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
琼达卓嘎
三年前,中共波密县委宣传部红色工作专班在抢救性采访18军老战士时,偶然联系到“老西藏”18军老战士黄选荣之女黄柏娥,她说,父亲于1968年牺牲在西藏,但她一直珍藏着父亲的行军日记。
三年后,黄柏娥携父亲的行军日记,从湖南常德出发,几经辗转抵达西藏波密,她不顾旅途劳顿,迫不及待地参观了波密县扎木中心县委红楼。看到展面上的一幅幅照片,听到“老西藏”们的故事,黄柏娥激动万分。参观结束后,黄柏娥当即决定,将父亲的行军日记捐献给波密县扎木中心县委红楼。
捐赠现场,黄柏娥小心翼翼地从包里捧出一个红色包裹,一层层的包裹下,是父亲73年前书写的行军日记,她含着泪说:“我真的舍不得,父亲牺牲时,我只有10岁,从那时起,这本日记陪伴我整整56年。我在日记的文字里,读懂父亲,寻找父亲,陪伴父亲,我很幸福。近几年,很多展馆征集父亲的日记,我都拒绝了。我一直觉得父亲是18军战士,这本日记应该回到18军的纪念馆。今天听了红楼的故事,我坚定地认为,波密红楼就是父亲行军日记的归宿,它终于回家了,我如释重负!”
收到日记后,波密县委宣传部红色工作专班立即组织人员,对日记内容进行了整理。黄选荣,湖南常德人,1943年参加抗日战争,1951年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8军独立支队进藏,1951年8月2日从青海出发,1951年11月28日抵达拉萨,进藏路途100余天,行军日记写了100余篇,天天不落。险渡通天河、夜宿唐古拉、突遇暴风雨······他将进藏的艰辛历程详细地记录在每一日的行军日记中。出发时的昂扬斗志、途中的艰难险阻、抵达拉萨的万分欣喜跃然在字里行间。全文6万多字,是研究西北进藏最珍贵的文献资料之一。
泛黄的纸张道不尽沧桑岁月,工整的字迹仿佛在低吟革命的史诗,每一笔都刻满了不畏艰险的痕迹,每一行都记载了勇往直前的记忆。日记中的故事成为波密红色史料库的重要内容,也是红色教育的重要教材。整理工作完成后,波密县委宣传部红色工作专班将日记原件安放在波密红楼展馆展陈,它将在红楼里默默讲述那段激情燃烧的峥嵘岁月。各族干部群众、青年学生、部队官兵等社会各界走进红楼,聆听“老西藏”们的故事,拜读王笑雨、黄选荣等一批18军老战士的日记,追忆那段刻苦铭心的岁月,接受红色精神的洗礼。
近年来,波密红色工作得到众多18军老战士、“老西藏”及后代的关注和支持,大量鲜为人知的红色故事、红色资料回到波密,成为开展红色教育、推进红色工程的重要教材。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3-28 05: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