以说,我国的官服制度是
2023-09-16 19:54:00
...,也是长远历史的见证。同其他朝代的服饰不同,清朝的统治者为了从文化上体现出自己的特殊地方,于是便下令让中国人脱下已经穿了千年的汉服,转而换上了满族服饰。而朝堂上的官员们也从乌
2024-04-24 10:00:00
古代官员章补的寓意
...,地方则是静止内向、消极暗淡的,表示阴的一方,展现统治者对国家治理秉持着阴阳万物相对辩证统一的思想,也是皇室与官员章补形态差异的原因。三、明清章补纹样的区别明清两代的章补纹样
2023-08-05 15:28:00
笏板从春秋沿用到明朝,为何在清朝被彻底废除?
...作为明朝象征的褒衣博带、汉家衣冠、腰带笏板都被清朝统治者视作在文化上怀念明朝,也在此番禁令中逐渐销声匿迹,取而代之的是清朝鼠尾辫、补服等等。由此可见,正是因为清朝统治者信奉“
2023-07-08 15:24:00
清朝武官官服的补子,“豹”高于“虎”是为什么?
...服饰是非常典型且为极为重要的一环,所以,官员身穿的官服又着严格的等级划分不仅仅是他们的工作服,还象征着他们看重的身份地位。古代官员的官服还被区分为朝服,公服和常服。就说我们的
2023-01-18 22:17:00
古代官员的官服是朝廷派发还是自己购买?
...无法辨别的。古代除了军服外,唯一的制式服装应该就是官服了。据史书记载,中国最早的官服开始于周朝,以后朝代对官服要求最严格的是明朝清朝两个朝代。明朝的官服,由政府设置的织造馆统
2023-02-23 16:25:00
比较明清服饰的审美演变
...整个审美取向仍然是延续了前续王朝的关注之处。但清朝统治者作为满族人,有自己的文化制度,有自己独特的审美取向,尤其是旗装,一整套满清独有的服饰,体现了背后的文化底蕴。服饰作为一
2023-03-15 22:25: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