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元春省亲为何是戌时出宫丑时回宫?作者藏了3个秘密,令人唏嘘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12-09 10:03:00 来源:戏说三国

宁荣两府,曾是辉煌一时的贵族府邸,然而冷子兴所言非虚,如今的景象已经变得萧疏。

从祖辈创业的辉煌到如今三代之后,家族的荣光似乎正在逐渐消逝,已经快失去了靠祖辈余荫食禄的资格。

经济拮据,使得家族的财富日渐枯竭。

元春省亲为何是戌时出宫丑时回宫?作者藏了3个秘密,令人唏嘘

而子孙不肖,让中兴家族的希望渺茫无存。

尽管外人看着宁荣二府仍旧显赫威风,但实际上已经面临严峻的考验。

这样的家族要想维持昔日的体面和荣耀,唯有倚靠几个出类拔萃的绝色女儿。

她们或许能够通过联姻豪门贵戚,或入宫为妃,用裙带关系增强家族的影响力,再度显赫起来。

幸运的是,这个预言被贾元春打破。

她入宫多年,经过种种艰难,最终成为了宫中宠妃。

在她生辰时,父亲贾政举办了隆重的生日宴,消息传来后,皇宫下旨召贾政进宫。

此后几个时辰的漫长等待中,全家人得知了贾元春封妃的喜讯。

这消息让宁荣二府上下一片欢腾,无人不欣喜若狂。

皇帝和太上皇慈悲为怀,考虑到后宫佳丽难与家人共聚天伦之乐,因此特批有条件的重宇别院之家可以开启宫廷内的仪仗进私第省亲的特许。

元春省亲为何是戌时出宫丑时回宫?作者藏了3个秘密,令人唏嘘

贾府作为惯于炫耀权势的家族,自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

于是他们兴高采烈地开始修盖省亲别院。

经过一年的辛勤努力,大观园终于建成。

园中每一处景色都经过贾母等人的精心挑选和点缀。

最终,贾政将这份请示奏上朝廷。

经过朱批批准后,定于次年正月十五日上元之日允许贵妃省亲。

元宵节的那天夜晚,贾母等人早早地就在荣府大门等候着。

然而时间一点点过去,却迟迟不见元春的身影。

他们正感到不耐烦时,一个太监骑马而来。

贾母急忙迎上去询问消息。

太监说:“贵妃娘娘早已经用过了晚膳,先是去宝灵宫拜佛,随后在太明宫领宴看灯,还要等请旨之后才能动身。

”这番话让众人明白,元春的省亲之旅远比预想的要复杂许多。

她不仅要先在宫里吃晚饭、拜佛、领宴看灯等一系列活动后才能离宫省亲。

这整个过程下来,至少得晚上七点左右才会动身出发,到贾府时也已近七点半了。

虽然省亲的时间已经非常晚,而且逗留的时间也非常短暂,但这一刹那间的相聚却也成为了家族中的一道温暖的光芒。

这一刻的相聚让整个家族再次感受到了那份血脉相连的情感纽带,也再次唤醒了他们对家族复兴的希望和梦想。

在那个严格遵循的时辰——丑正三刻,即夜幕下的凌晨两点十五分,元春便不得不离开她刚刚开始沉醉的大观园,回到那金碧辉煌却冷冰冰的皇宫。

元春省亲为何是戌时出宫丑时回宫?作者藏了3个秘密,令人唏嘘

她的留园时间,仅仅七个小时,仿佛一瞬即逝。

然而,这短暂的逗留背后却隐藏着诸多深意。

首先,那座耗费无数心血和财富打造的大观园,在元春的脚步匆匆离去后显得格外寂寥。

当夜晚降临,整个园子灯火辉煌、仿佛天堂落凡间的景致刚刚展现完毕,而现在,只是仅仅几个小时的时间里就恢复宁静,甚至透出一股明显的被暴殄天物的无奈和叹息。

是的,难道真的是物以稀为贵?但在皇帝的时间表上,为什么选了一个咫尺天涯的时辰——戌时起身、丑时回宫?

在这其中,隐藏着元春在皇宫的地位。

当她封妃的消息传回贾府时,那欢庆的气氛和紧张的期待交织在一起。

然而,她的省亲时间却像是一面镜子,反射出她在宫中的地位。

在古代的观念中,戌时被认为是一个充满变数和不确定性的时辰。

当夕阳西下、天色渐暗时,万物都陷入了一种混沌和朦胧之中。

在古代的风俗中,出嫁的女子回门的时间必须在夜晚七点之前。

而元春在第一次回娘家时,却在这样一个不吉利的时辰里离开,这背后是否暗示了她在宫中并不受宠呢?

几个月后,当忠顺王府的长史来到贾府时,他们的态度显得那么傲慢和自信。

元春省亲为何是戌时出宫丑时回宫?作者藏了3个秘密,令人唏嘘

是否是因为他们知道宫中的元春并不受宠?因此对贾府并不存在真正的畏惧?

再者,这一段省亲的时光也在无声地诉说着贾府的命运。

大观园的建造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金钱,但它的存在却仅仅是为了满足一次短暂的省亲之需。

元春的省亲只停留了七个小时,而这场盛大的欢宴只是这个衰落贵族家庭最后辉煌的一场梦境。

平日里贾府的奢华生活更是让人瞠目结舌——一两银子一颗的鸽子蛋、几十只鸡配的茄鲞……这些无不透露出这个家族的挥霍无度和穷奢极侈。

然而,这种生活方式的背后却是贾家的少进多出、后手不接的危机。

难道这一切都是命中注定?难道这就是贾府走向衰败的必然结果?

在那些繁复而精致的园林、华丽而耀眼的灯笼之间,每一个细微的动静都在为这个故事添加一笔沉重的注脚。

这样的安排不仅仅是写实的描述,更是对故事深层内涵的一种挖掘和诠释。

每一处都暗藏着故事的奥秘和韵味,让人在回味中深思。

在《红楼梦》的幽深角落里,元春的命运被巧妙地暗示着。

她的死亡,如同一个被精心编织的悲剧,在每一个细节中透露出惊悚与凄凉。

元春的红楼梦曲《恨无常》中,她的命运被描绘得如同飘摇的风灯,忽明忽暗。

元春省亲为何是戌时出宫丑时回宫?作者藏了3个秘密,令人唏嘘

她的封妃之喜,宛如短暂的绚烂烟火,稍纵即逝。

那句“眼睁睁”的绝望,像是一幅冷酷的写实画,捕捉了她临终前那一刹那的惊恐与无助。

而“荡悠悠”的节奏,仿佛是她灵魂的游荡,对世间一切的迷茫与不舍。

她的死状,犹如一幕惨白的梦魇。

她以死不瞑目的状态离开人世,仿佛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她仍在挣扎着想要与家人传递最后的消息。

她的内心深处,还存着对父母的思念,对弟弟妹妹的牵挂,但那一切都化作了徒劳。

这突如其来的死亡,让所有知情的人都为之痛心。

关于元春的死因,《红楼梦》中以一种极富象征性的方式为我们提供了线索。

在她的判词中,出现了一幅画:一张弓上挂着一颗香橼。

香橼象征着元春本人,而那弓除了代表宫殿之外,更是那致命的凶器。

因此,元春的死法,便如历史上的杨贵妃一般,被弓勒而亡。

当夜幕降临,丑时三刻之际,正是元春离世的时刻。

元春省亲为何是戌时出宫丑时回宫?作者藏了3个秘密,令人唏嘘

在那一刻,贾府内的人们听到了四更的炮仗声。

王熙凤曾提到:“外头已经四更……咱们也该‘聋子放炮仗──散了’罢。

”这里的炮仗,不仅是象征着新年的开始,也暗指了元春的命运之谜。

元春曾出过一个灯谜,谜底便是“炮竹”。

那一刻,就像她自己曾出的一样的谜题,“一声震得人方恐”,那个灿烂一时的炮竹燃尽了最后一丝光彩,化作灰烬。

元春的死与贾家的命运紧密相连。

四更时分,贾家失去了宫里的靠山——元春。

在不久之后,“树倒猢狲散”,贾家也随之走向衰败。

这不禁让人回想起她曾经离开贾府时的场景——在丑时三刻之际。

她的命运,就是这般无声无息地消失在了寂静的夜色中。

她那金玉满堂、华美堂皇的一生中隐藏了无数秘密与悲剧。

元春省亲为何是戌时出宫丑时回宫?作者藏了3个秘密,令人唏嘘

看似她风光无限、富贵逼人,实际上不过是家族显赫的一张标签和皇帝掌中的玩物而已。

父母的无能、弟妹的冷漠以及她心中的种种痛苦和恐惧,都被这个繁华世界所遮蔽了。

她的人生仿佛是一部宫廷大戏中的木偶表演——冷酷无情又荒诞至极。

这样的一位女儿终至陨落时还落得一个凄惨下场确实让人痛心不已、痛心疾首……直到此刻大家才恍然大悟这个绝代佳人的人生历程——如流星划过夜空一般美丽又短暂、哀婉而动人……真是可悲可叹可歌可泣!

总之在这样一个女儿悲歌里我们不仅看到了一个鲜活的人物形象更看到了人性的复杂与残酷社会的不公与不义——让我们再次深刻体会到了封建社会女性生存的艰辛与无奈!同时也为作者那精妙绝伦、细致入微地刻画所折服并由衷地感到心痛与同情!

元春省亲为何是戌时出宫丑时回宫?作者藏了3个秘密,令人唏嘘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2-09 14: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贾元春:为什么将贵妃活成深宫怨妇?作者取名时就没给她留脸面
贾元春名字源于她出生在大年初一,又是立春日。用冷子兴的话说“这就奇了”。古代,正月初一是一年初始,为元。立春日是春节,为春。大年初一叠加立春日,一百年也难有一两次,生辰可不就是奇
2024-09-16 15:47:00
贾元春省亲总共花了多少银子?作者给出的数目,换到现在令人咋舌
贾元春省亲花了多少钱?书中没有明确提到。只说去江南买小戏子、聘请教习、制作戏服那一块动用的是贾府在江南甄家存放的五万两银子。一个小小戏班就要花费如此,大观园方圆三里,其中亭台楼阁
2024-10-16 10:30:00
元春省亲,为何非在凌晨2:45分离开?王熙凤的笑话点破真相
深夜时分,荣府张灯结彩,气氛热闹非凡。元春千里迢迢归来省亲,虽贵为妃嫔,毕竟难掩内心的牵挂。令人费解的是,她却在凌晨2点45分这个诡异的时刻悄然离开。为何选择这个深夜的时刻?是她
2024-11-06 09:36:00
红楼梦:“贤德妃”贾元春,为什么会被弓弦勒死?她做了不贤之事
...每一次出现都会给贾府带来巨大的变故,这个女子就是贾元春。元春在书中出场的次数很少,正面的描写也只有省亲这一次,其余时间都是出现在众人的口述中。有人认为,元春是贾府的保护伞,有
2024-10-10 10:11:00
贾元春:做错两件事触犯皇帝逆鳞,命夏守忠用弓弦将她勒死
...全网维权,抄袭剽窃搬运后果自负第一件事,是贾家将贾元春送进宫中为妃。元春省亲回家说“当日既送我去那不得见人的去处”,可见是贾府主动送女进宫,拉近缓和与皇帝的关系。第二件事,贾
2024-09-14 17:11:00
为何说薛蟠杀了贾元春?看懂平安州抢劫,才知她触犯皇帝哪些忌讳
...“故事”。而这个故事抽丝剥茧,就会发现竟然隐藏着贾元春的死,以及贾家败亡的秘密。这又是怎么回事呢?我是君笺雅侃红楼,为您讲述《红楼梦》里的那些事儿(第六十六回)薛蟠笑道:“天
2024-09-16 15:32:00
红楼梦:贾元春为什么不喜欢林黛玉?真实原因暴露了她的幼稚
贾元春喜不喜欢林黛玉?关于宝玉将来的婚事,她是倾向于薛宝钗?还是倾向于林黛玉?二百余年来,争论不休,没有定论。从价值观上来说,她当然是倾向于贾母和宝玉的,从心性上来说,她和黛玉更
2024-10-04 22:00:00
贾元春:被林黛玉一针见血戳破目光短浅后,抄作业的做法太丢脸
贾元春省亲,有心考教贾宝玉,便让作诗吟咏她最喜欢的潇湘馆、浣葛山庄、蘅芜苑和怡红院四处。注意这四处,正是贾政当初带着贾宝玉“大观园试才题对额”时,重点评价的四处。如今贾元春又再考
2024-09-14 17:31:00
探春远嫁,是南安王府欺负人吗?或是元春被利用后的贾府内斗
...了代替自己的女儿去和番。荣国府此时的经济面临崩溃,元春早已失宠,太监们常来讹诈,内忧外患之中,贾府以牺牲探春远嫁,也算是结交王爷,媚好朝廷,总归也是为君上分忧,为家族的苟延残
2024-10-04 21:17: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河北五超”第九轮开战在即,石家庄VS保定,强强对决榜首争霸,“板面驴火之战”悬念今晚揭晓!
2025-10-11 17:02:00
笔墨间的垦荒征程——《南泥湾途中》佳作赏析
“人民必胜——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苏联卫国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中俄美术作品展”正在长春美术馆展出。展览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与苏联卫国战争为主线
2025-10-11 21:17:00
太行风|巍巍长城
10月3日,金山岭长城。 郭中兴摄长城,是镌刻在中华大地上的不朽史诗,是熔铸于民族血脉的精神图腾。它横贯万里,是承载历史
2025-10-10 08:44:00
以家族记忆还原英雄本色,让抗联精神代代相传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杨靖宇将军诞辰120周年、殉国85周年的特殊节点,由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我的爷爷杨靖宇》一书不仅登上了央视《新闻联播》
2025-10-10 17:30:00
秋日的蔚县尖山村,漫山层林褪去葱郁,红黄绿点缀其间,将山野打扮得斑斓夺目。拍摄|赵永辉、王建海制作|吴晓萌
2025-10-10 07:51:00
发现200余处遗迹,出土各类文物标本400余件(套)宣化郑家沟遗址最新考古成果发布河北日报讯(记者史晓多)日前,宣化郑家沟遗址最新考古成果发布会在张家口市宣化区举办
2025-10-09 08:38:00
孙敬会笔下的孙立,钢鞭造型是最大亮点
水浒人物,36天罡的地位高于72地煞,而画水浒人物的画家,也多把创造的精力和巧思,用于前者。不过孙敬会先生画梁山108好汉
2025-10-09 11:32:00
杜梦菲“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每逢八月十五,当一轮圆月悬于中天,中国人便知,这是属于中秋的时刻。这个承载着团圆期盼的节日
2025-10-09 11:32:00
家国记忆·暖月流晖|明月映泉城
“中秋月,月到中秋偏皎洁。”——徐有贞《中秋月·中秋月》千百年来,无数诗人用笔墨描绘这一轮明月,也用月色寄托思念。苏轼在《水调歌头》中写道
2025-10-09 11:33:00
杜梦菲“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当月光穿透千年云层,既照亮了文人墨客案头的诗稿,也温暖了寻常巷陌的烟火。中秋的魅力,在于它既是“诗言志”的情感载体
2025-10-09 11:33:00
人文|白居易与唐代的香衣文化
文|刘永加秋风乍起,天气渐渐转凉,人们会添加衣物,讲究的此前可能会在衣箱或衣柜里放上樟脑丸,也是为了防虫,所以拿出的衣服带着淡淡的香气
2025-10-09 11:33:00
有一种热爱,叫做“我和国旗合个影”!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王国青有一种红,叫做中国红;有一种热爱,叫做“我和国旗合个影”。国庆期间,济南战役纪念馆设置的“我在济南英雄山和国旗合个影”打卡点
2025-10-09 11:33:00
池沙鸿绘观音展现生活气息
这是池沙鸿于2018年所绘的一组观音与善财童子题材的扇面作品,共有30幅。其中,这幅《卧莲观音童子嬉水》,在气质上和其他作品明显不同
2025-10-09 11:34:00
琅琊王氏始祖身份最显赫的学生,墓里藏着“文艺青年”的多少意难平
鲁网10月9日讯 (记者 杨成喜)公元前74年,汉昭帝驾崩,饮马瀚海、勒石燕然的强汉在这一刻出现了动荡,深幽的长安长安城里波诡云谲
2025-10-09 16:28:00
国庆中秋长假里,山西博物院开启“延时模式”,丰富的展览与精彩的活动吸引观众在博物院里过双节。8天假期,山西博物院(含山西青铜博物馆)累计接待观众16
2025-10-09 19:4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