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论官员升迁速度,晚清谁是第一?很多人会说是曾国藩,他十年七次升迁,连跃十级,基本在六部转了一圈。其实,论升迁速度,曾国藩不一定比得上被他“送一程”的何桂清。此人进士出身,十余年间也基本在六部转一圈,但他还能主管仓场、钱粮,有在核心岗位工作之经验,曾国藩却没有。此外,何桂清41岁担两江总督,这在汉人中非常罕见。曾国藩呢?41岁还是“空头”侍郎,49岁才能担任两江总督。
何桂清官运比曾国藩“亨通”,但没有曾国藩“幸运”。太平天国运动期间,曾国藩湘军主力惨败,丢失武昌重镇,没有被责罚;何桂清抵抗太平军不利,丢失了苏州、常州,结果被慈禧斩首示众。主力惨败丢失城池,曾国藩没被责罚,何桂清则被斩首,原因何在?
01、曾国藩九江、湖口惨败,丢失武昌;何桂清抵抗失败,丢失常州、苏州
1854年12月,曾国藩不顾士兵疲惫,轻敌冒进,扬言拿下九江,直捣南京,灭了太平天国。结果呢?翼王石达开诱敌深入,在九江、湖口击败湘军主力,太平军乘势发起反攻,从安徽杀入湖北,第三次拿下武昌。如此,清朝夺取武昌不到半年,再次“送给”了太平天国,长江上游战局吃紧。但是,曾国藩并没有被责罚,而是继续在江西带兵,后来也是连战连败,一点事都没有。
1860年5月,李秀成率大军东征苏常,夺取丹阳,江宁将军和春服毒自杀,江南提督张国梁落水身亡。此时,两江总督何桂清在常州构建第二道防线,让张玉良、马德昭率2万兵马抵抗,结果惨败,放弃常州。太平军继续追击,江苏巡抚徐友壬拒绝何桂清进入苏州,关键时刻督抚矛盾恶化,苏州随即陷落,太平军兵锋直指上海。此时,英法联军入侵,咸丰逃跑,何桂清暂时无事;1862年,清朝追究责任,慈禧下令斩首何桂清。
02、两者职责不同,何桂清是两江总督,有“守土”责任
同样丢失战略重镇,两者因职责不同,结果大不一样。曾国藩,兴办湘军时并没掌握地方实权,只是挂着一个“空头”侍郎衔,职责是所谓协助地方官员镇压太平军,保卫乡里。1855年,九江、湖口惨败,武昌丢失,两广总督杨霖、湖北巡抚陶恩培首当其冲。原因很简单,守卫湖北、保护武昌,是两广总督与湖北巡抚的职责,曾国藩只是“协助”而已。当然,曾国藩率湘军主力东征,导致湖北空虚,给了太平军机会,那也是为大清“着想”,对局势始料未及了。
反观何桂清,就没有曾国藩那么“幸运”了。此时,何桂清是两江总督,管理江苏、安徽、江西、上海等处军务,守卫常州、苏州,是两江总督职责所在。何桂清按理说应当与城池“共存亡”,除非得到皇帝“恩准”,否则不能放弃省城或战略重镇,否则就“交部议处”,判处“斩监候”。何桂清呢?不顾士绅反对,也没做足“文章”,直接就放弃常州,难辞其咎。
03、战败丢失城池,曾国藩应对“得当”,何桂清太过“死板”
清朝,有些东西原则上这样规定,但操作起来就灵活多了。武昌丢失,曾国藩不说负主要责任,但也难辞其咎,若不是他力排众议,贪功冒进,也不至于丢了城池。但是,曾国藩应对“得当”,皇帝也不好治罪。那么,曾国藩是如何应对败局呢?首先,多次假装“投水自尽”,表明“殉国”之坚定决心,气节没得说。再则,以“修复”战船,保护上游为名,撤出战场,让皇帝无话可说。
反观何桂清,应对败局时太过“死板”。李秀成东征苏常,何桂清镇守常州,也是以查文经、薛焕“求援”为名,离开常州。但是,何桂清“表面工作”实在不给力,常州士绅、民众苦苦挽留,挡住去路,何桂清没有表示出“共存亡”之决心,而后偷偷溜走,他直接下令士兵殴打民众,导致十九人死亡。如此,作为两江总督,何桂清就有点过分了,不守卫“国土”也就罢了,还殴打民众,岂不是给人留下口实吗?秋审处总办余光倬直言:“击杀执香跪留父老十九人,忍心害理,罪当加重”,该当“斩立决”。
04、南方八旗主力败亡,清朝损失惨重,何桂清难逃一死
何桂清放弃城池,不做抵抗,还殴打绅士、民众,这自然是大罪。但是,太平天国运动期间,丢失城池的高级官员也不少,首席军机大臣赛尚阿就是典型,但也只是“削职”而已,不久再次重用。那么,何桂清为啥一定得死呢?因为他在两江总督任上,给清朝造成难以承受之损失,就是南方八旗、绿营彻底毁灭,湘军等“私人武装”成为主角,深刻改变了清朝军政格局。
湘军虽然彪悍,但也只能是“炮灰”,清朝从未授予曾国藩实权,只想让他当打工仔,攻克南京之重任则交给以八旗、绿营为主力的“江南大营”。此时,何桂清是两江总督,“江南大营”粮饷供应由他负责,但他未能及时解送粮饷,还不时发生克扣军饷、殴打士兵事件,导致八旗、绿营不愿作战,“江南大营”被彻底摧毁。大理寺判处罪名之一:“治军无方,克扣军饷导致将士哗变、全军覆没,弃城而逃又嫁祸他人,其罪不容诛。”
综上所述,相对于曾国藩,何桂清还是比较“嫩”,身为封疆大吏,关键时刻没有做好“表面工作”,表示“共存亡”之决心,而是直接逃跑,实乃大错。当然了,何桂清之后担任两江总督的曾国藩还“送他”一程:“疆吏以城守为大节,不当以僚属一言为进止;大臣以心迹罪状,不必以公禀有无为权衡”。慈禧本来还想让其他官员“求情”,放了何桂清一马,曾国藩这么一说,慈禧只能将其处死。
参考书目:《湘军志》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8-22 17: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