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清朝灭亡之最初开始,石达开成了孤家寡人,败局已定,咸丰毙命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8-24 06:59:00 来源:戏说三国

建国、盛世、中兴、灭亡,这是古代封建王朝无法摆脱之宿命,从秦汉到明清无不是如此。一个王朝之衰亡,总有一个特定的时间点,如东汉的黄巾起义、唐朝的安史之乱等,这是从宏观角度去分析考察,强调重大事件对历史发展之影响。当然,一个王朝之兴衰,还可以从微观角度去考察,如史学家黄仁宇在《万历十五年》中强调1587年所发生的一些不为人所关注之历史,并将其视为明朝灭亡之最初开始。明亡清兴,大清入关之后,也曾迎来了“康乾盛世”,养活了农业时代4亿规模之人口,相当了不起。然而,“康乾盛世”总会过去,清朝灭亡依然不可避免。那么,如果从微观角度考察,清朝衰亡之分水岭具体又是哪一年呢?就笔者而言,应该是1860年:中兴迹象出现,却也是分裂与败亡之开始。

清朝灭亡之最初开始,石达开成了孤家寡人,败局已定,咸丰毙命

01.童容海、朱衣点等率20万大军“万里回朝”,翼王败局已定,西南无忧

1851年1月,洪秀全在金田发动起义,一度将大清王朝打得半死,可1856年天京事变爆发,让清朝有了喘息之机会。1857年5月,翼王石达开外出单干,目标是在四川、陕西、甘肃一带创建根据地,盘踞西南、西北,而后再出师潼关,与大清决战中原,一举攻入北京,驱逐鞑虏,恢复中华。翼王石达开若是盘踞西南、西北,再与占据东南的太平天国大本营遥相呼应,在战略上就取得了对大清之绝对优势。此时,湘军屯驻湖北、湖北,将受到两面夹击,成为太平军的“三明治”,自保尚且不足,攻入南京只能是一厢情愿了。试问,石达开从西南、西北出兵东征,陈玉成、李秀成从东南出兵北伐,大清还有救吗?幸运的是,1860年6月,童容海、朱衣点、彭大顺、汪海洋、谭体元等六十位将士率20余万大军北上天京,宣布脱离石达开,继续效忠天王。如此,石达开成了孤家寡人,败局已定,大清西南、西北无忧了。

清朝灭亡之最初开始,石达开成了孤家寡人,败局已定,咸丰毙命

02.和春版“江南大营”崩溃,曾国藩开始主持东南大局,为清廷注入新鲜血液

1860年4月,陈玉成、李秀成等集中20余万大军猛攻和春版“江南大营”,而后东征江苏、浙江,占据大清东南财税重地。此次战斗,和春、张国梁等被咸丰誉为“江南长城”的悍将悉数毙命,八旗、绿营这两支正规军被杀2万余人,朝廷再也无正规军可用。八旗、绿营崩溃,这对咸丰皇帝而言并非好事,却也不是特别坏之事,因为没了八旗、绿营,他还有湘军可用。曾国藩兴办湘军之初,咸丰并不打算重用他,而是让其充当炮灰,在上游与太平军厮杀,攻克南京之重任则留给八旗、绿营这两支正规军。此时,和春、张国梁已经毙命,“江南大营”不复存在,咸丰只能将东南军政事务交由曾国藩及其同僚打理,湘系势力由此得以强势崛起,为大清帝国注入新鲜血液,并续命50余年。就此而言,咸丰应该感谢陈玉成、李秀成摧毁“江南大营”,让江南清军得以重组。

清朝灭亡之最初开始,石达开成了孤家寡人,败局已定,咸丰毙命

03.汉族地主势力崛起,扑灭各路起义军,主导洋务运动,中兴了大清王朝

1860年4月,“江南大营”被摧毁后,咸丰再也无正规军可用,只能将消灭太平天国之重任交给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汉族地主及其“私人武装”了。历史证明,这些汉族地主及其“私人武装”相当给力,一旦获得朝廷认可,在利益之刺激下,他们爆发出惊人之战斗力,为大清驰骋疆场。1861年9月,湘军拿下安庆,将陈玉成赶入绝境;1862年11月,湘军2万暴打太平军40万,完成对天京合围;1864年7月,攻入天京,灭亡太平天国;1866年2月,嘉应州一战,湘军基本歼灭太平军南方余部;1868年夏,湘军、淮军合力在扬州击败赖文光领导之“太捻联军”,打断太平天国复兴之最后希望。接着,湘军、淮军四处出击,横纵大江南北,继续扑灭各路起义军,成为大清军事上之支柱。

清朝灭亡之最初开始,石达开成了孤家寡人,败局已定,咸丰毙命

扑杀各路起义军后,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彭玉麟等便掀起了声势浩大的洋务运动,在经济、科技、教育、外交等领域进行近代化改革,希望以此达到“自强”与“求富”之目标。随着洋务运动开展,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金陵制造局、西安制造局、兰州制造局、轮船招商局、汉阳铁厂、开平煤矿等近代化军用、民用企业纷纷崛起,开启了大清工业化时代。组建北洋、南洋、福建等三支海军,促进了大清军事近代化;创办同文馆、广方言馆等新式学堂,培养现代化人才,同时派遣留学生,开启了教育近代化之先河;设立总理衙门,派遣驻外公使,在外交上逐步与国际接轨。如此一来,大清慢慢进入了近代化,综合国力有所提高,在反击阿古柏入侵、抗击法兰西等作战中取得不少胜利。大清由此迎来一个短暂的“同光中兴”时期,延续了寿命。

清朝灭亡之最初开始,石达开成了孤家寡人,败局已定,咸丰毙命

04.汉族地方势力坐大,改变晚清军政格局,关键时刻给大清致命一击,结束了帝制时代

汉族地主势力崛起,为大清王朝注入了新鲜血液之同时,也在一步步将大清推向灭亡,送进历史坟墓。湘军、淮军不是国家正规军,而是“私人武装”,这是割据势力产生之土壤,是威胁中央集权之潜在力量。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为了强化手中权力,不但维持一支装备精良的“私人武装”,还将欲望之手伸向朝廷正规军绿营,将其纳入自己集团,公开挑战朝廷权威。曾国藩言:“绿营营务久经废弛,欠饷累累,将士衣食无资,饥寒交迫,怨声载道,已是无可救药。”(《曾国藩全集》)李鸿章言:“盱衡当时兵将,靖内患有余,御外辱则不足。若不及早自强,变易兵制,讲求务实,仍循数百年绿营相沿旧规,可危实甚。”“厚给粮饷,废弃弓箭,专精火器,革去分汛,化散为整,选用能将,勤操苦练,然后绿营可恃。”(《李文忠公全集》)

清朝灭亡之最初开始,石达开成了孤家寡人,败局已定,咸丰毙命

汉族地方势力染指朝廷正规军——绿营,甚至想吞并之,清朝虽然不满,却也无可奈何,毕竟大清想要活命,还得看他们脸色。汉族地方势力坐大,中央集权衰落,这对朝廷而言绝对不是什么好事,这意味灭亡之开始。王恺运:“观其将富兵横,与今时无异,恐中原复有五季之势,为之叹息。余去年过湘乡城,如行芒刺中,知乱不久矣。”道出了地方势力坐大之危害,中国有可能再次陷入五代十国之混战局面。事实的确如此,中法战争、甲午战争,湘军与淮军都只考虑自己的利益,彼此不联手,最终被列强各个击破。八国联军侵华时,这些地方实力派干脆拒绝勤王,玩起了“东南互保”。康有为言:“庚子之祸,征兵勤王,而观望不前,多寡不一。微论当八国之强敌,而此十八小国之援师,素无统驭,勇怯不一,枪械异式,何以为哉乎?”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地方势力直接宣布独立,脱离大清,并支持袁世凯逼宫,清末帝溥仪只能宣布和平逊位,体面结束大清统治。

清朝灭亡之最初开始,石达开成了孤家寡人,败局已定,咸丰毙命

综上所述,1860年是大清国运转折之一年,石达开与太平天国败亡已定,湘系、淮系等汉族军政集团强势崛起,为大清注入了新鲜血液。在这些汉族军政集团之努力下,大清搞定了国内各路起义军,还掀起了声势浩大的洋务运动,开启了近代化历程,迎来了“同光中兴”时代,延长了国祚。但是,汉族军政集权又是威胁中央集权之潜在力量,且彼此之间矛盾重重,他们不可能真正让大清走向富强;在利益之刺激下,地方势力在关键时刻抛弃了大清,结束了帝制时代。就此而言,1860年是大清中兴之开始,却又是败亡之开端。各位说呢?

参考文献:《湘军志》、《湘军记》、《曾国藩全集》、《李文忠公全集》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8-24 08: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新平彝族武探花普承尧的从军之路(二)□ 方维与石达开部激战1855年11月,湘军发起吉安战役。吉安位于江西省中部,是太平天国重要的战略基地,是阻止湖南清军进入江西的咽喉
2023-10-11 00:29:00
韦俊穷途末路,投降清朝,咸丰为何让他善终
...1856年,天京事变爆发,一切都变了。洪秀全、韦昌辉、石达开三人之间的联盟不靠谱。“天父”杨秀清死后,洪秀全担心拜上帝教信仰崩溃,没有出来公布圣旨,承认事变合法性;石达开在湖
2024-07-12 15:46:00
太平天国是如何一步步养肥“掘墓人”湘军的?看看就知道
...一次摧毁“江南大营”之战——湘军死里逃生1855年1月,石达开督师湖口,率太平军奋力还击湘军,取得大捷,曾国藩两次投水自杀而未遂。1856年3月,石达开率陆军在樟树镇击败周凤
2024-08-07 18:10:00
太平天国真的是被曾国藩灭掉的吗
...被耗尽精力,也养肥了湘军。1856年2月,向荣猛攻天京,石达开被迫从江西返回,曾国藩逃过灾难之一劫。02.骆秉章督师四川,凌迟石达开,解决了劲敌太平天国名将众多,若说谁给曾国
2023-04-22 16:31:00
曾国藩“空头”侍郎,49岁还是两江总督
...扬言拿下九江,直捣南京,灭了太平天国。结果呢?翼王石达开诱敌深入,在九江、湖口击败湘军主力,太平军乘势发起反攻,从安徽杀入湖北,第三次拿下武昌。如此,清朝夺取武昌不到半年,再
2023-08-22 16:20:00
从摇摆不定到重先启用,咸丰帝为何离不开曾国藩?
...进行战略部署,疯狂扑向清军。其中,太平军的重要将领石达开在进攻江西后,突然率领十万大军挥师南下,短短一个多月时间,就攻打下十多座城市,保障了太平天国都城金陵的安全。消息传到到
2023-06-20 14:09:00
石达开与曾国藩的南昌城之战,决定清朝与太平天国命运关键一役
...始终难以攻下九江城!这时,号称太平军第一悍将的翼王石达开悄悄领兵到来!石达开一到,立刻采用诱敌战术。他的作战意图很简单,让笨重的湘军大船和灵活机动的小船分离,再攻击曾国藩幕府
2023-12-11 15:13:00
唐朝名将李绩为什么被俘虏?
...唐朝立下很多战功,但谈不上军事家。杨秀清是军事家,石达开就是名将,杨秀清坐镇指挥,石达开打仗很顺利。列举3个例子:没有军事家坐镇,名将经常打败仗。军事家的战略眼光、格局、手腕
2023-08-20 16:28:00
曾国藩:晚清重臣的跌宕人生与不屈精神
...855年,湘军在湖口、九江与太平军对峙多日。太平军首领石达开通过多日的观察,发现湘军水师军舰有大炮,小船灵活穿梭,两者相互配合,战斗力非常强悍,如果将他们两者分开,就断了其优
2024-03-20 14:38: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孙敬清青山埋忠骨,山河祭英魂。连日来,位于六合区的桂子山烈士陵园迎来一批批参观瞻仰的市民游客
2025-09-14 09:56:00
三面“杨靖宇支队”战旗已经抵达新民大街,途径新民大街126号,这里是伪满洲国国务院旧址,新中国成立后,原建筑被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接收
2025-09-14 10:10:00
“今天能来到现场我倍感荣幸。”通化市杨靖宇烈士陵园讲解员于洋说,“作为杨靖宇烈士陵园的一名讲解员,在知道这面战旗将送往陵园时
2025-09-14 15:56:00
净手、击鼓明志、正衣冠、朱砂启智……9月12日,山西太原百年唱经楼内,一场传统“开笔礼”正在进行。中新社给予关注报道。报道介绍
2025-09-14 19:20:00
杨靖宇后人马继志:看着“杨靖宇支队”战旗,仿佛看到爷爷带领抗联战士驰骋疆场的场景
迎接“杨靖宇支队”战旗荣归吉林的仪式上,杨靖宇将军之孙马继志望着鲜红的旗帜,心潮澎湃,仿佛看到爷爷在白山黑水、林海雪原带领抗联战士驰骋疆场的场景
2025-09-14 23:49:00
七件扇作见证国画家张大千半世纪丹青情谊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杭州9月14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剑平)9月13日至14日,七件见证张大千与友人半世纪丹青情谊的扇作
2025-09-14 23:00:00
一代名相张英墓修缮工程通过用地预审
大皖新闻讯 9月9日,安徽省自然资源厅正式批复了张英墓修缮工程通过用地预审与选址意见。张英(1638年~1708年),字敦复
2025-09-13 12:52:00
省内唯一! “艰苦卓绝十四年——东北人民抗战史实陈列”入选“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主题陈列展览推介名单”
近日,中央宣传部、中央网信办、国家文物局发布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主题陈列展览推介名单。由长春伪满皇宫博物院东北沦陷史陈列馆主办的“艰苦卓绝十四年——东北人民抗战史实陈列”成功入选
2025-09-13 16:19:00
“草鞋兵”出征,无数家庭破碎:“我们没打算活到冬天”的悲壮谁懂?
“在1937年到1945年这段时间里,我们贵州出兵的总人数接近64万,大家都知道川军出川是浩浩荡荡极为悲壮的,但是其实如果把我们黔军出黔的这64万左右的人数除以当时贵州的总人口
2025-09-13 16:24:00
抗战有多拼?贵州“草鞋兵”浴血出征
贵阳市北郊海天园内,矗立的贵州人民抗日战争纪念碑,诉说着那段悲壮而又辉煌的历史。贵阳市北郊海天园内,贵州人民抗日战争纪念碑巍然矗立
2025-09-13 17:27:00
9月12日,唱经楼文化激励暨“开笔礼”活动在太原市唱经楼举办。进入新学期的学子们在这座古建中,完成人生“第一笔”,开启求知问道新旅程
2025-09-13 19:06:00
讲好十堰档案故事 弘扬红色革命精神——2025年十堰市“红领巾读档人”活动记略
十堰广电讯(通讯员 詹浩)档案是凝固的历史,少年是跳动的未来。当新时代的红领巾遇见泛黄卷帙里的岁月印记,当稚嫩童声触碰厚重历史的脉搏
2025-09-12 09:32:00
东湖评论:光耀通城,义举传千秋
夫通城者,鄂南明珠,钟灵毓秀之地,蕴德含仁之乡。山川形胜,承天地之瑞气;人文炳蔚,传千古之遗芳。见义勇为之风,于斯盛矣
2025-09-12 10:00:00
丰县史志办与图书馆联袂举办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图文展
9月6日,丰县史志办与图书馆联袂举办、为期一月的“丰县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图文展”在县图书馆拉开帷幕。此次布展,旨在通过丰富的历史资料和生动的图文展示
2025-09-12 10:55:00
大禹文化⑥丨大禹一生干了三件事
【编者按】大禹文化是华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地理与人文价值。德州是大禹治水重要区域,禹城市因与大禹治水的历史渊源而得名
2025-09-12 11:3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