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京九晚报
从青岛到商丘,来自数省的12名大学生
一场跨越600余公里的乡村公益助学
“先有鸡还是先有蛋?为什么人不能飞?为什么鱼要在海里游?气球最后飞到哪里……”7月18日,在睢县匡城乡张庄学校,中国海洋大学赴河南睢县海洋科普宣讲团成员任岚岚正在上科学课,她以爱迪生孵小鸡的故事引导小朋友们提出生活中自己无法解释的问题,一个个充满童趣的问题引发了小朋友们对于世界的思考和探索的欲望。
任岚岚是中国海洋大学的一名大二学生,7月6日—19日,中国海洋大学赴河南睢县海洋科普宣讲团走进睢县匡城乡张庄学校开展暑期助教夏令营活动,宣讲团共有12名队员,余依晨是队长。他们从红瓦绿树、碧海蓝天的青岛到平川广野的睢县,跨越600余公里,为这里学前班至五年级的66名孩子带来了海洋科学、海洋食品、海洋地理等科普知识,并开设语文、数学、英语文化课程与心理辅导、美术鉴赏等丰富多彩的兴趣课程,让孩子们体验到开放式教学的快乐。
睢县匡城乡张庄学校现有150名在校生,这些学生中,留守儿童占多数,他们的父母大多进城务工,祖辈教育观念落后。为解决留守儿童暑假无人照顾的问题,该校校长许政伟积极对接高校大学生暑期“三下乡”教育帮扶实践队伍,积极为留守儿童扩展知识面,用知识点亮乡村孩子的梦想。
余依晨说,他们共为孩子们准备了218节课程,通过大小班与年级制相结合的方式解决学生的上课问题,同时,借助板书绘图、手工道具、红花奖励等方式吸引学生注意力,提高他们上课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支教的前期准备是个漫长的过程,除了做好每名队员的分工安排,还要做好教案准备、教学试讲、物资准备、教具准备、车票购买、联系学校、背景调查等工作,队员们集中力量,克服了一道道难关,实现一次次进步。”余依晨把团队分为教学、后勤、文秘、财务、媒体、活动、调研、心益等8个部分,分别对应团队中的各项事宜,保证每名队员有活干、每项任务有人干。
“我最喜欢上话剧课,我负责旁白,可以念台词。”即将上三年级的夏励凡说,话剧课互动性强,有趣又好玩。在一节有关海藻酸钠的实验课上,老师指导小组同学用海藻酸钠做一种名为“爆爆珠”的小零食,学生们在自己动手实验的过程中感受到了海藻酸钠的凝胶特性;心理课上,古力老师让学生面对面围成一个圈,组成一个“时光齿轮轨道”,同学们围绕“找出优点、夸夸爸妈、畅谈优势”等环节互动交流;体育课上,锤锤老师带领小朋友们一起做热身活动,小朋友们有模有样地压腿、扭腰、活动关节,体验太极拳的拳法、腿法等动作……
支教队员来自河北、湖北、福建、山东、云南、河南等全国多个省份,20岁出头的他们,第一次来到陌生的地方支教,身份从学生变为老师,生活上不再对学校和家庭有依赖,除了为孩子们传授知识,他们也收获了成长,温暖与真诚的相处,爱与被爱的道理。
余依晨说,在财务支出上,他们学会了能省则省、生活琐碎能帮则帮;黄雪和古力老师学会了骑三轮车采购食材、做饭,从半生不熟的小米粥到做出了香喷喷的青椒土豆丝;叶沅君以前没有足够的耐心,不会安慰人,不太会调解矛盾,通过支教,她学会了耐心,也完成了“生活小白”蜕变之旅;何韵思学会了根据不同孩子的性格巧妙教学,真正体验到了爱是双向奔赴的,并将爱与被爱的温暖传递……
“启蒙孩子们幼小的心灵,点燃乡村教育的微光,他们让孩子体验到了以前不曾接触的课程和知识,他们能够帮助留守儿童快乐学习和茁壮成长,为教育事业作贡献,我既开心又感动。希望他们能够继续保持积极热情的态度,为教育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许政伟说道。
余依晨说,他们会继续跟进张庄学校前进的脚步,并对实践过程中的调研、教育材料进行整理,努力探索出可复制、有特色、能持续的大学生暑期赴乡村教学方式,倡导社会关注乡村、关怀乡村,用行动向社会展现青年学子的赤诚之心和社会责任感,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凝聚青春力量。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7-21 08:45:1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