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本市将建成城乡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体系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4-12-13 10:07:00 来源:北京青年报

昨日,北京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推动首都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深入实施北京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体系规划助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专场。现场,《北京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体系规划(2023年—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正式发布。到2035年,北京将全面建成城乡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体系,建成彰显文化自信与多元包容魅力的世界文化名城。

怎么保护?

强化系统保护筑牢资源本底

首都规划建设委员会办公室专职副主任牛锐介绍,《规划》主要任务重点包括三方面:凝练北京城乡历史文化遗产的价值特征,支撑中华文明标识体系建设,构建基于价值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整体格局;明确城乡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要点,坚持保护第一、传承优先,以价值阐释为核心,构建完整保护系统,创新传承路径;加强保护管理,完善保护实施机制。衔接国家重大战略及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国土空间规划等相关规划,明确保护传承推荐项目。

关于要“保护什么”的问题,牛锐介绍,要构建北京历史文化遗产核心价值体系,从政治、经济、社会、科技文化、地理生态等多元视角,系统梳理北京在中华文明历史发展脉络中的重要地位,具体包括四个方面的价值主题:北京独特的地理格局与地质特征,是东亚地区早期人地关系的杰出见证;北京是中国古代城市营建的集大成者,是见证中华文明赓续的千年古都;北京是近现代中国政体转制的伟大见证,是引领中国式现代化的首善之都;北京见证了欧亚大陆不同文明、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之间的碰撞、交流与融合,是多元交流开放包容的大国之都。

有了目标后,该怎么保护?《规划》提出,要构建北京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体系,强化系统保护,筑牢资源本底。具体就是:加强保护名录管理,完善保护对象体系,明确重点保护内容,动态管理保护名录;推进全面系统保护,加强不同时期文化遗产保护,加强区域文化遗产的系统保护,加强遗存本体与自然人文环境的整体保护;统筹协调规划管控,强化国土空间规划与保护传承要求的管理衔接,妥善处理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控制范围与“三区三线”的关系,并纳入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明确保护传承空间格局,确立历史文化遗产“两山一湾、两区两轴、三带多片”的总体空间格局特征,明确不同特征空间保护要求,统筹保护传承重点片区保护发展。

如何传承?

构建北京历史文化遗产传承体系

历史文化遗产该怎么传承?《规划》提出,要构建北京历史文化遗产传承体系,弘扬中华文化:要深化价值的挖掘阐释,助力建设中华文明标识体系的北京篇章,深入阐发首都社会主义现代化伟大征程;要加大在城乡建设中的文化传承力度,保护传承好古都空间格局、培育具有文化特色的城市空间,切实加强城市更新中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要加强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构建以价值为核心的保护利用体系,加大建筑类文化遗产的开放力度,改善街区类文化遗产的人居环境,加强遗址类文化遗产的价值阐释,振兴非物质文化遗产和老字号,通过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助力城乡可持续发展、支撑国家重大战略;要促进历史文化的创新弘扬,提升历史文化展示水平,强化文化教育体系,服务全国文化中心建设,丰富历史文化供给内容和形式,推动北京历史文化走向世界;要加强京津冀历史文化遗产协同保护,建立协同保护机制,完善京津冀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体系。

在落实方面,《规划》提出:要健全工作机制,强化统筹协调和规划传导,推动多方参与,加强监督检查;要完善保障机制,健全配套政策体系,加强资金保障,推进数字化赋能,建立安全应急管理机制;要加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传承项目库建设,围绕政策堵点、实施难点、问题痛点开展试点工作,及时推广应用试点示范项目经验。

未来怎么做?

将建立文化遗产保护督察制度

下一步的工作重点有哪些?牛锐介绍,要重点加强老城、三山五园、“两轴”、三条文化带等的整体保护。同时,要做好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加强历史建筑、传统村落、历史名园、传统地名等历史文化资源的普查、名录动态管理,形成首都当代重大建设工程名录,研究划定历史文化保护线。全面推进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编制及实施。

北京将以中轴线保护传承为重点,健全核心区文物腾退保护利用政策机制,做好已腾退文物空间的活化利用,打造城市会客厅,推动文明交流互鉴。深化文化遗产的开放利用机制,与城市更新、民生改善、文旅消费等有机结合起来,丰富高品质文化供给。加强遗址遗迹考古与城市公共空间建设相结合。以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推进三个文化带品质提升。建设好大红门博物馆群。

此外,要建立文化遗产保护督察制度,推动文化遗产整体性、系统性保护和统一监管。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北京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传承。

亮点

市住建委

推进各类历史建筑修缮标准编制工作

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副主任马綮鸿介绍,市住建委在实施北京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方面持续探索,将坚持保护为首,建立标准体系,夯实历史建筑保护传承的基础保障。

今年,市住建委在出台《北京合院式历史建筑修缮技术导则(试行)》的基础上,还在加紧修订《居住小区类历史建筑修缮技术导则》,同时启动了近现代公共建筑类、工业遗产类及其他建筑物构筑物类历史建筑修缮标准编制工作。编制组对近300栋历史建筑进行了现场踏勘、调研,并通过分类整理、分析,形成了初步调研报告,提出了三类历史建筑修缮技术要求。2025年,将继续推进各类历史建筑修缮标准编制工作,力争在2025年年底前完成四类历史建筑修缮技术导则编制。

市住建委还将不断完善政策体系,加快研究出台加强首都功能核心区平房院落保护更新的有关意见,加大全域整院退租工作力度。同时,尽快形成完备的城市更新政策工具箱,确保《北京市城市更新条例》配套政策文件应出尽出,加强项目库管理、做好2025年城市更新项目清单计划编制工作,谋划一批解民忧、惠民生、补短板、微更新的好项目。

市文物局

中轴线申遗成果助力老城整体保护

“我们将用好北京中轴线申遗成果,助力老城整体保护。”北京市文物局副局长白杰介绍,市文物局将以申遗成功作为新起点,制定实施北京中轴线保护传承三年行动计划,力争在未来几年取得新的标志性成果。将以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引领文物系统性保护。2025年将持续做强北京世界遗产保护管理联盟组织,助力“世界遗产在北京”品牌建设;落实《北京博物馆之城建设发展规划》,建设全域活态博物馆之城;继续开展大运河沿线文物古迹修缮,实施通州古河道考古调查;推动制定北京市长城保护条例,编制《北京市长城保护规划》,指导编制国家级的长城重要点段规划,启动北京长城资源信息管理及灾害监测预警平台建设;巩固拓展三山五园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创建成果,带动市级示范区建设,加强圆明园遗址保护展示,实施卢沟桥保护修缮工程。通过跨区、连片联动丰富首都三条文化带的形式与内涵。

同时,将着力推进北京历史文化溯源研究与大遗址保护。加快推进琉璃河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完成改造并重新开放北京考古遗址博物馆(大葆台西汉墓遗址),同时建成和开放在副中心的路县故城遗址博物馆。

市文旅局

将健全中轴线旅游产品体系

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徐振涛介绍,市文旅局将健全中轴线旅游产品体系,完善服务体系,提升游客旅游体验。首先,传承古都文化,做好中轴线世界遗产游,将推出以中轴线为代表的世界文化遗产旅游产品。

其次,市文旅局将延续老城烟火,做优中轴线休闲旅居游。鼓励区域内酒店提供中轴线主题的入住服务套餐,推出中轴线文化主题院落或中轴线文化主题客房,打造“中轴雅舍”、“胡同人家”等住宿品牌,推出京味主题特色餐品,促进高品质和入境游消费。

第三,市文旅局将挖掘京味内涵,做热中轴线非遗游。梳理中轴线区域内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推出多样化的“非遗+旅游”中轴线生活体验产品,让游客感受有温度的中轴线、有京味特色的本地生活。

第四,将主推“大戏看北京”,做火中轴线演艺游。探索在永定门城楼打造中轴线沉浸式数字光影秀,联动中轴线区域各类演出场所、演艺新空间,主推“大戏看北京”品牌,打造“演艺之都”中轴线示范区。

此外,将提升“北京礼物”,做旺中轴线购物游。加强中轴线文创产品设计开发和售卖,在中轴线南段和北段新开设“北京礼物”中轴线主题店,联动周边商圈商户。

市园林绿化局

将启动第二批历史名园遴选

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副局长沙海江介绍,北京将启动第二批历史名园遴选,围绕花园城市建设,在保护历史名园景观资源的同时,实现从单一“园景”向生态生产生活相融合的“场景”转变,在满足保护要求的前提下,进一步促进历史名园的开放利用,建设科普基地,传承特色文化,引导市民文明游园,拓展文商体旅融合发展,助力北京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

市园林局将结合首都花园城市建设,对相关制度、标准进行修订。加大日常巡查巡护力度。对古树疑难杂症开展科学研究。将进一步推动古树名木生境整体保护,建设古树花园。会同规划、文物等部门,进一步加强古树名木审批管理,推进古树与不可移动文物实现整体保护。与有关部门共同打击危害、破坏古树名木的不法行为。

市园林绿化局将打造全国首个古树主题的数字博物馆“北京古树数字博物馆”,构建全市16个区的古树数字展馆,实现古树名木从“线下”到“线上”的全面跨越。大家足不出户,即可在线“打卡”密云苏家峪的古流苏、宋庆龄故居的西府海棠、潭柘寺古七叶树、大觉寺古银杏等“网红”古树名木。

本组文/本报记者赵婷婷责任编辑:刘琰(EN004)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2-13 12:45:0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日报客户端陈隽逸日前,为进一步在全省城乡建设中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贵州结合实际制定并印发《关于在城乡建设中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实施意
2022-12-13 16:34:00
...区党委办公厅和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在城乡建设中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实施意见》。通过加快构建分类科学、保护有力、管理有效的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确保各时期重要城乡历史文化
2022-12-18 06:50:00
将历史文化变为城市竞争力 | 访贵州省城乡规划院副总规划师刘含
历史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城市内涵、品质、特色的重要标志。历史文化与城市紧密相连、相互依存,历史文化是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的建设和发展更离不开历史文化
2025-09-06 00:34:00
本文转自:北京青年报今日社评全方位筑牢城乡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法治屏障本报评论员 栗玉晨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是公益诉讼新领域的重点之一,城乡历史文化遗产具有天然的公益属性和保护的迫切
2023-09-20 00:15:00
贵州省多举并用 深度融合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与城乡建设
...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近年来,贵州省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与城乡建设发展深度融合,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呈现新气象,丰富多元的历史文化遗产在我省焕发出勃勃生机,绽放出
2023-07-12 11:59:00
贵州:深入推进贵州省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工作
...悉,贵州按照“1234”工作总体思路,深入推进全省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工作。新闻发布会现场“1”是坚持一条主线。将紧紧围绕“建立健全分类科学、保护有力、管理有效的城乡历史文化
2023-07-12 15:59:00
守护根脉、传承文化,湖北建院在行动!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许文秀)城乡历史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蕴藏着中国人民的伟大创造、卓越智慧和共同记忆,是中华民族连续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的有力见证。
2024-04-19 10:01:00
...紧围绕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中心城市建设目标任务,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在城乡建设过程中,系统保护、利用、传承好历史文化遗产,推动城乡建设高质量发展。西宁市从构建保护体系、加强活
2024-01-11 18:16:00
文化和自然遗产日 | 活化利用历史建筑 展现文化时代风采
...为“保护文物传承文明”。文化遗产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蕴藏着人民群众的伟大创造、卓越智慧和共同记忆;自然遗产包罗山水万象,125多万座大山孕育出的绝美自然风光,贵州这个
2024-06-08 16:48: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桦墅村“稻香印迹”主题活动启幕
近日,栖霞区西岗街道桦墅村举办“桦墅稻香印迹‘漫’生活”主题活动。以“美艺拼图”为线,融合稻田画展、骑行等内容,打造运动
2025-11-11 08:02:00
于都长征源宣讲团来宁宣讲“永远的长征”传递磅礴力量南报网讯(记者余梦娇通讯员肖力民练红宁)今年是红军长征出发91周年和长征胜利89周年
2025-11-11 08:02:00
南报网讯(记者钱红艳)谁说当老师就不用考试了?体育老师也需要参加测评!近日,南京市中小学中青年体育教师专业技能测评工作举行
2025-11-11 08:03:00
吸纳更多社会力量参与共治,鼓楼织密社会防控网724个“最小防范单元”成功阻骗百余起南报网讯(记者张彪通讯员鼓公宣)“爷爷
2025-11-11 08:03:00
央媒看太原近日,“晋闽携手,构建文旅新发展格局”交流洽谈会在太原市晋祠博物馆举办,中国日报网、中新网相继报道了这一活动
2025-11-11 07:07:00
轨道联世界,磁浮通未来。11月7日至9日,2025中国国际轨道交通和装备制造产业博览会在湖南株洲国际会展中心举行。山西品牌中华行轨道交通专场活动同步举行
2025-11-11 07:07:00
随着各电商平台迎来网购高峰,太原铁路部门充分发挥铁路网络优势,科学调配运力、优化服务举措,深化“高铁+普速”双网联动,全力保障快件运输安全高效畅通
2025-11-11 07:07:00
11月10日从太原市建筑设计研究院获悉,2025年全国优秀工程勘察设计奖公示,该院报送的钟楼街片区修缮(复)保护工程项目荣获传统建筑设计一等奖
2025-11-11 07:07:00
近日,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2025年度全国教育科学规划立项名单”,太原市第五中学校吴振宇主持的课题“人工智能视域下语文情境教学项目化深度进阶的行动研究”成功入选
2025-11-11 07:08:00
“原来觉得法律枯燥、冰冷,离我们很远,但这场家门口的听证会,不仅让我们学到了很多,还感受到了温情”……初冬时节,娄烦县检察院将不起诉听证会“搬”到杜交曲镇人民政府
2025-11-11 07:08:00
11月10日,省政府新闻办组织召开“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首场新闻发布会,省发展改革委党组书记、主任陈磊介绍
2025-11-11 07:08:00
近日,省医保局、省卫生健康委、省药监局联合印发《关于促进“三医”协同发展和治理,进一步推进集采药品“三进”(进零售药店
2025-11-11 07:08:00
“你瞧!快递直接送到村里,这是村里一名老人在网上买的挖耳勺和锅盖把手。”11月6日,峡江县马埠镇县域物流配送曾安村服务点的负责人谢雄一边将快递分类放入货架
2025-11-11 07:08:00
江西吸引2700余名博士后“揭榜”攻坚
在许多人传统认知里,“博士后”仿佛是比博士更进一步的“学霸”。但实际上,它并非一个更高的学位,而是博士毕业后进入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或工作站进行科研的经历
2025-11-11 07:08:00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吕甜甜)近日,有网友在大江新闻《问政江西》栏目发帖反映,高安市八景镇坪口村村口萧江河老桥因路障损坏,存在机动车违规通行现象
2025-11-11 07:0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