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东汉末年权臣董卓废帝事件:野心与权谋的交织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2-18 19:43:00 来源:戏说三国

东汉昭宁元年(西元189年)九月,东汉朝廷发生了一幕变故:依靠军力掌握朝廷的权臣董卓逼迫何太后颁布诏书,废黜当时的东汉皇帝:汉少帝刘辩,并册立刘协为皇帝,这边是历史上的汉献帝。

东汉末年权臣董卓废帝事件:野心与权谋的交织

董卓是一个野心家,而且此时东汉朝廷在黄巾起义的冲击下,对地方的控制已经处于严重衰退的状态。因此董卓的废立行为,一般被解读为是打算给自己将来篡位称帝做铺垫。不过,在名义上,董卓确实有废掉刘辩的合理理由:即让刘协称帝,才是正本清源的行为。

1、正本清源

汉少帝的皇位合法性并非经得起推敲。而这也给了董卓废掉汉少帝提供了依据。当然这仅仅是依据之一。因为即便是汉少帝的皇位合法性没问题,董卓也依旧有其他手段,来铲除汉少帝。毕竟在董卓之前,东汉朝廷已经有过外戚毒死正牌小皇帝的先例。所以汉少帝的皇位合法性问题,让董卓不必直接毒死当朝皇帝(而是选择废黜以后再毒死)。

汉少帝刘辩的母亲何太后,原本是汉灵帝身边的一个宫女。因为宫女生下了皇子,所以宫女也由此一步登天,成为汉灵帝的嫔妃,之后又被汉灵帝抬举,提拔成皇后。

东汉末年权臣董卓废帝事件:野心与权谋的交织

此外,在刘辩诞生多年以后,汉灵帝的另一个嫔妃王美人,又给汉灵帝生下了刘协。

汉灵帝有两个儿子,而且刘辩的母亲也被提拔成了皇后,因此理论上说,汉灵帝应该册立刘辩为太子。因此当时汉廷很多大臣建议汉灵帝按照规矩,立刘辩为太子。不过汉灵帝拒绝了大臣的建议:因为汉灵帝觉得,刘辩的性格行为,怎么看都不适合做皇帝。反倒是刘协更适合当皇帝。但奈何废长立幼不符合规矩,而且刘协的母亲也没有皇后身份。所以两难之下,汉灵帝选择搁置太子问题——而这给了后来的乱局,一定程度上奠定了伏笔。

东汉中平六年(西元189年),汉灵帝病重。临终之前汉灵帝托孤给宦官蹇硕,希望蹇硕能够拥立刘协为皇帝。

在东汉,宦官专权和外戚专权是一个传统。何后的娘家势力不弱,而且大将军何进就是何后的娘家人。因此汉灵帝也知道,想让刘协称帝,就得寄希望于宦官势力,所以才托孤给宦官。蹇硕起初计划谋害何进,然后拥立刘协,不曾想消息走漏风声,因此何进依仗自己掌握兵权,所以在何进主导下,刘辩才得以称帝。

因此理论上说,刘辩称帝不符合汉灵帝的遗命。

刘辩称帝后,何进借故诛杀了蹇硕。

2、汉少帝的软弱

汉灵帝觉得刘辩不适合当皇帝,倒并非是汉灵帝对刘辩有偏见。因为之后的事实也证明,刘辩确实没有人君的气象。

刚才提到,何进铲除了蹇硕。但是朝廷里宦官集团的势力还在。何进觉得可以直接把其余的宦官头目都杀死,但是何太后担心如果把宦官都杀了,会引起局势失控。毕竟宦官集团也是树大根深,稍有不慎就容易引起局势动荡。何进于是派人找并州牧董卓,让他带军队进京城,帮助自己铲除宦官们——何进觉得借助地方的军队,可以很好的清洗宦官势力。

对于何进的逼迫,宦官们也没有坐以待毙,而是选择暗杀手段,杀死了何进。何进被杀以后,袁术等人趁机带兵去杀戮宦官,而宦官们见抵挡不住,于是裹挟何太后、汉少帝等人出逃。从这个细节不难看出,即便是没有董卓之乱,东汉朝廷也未必能继续维持下去。

东汉末年权臣董卓废帝事件:野心与权谋的交织

汉少帝和刘协等人逃亡过程中,恰好遇到了董卓的部队。面对前方出现的董卓大军,汉少帝手足无措,而刘协倒是可以说清事情的原委,还嘉奖董卓“勤王有功”(此时刘协只有九岁)。这个情况让董卓也觉得:如果以汉少帝无能软弱的名义来废掉汉少帝,最起码名义上没问题。此外,刘协是被董太后抚养长大的。所以董卓觉得,拥立刘协做皇帝,自己还可以借此和董太后攀亲戚,有助于自己弄权。

3、董卓弄权

于是稳定局势以后,董卓开始提出要废掉汉少帝,理由就是前文说的,一来汉少帝不如刘协有人君的气质,二来就是汉少帝登基不是汉灵帝的真正意志体现。董卓的主张招到了朝廷很多实力派的反对。但即便如此,董卓还是废掉了汉少帝。而实力派则以拥护汉少帝复位的名义,起兵讨伐董卓。

于是,东汉末年的实力派内战,也由此拉开序幕。

其实本质来说,董卓废掉汉少帝,目的是给自己树立威望,方便弄权。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2-18 20: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董卓废帝:权臣之手如何改变皇权游戏,揭开历史背后的权谋与阴谋
...命运,并揭示其中的权谋与阴谋。权力的漩涡公元189年,汉灵帝去世,留下了一个动荡不安的朝廷。宦官集团中的十常侍趁机合谋,诛杀了外戚大将军何进,宫内大乱,汉少帝刘辩不得不外逃。
2024-11-27 09:29:00
袁绍都想要立刘虞为帝,他为何誓死不从
...了送到眼前的皇位。这是为什么呢?感恩先帝知遇之恩 汉灵帝刘宏时期,任命刘虞为幽州牧,平定了张纯和张举的叛乱,立下了大功。为了酬功,汉灵帝决定任命刘虞为太尉,太尉乃是汉家首辅
2024-04-26 17:22:00
东汉名将段颎,晚年为何却被汉灵帝毒
...勋卓著的将军最终却在晚年遭遇了命运的残酷转折——被汉灵帝毒杀。这一事件在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也引发了无数后人对于权力、猜忌和英雄悲剧的沉思。段颎出生于一个军事世家,自幼受
2024-04-09 19:55:00
汉献帝刘协的一生:封建社会君主的困境与短暂苟安
...、宫斗缠身,危机四伏公元180年,一个阳光明媚的春日,汉灵帝的宠妃王美人诞下了刘协这个天使般的婴儿。然而,刘协自出生那一刻起,就卷入了残酷的宫廷斗争之中。因为王美人并非嫡妻,
2023-09-30 08:28:00
汉献帝最痛恨的一个人不是董卓和曹操,而是一位汉贼,他是谁?
...的怨恨与痛苦?幼年遭遇:命运多舛的小皇子公元181年,汉灵帝刘宏的后宫中诞生了一个男婴,他就是日后的汉献帝刘协。然而,这个皇子的降生并没有带来欢乐,反而为他的母亲王美人招来了
2024-08-19 11:14:00
东汉末年“三刘出京”的初衷没那么高大上,让刘备捡了漏
...“三刘出京”。这指的是东汉末年中平五年(公元188年,汉灵帝年号)至兴平元年(公元194年,汉献帝年号)时,三位汉室宗亲被任命为南方三个州的州牧或刺史。分别是益州牧刘焉,荆州
2023-03-08 18:37:00
东汉末年的动乱是如何造成的,为何会首次出现地方军阀控制朝廷
...的天下是如何引发的动乱呢? 东汉末年的动乱,应该从汉灵帝去世开始说起,汉灵帝在世时,虽然荒淫无道、卖官鬻爵、政治黑暗,但汉灵帝也有积极的一面,比如设置鸿都门学提拔人才,设置
2024-12-03 10:09:00
他是唯一让董卓看不惯又杀不了的人,被骂后还要笑脸相待
...在大臣中的威信,也远过大人。他虽然在外地任职,可是汉灵帝对盖勋非常信任,经常下手令询问一些事情。也正是由于汉灵帝的信任,蹇硕等人也不敢对盖勋下手。等到汉灵帝去世之后,董卓进京
2023-04-17 09:42:00
蔡邕被逼出来做官,为何遭杀身之祸
...为官,三日三升,只因叹息而被杀。他年轻时非常有名。汉灵帝曾让他出来做官。因为政府太腐败,他装病不肯出来做官。他虽然没有出来做官,但还是比较关心国事的。他曾多次向皇上秘密报告,
2024-02-08 16:33: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抗战回忆之二:情系“绍隆”——难忘的1939—1942 “慈幼院的难童生活”
编者按: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97岁的华中师范大学教授、著名农村问题专家张厚安专门撰写文章
2025-09-16 11:04:00
抗战回忆之一:一个“难童”的回忆 ——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永远的伤痛
编者按: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97岁的华中师范大学教授、著名农村问题专家张厚安专门撰写文章
2025-09-16 11:04:00
□金陵晚报/紫金山新闻记者王峰“打卡南京其实是阅读《世说新语》的一种读法,反过来也可以说,阅读《世说新语》是打卡南京的一种打法……”9月14日
2025-09-16 15:57:00
孟府对联实地采撷
鲁网9月16日讯近日,记者跟随“跟着楹联游济宁”采访活动走进孟府了解到,孟府作为孟子嫡系后裔的宅邸,其春联习俗既传承了中国传统年俗文化
2025-09-16 16:08:00
孔府对联实地采撷
鲁网9月16日讯近日,记者跟随“跟着楹联游济宁”采访活动走进孔府了解到,孔府作为孔子嫡长孙的府邸,其楹联不仅是建筑装饰的重要组成部分
2025-09-16 16:11:00
五马祠街对联实地采撷
鲁网9月16日讯近日,记者跟随“跟着楹联游济宁”采访活动走进五马祠街了解到,五马祠街因明代孔尚经的家祠“五马祠”而得名
2025-09-16 16:17:00
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秋上太行,登临揽胜!平生快意,逸兴遄飞!蒙曼邀您上太行!
2025-09-16 21:12:00
长白时评评论员 殷建光人类社会本应向着文明不断迈进,然而二战却将人类拖回野蛮的深渊。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的所作所为,便是这段黑暗历史中最典型的例证
2025-09-15 11:21:00
座落在湖北襄阳的“长渠”(又名“白起渠”“百里长渠”),始于战国,兴于唐宋,沿用至今2300余年。2018年,入选第五批世界灌溉遗产
2025-09-15 17:44:00
今天上午,湖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会正式官宣:第二届楚文化节将于9月20日在荆州开幕。千年古城,立刻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
2025-09-15 22:57:00
“鬻子救国”写大义:一个广东籍南洋小贩捐输抗战的家族记忆
几十年过去了,九旬老人郑社心还记得父亲说过的话:国家国家,没有国,哪有家?他的父亲郑潮炯,原本是到东南亚打拼的普通广东人
2025-09-15 20:11:00
弘扬三大精神 奋力建成支点丨云岭之战:红四方面军浴血奋战杀出重围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陈熠林 喻波)鄂陕交界的云岭山脉,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1932年11月11日,实行战略转移的红四方面军到达上津镇云岭一带
2025-09-15 21:05:00
晋祠水系丰富,饮马泉虽算不上其中的佼佼者,却也是一眼常年不涸的井。这样的井在晋祠并不少见。此井得名“饮马泉”,源于相传有三位帝王曾在此饮马
2025-09-15 18:34: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孙敬清青山埋忠骨,山河祭英魂。连日来,位于六合区的桂子山烈士陵园迎来一批批参观瞻仰的市民游客
2025-09-14 09:56:00
三面“杨靖宇支队”战旗已经抵达新民大街,途径新民大街126号,这里是伪满洲国国务院旧址,新中国成立后,原建筑被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接收
2025-09-14 10: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