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发展产业,如何充分挖掘利用资源?
乌蒙腹地的威宁,坐拥低纬度、高海拔、强日照、风力足等自然禀赋,年日照时数超1800小时,风电年可利用小时数1900小时,为发展清洁能源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清洁能源的发展,也壮大了当地新能源装备制造业。
高山上的“一阵风”吹来了绿电,吹来了一条“上游装备制造—中游发电—下游应用消纳”的产业链条,形成“风光无限”的产业生态,展现了产业互补、协同共生的神奇魔力。
我省从东到西、从南到北,地理环境差异较大,资源禀赋不尽相同,人文风貌各具特色,历史传统形态各异。这些地理方面、人文方面、历史方面的因素,成为一个地方发展的依托;而地区间的差异也奠定了各地优势互补、错位发展的基础。
黔东南州,过去不少地方交通不便,食盐匮乏,当地群众用酸来调味、保存食物,“以酸代盐、以酸补盐”的传统由此而生,至今已有1400多年历史。随着发展的步伐,一坛酸汤早已从百姓日常的调味品,成为美食“搭档”,以及食品加工企业生产线上的产品。2024年,当地酸汤产业总产值突破25亿元,1600余家酸汤餐饮门店覆盖62个城市。“为了一口酸汤,奔赴一座城”成为一种常态,到贵州吃酸成为不少游客的自觉选择。
几十年前,很少有人会想到,常吃的酸可以做成产业;一门制酸的巧手艺也能成为“吃饭的家伙”。酸汤从饮食习惯变成独特风味、特色产业启示我们,资源有眼前的资源、有未来的资源,有“看得见”价值资源、有价值暂未显现的资源,不断深化对资源的认识理解,才能在发展中找准自己的赛道。
遵义习水的白酒酒类包材产业就说明了这个道理。
赤水河被誉为“美酒河”,两岸孕育出了不少知名酒企。依托赤水河流域酱香白酒原产地和主产区,习水县温水镇调整自身发展定位,将精准嵌入白酒产业链的关键一环,利用毗邻仁怀酱酒核心产区、接壤川渝的优势,打造白酒酒类包材产业。如今,百米范围内就能配齐一瓶酒的瓶、盖、盒、箱、袋等“全套行头”,不仅辐射本地企业、也服务周边酒企。
背靠酱香白酒原产地和主产区,习水温水产业园从门可罗雀、萧瑟寂静变成炙手可热的白酒酒类包材产业园区。
放眼全省,平坝依托产业基础锚定低空经济蓄势腾飞,安龙立足石材资源发展建材产业让石材变“石财”……从清洁能源、到低空经济、再到美味酸汤,一个个“工业大县”依托资源禀赋、发挥比较优势,你追我赶、奋勇争先。
“工业大县”是一步步发展起来的,它们各有各的特点,各自把握住了不同的时代机遇,最终实现了突破发展,其中的共通之处,或许正是立足自身资源禀赋、区位条件、产业基础,发挥好比较优势,推动主导产业建链、补链、延链、强链,不断提升县域经济质量和总量,从而增强县域经济综合实力。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评论员 李海钦
编辑 金妮
二审 伍少安
三审 蒋叶俊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8-21 05: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