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研学实践持续升温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4-02-02 06:15:00 来源:贵州日报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黄若佩 实习生 王思彤

1月31日,省文化和旅游厅、省教育厅、团省委围绕红色、历史、生态、非遗、科普五大主题,精心策划推出了10条冬游贵州研学实践精品线路和系列优惠政策,成为贵州冬季旅游的新热点。

多彩贵州因山水而秀丽、因人文而多彩,处处是景,全域可游。随着特色资源的开发、旅游产品业态的丰富、交通条件的巨大改善,到贵州开展冬日研学实践的各地研学团队越来越多。

日前,北京、上海、海南、云南、天津等多地研学团走进贵州,在研学中畅游贵州、读懂贵州,助力贵州冬季旅游持续升温。

重温峥嵘岁月 传承红色基因

一个个革命先烈的名字和面孔汇聚在全息影像构建的时空中,述说着长征故事。1月24日,由上海锦江旅游控股有限公司组织的30余人亲子研学团贵州之行的第一天,就走进贵阳长征数字科技艺术馆“红飘带”,置身于一幕幕历史场景中,行浸式感受长征路上发生的故事,感悟长征精神,筑牢信仰之基。

“平时都是从课本和一些书籍上了解到长征路上的故事,这次体验让我印象非常深刻。”学生蔺聿旸说。

和“红飘带”共同形成贵州长征文化整体呈现“双子星”的《伟大转折》剧目,通过现代舞台创意和科技手段,艺术再现了“伟大转折”这段波澜壮阔的征程,一经推出便赢得观众满堂喝彩。

作为红军活动时间最长、活动范围最广的省份之一,近年来,贵州不断摸清和梳理“红色家底”,将分散零落的红色文化资源连点成线、串珠成链,助推红色旅游研学热,累计发布了34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10条重走长征路徒步旅行线路、首批10个最美红军村,让2000余处革命遗址、753处长征时期留下的不可移动文物等红色文化资源焕发光彩。

“2023年夏天,团省委联合省教育厅、省文化和旅游厅,联合开展了‘青春遇见贵州·感受多彩魅力’全国青少年赴黔研学实践活动,策划打造以红色文化、民族文化、桥旅融合、生态文明等为主题的精品研学实践路线,为广大青少年提供丰富的研学活动选择和优质服务。”共青团贵州省委副书记杨杨表示,接下来还将从发挥独特优势、加大推介力度、完善精细服务、塑造工作品牌等方面努力,整体提升贵州在青少年研学实践方面的吸引力和影响力,让青少年在研学实践中传承红色基因、启迪聪明才智。

感受多彩人文 拓展旅游空间

位于兴义的贵州龙化石原位保护馆,是目前国内面积最大的贵州龙动物群化石产地保护馆。1月中旬,一群热爱古生物的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一中学的学生,在这里体验挖掘埋藏在地下的古生物化石,制作化石模型,感受考古的乐趣。

“在开采过程中,大家睁大眼、悬着心,小心翼翼地观察每一块石头,尽管满身泥泞,也不停下寻找的步伐。”学生徐梓洋说,丰富而神秘的地下化石,让我们更加热爱自然、对历史更加好奇。

对众多研学学生而言,贵州17个世居少数民族所创造的人文风情,同样让他们沉醉。日前,来自北京、上海等地的中小学生们走进黔东南、安顺、黔西南等地,感受“文化千岛”的特殊魅力。他们走进丹寨万达小镇体验古法造纸、苗族蜡染、刺绣等非遗项目,感受古镇时光的悠闲与非遗技艺的独特魅力;在安顺贵州蜡染博物馆,欣赏大师级蜡染藏品,领略“东方第一染”的魅力,在屯堡文化博物馆感受600年屯堡历史;在西江千户苗寨,换上极具特色的苗族服饰,品尝长桌宴、观看欢乐热闹的芦笙乐舞;在瑶山古寨,体验瑶族树膏染、陀螺竞技、荔波竹编等。

“来贵州研学,让我看到了很多不一样的人文风景,不同民族文化在这里交织,绽放迷人光彩。”初一学生杨思涵说。

立足自然珍宝、文化瑰宝资源优势,贵州建设开发了一系列特色研学实践课程。“我们坚持做到与落实国家课程、与学校教学计划、与地域发展特色、与我省发展优势有效衔接。”省教育厅二级巡视员雷忠勇说,目前,贵州已基本建立了符合地域特色、学段特点、成长规律、学校实际的研学实践课程体系,相继开发了自然类、历史类、地理类、科技类、人文类、体验类等多类型的实践教育活动课程。

探索科学浩渺 打造“行走课堂”

“为什么‘中国天眼’会选址大窝凼?它能监测到何种信息?脉冲星的回应是什么样的声音?”近日,云南师范大学附属官渡中学高一年级的部分同学们带着心中的诸多问题,来到贵州平塘,开展了一场历时两天的“中国天眼”(FAST)研学之旅。

立于观景台,低头俯瞰大窝凼,宏伟壮观的“中国天眼”尽收眼底。在研学导师的讲解中,同学们感受大国重器深厚内涵,油然生出对祖国强大科技力量的自豪感和对科学家们无私奉献的敬仰之心。

研学是行走的课堂,当书本知识与现实体验相结合,旅途就会变得鲜活而有温度。

近年来贵州在科普研学领域不断深耕,涌现出了许多独具特色的科普研学项目,成为引客入黔的新亮点。

坝陵河桥梁博物馆馆长赵雄表示,自投入运营以来,坝陵河桥梁博物馆累计接待来自北京、青岛、上海、海南等20余个省份的3万余名学生开展桥梁系列研学活动。

“目前,我省已有贵阳市的中国航发贵州黎阳航空发动机有限公司、遵义市的遵义会议纪念馆等14个单位先后被教育部评审命名为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省级同步遴选命名了遵义市娄山关红军战斗遗址陈列馆、安顺市坝陵河贵州桥梁科技馆等13个贵州省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各市(州)和县(市、区)紧密结合学校教育需要,积极建设一批‘学校所需、基地所能’的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基本形成了国家、省、市、县四级研学实践教育体系。”雷忠勇说。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2-02 08:45:2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计的游客,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为贵州点染出更厚重的新时代红色文化内涵。红色资源是我们党艰辛而辉煌奋斗历程的见证,是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要运用好遵义会议历史经验,让遵义会议精
2023-12-18 06:28:00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刘力维到来时有欢迎声、服务中有问候声、离开时有送别声,途经G75重遵复线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大娄山红色文化主题服务区(以下简称大娄山服务区),工作人员温馨的笑
2024-06-03 06:26:00
...神力量、有利文化条件。贵州历史悠久、文化璀璨多姿。新时代以来,贵州赓续文化基因,厚植文化自信,以新气象新作为努力开创文化建设新局面,凝心聚力奏出文化强音。文艺书写时代文艺是时
2023-12-11 06:13:00
...化强省建设实现新跃升,文化创新创造成为新优势。面对新时代,“四大文化工程”的实施为多彩贵州民族特色文化强省在新时代有了清晰描述,贵州相继统筹推出一系列重点文化举措,贵州文化价
2023-10-20 05:51:00
杨乐 石迪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地方考察调研时多次到访革命纪念地,瞻仰革命历史纪念场所,反复强调要用好红色资源,传承好红色基因,把红色江山世世代代传下去。长期以来,贵州在
2024-02-28 06:19:00
本文转自:贵州日报[新时代新征程新伟业]重大工程中的国企力量——贵州国企投建大基建工程项目打造发展新名片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管云 实习生 田馥宁1月初,纳晴高速公路控制性工程牂
2023-01-26 06:05:00
石培华王阳明在贵州悟道、体道和传道,创立了阳明心学,贵州成为心学圣地,与神奇秀美的自然山水交相辉映,是贵州建设世界级旅游目的地的重要特殊资源。贵州可以充分挖掘利用和创新转化阳明心
2024-05-01 06:13:00
本文转自:贵州日报海南组团来我省开展研学旅行[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一路“黔”行成为学生的新课堂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刘立超1月21日,晨曦中,在海南省海口美兰国际机场,来自北
2024-02-01 06:01:00
“这就是伟大的遵义会议召开的地方。”8月5日,全国各地前往遵义会议纪念馆参观的游客络绎不绝,四川游客佳慧利用暑期时间带着两个孩子专程前来参观,在解说员翔实动情的解说中,佳慧感慨地
2023-08-13 05:26: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