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变交通流量为经济流量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4-06-03 06:26:00 来源:贵州日报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刘力维

到来时有欢迎声、服务中有问候声、离开时有送别声,途经G75重遵复线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大娄山红色文化主题服务区(以下简称大娄山服务区),工作人员温馨的笑容,亲切的问候总能让过往司乘人员倍感温馨、疲劳立减。

“听说过去贵州高速服务区只有‘老三样’:香烟、方便面、矿泉水。现在吃饭、观景、逛街,服务区真是越变越漂亮了。”在大娄山服务区,跑运输20多年的福建人杨国杰第一次来贵州,没想到旅途体验如此好。

依托黔北红色文化展示前哨地缘优势,运营大半年的大娄山服务区火热出圈,仅今年一季度累计接待游客60余万人,成为重温长征之路、感悟长征精神的热门打卡地之一,不断擦亮贵州“交旅融合”新名片。

挖掘路衍经济新动能

大娄山服务区由综合楼、司机之家、观海餐厅等主建筑构成,除了为游客提供就餐、加油、休息等服务外,还能参观主题展览、学习红色文化、购买文创产品,在全省率先开创红色主题服务区,目前日均车流量2800辆,累计营收1141余万元。

管中窥豹,从我省服务区转型升级看“多彩贵州·最美高速”创建,这是挖掘路衍经济新动能的具体实践,这些实践经受住了市场、群众等多方检验,取得了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多丰收。

4月24日至26日,在遵义举行的贵州省高速公路沿线路衍经济创新成果观摩交流会上,展示了全省多个高速公路行业发展优秀案例。这些易借鉴、易参考、易复制的案例,展现了全省路衍经济在促民增收、资源利用、交旅融合、物流仓储等方面集中发力。

当下,以“交通+”建设为突破口,成为路衍经济变“交通流量”为“经济流量”的有效途径。

在铜仁,“花园式”孟溪收费站打造集餐饮、娱乐、住宿为一体的休闲露营试点项目,自去年6月运营以来,承接大型团建20余次,接待游客2万余人次,半年实现营业额100万余元,为收费站的车流量带来突破性增长。

在正安,服务区凭借当地吉他资源引流,特色服务从“标配”升级为“高配”。不仅有24小时无人值守超市和“乡村振兴服务站”,还通过吉他雕塑、音乐广场、音乐长廊、音乐符号装饰元素及现场吉他弹唱表演,让南来北往的旅客感受到浓浓的艺术文化氛围。

智慧管理提升服务质量

随着我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的跨越式增长,我省高速公路管理运营难度也同步增长。“如何管好用好我们的人员和设施,提供更多群众更满意的优质服务是我们一直思考的问题。”省交通执法监督局党委委员、副局长刘勇说。

“不断探索和发展路衍经济”逐渐成为全省交通相关行业的共识。打破原有高速公路系统相对封闭独立的状态,把握更加多元化的群众消费需求迫在眉睫。

眼下,贵州高投服务公司“服务区+”智慧管理平台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参考。通过大数据精准分析,将高速公路营运管理模式由传统的“人治”和“事后管理”转变为“数据治理”和“实时监管”,抓取旅客偏好更加精准,提炼业态场景更加科学,解决了“人手少改不过来、统计报表杂忙不过来、人员及设施设备多管不过来”等问题。

不仅如此,为营造舒适、温馨的高速公路营运环境,全面服务贵州旅游强省建设,我省高速公路相关单位还结合“村超”“村BA”等重点热点景区特征,提前做好车流人流、难点堵点分析研判,做好重要节点、特殊时段的环境卫生保洁、停车秩序维护、免费开水24小时供应、移动充电设施增加,文明服务培训、旅游志愿服务等工作。

融合发展提“颜值”增“内涵”

正习高速仙源收费站获“全国公路交通绿色低碳技术示范基地”;开阳服务区拥有国内首家服务区内的博物馆——香火岩亿隆自然博物馆;大娄山服务区引入但家香酥鸭、熊大爷水饺、茶百道等叫得响的品牌;龙宫服务区致力打造“城市综合体”商业模式;仁怀服务区在“酒香”上做文章;响水服务区讲好仡佬族文化;

…………

近年来,随着软硬件综合提升,我省高速公路路衍经济创新成果日渐丰硕,呈现出服务升级、业态丰富、数字转型,绿色低碳等趋势,省内服务区、收费站“颜值”“内涵”不断提升,实现与特色农产品、民族文化、商贸物流、周边景色的有机融合。

“高速服务区不仅是司乘人员休憩的‘驿站’,还可以是旅游消费的目的地。”

“我们要推动交通与关联产业融合发展,促进交通运输行业创新发展、可持续发展、转型升级发展。”

“以路衍经济创新点燃经济增长新引擎。”

在做好贵州高速公路路衍经济这篇大文章的探索实践中,这样的声音此起彼伏。

业内相关专家认为,当前贵州高速公路运营发展迎来历史最好时期,要将贵州丰富的红色文化、阳明文化、民族文化、历史文化、生态资源、产业资源等先天优势与高速公路充分融合,持续在业态供给、经营模式转变等方面下功夫。

在发展路衍经济上,我省将系统性推出更加多元、丰富的业态场景和更加质优价美的产品商品,加快应用大数据、AI、生态环保等先进技术,努力实现由依靠传统要素驱动向更加注重创新驱动的转变,以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助推贵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03 09: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我省交通领域科技创新硕果累累(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
...基础优势强化科技赋能我省交通领域科技创新硕果累累(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本报讯(记者 张海涛 宋敏 王冰珂)9月12日,2023年全国交通运输科技示范工程现场推进会在平顶山
2023-09-13 06:36:00
新时代新征程新伟业|变“流量”为“留量”,广德\
大皖新闻讯 依托马术赛事、音乐节等IP活动,变"流量"为"留量",促进特色乡村旅游经济发展,带动村集体经济增收,近年来,广德市东亭乡高峰村成为"竹乡画廊"示范带上的一颗耀眼的明珠
2023-12-02 14:52:00
[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盘活招商引资“全盘棋”
...自:贵州日报台江县搭乘“村BA”流量快车实施三大工程[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盘活招商引资“全盘棋”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史红云 沈安永 石含开如果问去年夏天贵州哪里最火?黔
2024-02-12 06:03:00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朱登芳“往右边点儿,再过来点……推杆、抓呀!”当摇摇晃晃的机械爪抓起玩偶时,围观者欢呼起来。10月14日,走进贵阳星悦茂商业步行街,一片餐饮小店中间摆放的抓
2023-10-31 05:26:00
2023年,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省交通运输厅聚焦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紧紧围绕打造“六大产业基地”、构建“一群三带”城镇空间格局、建设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强省、打造世界
2024-01-25 06:23:00
【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乡村行·看振兴】小山村描绘美丽“新图景”
...县西村“颜值”“内涵”不断丰富,发展动能逐渐增强【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乡村行·看振兴】小山村描绘美丽“新图景”新收的草药散发着缕缕清香,窑洞民宿传出爽朗的笑声,刚出窑的
2023-11-25 06:05:00
(上接第一版)截至2022年底,全省铁路里程达到4019公里,其中高铁1608公里,我省与周边省会及全国重要城市实现了高铁联通,全面融入全国“八纵八横”高铁网。铁路,作为“经济起
2023-12-26 06:14:00
南阳发力建设立体综合交通枢纽(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
本文转自:河南日报南阳市滨河大道隧道建成通车。 李栀子 摄西峡“最美旅游公路”。 资料图片 南阳市陈官营高速立交桥。 谢晓峰 摄□本报记者 孟向东 河南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司马连
2024-03-21 04:22:00
夜幕降临,凉都大剧院霓虹闪烁、人声鼎沸;水城古镇的烧烤摊、大排档香气诱人,食客络绎不绝;人民广场游人如织,欢乐不停……盛夏时节,持续的高温天气催热了“避暑游”,中国凉都六盘水因夏
2023-07-28 05:53: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国家数据要素综合试验区(北京)新闻发布会7日在京举行。北京青年报记者从会上获悉,随着北京推进数据要素综合试验区建设,北京数据市场进一步繁荣
2025-11-10 11:08: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吴燕如 通讯员 许婉容 何搏飏)金秋鹭岛,正是四季度施工黄金期,中心城区思明全力推进污水处理设施高质量高标准(以下简称污水“两高”)建设
2025-11-10 08:13:00
国际游艇展推出两大海洋主题活动 沉浸式探索海洋奥秘
市民游客体验帆船项目。(主办方 供图)孩子们通过VR设备“邂逅”珍稀海洋生物。 孩子们用沙子、石子和活性炭制作简易净水器
2025-11-10 08:13: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蓝碧霞)昨日,市委书记崔永辉到挂钩联系的同安区莲花镇莲花村宣讲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调研农村基层党建
2025-11-10 08:13:00
2025年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青年志愿者出征仪式昨举办
志愿者们在庄严宣誓。金鸡青年志愿者出征仪式昨举行。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邬秀君 通讯员 刘航 图/厦门日报记者 林铭鸿)用行动诠释新时代青年的责任和风采
2025-11-10 08:14:00
聚天下英才筑理想之城 厦门赴哈尔滨、北京等地高校揽才
2025“留厦青春创未来”全国高校厦门专场引才活动现场气氛热烈。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翁华鸿 通讯员 陈媛 图/受访单位 提供)选择厦门
2025-11-10 08:14:00
我省建立覆盖全域的癌症防治网络河北日报讯(赵泽众、彭渤)从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近日承办的第八届肿瘤防控理论与实践学术会议上获悉
2025-11-10 08:24:00
在现场|走,到环城绿道上骑行赏景
11月4日12时许,石家庄环城绿道上,骑行爱好者正在骑行。 河北日报记者 崔丛丛摄11月4日12时许,微风拂过,阳光正好
2025-11-10 08:26:00
引导城乡群众文明节俭治丧、节地生态安葬、绿色低碳祭扫河北节地生态安葬有新规河北日报讯(记者高珊)近日,省民政厅、省财政厅
2025-11-10 08:27:00
记者走基层|打卡“幸福空间”,让心理更健康
10月9日,在雄安新区容东片区龚庄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幸福空间”的VR单车运动空间,社区居民正戴着VR眼镜锻炼。 河北日报见习记者 郝金钰摄你心目中的幸福是什么模样
2025-11-10 08:28:00
记者走基层|高洽会引力足,351位博士达成意向
11月8日,2025年石家庄高层次人才交流洽谈会在石家庄国际博览中心举行。图为高洽会现场。 河北日报记者 赵永辉摄11月8日上午10时
2025-11-10 08:29:00
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经济司近日发布的《中国户外运动产业发展报告(2024—2025)》显示,截至2025年4月初,我国户外运动参与人数超4亿
2025-11-10 08:30:00
民生观察|“河北福嫂”成长记
11月6日,河北寸草三春家政服务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正在进行家政培训。 河北日报记者 贾东亮摄近年来,在京津两地的居民家中
2025-11-10 08:31:00
11月6日清晨,京港澳高速邯郸永年段笼罩在浓雾之中。一辆辆货车在雾中缓慢前行,车灯在乳白色的雾气中晕开一片朦胧。在永年收费站
2025-11-10 08:32:00
从省政府新闻办10月31日召开的“十四五”高质量发展河北答卷系列主题第二场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十四五”以来,全省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一直保持在80%以上
2025-11-10 08:3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