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情感

被捧成顶配人设的“江浙沪独生女”,撑不起全网的羡慕

类别:情感 发布时间:2023-08-15 01:11:00 来源:VISTA看天下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公众号“知著网”(ID:covricuc)

原标题 | 一生顺遂的“江浙沪独生女”:可以羡慕,但没必要

作者丨阿列克谢

被捧成顶配人设的“江浙沪独生女”,撑不起全网的羡慕

「“你是谁的女儿、儿子不重要,你是谁才重要。”」

生活优渥,父母独宠,人生顺遂,这是最近互联网与媒体给“江浙沪独生女”贴上的新标签。

在网友们的理解中,“江浙沪独生女们”从小在温暖舒适的家庭环境里成长,在父母的财力与情感支持下,即使不去大城市奋斗,也能在家乡过上优渥的生活。她们顺遂的成长环境与安逸有退路的人生,令无数打工人艳羡不已。

被捧成顶配人设的“江浙沪独生女”,撑不起全网的羡慕

(知乎答主@天天开心)

从“不婚小姨”到“亲爱的宛瑜”,再到今天的“江浙沪独生女”,互联网上的理想女性形象变迁经历的不是线性发展,而更像是一种多重叠加。

当我们摘下“江浙沪独生女”这个概念所附着的地域、性别等标签,其所反映的社会思潮似乎更值得我们关注。

01

面目模糊的“江浙沪独生女”

“江浙沪独生女”到底有何特殊之处?在社交平台上搜索这个词,媒体为我们建构出这样一个形象:

一个孩子出生在一个典型的江南家庭,父母可能做着一点生意,家里也可能有一两套拆迁房,孩子从小受到父母的宠爱,接受良好的教育,父母不图TA大富大贵,只希望TA一生安稳顺遂,最好能和一个本地人家结婚......

被捧成顶配人设的“江浙沪独生女”,撑不起全网的羡慕

(小红书@王十九是美女)

从字面上理解,所谓“江浙沪独生女”其实是由三个标签组成的,分别是江浙沪地区、独生子女与女性。但即使剥除了这三个标签,人们对于“江浙沪独生女”的想象依然成立。

因为当我们在羡慕江浙沪独生女的生活时,我们实际是在羡慕一种中产阶级的生活。

这个孩子可以是男生,也可以生活在北京、广州或是什么别的城市,甚至家中可以有兄弟姐妹,但只要满足了中产阶级家庭这一条件,便可以成为人们羡慕的对象。

“江浙沪独生女”的概念之所以会走红,是因为媒体明白这三个标签在互联网上有足够的传播力,能把人们的想象力具象到一类有话题度的群体上。

(网友评论)

与“江浙沪独生女”对标的概念,似乎是之前走红的“不婚小姨”和“亲爱的宛瑜”。但同样是理想女性形象,“江浙沪独生女”却走向了后两个形象的反面。

因为从本质上来说,媒体所塑造的江浙沪独生女根本就不是一个女性成长与独立的故事。不婚小姨坚持不结婚,过年回家用红包堵上亲戚们八卦的嘴。宛瑜因为父母安排的婚姻离家出走,在公寓度过一段快乐的时光后仍然决定要离开寻找更大的自由。

而在江浙沪独生女的叙事中,女性最终以女儿的身份回归了家庭,从此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被捧成顶配人设的“江浙沪独生女”,撑不起全网的羡慕

(小红书用户)

这不是江浙沪女性的真实状况,也算不上女性主义意识进步的体现。无论从什么角度看,媒体建构的江浙沪独生女叙事落点都不是现代女性主义所能接受的。

这似乎足以说明,“江浙沪独生女”的叙事之所以能出圈,不是因为它宣扬了女性的成长和进步,而是从另外的角度戳中了人们。

02

人们为什么羡慕“江浙沪独生女”

正如前文所说,所谓“江浙沪独生女”只是标签的堆砌,地域、性别、生育这三个话题哪一个单独拿出来都能引起巨大的争论。当它们被人有意地堆叠到一起后,关于这个问题的讨论就会变成一场不同意识形态之间倾轧与对立。

剥去地域、性别与生育的标签,我们才更能理解大众为何会不由自主地羡慕所谓的“江浙沪独生女”。

显而易见,维持这个群体顺遂生活的其实是中产阶层的家庭条件,物质的丰裕可以熨平生活中的大部分褶皱。

(知乎网友回答)

这里的物质条件不是指钱越多越好,因为这种羡慕与羡慕王思聪、马云是不一样的情况。人们很清楚地意识到自己永远也成不了王思聪与马云,但都觉得自己踮一踮脚可以成为中产阶层群体的一部分。所以人们对于中产的羡慕,是表里如一的,也是利益攸关的。

中产阶层的经济基础又决定了这类群体在意识形态上是相对保守的,例如反映在婚姻上,就是讲究门当户对、回归家庭。所以“江浙沪独生女”的叙事与现代女性主义存在相当多的不兼容之处。

被捧成顶配人设的“江浙沪独生女”,撑不起全网的羡慕

(微博用户@WowDaikon)

正因为此,人们对于“江浙沪独生女”的普遍羡慕反映的其实是社会思潮的保守化,也就是有些媒体所说的“南方成功学”压倒“北方成功学”。

在所谓的“南方成功学”中,读书考试、去大城市上大学找工作的主流成功路径对于有些家庭已经不再有吸引力。“族望留原籍,家贫走他乡”的规律对于他们则更具备现实意义,而这种保守思想正有扩散的趋势。

被捧成顶配人设的“江浙沪独生女”,撑不起全网的羡慕

(微信公众号@三联生活实验室)

很奇怪的一点是,年轻人尤其是大学生应当是社会中最不保守的一类群体,但为何在思想上也有向保守发展的趋势呢?

某种程度上来说,当代一些年轻人的保守,并不是出于他们要守护什么,因为事实上他们暂时还没有什么可以失去。

他们只是想要保护一种现实的可能性,在这种现实里,他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像父辈那样完成阶层跨越。

被捧成顶配人设的“江浙沪独生女”,撑不起全网的羡慕

(微信公众号@周凯莉)

在过去,年轻人梦想着在市场经济的大潮里出任CEO、走上人生巅峰,而现在,年轻人们梦想着毕业回家和体制内上岸。

在这样的环境里,不婚主义的小姨和追求自由的宛瑜都只是憧憬,回老家交公积金的“江浙沪独生女”才是现实。

03

娜拉走后怎么样

尽管保守是一种安全、令人感到舒适的情绪,但在任何时候人们似乎都不应去歌颂这种情绪。虽然我们可能无法复制父母辈的人生路径,但并没有人规定我们一定要成为他们乃至超越他们。

超不过是不要紧的,最重要的是不要在气象风物急速变化的当下还守着老一辈的路径依赖。

正如一位微博博主所说,手心朝上的生活可能外人看起来岁月静好,但一定也有被自己困住的无助,所以她永远会选那个可能更难,但可以自己做决策的选择。

被捧成顶配人设的“江浙沪独生女”,撑不起全网的羡慕

(微博@卡老板Camille)

媒体的渲染,让“江浙沪独生女”俨然一副笼中金丝雀的面貌,这是一种虚假的投射,只为满足一些读者饱含偏见的想象。经历过严酷教育内卷的长三角年轻人们,又哪会真如金丝雀一般?所谓的“江浙沪独生女”概念,只会更让人惊觉自由与独立的宝贵。

鲁迅在《娜拉走后怎么样》说,娜拉最终要么回来,要么堕落,除非她有钱。这里的钱,便是经济权。无论男性女性,只要他想要在人格上取得独立的地位,就必须要有经济的基础。

被捧成顶配人设的“江浙沪独生女”,撑不起全网的羡慕

(鲁迅《娜拉走后怎么样》)

娜拉们在城市化的浪潮里、在特定时代政策下父母的全力支持里,没有陷入到鲁迅所说“回来或堕落”的两种结局中。

未来的前景虽然不甚明朗,但我们仍然有理由乐观,因为娜拉一旦走了,又有什么理由能再回去忍受不自由呢?

寻求在家庭中躲避风浪只是一时的权宜之计,人们迟早要在精神上离开家庭。当独生子女固然幸运,但其义务也是与其所受的恩惠相匹配的。

须知在若干年后,两个独生子女组成的家庭需要承担四位乃至更多老人的养老重任将是一种极为普遍的状况。若不在精神上做好觉悟,是断不能承担意义如此重大的责任的。

被捧成顶配人设的“江浙沪独生女”,撑不起全网的羡慕

(知乎提问)

我们暗中羡慕的某种生活,也未尝不是在遮蔽我们看待世界的方式。毕竟,这世上大多数美好的事物,都是要靠自己争取来的。

即使真是命运之神的馈赠,也一定在暗中标好了价格。许多年后得以瞥见,才会觉得恍然大悟。

关于江浙沪独生女的争论,早就超越了女性主义的讨论范畴,几乎是当下舆论场的一块镜子。镜子里有岁月静好,也有戾气横流,个人的脑袋与屁股共同决定了他们从镜子里看到的世界。

尽管知道“江浙沪独生女”只是一种幻梦般的代偿,但人们还是继续羡慕着,因为幻梦是支撑改变与进步的心理麻药。即使嘴上唾弃这种类似玛丽苏的情节,苦闷的生活仍然缺不了它们。

但代偿终究还是代偿,如果知道自己做不成、也不甘心做那只虚构的金丝雀,不妨去试一试那些看起来更难的选择。

毕竟,你是谁的女儿、儿子不重要,你是谁才重要。

· 一 周 热 点 回 顾 ·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8-15 05: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投胎王者”江浙沪独生女的优势能持续多久?
...妇”的种种岁月静好,如今,最热门的人设则是“江浙沪独生女”的一生顺遂。“江浙沪独生女”条件:中产及以上在某博某书之类,只要你搜索一下,总能发现“江浙沪独生女”已经是一个新人设
2023-09-05 17:43:00
顶配人设投胎只需要六个字:江浙沪独生女
...的风又吹到了江浙沪,这一次大家做梦的素材是“江浙沪独生女”。不知道是谁先考古到了古早电视剧《爱情公寓》里的林宛瑜,这个典型的“江浙沪富家独生女”的形象。她为了逃避家里安排的相
2023-08-14 11:54:00
全网最高调的炫富,叫“东北独生女”?
...积攒的金钱和资源,稳居家庭的爱意中心。一时间,东北独生女,成了全网最被羡慕的对象。和之前爆火的江浙沪独生女文学不同,沈佳润的剧本不是一个有钱有爱、无需吃苦的模板,而是父母动用
2025-08-05 18:18:00
江浙沪独生女被诈骗1.3亿?江苏无锡警方通报
...,无锡居民浦某某(女,42岁)在微信群内讨论“江浙沪独生女被诈1.3亿”等不实言论,并仅凭主观联想与某集团女高管关联,通过网络传播扩散造成不良影响。目前,公安机关已依法对浦某
2024-06-15 13:30:00
...13日,无锡居民浦某某(女,42岁)在微信群内讨论“江浙沪独生女被诈1.3亿”等不实言论,并仅凭主观联想与某集团女高管关联,通过网络传播扩散造成不良影响。目前,公安机关已依法
2024-06-15 13:26:00
“江浙沪有多富”热搜越来越离谱,本地人都不敢认了
...糊涂。一生顺遂、全家保驾护航、活得轻盈惬意的江浙沪独生女,是过去这个夏天人们心中最顶配的形象。‍经济实力雄厚、对孩子宠爱有加的江浙沪父母,在社交媒体上成为了别人家的爸妈。江浙
2023-10-13 23:36:00
内娱“江浙沪独生女”专业户,这回翻车很彻底
...众号娱乐硬糖(ID:yuleyingtang)原标题 | 童瑶,一个江浙沪独生女宇宙作者 | 谢明宏编辑 | 李春晖夫妻开房偷偷亲热
2024-03-26 22:41:00
“江浙沪独生女”,婚恋之路怎么走
...文转自:新闻晨报制图/潘文健 近段时间,有关“江浙沪独生女”的推文在社交媒体走红,不仅给这一群体打上标签,将其形容为“顶配人设”,也撩拨着人们的浪漫想象。似乎,“江浙沪独生女
2023-08-28 02:45:00
全力“倚父”?不羡慕王诗龄,羡慕江浙沪独女,这届网友很清醒
...子我要当王诗龄的梗,玩坏了,网友开始向往成为江浙沪独生女——引言。【本文主笔:安宁】新看到一张王诗龄不算新的照片,她看似小心翼翼地把自己衣服的LOGO挡掉了。可桌面上一杯价值
2023-09-24 22:36:00
更多关于情感的资讯:
有些热爱,是刻进DNA里的 大叔一辈子热爱 嬢嬢跨城追赛 锦屏县际篮球赛假期“出圈”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龙本枝二审 王迟三审 陈诗宗
2025-10-03 17:51:00
家国记忆·暖月流晖|忽有故人心上过,忆起那年中秋桂花香
文|琦垚秋日的上午,去市里办完事,见街对面是一片古老的胡同区。老树、灰瓦、四合院,明亮干净的阳光下,愈发显得静谧安适。看看时间尚早
2025-10-02 07:39:00
家国记忆·暖月流晖|老家房顶的那轮明月,是我心爱的“小月亮”
文|琦垚无涯的天幕上悬挂着一轮晕黄的月亮,遥遥的、淡淡的,像一枚钝钝的古铜币。从这枚古币里泻下来的光辉掺和着微弱的、模糊的路灯光
2025-10-01 17:28:00
农行东平东原支行:三张银行卡背后的“养老诈骗”拦截战
鲁网10月1日讯“姑娘,帮我们仨都开张能大额转账的卡!”清晨,农行东平东原支行刚拉开营业的序幕,三位老年客户便一同踏入厅堂
2025-10-01 20:36:00
济南红绘再传喜讯:精准诊疗助高龄女性突破不孕困局!
2023年9月,45岁的王女士顺利诞下一名健康女婴,圆了多年求子梦。这段跨越数年的备孕历程,既有屡次失望的苦涩,也有最终柳暗花明的温暖
2025-09-30 14:57:00
假期乐哈哈 安全不放假
假期来啦!开心之余,您可别忘记:安全是快乐的前提。
2025-09-30 17:15:00
“习惯性逃避”正在毁掉感情 珍爱网红娘提醒:勇敢沟通才是爱
在快节奏的当下,年轻人对爱情的期待不减,但在恋爱过程中,却常常会出现一种被忽视的现象——“习惯性逃避”。出现矛盾时,你等着Ta解释
2025-09-30 17:22:00
纵览视频丨身高不够举高高来凑,夜游现场娃儿眼睛瞪得像铜铃
9月29日晚,吴桥杂技节巡演现场,为让孩子能看清表演,许多家长将孩子举过头顶或扛在肩头。这一充满温情的画面,成为了杂技节巡演现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摄制:王怡文、刘玉婧)
2025-09-30 00:10:00
陈家人的传家宝:一枚74年前的“抗美援朝”月饼模子
新一年中秋节马上到了,89岁的陈巧玲老人坐在桌前,手里摩挲着珍藏的木质月饼模子,模子中央“抗美援朝”四个小字与五角星图案清晰可见
2025-09-28 16:10:00
男子割肝救妻后续:梨园丰收盼销路,想赚钱带娃去云南看望岳父母
大皖新闻讯 安徽宿州砀山县的马雨1990年出生,他“割肝救妻”的义举感动了无数人(详见大皖新闻3月28日报道)。2024年12月
2025-09-27 20:09:00
孕妇泰国坠崖离婚案择期宣判,王暖暖情绪几度失控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李苗 徐宁26日,“孕妇泰国坠崖案”当事人王暖暖(化名)与俞某冬的民事离婚案一审,在南京市秦淮区人民法院开庭审理
2025-09-26 13:55:00
中国银行郓城支行暖心服务助聋哑夫妇解保险难题
鲁网9月26日讯近日,一对行色匆匆的夫妇走进中国银行郓城支行营业部,手持手机向厅堂工作人员求助,称有笔交易流水对不上。工作人员发现二人是聋哑人后
2025-09-26 18:14:00
宁德8岁女孩含泪求手术:“妈妈,我要变漂亮,想和大家一起玩”
“你好丑,我不想跟你玩。”因为一双斜视的眼睛,宁德8岁女孩念念从小就成了小伙伴眼中“特殊”的存在。尤其是踏入小学后,同伴的排挤
2025-09-26 18:46:00
g260701.jpg
2025-09-26 07:31:00
260302.jpg
2025-09-26 07:3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