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立秋后早晨喝碗粥,既可泻秋凉,又能防秋燥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2-12-14 21:01:00 来源:康之道

夏秋交替之季,会有脾胃功能减弱的现象,特别是体虚者。粥是此时调节脾胃最好的饮食,立秋后早晨喝碗粥,既可泻秋凉,又能防秋燥!

1、南瓜粥

现在的南瓜正是营养最佳的时候,南瓜粥也是应季最适合秋补的粥类。南瓜粥属于温性粥,与皮蛋瘦肉粥等凉性的粥类相比,温和的南瓜粥则更容易适宜秋季人体胃肠温补的需要。南瓜粥中性偏温,常喝南瓜粥有补中益气、清热解毒的功效,还能平喘、消肿,南瓜粥具有清火养胃健脾之功效,把它与一些生津养阴润肺的食物共同煨食服用,对于改善秋燥症状大有裨益。

2、黑芝麻粥

黑芝麻淘净晒干,炒熟研细,每次取25克,投入以100克粳米煮至将熟的粥内,加蜂蜜1匙,熬至粥稠食用。黑芝麻具有润肠通便、益五脏、壮筋骨的作用。此粥能滋养五脏,润燥通便,适用于肝肾不足、虚风眩晕、风痹、瘫痪、病后虚赢、须发早白、妇女产后乳少等。

3、苹果粥

苹果500克,西米、白糖各100克,加水适量,共煮成粥。苹果粥具有生津、润肺、除烦、解暑、健胃等作用,适用于气力不足、反胃、消化不良、肠炎痢疾、高血压等。

4、胡萝卜粥

胡萝卜150克,去皮,清洗干净,切成碎末,同大米100克共煮成粥。胡萝卜性味甘、平,具有下气利胸膈、补中安五脏的作用,此粥适用于便秘、肠胃不适、饱闷气胀、消化不良等。

5、土豆粥

土豆100克,去皮,清洗干净,切成小块,和大米100克共煮成粥。土豆味甘、性平,具有健脾和中、益气调中的功效,此粥适用于胃燥、胃痛、便秘等。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2-12-14 22:08:0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更多关于秋燥的资讯:
在秋天养生,要拒绝秋燥,保持身体健康
秋天是一个气候干燥的季节,特别是九月,养生防秋燥非常关键。在秋高气爽的日子里,人们往往会出现口干、唇干、鼻干、咽干及大便干结、皮肤干裂等症状。为了保持身体健康,我们应该采取一些措
2023-11-08 13:27:00
秋燥来袭,如何守护你的“水润之源”
...。在这个昼夜温差渐显、干燥少雨的季节里,一种名为“秋燥”的气候现象悄然侵袭着人们的健康。它带来的不仅仅是皮肤紧绷、口唇干裂,更有可能触发一系列呼吸道疾病。那么,如何在这个特殊
2024-09-02 22:15:00
如何通过饮食缓解秋燥
通过饮食缓解秋燥是一个既有效又健康的方法。以下是一些具体的建议:一、多吃富含水分的水果梨:梨是秋季的应季水果,富含水分和维生素,具有生津止渴、润肺去燥的功效。无论是直接食用还是煮
2024-09-27 15:49:00
干咳、口干别忽视,小心秋燥伤肺!这些方法可以帮你润肺清热!
...现类似的问题。这既不是因为感冒也不是因为上火,而是秋燥伤肺的表现。秋燥伤肺会导致肺津受损,出现干咳少痰或无痰等呼吸道不适。如果不及时预防和调理,会对肺部健康造成严重的影响。那
2023-10-20 14:58:00
这些食物具有收敛、滋阴、润燥的作用,可以帮助身体抵御秋燥
...重要。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立秋养生如何少辛增酸,预防秋燥。少辛增酸的意义1.少辛的意义辛味食物具有发散、行气、行血的作用。立秋后,天气逐渐干燥,人体容易出现秋燥症状。过多食用辛
2023-11-08 14:15:00
秋燥怎么办?饮食调理有妙招
饮食调节轻松应对秋燥。秋风起,皮肤干、喉咙痒,秋燥来袭,你是否也在寻找自然的解决之道?今天就来揭秘如何通过日常饮食轻松应对秋燥,让身体由内而外水润起来。秋燥不仅影响心情,更关乎健
2024-09-27 16:02:00
如何缓解“秋燥”?中医专家推荐“五汁饮”
...,并回答记者提问。会上,有记者提问,自古民间就有“秋燥”的说法,从中医角度如何理解“秋燥”?在秋冬交际之时,应该如何养生来预防秋燥?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主
2024-10-08 17:02:00
中医妙法,预防秋燥
...出现干咳少痰、咽干鼻燥、皮肤干燥等症状。因此,预防秋燥,首先要从养肺入手。在饮食方面,秋季应多吃一些具有滋阴润燥功效的食物。梨,无疑是秋季的明星水果。其味甘、微酸,性凉,具有
2024-10-29 11:11:00
处暑时节,秋燥明显 中医说节气
...内科主治医师徐嫚丽表示,处暑过后,暑热还尚未散尽,秋燥逐渐明显,因此人容易出现口干舌燥、皮肤干燥、咽喉不适等症状。在饮食方面,中医认为,处暑过后,可以多吃一些滋润降火、润肺降
2023-08-24 07:16:00
处暑来临,秋意渐起 如何“防秋燥”,中医专家给你来支招
...正是夏秋转换之际,在这个过渡的季节,人体容易受到“秋燥”的影响,表现为口干舌燥、皮肤干燥、情绪烦躁等症状。那么,处暑时节该如何正确养生?浙江省新华医院中医内科主治医师徐嫚丽认
2024-08-23 06:59: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