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德州日报
胜利希望小学党支部副书记李新艳
筑课程“生命场”营造教育“幸福场”
□本报记者 滕璐 本报通讯员 任诗洋
教育要着眼于学生的未来,作为教育管理者要有系统思维面向未来。如何做才能营造出适合每个学生学习和发展的灵动空间,从而散发出无限的生命气息?夏津胜利希望小学党支部副书记李新艳认为,以生态的视野重构学校教育价值,重构基于学生生命成长的教育课程。
重构生态课程“生命场”。一直以来,夏津胜利希望小学以创建“希望教育”为追求目标,以“爱·卓越”希望文化为核心,秉承“做最好的自己”的校训,紧紧围绕“1241工程”,用大课程观统领“两翼”——希望德育、希望课堂。构建希望德育课程、希望学科课程和希望特色课程,即“一心两翼三课程”。
希望德育课程,将零散的德育内容系统化,并整合学校及社会资源,构建起以养成教育和品德教育为主要内容的系列学校课程。以道法、环境教育、传统文化教育为核心课程,进而拓展三类课程:修身课程,活动课程,研学、开学、毕业等体验性课程。希望学科课程,将国家学科课程通过调整顺序、拓展、补充、整合等方式校本化,重构为符合学生实际的学校课程,如大单元阅读、阅读诵读、阅读绘画等。希望特色课程,根据学生特点和学校实际,创建适合学生发展的学校课程,如生命课程体系、武术课程、篮球课程体系等。
构建生态课堂“势能场”。学校探索核心素养发展的课堂,把学生放在教学的中心位置,创设以生为本的课堂,追求“自主、合作、润泽、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尝试任务群驱动下的“学习单元”课堂变革模式。课堂教学目标从会学走向想学,教学关系从教学走向助学,教学方式从“座”中学走向“做”中学。同时,课堂实施组织化合作学习,在合作学习中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双向多元的互动,形成良性的课堂生态文化。
优化生态校园“文化场”。学校创建“希望文化”,以大课程观为指导,在希望教育办学思想的引领下,创设人文生态的校园环境文化,美化校园;重视班级环境文化,倡导自主合作美化教室,营造良好的班风、学风;创设以人化文的管理文化,即构建科学的管理制度,教学、安全、管理等。最终,文化建设指向的是文化强校、文化育人的生态发展之美的“文化场”。
在李新艳看来,一个个独立的人从立足社会到走向成熟所需要的素养,决不是简单的条块状“语文、数学、科学”等学科素养,必定指向一个完整“人”所需要的综合素养。她认为,应该用“课程”重新定义学校,是当前应该继续完善的问题。只要站得高一点,想得多一点,做得实一点,通过这“一点点”汇集起推动改革的强大劲力,必定能达到成功的彼岸,共同营造“幸福场”。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9-12 11: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